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行三国》转载请注明来源:七零文学网70wx.com

“法正晕了?”孙策和郭嘉异口同声的问道。

刚刚回来的军师处书佐很紧张。这是他第一次担任这样的任务,根本不知道该怎么做,也不知道自己是不是闯了祸。面对天子和军情处祭酒的同声责问,他慌了神,结结巴巴了半天,也没说出一句完整的话。

孙策见状,哑然失笑,示意书佐不必紧张,把事情详细地说一遍。他命人将周瑜的军报送给曹操,只是希望曹操能对形势有所了解,并没有太多的想法,否则也不会随便派一个没有经验的书佐过去。

听书佐详细说完经过,孙策后悔了,暗自警醒。看来曹操、法正都已经乱了阵脚,只剩下最后一口气撑着,如果派个能说会道的过去,连敲带打,趁胜追击,说不定就这么搞定了。

这是一种轻率的表现,是自以为胜劵在握的轻狂。

“陛下,蜀军三军夺帅矣。”郭嘉的羽扇摇得呼呼作响,发亮的眼睛盯着对面的蜀军阵地,神情说不出的兴奋。天色已晚,双方都点起了火把,两个山岭像是戴上了璀璨的环状皇冠,煞是壮观。“或许,明天真能解决战斗。”

孙策收起情绪,淡淡的说道:“顺其自然吧,毋须强求。差那么几天有什么关系?我倒希望他们能多坚持几天,最好能等到春耕以后,叔弼和尚香夹击成都得手。”

“哈哈哈……”郭嘉大笑。“臣不认为曹操能支撑到那个时候。”

孙策也笑了。

郭嘉同意孙策的意见,在这种时候不必冒险。不过这不代表不能尝试一下,万一能成呢?练兵练将的目的都已经达到了,该有的教训也有了,再打下去意义不大,纯属浪费军费开支。

郭嘉建议,不给蜀军喘息的机会进行夜战,连续攻击,争取压垮他们的最后一丝士气。

比如说,抢在曹操之前,将江州易手、夏侯惇阵亡的消息告诉蜀军将士。江州的重要性毋庸置疑,江州失守会对蜀军士气造成致命打击,估计曹操不会轻易宣布。他不说,我们可以说,顺便还能让蜀军将士对他产生怀疑,君臣相疑。

孙策没有反对,找来沮授商量,看看战术上有没有可能性。

沮授表示赞同。虽说诸将并不知道孙策夸口要在除夕之前结束战斗,但除夕是一年之末,每个人都会有正常的心理,希望今年事今年了,有个完美的结果。这两天攻击顺利,之前几个月的实战演练成果斐然,士气也很高,正是一鼓作气,拿下摩天岭的好机会。

沮授最后说道:“陛下养性有成,不动如山,可是武猛、武卫营的勇士却没这么好的心性。陛下不让他们舒展一下筋骨吗?”

孙策转头看看郭武等人。沮授说的是武猛营、武卫营,实际上他们比武猛营、武卫营的虎士们还要眼热。天天训练,身负超卓的武艺,战场近在咫尺,却只能看着,不能上阵,心里怎么可能不痒。

孙策忍不住笑了。他两世为人,又刻意修心,定力之高,可以说独步当世。但别人没有这样的经历,要求他们不动心,实在太难了。

“那就准备一下吧,如果有机会,就上阵一战。让孙瑜、孙皎来见我。”

“唯!”郭武心中大喜,转身去传令。时间不长,武猛营、武卫营传来了兴奋地欢呼声。

孙瑜、孙皎并肩而来。两人顶盔贯甲,全副武装,步履如风,英气勃勃。他们在孙策面前站定,躬身行礼。“陛下。”

孙策打量了他们一番。“累不累?”

两人导口同声地说道:“回禀陛下,不累。”孙皎又补了一句。“要不臣去跑个十里越野?”

