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零文学网【70wx.com】第一时间更新《溯流文艺时代》最新章节。

杂志社的外面看起来不显山不露水,但是一进去却感觉内有乾坤。大厅面积不小,但是供人行走的走道却很狭窄。

工位之间挨得很近不说,几乎每个工位边上都会摞着一堆各种各样的书稿,因为工位上实在是没地方放了。

不少编辑正埋头工作,听到有人进来的声音,越过高山似的书堆看一眼,又迅速低下头去。

这种不声不响的繁忙也让人感觉十分紧张,于东走在匝道之中,小心翼翼地腾挪辗转,既怕碰倒旁边的书稿,又怕弄出大声响惊扰到这些认真工作的人。

终于走到尽头,于东松了口气,看着门头上的主编办公室牌子,敲了敲门。

“进来。”苏桐的声音从里面传了出来。

于东轻轻推开门,一股烟味扑鼻而来,苏桐坐在办公桌后面,一只手夹着烟,另一只手捏着笔。

苏桐正在忙着做下下版的版面设计,听到有人进来却不说话,就抬起头看了过去,见到是于东,他扬眉笑了起来,“是你啊,于东,来,快坐。”

放下笔,顺手就把烟灰缸拿了起来走到茶几旁边,“你不抽烟,我给你倒杯水。”

于东连忙说道:“师哥,不用客气。”

“水还是该喝的。”苏桐笑呵呵地给于东泡了杯茶。

随后两人在沙发上坐下,苏桐看着于东说道:“是不是吴校长话传的有误,我跟他说的是三点钟,这才两点不到。”

于东摇了摇头,“吴校长说的是三点,是我自己来得早了。正好在附近办点事情,就先过来了,没打扰你吧。”

“说笑了,我恨不得你早点来,只不过是怕耽误你时间。”苏桐吸了最后一口,把烟摁灭,继续说道:“今天请的不止你一个,还有毕飞雨、叶兆延他们,主要是为了组下下版的稿子。”

原来真是为了组稿!

刚才在门口听到那个男人说组稿的事情时,于东心里就有了预料,但他还是觉得有些不太可能。

《钟山》杂志社要组稿,凭什么找自己这么个名不见经传、刚从大学毕业的人?

听苏桐的意思,今天的组稿会还有毕飞雨、叶兆延。

毕飞宇就不说了,他后来当了苏省作协主席,只是这会儿还不是很出名。

叶兆延也了不得,虽然现在也没什么大作,但人家祖父是文坛巨擘叶圣淘,在金陵圈混了十来年。

而他于东呢,只是大一的时候在《收获》上发表了一篇文章而已。

苏桐看出了于东的疑惑,说道:“组稿嘛,不是老师布置作业,你过来听听,给给意见,碰到想写的就写一写,不想写就当是来交个朋友。叶兆延和毕飞雨以后都会是金陵圈的中流砥柱,你跟他们多交流没有坏处的。”

于东点了点头,苏桐这绝对是好意,但同时对他来说也是压力。不过这压力却也激起了于东的动力,这次钟山杂志社一行也变得特别起来。

同时他心中也泛起了一丝别样的情绪,重生回来之后,生活一下子就变得不一样了,他甚至没有刻意去改变,却已经发生了很大的改变。

就拿今天的事情来说,如果不是那天晚上他出去遛弯,也不会遇到苏桐,而苏桐今天也不会邀请自己过来。

可能在苏桐心中,确实有那么一个在《收获》上发表了一篇文章让他留有印象的学弟,却也会随时间流逝慢慢淡忘,就像上一世一样。

“不用紧张,我先跟你说说我自己的想法。”苏桐见于东不说话,还以为他是紧张,就主动开口抚慰他,“《钟山》的风格跟《收获》不同,有些人说《钟山》太过保守,这一点不无道理,我们向来跟思潮保持一定的距离,但也有自己坚持的东西……”

苏桐说得很诚恳,没有为《钟山》做广告的意思。

事实上,《钟山》也无需做广告,国内的几家大杂志社,《钟山》榜上有名,虽然跟《收获》《人民》比差了点,但是也有着重要的历史地位。

《钟山》一直走的就是“大气厚重”的路线,向来稳扎稳打,不赶时髦。后来《收获》他们把注意力转移到影视作品和网络上的时候,《钟山》却刻意地保持了距离。

从商业角度来说,《钟山》的策略未必是对的,但是对于来说,他们确实坚持了自己的信念,保持了一贯的风格。

随后苏桐跟于东说了下下期的大致方向,这一次苏桐想要几篇关于地方人文的稿子,至于是散文还是小说,则不拘。

当然诗歌不行。

“你不要听到地方就觉得范围很小,其实这次的选题还是很开阔的,地方人文有很多能写,地志、美食、风俗、民间神话……我稍一列举,你的思维应该就能开阔。”苏桐怕于东信心不足,又补充了一句。

