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理说,三月加一月,当是四个月之粮,四个月的时间,足够困死任何一支轻敌冒进的军队了。

可惜战时,账不是这么算的。

首先,既然要诱敌深入,其必然要先行发动进攻,转守为攻之间,少说也得几日,真正进攻之后不可能一战即退吧,如此一来,少说十余日日便已去了。

随后秦军压上,赵军后撤。但既然是战败而撤,即便是已经将粮秣转移,也不可能将粮秣全部带走吧,留下半个月至二十日的粮秣在营地之中迷惑下秦军很正常吧,再加上撤退途中的“狼狈”,耗损十余日的粮草也算是对秦军眼里应有的尊重吧。

于是四个月的粮草便只剩下了不足两个半月之用。

骑兵部队和隐藏在山中的偏师,最缺不得的便是粮秣,带足粮草那是最基本的要求,好在两只偏师兵少,虽然又战马的消耗,倒也只是令赵军步卒的粮草稍稍缩减十余日而已。

如此下来,真正能跟随着赵军抵达长平关、故关一线的粮秣,恐怕也将缩减到不足一个半月。

大方一点,也算你还有五十日的粮秣,与偏师基本相同。

也就是说,赵军必须在撤至百里石长城一线的五十日之内,完成对秦军的战,否则自己就将先陷入无粮的境地。

可是,五十日的时间足够完成廉颇将军所说的断粮道、击侧背的举动吗?

显然并不足以。

自丹朱岭而出的赵军,想要完全切断秦军的粮道,少说也要十几二十日,而这段时间里,即便秦军无备,也会为前线送上些粮秣吧。再加上缴获赵军的粮秣,以及随身携带的粮草,少说秦军也还有二十余日的粮草可用。

换句话说,即便秦军大意之下,未曾准备足够的粮草,仅凭着最低的携带量和对赵军的缴获,秦军粮草断绝之日,赵军自身的粮草也不过剩下数日之用,甚至明知有断粮之危险,秦军节约口粮之下,甚至与赵军断粮之日几乎无差。

好,即便是赵军保密措施做得相当到位,不论秦军或是赵军自己人,都不清楚赵军缺粮的事实,赵军同时也严控粮食的发放,或许,可以比秦军多出几日之粮。

可是,以秦军之战力,即便是断粮,难道会一触即溃?就算是杀马而食,也总能再坚持几日。而短短数日之间,赵军也将断粮,如此一来,两相断粮之军,赵军真的能拼杀得过秦军?

显然不能!

自身粮秣的不足,将直接断送廉颇的所谓诱敌深入的计划。

“请我王调拨粮草?”

廉颇不甘心地问道。

“此批粮草已是国库之中最后的存粮。”

一旁的赵括继续无情地断绝这廉颇最后一丝的希望:“此刻距离秋粮之收,尚有数月之久,更何况,即便到了秋收之日,赵国之秋粮也因为青壮的不足而歉收不已,再加上转运之费……”

后面的话语,已经不需要赵括再继续说了。

廉颇满脸痛苦的表情已经表明他已经听懂了赵括与田单的言外之意。

“怎会如此?”

廉颇有些落寞的喃喃自语道,声音之中颇有些许的不可思议。

“战争从来不仅仅是战场的争胜,更重要的是国力的比拼。”

赵括缓缓安慰着廉颇:“秦拥巴蜀粮仓、关中沃野,更兼河内经营多年。虽有转运之耗,然其所有之粮,比之我赵国,三倍不止也,固不计其损耗也。虽兵众而无患粮秣之不足也。

而我赵国,自三年前一战,青壮尽在军旅,田间只余妇人,纵有年轻壮妇可维持一二,却仍有八九之田地荒芜。三年几无所收,百年积累便在这对峙的三年中消耗一空。此非战之罪也。”

闻听了赵括之言,廉颇也只得深深叹气,国之不力,非他一个战将所能扭转之乾坤也,当即放下了手中指挥棒,略一拱手,退到一旁。

随即,赵括也看向沙盘,以臂为棒,开始向众人扔起了王炸。

“不仅粮秣的问题。更为要紧的是,我们恐怕都小瞧了秦军了。”

赵括语不惊人死不休地说道:“不仅是秦军之军力,对于秦将之能,我们都太过小瞧了。”

赵括略略停顿,扫视三人一眼,而后缓缓说道:“据可靠消息,秦国武安君白起已率不下十万大军,秘密进驻丹水防线。”

“嘶……”闻听此消息的三人皆是倒吸了一口冷气。

武安君!

