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绣盛唐:我的父亲是李世民》转载请注明来源:七零文学网70wx.com

晨曦透过格子窗的缝隙,洒下大片白朦朦的光,正正地打在李泰的侧脸上,朝气蓬勃的青葱感扑面而来。

李泰闻报不慌不忙地放下笔,一句“知道了”就把云海给打发走了,他轻轻地取下画像,小心翼翼地卷好。

多亏了皇宫里什么样的空白画轴都有,不然光是装裱这一件事就得个把时辰。

尽管什么东西都齐备,他完全弄好之后也来不及吃早饭了,仓促地洗把脸,换了件蟒龙袍,把画轴藏在大袖子里,撒开腿就跑向大兴殿。

时间都来不及了,为什么不坐肩舆?因为抬夫还没有李泰跑得快呢,抬夫要是跑这么快,李泰就得射出去,那就不是一条两条人命的事了。

那为什么不坐车马大轿?

一来宫里是不允许跑马的,二来又是台阶又是门槛,不够上车下车来回折腾的,三来李泰每天都跑步,少则五公里,多则十公里,跑几步对他来说不算个事。

李泰跑到大兴殿后门才停住脚,他抬起右手轻轻地压了压额头,擦拭一下额头上细密的汗珠,深深地吐出一口白气。

“惠褒!”李泰刚要抬脚踏上台阶,身后传来一声熟悉的呼唤,他不由得回身一望,果然是李承乾正迈着方步快速地朝自己走来。

李泰平时见到李承乾,都很礼貌地行揖礼,这一次他就站得直直的等着,李承乾走到自己的面前,他也只是笑着唤了声:“皇兄。”

李承乾更不客气,连个称呼都没有,直接就问道:“阿爷叫你来的,还是你自己要来的?”

李泰怕李承乾太感动了,于是冷冷地说道:“当然是阿爷叫我来的,不然我才不来呢。”

“我信是阿爷叫你来的。”李承乾抬起头,也不知道他有什么可骄傲的,就美美地昂着脑袋:“我不信阿爷不叫你,你就忍得住不来。”

“谁给你的自信呢?”李泰不屑地白了他一眼,转身就踏上台阶。

李承乾紧跟着也踏上了台阶,边走边说道:“不看我个笑话,怎么满足你的好奇心呢,是不是?”

李泰身形一顿,扭头斜了李承乾一眼,然后忍不住笑了起来,使劲地点点头:“嗯,对。”

李承乾这话说得符和四殿下高贵冷艳的性格,从前的李泰确实是巴不得看他个大笑话,哪怕派人拦着都拦不住,他说什么都得到金銮殿上来,近距离地看李承乾出丑。

现在的李泰连这么个念头都不起,谁稀罕看他的笑话,李泰现在就希望他消停点,少惹点麻烦,别折腾自己一天到晚给他擦屁股。

李承乾也是跟他心无芥蒂才敢跟他这么开玩笑,若是放在从前,就这么一句话,李泰就炸了,一准有八百多顶大帽子往李承乾的脑袋上扣。

李泰稍稍放慢脚步,让李承乾走到他的前面,李承乾只走到和他并肩便停住了脚,还伸手请他先走。

李泰也没和他别扭,也没往他的身前抢,哥俩就并肩走进了大兴殿的偏殿,这个偏殿的前门就是大兴殿的后门。

所有来上朝的臣子都是有固定路线的,必须得从大兴殿的正门进入,而他们不同,他们是住在皇宫里的人,总不能一大早先出宫再按臣子路线进来吧?也没必要故意绕道从前门进,他们只需要从后门进入大兴殿,一般情况下,他们得比文武官员去的早一点。

