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流大时代正文卷第一千零十三章都要这台阿斯迈光刻机出自荷兰阿斯迈尔公司,如果看地理位置,按普通人常规思维推理,应该不过是荷兰一家乡镇企业,但就是这家乡镇企业,在未来却成为半导体界宇宙级的巨无霸,全球各大芯片工厂的制造设备几乎有九成来自于这家公司。

陈大河不是理工科,更不懂芯片,他之所以知道这家公司,无非是因为国内某单位花费巨资,找他们订购了一台主流水准的光刻机,但在美国和欧盟的联合阻扰下交易泡汤,该素材在资讯泛滥的后世依然坚挺地存活了超过三天,成为网络热点之一。

所以当刘建设告诉他这台机器资料的时候,他才醒悟过来,原来在美日联盟之外,还有这样一家牛掰的公司存在,而且这时候就已经成立,并向市场推出了他们的产品。

此时李中和问他能不能再弄一台,他也是将主意打在这家公司身上。

可再三考虑之后,还是否定了这个想法,原因很简单,尽管现在这家公司不过是芯片界的小萌新一枚,但他背后的另一个占据了一半股份的股东,却是欧洲鼎鼎有名的西门子。

阿斯迈尔好惹,西门子却不好惹,惹了西门子就等于惹了西德,若是让欧洲方面知道,难保不会起什么波澜。

虽然他不怕麻烦,但仅仅是为了一台光刻机,还不值当。

如果再去别的大学弄,那就是把别人当傻子,凡是把别人当傻子的人,自己就是个大傻,他陈大河是大傻吗?!

想到这里,便抬起头,趁着三位老爷子聊天的空挡,对着李中和轻声说道,“短时间内没办法再弄一台,不过您之前不是说过,可以撮合开放大学和半导体所合作研究吗,正好拿这台设备当卖点,促成双方的合作,到时候双方都可以用嘛。”

李中和回过头来,看了他两眼,“合作的事情早就定下来了,老赵是半导体所的人,他也同意当芯片实验室的主任,合作有什么难的?!弄不到就弄不到吧,反正到时候老赵也会假公济私,拿这台设备做他们自己的试验。”

见陈大河帮不了忙,李中和便不再理他,又跟孙云东聊起学校明年的工作安排,王赟不时插上几句话,话不多,但要么提出问题,要么提出想法,几乎针针见血,不愧是混了几十年的老江湖。

陈大河看着他们聊得火热,也乐得清闲,双手捧着茶杯,脑子里却想着另外一件事。

本来这件事他之前决定暂时放一放,但今天被李中和一说,又不自觉地蹦了出来。

而这件事,就是苏联的半导体!

想想后世的大毛,几乎百分之九十的电子零配件都依靠进口或国外技术,让世人都以为苏联的电子工业不行,包括陈大河也是这么认为的。

但在看过董建磊传过来的苏联主要工业调查报告之后,才突然发现,原来苏联的半导体水平竟然紧跟美国,并没落后多少,某些方面甚至超出。

只不过与后世主流的晶体管技术不同的是,苏联发展的半导体技术,竟然是另一个方向的电子管,不仅如此,他们的芯片技术居然是三进制!

这已经不是两套技术标准的区别,而是截然不同的两种技术体系。

至于为什么这么做,原因也很简单,因为苏联研究人员发现,晶体管在核爆的电子脉冲前几乎毫无招架之力,而电子管却不受什么影响,在冷战中核大战的阴影下,他们在军用电子设备上选择电子管也就合情合理了。

此外陈大河也在开放大学咨询过几位教授,了解过三进制和二进制的区别。

没想到三进制的逻辑电路竟然比二进制逻辑电路速度更快、可靠性更高,而且需要的设备和电能也更少。就连美国也做过相应的研究,只是没有苏联的成就高而已,最后因为二进制发展的更好,也就取消了在三进制方面的研发,再加上苏联的封闭,反倒使得二进制成为世界主流,这倒是让他有些意外。

对于后世大毛半导体工业落后的原因,陈大河也能猜个大概。

如果苏联能一直存在,或许电子管的半导体技术和三进制的计算机能和欧美技术体系并行不悖,但随着东欧巨人的倒下,他们的技术发展戛然而止,而根据苏联的发展规划,他们将不同的工业体系按照资源分布情况,分散到众多成员国中,后来这些成员国分崩离析,有的甚至反目成仇,将原本完整的技术体系肢解得支离破碎,自然无法再与欧美技术相抗衡。

其实除了半导体,其他很多技术体系都是如此,可惜了几十年的技术积累,一夜之间化为乌有。

当时陈大河就在想,要不要也将半导体技术列入打包目录,但一来这套技术与后世的晶体管和二进制格格不入,二来他也不能确定,就算能打包一批相关专家回来,就能把这套技术发展下去?所以始终犹豫不决。

就在这时,也不知道王赟又说了什么,李中和正对着他说道,“开放大学的长远目标,一定是有自己的技术底蕴和学术标准,我们不依附于人,也不期望别人来依附我们,现在的多方合作都是为了以后的自主,哪怕会造成一定的资源浪费,但这些浪费也最终会变为养分,成为学校往上发展的基石。

而且课题的重复研究也不一定是浪费,研究人员不同,思路不同,得出的结果就自然不同,在独立研究的基础上,展开课题交流合作,届时又能迸发出某些特别的火花,而我们要付出的代价,不过是一点时间和金钱罢了,搞研究的,不管是社科类还是理工类,哪个不是在熬时间呢?!”