孙策大笑。三叔孙静儿子不少,但用兵天赋最好的就是眼前这两个,尤其是孙皎,从一开始就师从许褚,接受最严格的训练。他们在中军有一段时间了,孙瑜在武猛营做军侯,孙皎在武卫营做都伯。

武猛、武卫是中军体系中实力最强的步卒,能在这两个营站稳脚跟,哪怕只是军侯、都伯,都不是容易的事。将来外放,统领一两千人是稳稳当当的事。至于能不能成为万人将,那就要看他们自己了。

“若是上阵,不要恃勇冒进,一定要注意安全。”孙策抬手,拍拍两人的肩膀。

兄弟俩互相看了一眼,躬身领命。“唯!”

正说着,许褚、典韦二人一前一后走了过来,身后跟着二十名军侯,躬身行礼。孙策点头致意,起身走到沙盘前,示意沮授开始。沮授咳嗽了一声,指着沙盘,开始介绍椿树岭的地形,安排强攻的战术。

许褚等人听得很认真,不时发问。

安排完战术,又讨论了一些细节后,诸将回营,向每一个士卒传达命令,明天上午进入阵地。

——

曹操坐在法正的榻边,握着法正的手,神情凝重。

依稀之间,他想起了戏志才。

戏志才是被累死的。他苦心安排了一个局,没能伤着郭嘉,却被郭嘉反手一招累得吐了血。

不是戏志才无能,而是他孤军作战,根本无法和郭嘉相比。郭嘉身后有数百人的支撑,集中了关东诸州郡的俊杰秀士,处理信息的能力之强,已经超出了想象。

法正是个聪明人,但他和戏志才一样,还是孤军奋战。

论人才的多少和能力的高下,益州本就无法和关东相提并论。偏偏法正心胸又有限,难以容人,对益州人有严重的排斥心理,至今入幕的益州人屈指可数,想与吴国规模庞大的军师处、军情处较量根本是痴心妄想。

实力相差太悬殊,孙策又为人谨慎,不露一丝破绽,这还怎么打?

算来算去,只剩下最后一丝颜面。就算是投降,也要撑到后天子时以后再说。

曹操的嘴角挑起一丝自嘲的笑容。到了这一步,自己真是尊严扫地了。

“大王……”法正睁开了眼睛,虚弱地叫了一声,挣扎着要坐起来。

“孝直,莫动。”曹操伸手按住他,强颜欢笑。“医匠说了,你没什么病,就是太累了,要好好休息。”

法正喘息着。“臣无能,令大王受辱,罪在不赦。”

“别说这些。”曹操轻拍法正的手背。“孝直,你正当而立,还有大展身手的机会,何必如此沮丧。这一战虽说不利,却不是你的责任,实在是对手太强的缘故。当年袁本初承四世三公之烈,坐拥河北,仍然不是孙策的对手,一战而亡。你我能撑到今天,九泉之下,大可无愧于袁本初。”

法正惨然而笑,心里却涌过一丝暖意。

“若是彭永年……”

曹操摇摇头。“别再想永年了。孝直,孤细细想来,永年早已计穷,只是他自己未必知道罢了。早些年,孤和袁敏相交,知道他好水土之事,后来听说他被孙伯符委以重任,这些年致力于水土,想必一日千里,非等闲可比。有这样的人才为孙伯符效力,永年哪里还会有可趁之机。”

法正没有再说什么。其实他也清楚,彭羕得手的可能性并不大,只是他一直不愿放弃,寄希望于万一。身为谋士,这其实是一种极不可取的偏执,很容易被人利用。

只是……除此之外,还能有什么选择?

君臣二人相对无言,气氛有些凝重。

过了片刻,曹操抽出手,将法正的手塞回被子里。“孝直,你好好休息,不要多想。孤去外面看看,听起来似乎有些不对。”

“谢大王。”

法正看着曹操走出大帐,心头涌起一丝说不清道不明的情绪。大战之际,曹操却不征询他的意见,显然已经有了想法,只是这个想法可能与他的想法不符,所以他索性不说了。

曹操能有什么想法?其实并不难猜,从曹昂、曹仁的反应就可以看得出来。

曹操的妻妾儿女都在吴国,曹操的儿子曹昂娶了孙策的妹妹,女儿曹英嫁给了孙策的弟弟孙翊,这又不是什么秘密。以前不肯投降,是觉得自己有机会割据一方,至少可以谈一谈投降的条件,没曾想孙策根本不给他这样的机会,选择了武力征服。

