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我带皇叔恰烂分灭世族》转载请注明来源:七零文学网70wx.com

成季很快来到内院,他眼下与儿子成泗正在帮着教书,顺带学习简化字和算数几何。

论对地方的了解,他这个老关中,自然比颜政等人要更胜一筹。

“少君找我有何吩咐?”他进门便告礼。

颜政笑了笑:“成先生无须多礼,且请坐!”

成季躬身拱手后再一旁跪坐下。

“成先生,最近教书教的如何?”

“尚可!我与学生一道,一齐学简化字、学算术,不过人老了,进度比不上我儿成泗了!”

“哈哈,青出于蓝总得胜于蓝嘛!这些学生怎样,应当有些长进吧?”

成季微笑道:“长进总归是有的,不过毛毛躁躁者多,多磨一磨他们的性子,几个月后应该能学的更快!”

颜政点了点头:“还是得尽力教,摸索出教的法子,识字之时那套训读音标,你们先生便得好生领悟,另外也该自己思索归纳,将教学之经验,如兵法韬略一般归纳出来!”

“谨遵少君教诲!”成季忙立身拱手。

颜政叹了口气道:“两百个学生,完全脱产,一年耗费的粮食,可都是民脂民膏。眼下惟愿他们能够成才,进而让这关中先遍布学校,让耕读二字,融入咱们的血脉之中!”

成季躬身道:“少君放心,我父子儿子必定不负重托!”

颜政嗯了一声,眼下限制扩张最大的因素,不是其他资源,而是人才资源。

今后地盘大了,有世族愿意投靠的话,还是得以怀柔的手段,只要他们愿意分出土地、分家析产,那么让这些家族的读书人来混个官身,也不是不可以!

“也罢,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这件事也急不得!今天找你来,是想问问原先这枣林亭,商贾之事如何!”

成季说道:“这商贾之事,在下也知之甚少啊!”

颜政笑道:“再少也比我们这群外地人多!我问你,这枣林亭是否曾有商贾来交易?”

成季点头说:“有,十几年前,有汉中商人经斜谷阁来此贸易!”

“十几年前?近些年呢?”

“近些年关中战乱频频,商贾……似乎六年前,倒是听闻有一支商队来过!”

颜政皱眉道:“六年前!不过这关中境内,不也有商贾嘛,怎不见人来咱枣林镇!”

成季苦笑道:“少君,寻常小商贩,这年头哪敢行商?眼下大多商人,都是本地有些实力,抑或是有官方背景者,一路上都能受到各郡保护!这等商贾,自然只会去大城交易!”

“太白县内的商家,便是这些商贾?”颜政问。

成季摇头道:“不是,太白县内的商铺和买卖,应该都是梁家的!”

颜政挠了挠头,如此看来,大汉地方的商业活动,几乎全被世族垄断。

而一个枣林亭,人口已经上万,按照常理来说,多多少少会有一些商业交换的需求。

可眼下枣林亭的生意,就只有颜政派下去买碳和买粮的宾客,而且还只有木炭生意是火热的,乡民连粮食都不乐意卖!

这让他有些头疼,这比小农经济还小农经济。大量的人口被奴役于豪强和世族,他们几乎没有剩余的粮食、布匹和钱财来进行交换。

颜政思忖片刻,追问:“那关中可还有外地行商?”

“必然是有的,那些大姓需要的奢靡享受,诸如锦缎之类的物什,便需要外地行商运来!”

颜政点了点头,起身去后室取出一副关中地图来。

摊开后,他看了一会关中东部的势力划分,立马有些兴致缺缺。

至于中部、北部和南部,这离梁家势力已经有些近。

不得已,目光只能西移至凉州。

西边是还未拆分的汉阳郡、陇西郡、金城郡,此刻掌控者为马腾和韩遂。

马家手握汉阳郡和陇西郡大半,金城郡则是韩遂的基本。

“韩遂?!成公英?!”

颜政倏的望向成季问:“成先生与那成公英有些交情对吧?”

“谈不上交情,当年成大人兴教化讲学之时,曾有幸听过他几堂课!”成季老实回答。

颜政一拳打在地图上问:“大姓行商,是否在各地皆是畅通无阻?”

成季点头:“大姓之间便是交战,也不会耽搁行商,此乃成例!”

颜政喜道:“如此,那便一路向西!”

他兴冲冲的拉着成季坐下,亲切道:“政有一事,求先生帮我!”

成季恭敬道:“少君但说无妨,成季必当肝脑涂地!”

