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光启这番话倒是让陈柏没有想到。

按理来说,陈柏杀了不少士绅,徐光启又是士绅阶层,少不得要替士绅说话,没想到最后竟然是这样的话。

徐光启蹲了下来,认真的观察着红薯藤蔓。

他惊愕的发现,陈柏这里的红薯藤蔓,不管是长势还是生长状态,都要比他在老家种植的要好上不上。

可以预料的是,陈柏的红薯,产量恐怕还要更高。

看到这里,徐光启看向陈柏,问道:“你这番薯,比我那边的要好,估摸着产量,应该更高。”

“先生种的番薯亩产多少我不知道,但我种的这种番薯,亩产好的话,能有个六千多斤,就算达不到这个程度,也能有个四千多斤。”

陈柏看着眼前的土地,心中估摸出了一个数量。

徐光启大惊失色。

这个产量,实在太过离谱,离谱到他都不敢相信。

徐光启也种过不少红薯,深知红薯的产量。

土地肥沃,产量不错的情况下,亩产最高不过六百斤,但基本上都在四五百斤左右。

而普通水稻,亩产也才两三百斤,所以,亩产四五百斤的红薯,已经算是高产了。

可陈柏却说,亩产能达到四千多斤,这种产量,是徐光启种植的红薯产量的十倍。

这简直就是吹牛逼一般的数字,离谱到家了。

徐光启能看出来陈柏种植的这些红薯产量高,但没想到能高到这种地步。

深深的吸了一口气,随后压低声音问道:“亩产真能达到这些?我觉得你应该是一个老成持重的人,切莫自大妄言。”

声音中带着颤抖,语气中满是惊恐。

陈柏脸色平静,望着这些红薯,平缓的说道:“确实如此,亩产四千斤左右。若是先生不相信,到时候可以过来看看。”

明朝的红薯,都是一些比较原始的品种,陈柏带来的红薯,都是经过迭代培育的优质红薯,产量大,抗病性好,加上又施有化肥,产量大属实正常。

徐光启重重的点头,“好,虽然我不知道你如何这么肯定,也不知道这种红薯你是从何处而来,但如果,这红薯真有这么大的产量,且推广开来,那对整个天下而言,将是第一大幸事。”

说到此处,徐光启的眉头又微微皱起。

他太了解亩产四千斤的红薯蕴含的威力有多大了,也知道这种红薯的价值,只是,他不知道,陈柏是否真的愿意,将薯种拿出来,对外推广。

徐光启,问出了心中疑惑。

“若是全天下的百姓能安居乐业,吃饱穿暖,些许薯种,又算的了什么?!”

陈柏云淡风轻的说道。

徐光启忍不住的赞了一句高风亮节。

这要是换成其他人,想要薯种,拿钱来买吧。

这年头,大发国难财的人太多了,像陈柏这种人,终究还是太少。

徐光启一时间愣住了,他看着陈柏,有些搞不明白,他这么做的目的。

心中安定不下,问出了心中疑惑。

陈柏没有回答,而是反问:“孔曰成仁,孟曰成义,我陈柏不是什么高风亮节之人,这些东西,还是能拿出来的。相较于那些士绅们,我更喜爱百姓,他们是无辜的,得让他们吃饱肚子。”

“唉,满朝诸公,学问通天,可惜,都活到狗肚子上去了。”