王赟斜眼瞟着他,面部表情没有任何变化,“我虽然不懂科研,但是也明白,所有的技术都出自实验室,但不代表只能通过实验室才能得到技术,你花钱去买不就成了吗?花几倍的钱,换更短的时间,为什么不可以?而且在购买的时候还能判断,这种技术是不是对你有利,要是没用的,你要他干嘛?”

“做技术储备啊,”孙云东呵呵笑道,“老王,这就是你不懂了,其实之前我也和你的想法差不多,认为做了什么就一定要有成果,而且是有用的成果,否则就是在做无用工。

但在这所学校泡了大半年,跟他们搞科研的也交流过几次,才领悟出一个道理,那就是没有无用的成果,只有暂时用不上的技术,只要是技术,哪怕现在没用,可能未来某一天,会重新迸发出应有的光芒,所以你说的技术采购可以有,老李讲的自主研发也有必要,反正不差钱,那就两手一起抓呗。”

听到这里,陈大河顿时眼睛发亮,对啊,反正不差钱,那就都要!

小说推荐:《少女的野犬》《桃花山刘家修仙传》《云朵和山先生》《重回年代赶海打猎》《游戏搞到一个亿》《我的法宝能无限升级》《我有一个修仙世界》《买活》【梦琪小说】《仗剑独行斩鬼神

七零文学网【70wx.com】第一时间更新《回流大时代》最新章节。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都市小说推荐阅读 More+
四合院之车门已焊死

四合院之车门已焊死

恋上尘世美
读者:我想看的是一个充满波澜壮阔的年代文,而不是一味的四合院里琐碎闲杂。作者:点击右下角,进入阅读模式,请慢慢品鉴,不好看的地方不花点。读者:你休想骗我,太多千篇一律,审“美”疲劳了。其他读者:先看再说,如果难以下咽,咱们就一块“劝劝”作者,惯着他了!作者歪嘴一笑:本书读者分为了两种,一种觉得书写的很好看,另一种感觉前面的人在撒谎,明明是非常好看,逻辑合理,更新超稳,从不水文,够肥可宰……极小部分
都市 连载 543万字
从那座韩城开始

从那座韩城开始

壹个小白
“这公寓,住着吧。”“这腕表,戴着吧。”“这张卡,给你了。”“我说了,我养你啊。”林易看着眼前允儿那霸气侧漏的模样,笑了笑。就在这时候,身后传来了一个笑声。“oppa,你什么时候去做坏事啊,带上我呗。”回头望去,一个可人儿巧笑嫣然的站立在阳光之下,明媚动人。
都市 连载 158万字
重回八零年,赶山也是一种生活

重回八零年,赶山也是一种生活

木辛三土
王安回到了1980年······生活不易,也要放弃前世的浮华,赶山打猎,虽危险艰辛,却自由幸福!!!
都市 连载 253万字
离婚后,我被烂片女王觊觎了

离婚后,我被烂片女王觊觎了

南天有雪
失业、离婚,25岁的江夜遭遇了双重打击!然而,身处绝境之中的他却得到了一个神奇梦境。他可以在梦中完美复刻唱功、演技、歌曲、剧本。从此他开始驰骋娱乐圈。前妻跪求复合?抱歉,昨日的我你爱答不理,今日的我你高攀不起。我的歌都被烂片用了?抱歉,片子烂跟我有什么关系?我就是一写歌的。本书又叫《烂片出神曲》、《华语烂片大集合》、《我只想写曲子,大唐诗仙你们为什么要扑我》、《你们这些专演烂片的女王,为什么都爱来
都市 连载 137万字
夜的命名术

夜的命名术

会说话的肘子
蓝与紫的霓虹中,浓密的钢铁苍穹下,数据洪流的前端,是科技革命之后的世界,也是现实与虚幻的分界。钢铁与身体,过去与未来。这里,表世界与里世界并存,面前的一切,像是时间之墙近在眼前。黑暗逐渐笼罩。可你要明白啊我的朋友,我们不能用温柔去应对黑暗,要用火。
都市 连载 631万字
重生2011,二本捡漏985

重生2011,二本捡漏985

无醉春秋
十多年前,省内一本线爆冷能上外省985,王逸和众多考生一样,懊悔不已,那是一个时代的眼泪!如今重生2011,本该上二本的王逸,成功捡漏985!左手电商,右手纯欲风裙装、汉服,凭借划时代的设计,打造国民轻奢品牌,碾压一众国际大牌!实业为骨,IT为翼,这一世不做牛马,只做人上人!可当王逸开始做手机,却发现,供应链处处受制于人,全部依赖国外巨头。王逸不得不一边委曲求全,一边扶持国内产业链,几年后:“国外
都市 连载 354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