于东点头道:“确实如此,只是大家最好不要写同一种。要是稿子出来,满篇美食,虽然解馋,却也会犯腻。”

“这是自然,所以一会儿大家还得讨论。当然,你也不用过于拘束,即便有人写同类型,大可不必担心。你是上沪人,在燕京求学,应该对这两个地方比较熟悉,不过我建议你写上沪。燕京写的人多,巷拐胡同的不知道被写了多少。”说到这里,苏桐又忍不住点了根烟,“叶兆延大概会写金陵。”

其实于东对短篇幅的作品兴趣不太大,但是也愿意试一试。

而他之所以对短篇兴趣不大,也是因为他知道以后会是长篇小说的天下,不仅仅是实体出版,即便是杂志也会跟着搞长篇。

但是现在来说,能搞长篇的杂志社不多,也就是《当代》那类背靠出版社的杂志有这种底气。

因此于东虽然把《第二世界》的稿子发给了《科幻世界》,却也知道很有可能会被打回来,因为《科幻世界》很有可能不敢、也不愿意去尝试连载长篇。

小说推荐:《我在东京当报恩狐狸》【3Q中文网】《云朵和山先生》《买活》《不正常型月》《穿书后成了狼孩》《圣拳!》《肝到厨神才算开始》《落崖三载后》《社恐对恋爱没有兴趣

天才一秒记住【七零文学网】地址:70wx.com,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都市小说推荐阅读 More+
非常权途

非常权途

沧海而立
关于非常权途:从小小秘书到书记,调岗离任,明升暗降,一路沉浮,于波涛汹涌之中左右逢源,抓住每一个契机,扶摇直上……
都市 连载 553万字
重回1982小渔村

重回1982小渔村

一杯冰柠檬水
【这是一个海边人上山下海的日常小说!没有装逼打脸,只有上山下海的悠闲!年代文,日常,赶海,种田,养娃,家长里短,不喜勿入,勿喷!】叶耀东只是睡不着觉,想着去甲板上吹吹风,尿个尿,没想到掉海里回到了1982年。还是那个熟悉的小渔村,只是他已经不是年轻时候的他了。混账了半辈子,这回他想好好来过的,只是怎么一个个都不相信呢……上辈子没出息,这辈子他也没什么大理想大志向,只想挽回遗憾,跟老婆好好过日子,一
都市 连载 593万字
从卖盒饭到中华名厨

从卖盒饭到中华名厨

旁墨
网络云厨师冯正明回到了90年代。拜在百年老字号酒楼的一位名厨门下。本以为凭借前世各路名厨云徒弟的经验,加上两年时间学了一手好厨艺,自己接下来应该走上一条逐步成为中华名厨的康庄大道。没想到学徒的酒楼竟然倒闭了。送心灰意冷退休回乡师父走后,冯正明决定要先赚钱。要赚钱,先从火车站前卖盒饭开始吧。凭借前世今生从各大名厨那里学到的手艺。冯正明一步一个脚印赚到一桶又一桶金。当终于把昔日学徒的百年酒楼盘回来,把
都市 连载 314万字
满级老祖在人间

满级老祖在人间

1号月轮
江俢篁闭关千年,醒来发现偌大一个宗门只剩下一根看上去不太聪明的独苗苗,和一页纸张泛黄的《告师书》。撇开傻乎乎的徒孙不谈,《告师书》上言辞恳切,一句“不入凡间,何以成仙”让他不得不思考人生。痛定思痛,他决心入世。再后来,江俢篁觉得,这倒霉的人世,不入也罢!
都市 连载 22万字
都重生了,谁还要当首富呀

都重生了,谁还要当首富呀

红桃三儿
你听说过罗家吗?就是和洛克菲勒、摩根这些家族一样影响力巨大的家族,一个全世界都必须承认的东方无冕之王。故事还要从一场游艇盛宴开始说起。
都市 连载 83万字
重生2011,二本捡漏985

重生2011,二本捡漏985

无醉春秋
十多年前,省内一本线爆冷能上外省985,王逸和众多考生一样,懊悔不已,那是一个时代的眼泪!如今重生2011,本该上二本的王逸,成功捡漏985!左手电商,右手纯欲风裙装、汉服,凭借划时代的设计,打造国民轻奢品牌,碾压一众国际大牌!实业为骨,IT为翼,这一世不做牛马,只做人上人!可当王逸开始做手机,却发现,供应链处处受制于人,全部依赖国外巨头。王逸不得不一边委曲求全,一边扶持国内产业链,几年后:“国外
都市 连载 354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