豪的房子,无一例外都是需要大量的木材进行修建。
作为现在还是主流的木制船业,龙骨的质量就相当于船的质量,龙骨的大小就决定了船的大小,海上运输,本来就是九死一生,船越大能装载的货物就越多,因此能做龙骨的巨型大树就至关重要,依稀记得代清末年想要建立军舰的时候,他们的船舰龙骨巨木还是找洋人,从其他热带国家运过来的。
在没有大型钢铁炼制方法问世的古代,巨木就是大船的唯一龙骨标准。
墨利加(美洲)太远,而长白山就在身后,并没有被女真人怎么过度开发过的山林里,有着大量的深山巨木,在水泥的加持下,修路的难度将会降低少许,山中的巨木会更容易运输出来。
而那些经过长期运行的的海船在海上也容易遭受各种损伤,而永明城就可以提供修船甚至换船的业务。
废弃下来的木屑和其他材料也能拖进造纸厂,并不会浪费。
光是港口修船和停泊这块业务就能带动永明城的商业,加上水泥玻璃以及后续准备的青霉素,以及深山中的药材业务。
只要能打通海上运输的产业链,那即使大魏那边因为各种原因而无法提供支持的时候,只要撑过今年冬天,到明年夏耕的时候,永明城就能完成真正的自给自足。
如果龚敬能再收复石见银矿,那么永明城就会从大魏的吸血负担,一跃而成为大魏最强的输血管。
对于宋时来说,玻璃对于她来说成本接近于无,不可能干不过那些洋商,哪怕是本地,也需要大量的双层玻璃代替原本的窗子。
宋时之前的玻璃数据已经处理的差不多了,经过好几次的对比终于确定了可以大批量生产的原材料和配比,可以根据需要来调配不同的玻璃液,而且还通过高温回火的工艺,也做出来钢化玻璃。
她在永明城的旁边建了个琉璃厂,带着大家一起,从最简单的玻璃窗开始做,把整个永明城的房间窗子都换了一遍,然后才开始制作更多的工艺品和日用品。
生活在现代的人很难想象一个没有玻璃的世界,建材,生活器物,包装饰品,就像古人也很难想到玻璃的用处到底有多大,所以她一直在琉璃厂忙活着,指导生产和改进工艺。
宋时后期想要做的各种化学尝试也都需要玻璃的仪器才能开始尝试,从蒸馏器,试管,或者显微镜,都离不开玻璃的存在。
贺章身上的千里镜,海船上的侦查队也需要配齐,这些都是可以提前获取战机,改变战斗的利器。
从柳树上收集的水杨酸还是太少了,只是勉强应急退烧,而且副作用并不少,无法大规模的应用。不管是青霉素还是麻醉剂,都是能在后续战场上发挥巨大威力的大杀器,这也更需要玻璃仪器。
她之前托去南方沿海港口去找的玉米红薯土豆橡胶之类海外植物的商船,算算时间,下个月就要到了,她得在那些物资过来之前做好准备。
七零文学网【70wx.com】第一时间更新《乱世就要搞基建》最新章节。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