到了这一步,曹操既不可能割据一方,也没什么资格谈条件了,主动投降,保住性命,这才是他最明智的选择。以孙曹两家的关系,曹操就算不能征战沙场,做个富家翁,安享晚年却是没什么问题的。

只是益州人倒霉了。别说家产,能保住命就是万幸。

法正忽然心中一动。曹操虽与孙策为敌,其实他对孙策的新政一直持欣赏态度,也曾在益州推行新政。后来改弦更张,与益州大族结盟,看似迫于形势,却不可能估计不到后果。就算他击退了孙策,也将被益州大族裹胁,重蹈灵桓二帝的覆辙。

除非有另一种可能:他从一开始就知道自己不可能胜,所以主动为孙策作伥,把益州大族全部拉下水。

法正惊出了一身冷汗,脑子嗡嗡作响,面色煞白。

如果这个猜测属实,那他之前所作的一切都是白费心机。或者说得更直接一点,他早就不是曹操的心腹谋士了,只是他并不知情而已。

法正一动不动地躺在床上,心如死灰,冷汗一阵阵的涌出,湿透了衣衫,湿透了被衾。

——

曹操出了法正的帐篷,登上将台,环顾四周。

山风呼啸,战旗猎猎,寒意透骨。

延绵十余里的战场上,战鼓声、喊杀声被风声吹得飘忽不定,多了几分虚幻之感。但火光却是清晰可见,照出了山岭的轮廓。

曹操皱了皱眉。已经是下半夜了,双方的战斗依然很激烈,看起来并不比白天逊色多少,有了夜色的映衬,反倒更显眼了些。

吴军这是要在除夕结束战斗吗?

曹操不安起来。他很清楚,论夜战,蜀军没什么优势可言,论苦战,蜀军更不行。这些私家部曲组成的军队哪有吴军那样的士气和耐力。在连续作战之后,身心俱疲的情况下进行夜战,他们坚持不了多久。

一旦全线崩溃,形势就不由他说了算,甚至能不能保住性命都不好说。

杀红了眼的溃兵会比吴军更可怕。那就是一群野兽,为了求生,他们什么都干得出来。

曹操不敢怠慢,一边派传令兵与各部联络,了解情况,一面派人加固椿树岭阵地,严防溃兵冲阵。

还没等曹操反应过来,有郎官奔上将台,递上一枚纸。

曹操展开一看,顿时头皮发麻,一阵寒意直冲后脑。

纸上写着几个大字:腊月廿六,江州破,夏侯惇亡。

内容很简单,更明确,连时间都写得明明白白,很难简单的归结于谣言,他也不可能一个阵地一个阵地的派人解释,解释了也没人信。只要有人信了,防线必破。

江州失守,他们与益州腹地的联络隔绝,无援可待,孤军必败。

能在这种情况下保持镇定的人没几个。

曹操厉声道:“这是哪来的?”

“对面……射过来的。”郎官满脸是汗,伸手指了指对面的山岭。

“这竖子!”曹操恨得咬牙切齿,哭笑不得。这真是一招接着一招,让人应接不暇啊。

疏忽了,应该早点提醒诸将,让他们有个心理准备才对。自己主动说,和吴军说,效果相差很大,至少他可以及时安抚诸将,让他们稍安勿躁。

曹操一时乱了阵脚,连忙下了将台,匆匆奔进法正的帐篷,想问问法正有什么应对之法。来到帐中,看了一眼行军榻上的法正,曹操猛地停住了脚步,心头升起一丝异样。

法正平躺在行军榻上,两手交叠,置于胸前,脸色平静得不正常。不像睡着了,倒像是死了。

尸体入敛之后就是这个姿势。

可是医匠刚刚不是说法正只是累了,休息几天就能好的吗?

曹操心头狂跳,两步跨到行军榻前,伸出颤抖的手指,小心翼翼的搭在法正的脖颈处。

法正的皮肤还有些温度,脉博却已经消失了。

曹操不甘心,又将耳朵贴在法正胸口。

没有心跳,一片死寂。

曹操两腿发软,慢慢坐在地上,看着法正那张从未如此平静的脸,悲从中来,泪水泉涌,失声痛哭。

“哀哉,孝直!痛哉,孝直!”

