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长平之战开始》转载请注明来源:七零文学网70wx.com

见赵括答应下来,赵母也是稍稍放心,随即又继续说道:“此战乃是你第一次的大战,前线兵凶战危,你身边不能没有自己人。”

略略停顿一番后,赵母继续说道:“汝父留下之人,大多已经年迈不堪大用,唯有许历尚在壮年,其兵书战阵皆历不少,更有一身武艺,也算可堪一用。前日既然他也来劝说与汝,可许其裨将一职,护卫我儿身旁,老身也安心一些。”

“是。”

赵括也立即答应道,能有自己人在身边自然是最好。

断断续续的风铃声中,赵母又是为赵括的出征好是一番的絮叨,不知不觉间天色已晚。所谓儿行千里母担忧,大抵如此。

......

第二日一大早,赵母一夜未睡,身后一众丫鬟手中托盘之上,都是赵母连夜为赵括准备好的物什——衣物、甲胄和长剑。

随着鸡鸣之声渐起,而赵括也徐徐起身,一番洗漱过后,赵母已经来到赵括房内,亲自为赵括穿上铠甲,戴上帽胄,又再披上一条雪白的袍子,这才忍着泪水将穿戴整齐的赵括亲自送出府邸。

早在赵府门前等候着的宫中宦者,随即将马服君赵括接引至龙台宫中。

因为战事紧急的缘故,原本的登台拜将的礼仪只好一切从简,只在议政殿内进行虎符的授予及欢送仪式。

“传,马服君,上殿!”

(赵括袭其父亲之爵,故亦称马服君。)

一个尖细的声音从龙台宫中传出,宫台之外,每十步便有宦者重复着传召的话语。明明早已听到了里头的传唤,但直到身边的宦者高唱其传召,负责引导的宦者这才将赵括往殿内引导。

沉重的殿门从内测被缓缓拉开,并不算明媚的初阳瞬间通过打开的大门撒入宫殿之中。一个身影正从光亮之中缓缓走出。

头戴一顶铺霜耀日盔,上撒着一把红缨;身穿一副铁叶攒成铠甲,腰间系一条红绒打就勒甲条,前后各有精铁兽面掩心。上笼着一领雪域白袍,上面垂两条绿绒缕领带,脚登一双黄皮衬底靴。金色的光芒下,衬托着一张年轻而刚毅的面容,任谁看了都要唤上一声好儿郎。

来人不是他人,正是即将踏上战场的马服君——赵括。不得不说如此英俊挺拔的人儿便在多男儿的燕赵之地也是少见,再加上定制的铠甲,更添了几分威武,一个出场直接惊艳众人。

铿锵的步伐在空荡的大殿响起,三两步,赵括已经走到御阶之前。只见其双手抱拳,单膝跪地,向着赵王见礼道:“臣,马服君,赵括,见过大王!”

洪亮而浑厚的声音将恍惚的众人惊醒,坐在上头的赵王也赶紧说道:“将军请起。”

“是!”

赵括干脆地答应道。

赵王随即向着一旁的平原君递了个眼神,示意可以开始了。

随即,平原君从一旁宦者令的手中结果一封帛书,眼神看向一脸平静的赵括,缓缓说道:“王命!”

只听得哗啦啦的声音响一团,原是殿中臣子闻言跪成一地,赵括自然也是单膝跪地。

“啪”的一声,平原君一展手中帛书,朗声而道:

“社稷安危,一在将军,今赵秦累战于丹水之侧,廉颇老迈,师老兵疲,恐有不测焉。愿马服君赵括,帅师以应之。

特,拜马服君赵括为上将军,率军二十万(诈称,实际没有那么多)以援丹水之战,都平君田单副之。

赐,虎符。以号令全军上下,不从者,可先斩而后奏也。”

说着,平原君熟练地将手中帛书一卷,双手便捧到了赵括的面前。

赵括随即上举双手,接过帛书,答道:“臣,赵括,领王命。”

身后一个略显老气的声音随即也答道:“臣,田单,领王命。”

紧接着,端坐在上首的赵王缓缓起身,来到了赵括的面前,一名宦者也捧着木质托盘跟随在赵王的身边。

托盘之中,正是一枚古朴的状若张牙猛虎的青铜器——赵国虎符。

“赐,虎符!”

平原君的声音再度响起。

赵括略略转过头,将手中王命帛书临时存放道一旁早已跪好另一宦者手捧着的托盘之中。

“赵国之安危,皆系于卿一身,切莫辜负本王。”

赵王轻轻拿起盘中虎符,一边嘱咐着一边将虎符放到了赵括的手中。

青铜制的虎符,入手微凉,不过二两重的铜器,却若有千钧之重。其上斑驳的青绿,写尽了赵国百年的兴衰荣辱,无数的英灵在青铜的表面刻下深深浅浅的印记,那藏在青绿之间的一抹抹深如墨色的血红,无声地诉说着他见证过的腥风血雨。

“为国而战,肝脑涂地,在所不辞!”