徐光启无奈的叹着气,摇着头。

“对了,这东西不是很好保存啊,产量太大,若是不能保存……”徐光启脸上又多了一些无奈。

红薯不易保存,但这对于陈柏而言,不是什么难事。

粉条,粉丝,红薯淀粉,或者挖个红薯窖,都能很好的保存。

尤其是粉条,晒干之后,保存在干燥通风的地方,一两年都不是什么问题。

当陈柏说出自己的解决方法时,徐光启又忍不住的称赞。

这才是为国为民,朝廷中的那些大儒们,只是口号喊的震天响。

接下来的几天里,徐光启认真的与陈柏讨论了红薯的种植要点以及难点,还包括了各种环境,以及病虫害的防治。

徐光启将从陈柏这里得来的经验,编写进了《农政全书》中,甚至单独罗列了一卷,称为《番薯纪要》。

其中,将陈柏的姓名放在了首位,以示尊重。

徐光启是难得的实干家,重视农业与农民,所以才会与陈柏混在一起,而不像其他读书人,张口文贵武贱,闭口以文御武。

……

时间悄然而过,眨眼便是九月。

春天种下的红薯,终于到了收获的时节。

陈柏站在地头,看着忙碌的百姓,脸上挂着淡淡的笑容。

徐光启站在他的旁边,一脸期待的看着忙碌的百姓。

徐光启三天前就来了,主要是为了验证陈柏之前的说法是否正确。

这次,随着徐光启而来的人,除了汤若望之外,还有一个年轻人。

这年轻人名叫陈子龙,二十岁出头的年纪,与徐光启是老乡,老爹是工部侍郎陈所闻。

此人的命运堪称坎坷,前半生加入复社,激昂文字,挥斥方遒,可久试不第,意志消沉。

后明朝灭亡,又为复国奔波,遭遇叛徒出卖,被建奴擒获,留发不留头,最终投水而死,以死明志。

如今的他,志得意满,头角峥嵘。

若无意外的话,他将于明年春天高中县学第一,同年六月,将会考中举人。

今年夏天,陈子龙在松江府,与几个好友成立了“几社”。后来,为了开拓视野,便进京游学,在老爹的介绍下,拜入徐光启门下。

陈子龙非常聪慧,为人正直,徐光启对他也极为看重,于是就把他一并带来了。

陈柏自然知道陈子龙,对于这种性情刚烈,忠君报国之人,陈柏总会抱有敬意。

陈柏扫了陈子龙一眼,心道:“此人还年轻,身上热血未凉,本事也不小,要是能弄到手中,以后帮助绝对不小。”

思考之时,赵虎拿着一个本子从地里急匆匆的跑了过来,一边跑,一边大喊:“大人,亩产四千三百二十七斤!”

“什么?亩产四千斤?!”

徐光启大惊失色。

七零文学网【70wx.com】第一时间更新《我在明末有座城》最新章节。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历史小说推荐阅读 More+
绍宋

绍宋

榴弹怕水
绍者,一曰继;二曰导。公元1127年,北宋灭亡。旋即,皇九子赵构在万众期待中于商丘登基,继承宋统,改元建炎。然而,三个月内,李纲罢相,陈东被杀,岳...
历史 连载 417万字
太子妃养成手册

太子妃养成手册

柳绪琬
晋江vip2017-10-27完结总书评数155当前被收藏数1453傅采蘩家遇不幸,被淑妃娘娘接入宫中。本想好好养大,给一岁的小儿子做媳妇,哪料到长大后却被大儿子给截了胡。傅采蘩三哥哥,今天太子哥哥欺负我。当日,太子被揍。傅采蘩三哥哥,今天公主姐姐抢走了我的漂亮裙子。当日,公主被揍。傅采蘩三哥哥,今天先生布置的功课好难。赵恪嗯,那三哥哥帮你写。没有什么是三哥哥搞不定的,除了一个太子之位。直到有一天
历史 连载 32万字
崇祯重振大明

崇祯重振大明

凤凰北斗
一个现代人穿越成为大明崇祯皇帝,重振大明朝的努力。以《崇祯长编》《崇祯实录》《酌中志》等为准,前期按真实历史上的时间线写。
历史 连载 138万字
重生美人手册

重生美人手册

谷扇
她在花骨朵般的年华不小心就挂了,挂便挂吧,十八年后又是一条好汉。可她的好父亲逆天改命,她又活过来了,人生境遇真是爽歪歪!谁说女子不如男,她偏要做那不让须眉的巾帼英雄。勇猛的女汉子也有柔软的一面,梦想着有男子踏着五彩祥云来娶她,不管是阿猫阿狗,她都嫁了。不曾想梦想变成现实,她掷下豪言“嫁鸡随鸡,嫁狗随狗。”乱世中血腥杀戮的故事在男女互诉衷肠中渐行渐远,多了三分柔情、七分缱绻。(本文甜宠,男强女强,联
历史 连载 47万字
从神话三国开始征服万界

从神话三国开始征服万界

黄天秩序
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这是一个穿越者继承大贤良师传承,推翻腐朽东汉帝国,建立全新星汉帝国,给诸天万界带来黄天秩序的故事。吕布戟灭神明,带来诸神黄昏。关羽刀斩邪魔,诛灭万界不平。“神罗是罗马,绿罗是罗马,这星汉怎么就不是大汉了!”——大贤良师丶万军之主丶万界先行者丶穆易。ps:这应该是一片种田文(大概)群号698098706
历史 连载 238万字
那年,那雪,那个醉酒书生

那年,那雪,那个醉酒书生

一只小冻离
关于那年,那雪,那个醉酒书生:“顾川,你要造反吗!”“陛下,臣冤枉啊!”“那为何玄月军统领、白莲教圣女、影衣密卫、珈蓝女王、道宗行走……都在你这里!”顾川发誓,一开始他只想躺平。可躺着躺着,身边跟随的人就越来越多了。没办法,他只好提枪上马,安定天下!武凰元年,女帝登基。金銮殿上,女帝质问:“顾川,你这是要以下犯上吗!”“陛下,臣不敢!”“你敢!”
历史 连载 118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