庄不周提示您:看后求收藏(七零文学网70wx.com),接着再看更方便。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历史小说推荐阅读 More+
飞扬跋扈,从唐人街开始

飞扬跋扈,从唐人街开始

不吃葱花
19世纪末,华工在美沦落为三等人。民间对华工的歧视与冲突越演越烈,袭击也逐渐增多。在旧金山的唐人街,大烟馆、赌档林立,堂口、会馆,鱼龙混杂。直到这一天,陈正威从船上下来,脸上洋溢着灿烂的笑容。“我喜欢这里空气中弥漫的火药味。”“我跨过半个世界来这里,可不是为了来挖矿的。”
历史 连载 178万字
世子你别乱来

世子你别乱来

柠檬213
大宁王朝百年,天子病重,太子监国,朝中宦官当道,把持朝政。江湖动荡,南北藩王并立,威胁皇权,虎视眈眈。恰逢临王世子外出巡游,遭埋伏身死!林江年从破庙中醒来,便有神秘红衣女子逼他假冒刚遇害的临王世子。为了活命,林江年不得不深入临王府,装世子,娶公主,打皇子……小心翼翼,如履薄冰的伪装成一名合格的纨绔世子!——————————非权谋,披着武侠架空背景下的轻松日常感情文
历史 连载 254万字
湛二姑娘的幸福生活

湛二姑娘的幸福生活

温一言
湛二姑娘出身于一般官宦之家,但是耐不住有个当娘娘的姐姐,一家自此得道升天举家扎根在了大周帝都。好在爹娘给力,哥哥也厉害,家族地位稳步上升!她自己更是凭着细致体贴,聪慧能干俘获了一个天之骄子的心,让他认定了非她不可!祁王给我做个荷包。湛允好!祁王给我做件袍子。湛允好!祁王给我做盘点心。湛允好!祁王给我生个孩子。湛允你确定只要一个???这就是一个美貌姑娘凭着生活智慧赢取幸福生活的故事!本文甜宠文属性,
历史 连载 31万字
笼中雀

笼中雀

Miang
晋江金牌推荐vip2017-11-13完结总书评数1854当前被收藏数5233魏国摄政王萧骏驰,求娶齐国公主姜灵洲。姜灵洲知道,此去他乡,远嫁敌国,怕是要郁郁此生,做一只老死宅内的笼中雀。但是……萧骏驰爱妃,请出笼。姜灵洲笼里挺好的,妾身懒得出去。谁是谁的笼中雀,并不好说~一句话摄政王与他的小仙女互相驯养的故事。阅读须知1.1v1,he,双处,甜宠不虐。2.全文架空,谢绝考据。内容标签甜宠主角姜灵
历史 连载 65万字
红楼之平阳赋

红楼之平阳赋

东辰缘修
本以平安一世,没想还是风起云涌,风起了,心动了,最后散落红尘!离奇而又平淡的穿越,张瑾瑜这个蓝星历史系高材生,穿越到平行世界的一个封建王朝大武帝国,成为边境平阳郡城的一个守备将军,阴错阳差的主宰了北方的战局。封侯拜爵贵不可言,本想着一辈子就这么过去了,偶然一次回京述职的时候,遇到工部主事秦业带着工匠给自己修缮圣上在京城赐给自己的大宅院,说是工部员外郎贾政特意嘱托的,张瑾瑜听到熟悉的名字,这才猛然知
历史 连载 399万字
泰昌大明

泰昌大明

魔法龟Revo
万历四十八年,大明朝已存续252年了。252年不仅是帝国的国祚,更是体制性土地兼并的持续时间。神宗以“倒张、倒冯”为始,以“三大争”为继,以“妖书、梃击”为末,一手开创出明末两党对立的局面。又在集权于己身之后怠政三十余年。在神宗的催化下,两百多年几乎一成不变的官僚系统和治理体系进入了全面腐朽的最后阶段。阶级对抗、官民冲突、女真入寇。内外交困之下,帝国终于走到了灭亡的边缘。7月21日,朱翊钧晏驾,朱
历史 连载 37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