皇帝也是从后门进,通常李世民都是在偏殿小坐一会儿,等到了时辰才去前面上朝。

他们俩走进偏殿,想先给父皇问个安,结果发现偏殿空无一人,于是就直接到前面等着去了。

他们俩的位置都是在最前方,李承乾站在左面,李泰站在右面,整个早朝的全过程,他俩都是站着的,因为他俩都是听政的,不是议政的,没有资格坐下。

不多时大兴殿的正门大开,大把大把的阳光涌进来,整个大殿被照得金碧辉煌。

文武百官按秩序走进殿来,左面一排、右面一排,不用安排都知道自己的位置。

李承乾和李泰都向百官中间扫了一眼,都发现今天上朝的人特别得多,他俩对视一眼,撇撇嘴谁也不能说话。

今天很可能是父皇故意安排的,平时没这么多人上朝,而且今天来上朝的都是些三品以上的大官,他们都是平时不怎么上朝的人。

大唐的官员品级特别的低,不像别的朝代动不动一品二品大员,大唐四品就已经是宰相级别的人物了。

那大唐有没有一二三品?有啊,真正干活的基本上四品就是到头了的高官。

一二三品那都是收藏品级别的,光领俸禄不掌实权,不管什么事,只负责在家享清福。

长孙无忌是天字号的收藏品,又是国公又是大司空,名号响亮得震耳欲聋,其实人家十日九不朝,尚书右仆射那是纯纯的宰相之位,都闹辞职好几回了。

文武百官静悄悄地站好,不多一会儿,李世民穿着圆领的龙袍从后门走了进来。

李世民目不斜视地迈着方步走上高台,原本高台上就只有一张矮桌,一个蒲团,他坐惯了高背椅,就把矮桌换成了高桌,蒲团换成了大号的雕着龙纹的龙椅。

李世民高高在上地坐好,面沉似水、双目微垂,也不知道能看到下方多少人,反正

群臣等到皇帝坐好了,整齐划一地向皇帝行揖礼,集体朝上抱拳一揖,高声喝道:“陛下万安!”

“众卿平身。”李世民说着一抬手,文武百官都各就各位规规矩矩地坐在蒲团上。

站在高台一侧的内侍精神抖擞地高声喝道:“有本早奏,无本退朝!”

金銮殿上哪有一天是没事的?没有难事还有急事,没有急事还有大事,没有大事还有小事,没有正事还有闲事,没有新事还有旧事。

可是今天不知道怎么回事,大家异常的心齐,居然没有一个人有本上奏,随着内侍一声高喝,整个大殿就变得安静了下来,安静得气氛都有些尴尬。

李世民眼含怒气地向下扫视一圈,开口说道:“你们都没有本奏吗?既然你们没话说,那朕有话说。”

大王叫我来吃斋提示您:看后求收藏(七零文学网70wx.com),接着再看更方便。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历史小说推荐阅读 More+
穿越之富甲天下

穿越之富甲天下

大篷车
好吧,这是一个关于发财和美女的故事。嗯,确切点说,是在古代捞银子和泡MM的故事........
历史 连载 172万字
抗战之火线精英

抗战之火线精英

九耳猫
小宅男在家通宵玩cf,莫名其妙的来到了抗日战场。分享书籍抗战之火线精英作者:九耳猫
历史 连载 469万字
将军的小公主

将军的小公主

插柳成荫
宴国皇家子嗣单薄,皇帝膝下目前只有一位长公主赵安玥。赵安玥受尽宠爱,顺风顺水的长到十五岁,正值及笄前后,大宴和大祁迎来战事,大宴连连败退,无奈投降。最终割三城,并忍痛将唯一的公主嫁给大祁将军顾淮景。*成婚当日,顾淮景回到洞房中,看到的就是一地狼藉。小公主身穿红嫁衣,站在洞房中,抬起下巴,朝他哼了一声“这个房间以后就是我的了,这里不欢迎你。”他笑了笑。*又横又怂不作死就不会死但明知会死还是要作死的小
历史 连载 90万字
晚明海枭

晚明海枭

朱楼醉茶
明末什么最重要?钱财!有钱才能爆兵,有兵才能争霸。所以林海早早就确立了目标,先垄断马六甲海峡以东的海贸,再殄灭建虏、扫清流寇,捎带手在东瀛南洋搞搞殖民。当然,还要把半截入土的大明埋了,新的帝国就建立在晚明的坟场上,充分吸收这具腐朽躯体中所蕴含的养分。商帮行会、市镇经济、侈丽风俗、市井文化……当晚明社会的这一切和具有海洋基因的新生政权相结合,这将是一个不一样的帝国。
历史 连载 42万字
我在三国骑砍无双

我在三国骑砍无双

剑从天降
这是一个内测玩家带着角色数据乱入现实东汉末年的故事。开局中平五年大乱中的并州,这一年董卓还未进京,丁原还在路上,吕布尚未崛起,貂蝉正待长成。首先第一步,走吕布的路,让吕布无路可走。
历史 连载 210万字
北齐怪谈

北齐怪谈

历史系之狼
天保十年,英雄天子高洋弹奏起了髀骨琵琶,自弹自唱,伴奏曲响起,怪诞,荒唐,恐怖,绝望且痛苦。这一年,住在漳水边上的刘桃子兜住了些鱼,故事便开始了。
历史 连载 216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