墙头看草提示您:看后求收藏(七零文学网70wx.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重要了。
虽然是冬天,不过并不影响铁矿的开采,因为这次的铁矿储量高,所以可以地下开采,地面上虽然冰冻十尺,雪厚如棉,地下去还算温暖湿润,就是每天要注意检查通风口别被雪盖死了。
每个新上任的女真矿工都被强制要求养好一只小动物。
宋时到没真的把人当奴隶使用,矿上的环境虽然和现代没法比的,但是和永明城的其他的矿洞情况一视同仁,夜课大锅饭工时一视同仁,只是他们的人生自由和工分是没有的,顶多用来换吃的。
倒是如果累计提出三条以上改善矿区效率的技术性意见,倒是可以成为永明城的居民,毕竟技术性人才,还是稀缺的。
一切准备就绪,宋时已经开始忙碌起来了土法炼钢的流程,小狼丢给了黑豹带,贺章一开始还送了几次饭,后面直接丢给了奶娘照顾,天天沉迷在制作土法钢炉的研究之中。
人类的历史就是工具分期的历史,从石器时代到青铜时代,再走向铁,全世界的文明几乎都沿着这一条路发展。
工具的进步就是文明碾压式的飞跃。
而身处环境的矿藏却无形之中压抑了这一进步的空间,中原的铁一直都因为他的其他燃点高的金属成分过多,导致冶炼难度太高而无法大批量的冶炼。
青铜因为铜和锡的分布广泛容易获取,且硬度远远高于纯铜和大多数的石头,韧性好还易于加工,所以才能主宰一个时代。
铁器无疑是青铜的超级加倍版,但是也用了几千的技术升级,直到冶炼温度的提升,淬火和回火技术的成熟,才慢慢让铁器取代了青铜。
古代并不缺技术,百炼钢和灌钢法,炒钢法和渗碳法一直都有,但是这个生产效率,只能说前者属于贵族私人定制的奢侈品,后者虽然提升的了技术和效率,但是整体和宋时想要的还有一定的差距。
宋时想要的是流水线式的煤钢复合型产业链(极简版),是可以借用水利火力和少量的人力就能源源不断的产出优质的钢材!
其实钢铁的冶炼很简单,高温和配比。
高温,普通的木炭完全无法达到钢铁需要的温度,加上风箱也不行,只有焦碳在高炉的环境下,能把温度提升到1500度以上。
焦炭就是煤在高温下干馏的产物,而煤的大规模普遍使用是在宋朝以后,这也是宋之后才有炒菜的原因。
温度高了,普通的软铁锅容易练出来了。
而这个温度基本上是大魏的铁匠们现有的技术难以企及的,他们只能提升到1200度,偶尔跳跃式的提升,但是缺始终难以形成流水线的作业。
1200-1500,中间的300度横跨了两千年的大门,才在联军的枪炮下被轰开,挨打了知道落后了。
钢铁本质上是一种铁和碳组成的合金,早先的历史故事里面干剑莫邪以人祭剑,练出神兵。
本质上是图人骨和人血中的碳元素在大火的焚烧下,少量的渗入铁器,导致形成了钢材,换个牛羊猪狗区别不大。
碳的含量的高低决定了生产出的合金质量,只有碳含量为0.002%-2.14%的才能称得上“钢”。
不过,其中的精确配比,宋时也不记得了,书到用时方恨少,吃了不学理科的亏,她只能一遍一遍的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