十万大军!

任何一个消息都足以惊爆眼球,更何况两个消息同时出现。若真是如此,恐怕秦军不仅意在上党,更可能想要的是一鼓气拿下赵国的数十万大军,乃至直下邯郸呐!

“此言当真?”

廉颇和田单几乎同时脱口而出地问道。

不怪他们不信,毕竟秦国已经在丹水一线集结了数十多万大军,要再一次性地添加十万大军,就真的有些伤筋动骨了。

而武安君更是如同核武一般的存在,一旦使用,那基本就是不休的局面了,秦国对于白起的使用那也是很小心的。

赵括闻言,淡定的点点头,说道:“此事,千真万确也。”

赵括的话语再度将军议冰封,此事既得赵括再三之确认,众人也不相信在如此关键之事上赵括会撒谎。

而武安君的到来,更加使得廉颇的计划几乎不可能实现,显然号称人屠,最喜欢打歼灭战的白起,并不会给赵军任何围困自己的机会。漫说如今的赵军自己尚且缺粮,即便是赵军不缺粮草,以武安君之能,也不会犯轻敌冒进不携粮草的错误。

同时,面对着总兵力高达五十万的秦军,一再分兵之后赵军能否守住百里石长城防线,也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所以,注定廉颇的计策根本无法执行。

这边联手田单否定掉了廉颇的计策,又放出武安君王炸的赵括随即将目光转向了田单。

“廉颇老将军之战法已不可用,不知田将军何以教我?”

赵括一边拿起指挥棒递到了田单的手中,一边缓缓地问道。

七零文学网【70wx.com】第一时间更新《从长平之战开始》最新章节。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历史小说推荐阅读 More+
玄天宗修行记事

玄天宗修行记事

枯泽
生在修真界玄门第一大宗玄天宗领地父母都是宗门弟子这算什么?这不就是相当于投胎清华学区房,爹妈还是校职工?Easy模式开启,人生还不随她浪!
历史 连载 10万字
我在法兰西当王太子

我在法兰西当王太子

天海山
【架空历史爽文,尽量贴合原时空】人在法兰西,刚进凡尔赛,身份王太子。唯一的问题是,现任国王是路易十六,两年后就会被咔嚓……既然老爹和大臣们都靠不住,只好自己动手整顿法兰西了!先随便赚点小钱,解决困扰国家上百年的财政危机。再狠狠敲打心怀不轨、谋图夺权的贵族们。然后抄了占据大量土地不劳而获的教会。工业、科技、农业、商业齐头并进,我,就是法兰西最伟大的王太子!那一年,小英子纠结同盟大军压境,我直接端了他
历史 连载 182万字
那年,那雪,那个醉酒书生

那年,那雪,那个醉酒书生

一只小冻离
关于那年,那雪,那个醉酒书生:“顾川,你要造反吗!”“陛下,臣冤枉啊!”“那为何玄月军统领、白莲教圣女、影衣密卫、珈蓝女王、道宗行走……都在你这里!”顾川发誓,一开始他只想躺平。可躺着躺着,身边跟随的人就越来越多了。没办法,他只好提枪上马,安定天下!武凰元年,女帝登基。金銮殿上,女帝质问:“顾川,你这是要以下犯上吗!”“陛下,臣不敢!”“你敢!”
历史 连载 118万字
崇祯重振大明

崇祯重振大明

凤凰北斗
一个现代人穿越成为大明崇祯皇帝,重振大明朝的努力。以《崇祯长编》《崇祯实录》《酌中志》等为准,前期按真实历史上的时间线写。
历史 连载 138万字
北齐怪谈

北齐怪谈

历史系之狼
天保十年,英雄天子高洋弹奏起了髀骨琵琶,自弹自唱,伴奏曲响起,怪诞,荒唐,恐怖,绝望且痛苦。这一年,住在漳水边上的刘桃子兜住了些鱼,故事便开始了。
历史 连载 216万字
民国投机者

民国投机者

有时糊涂
在中国出生,在美国长大,嗯,好吧,好吧,就是穿越这样的老套故事。这是我的第一部小说,如果您认为写得好,请投我一票,如果您认为写得差,请指正。读者群:黄埔军校第一期55374701(招生中)黄埔军校第二期81036724(已满)黄埔军校第三期33045967(已满)黄埔军校第四期85625983(已满)黄埔军校第五期894
历史 全本 835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