赵括当着众臣的面,许下了自己的诺言。

尽管赵括乃是被迫出征,尽管赵括也知道此战败多胜少,但在接到虎符的那一刻,赵括仍旧心神激荡,“为国而战”的信念几乎脱口而出。

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纵九死尤未悔!家国情怀,或许说的便是如此吧!

赵王双手扶起赵括,身后众臣也跟随起身。

赵王把着赵括臂膀,一同面向众臣立于阶之下,而众臣则在平原君赵胜的率领下,纷纷躬身,向赵括行礼。

曰:“愿将军一路顺风,凯旋而归!”

满朝文武、躬身相送,人生巅峰,不过如此。

自豪之情油然而生,当然,赵括明白:这些所有的荣耀并不是自己能力所得的,一分是自己的父亲、马服君的遗产,两分来自于迫切想要救世主的国内百姓的相迫,剩下七分则是做给其余诸国尤其是秦国看的。

坦然受之,则今日能有多么的风光,一旦战败归来,自己便会有多狼狈。

微微定了定神,赵括仍然坦然地接受了满朝的相送。无他,既决心抗秦而保赵之一国,便足以当此重礼,至于胜败,且付与造化而已。

转过身,双手抱拳,向着赵王微微躬身,算离别之礼。

白袍一掀,身行已向殿外阳光下走去。

......

随云逸提示您:看后求收藏(七零文学网70wx.com),接着再看更方便。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历史小说推荐阅读 More+
将军的小公主

将军的小公主

插柳成荫
宴国皇家子嗣单薄,皇帝膝下目前只有一位长公主赵安玥。赵安玥受尽宠爱,顺风顺水的长到十五岁,正值及笄前后,大宴和大祁迎来战事,大宴连连败退,无奈投降。最终割三城,并忍痛将唯一的公主嫁给大祁将军顾淮景。*成婚当日,顾淮景回到洞房中,看到的就是一地狼藉。小公主身穿红嫁衣,站在洞房中,抬起下巴,朝他哼了一声“这个房间以后就是我的了,这里不欢迎你。”他笑了笑。*又横又怂不作死就不会死但明知会死还是要作死的小
历史 连载 90万字
飞扬跋扈,从唐人街开始

飞扬跋扈,从唐人街开始

不吃葱花
19世纪末,华工在美沦落为三等人。民间对华工的歧视与冲突越演越烈,袭击也逐渐增多。在旧金山的唐人街,大烟馆、赌档林立,堂口、会馆,鱼龙混杂。直到这一天,陈正威从船上下来,脸上洋溢着灿烂的笑容。“我喜欢这里空气中弥漫的火药味。”“我跨过半个世界来这里,可不是为了来挖矿的。”
历史 连载 178万字
晚明海枭

晚明海枭

朱楼醉茶
明末什么最重要?钱财!有钱才能爆兵,有兵才能争霸。所以林海早早就确立了目标,先垄断马六甲海峡以东的海贸,再殄灭建虏、扫清流寇,捎带手在东瀛南洋搞搞殖民。当然,还要把半截入土的大明埋了,新的帝国就建立在晚明的坟场上,充分吸收这具腐朽躯体中所蕴含的养分。商帮行会、市镇经济、侈丽风俗、市井文化……当晚明社会的这一切和具有海洋基因的新生政权相结合,这将是一个不一样的帝国。
历史 连载 42万字
苟在明末当宗室

苟在明末当宗室

夜深
朱慎锥来到大明成了宗室宗室实在不好混,俸禄克扣还要拖欠,家里吃了上顿没下顿更要命萨尔浒明军大败,万历也没多少活头了,乱世将至,躺平就是死,总得搏一搏吧?
历史 连载 255万字
临安不夜侯

临安不夜侯

月关
“杨沅请秦相赴死!”“你有什么凭据指称本相有罪?”“莫须有!”有求传媒的杨沅误入南宋临安。本想重操旧业,做古代危机公关第一人,却不想竟开疆拓土,并夏融金,弄潮天下,我为天子!
历史 连载 197万字
覆汉

覆汉

榴弹怕水
负大任,回千年,群雄并起三国乱,逞义气,斗江山,逐鹿中原起烽烟,狂风起,旌旗卷,刀关剑影月光寒,图天下,留美谈,万里山河碧血染。一个古汉语专业大学生坑爹穿...
历史 连载 503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