“不用你肝脑涂地!”颜政笑着说:“先生也知道,最近招收了许多流民,眼下粮草无以为继。迫不得已,只能把主意打到这商事上!我欲同关中大姓行商,以纸张换取粮食等物!

然周遭只有梁家,其余势力又俱是混战。稳妥起见,还是西边的韩遂、马腾要好些。若是先生能替我跑一趟,送上亲笔信,引得两家愿意派出行商来枣林镇,那便是大功一件!”

成季整理一下衣冠,下而拜道:“少君放心,此事我必定替少君办好!”

颜政忙上前扶起道:“一路上先生还是要小心一些,此事事关重大,若是韩、马两家能来行商,我便有余力救助更多流民,解救更多百姓!”

成季重重拱手,神情肃穆又带着一点激动。

“少君放心,成季此行,不成功便成仁!”

说完,他便躬身退下,而后大步流星夺门而去,仿佛受到重用,让斗志立马昂扬。

颜政撑腰望着他离去,只希望此行不出幺蛾子。

若和韩、马能有利益往来,那也算对外战略上的一步闲棋。

…………

翌日,成季带着二十個青壮投西而去,一行人只带着三匹马,三辆马车。

颜政又命人清空了枣林镇东边的棚子,并让流民中的青壮们,将东边的土地平整。

宋二柱和贾二,则带着人下乡而去,告知大伙今后有木炭、多余的粮食、收割的苎麻,皆可去往枣林镇交易。

并一改往日那种下乡购买的方式,表示今后不会再派人下去收购木炭、粮食等物。

想赚钱的话,就来枣林镇交易。

同时,颜政又向各村村民发出告示,在枣林亭找到石炭者、发现石炭者,赏万钱!

在太一山内找到石炭者,赏万钱!

有提供石炭出产地者,赏五千钱!

有发现铁矿者,赏万钱!

发现任何矿藏者,皆赏万钱!

一时之间,乡里蠢蠢欲动。

若是换做他人,乡民定不信会有这等好事,可此事乃是颜少君所说,他们便都开始做起大梦来。

流江里,该里已经改名流江村。

整个枣林镇各里,也都已改里为村,并在登记户籍时就确定了保甲。

在发放铁镐和分配荒地开垦政令时,又让各村选出了村长、甲长。

村头大榆树上也已挂上一块白底黑字的木牌,上书:大汉太白县枣林镇流江村。

由于颜少君免了他们去年的租子和赋税,所有村民都过了还算体面的年。

成玖此刻便站在大榆树下的大石头上,拿着手里的锄头道:“诸位,颜少君要石炭,咱们哥几个便是豁出去了,也得帮颜少君找到!”

底下汉子皆是嗷嗷叫,他们看重赏钱,成玖却看重的是大礼!

他去年看完公审大会后便想投靠颜少君,可鉴于之前婉拒过颜少君的挽留,又不好意思再舔着脸去投靠。

所以年尾他就在准备,想着能不能打下一个围堡,再以此为大礼去投靠。

眼下听到少君要石炭,他立马放下谋夺豪强围堡的心思,准备去找石炭!

…………

…………

小说推荐:《大道之上》《冷宫皇子,签到登基》《我!清理员!》《我回到家乡种地的日子》《非洲创业实录》《从行星总督开始》《官人官色》《阵问长生》《谍海青云》《谍海青云

龙越岳提示您:看后求收藏(七零文学网70wx.com),接着再看更方便。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历史小说推荐阅读 More+
北齐怪谈

北齐怪谈

历史系之狼
天保十年,英雄天子高洋弹奏起了髀骨琵琶,自弹自唱,伴奏曲响起,怪诞,荒唐,恐怖,绝望且痛苦。这一年,住在漳水边上的刘桃子兜住了些鱼,故事便开始了。
历史 连载 216万字
晚明海枭

晚明海枭

朱楼醉茶
明末什么最重要?钱财!有钱才能爆兵,有兵才能争霸。所以林海早早就确立了目标,先垄断马六甲海峡以东的海贸,再殄灭建虏、扫清流寇,捎带手在东瀛南洋搞搞殖民。当然,还要把半截入土的大明埋了,新的帝国就建立在晚明的坟场上,充分吸收这具腐朽躯体中所蕴含的养分。商帮行会、市镇经济、侈丽风俗、市井文化……当晚明社会的这一切和具有海洋基因的新生政权相结合,这将是一个不一样的帝国。
历史 连载 42万字
回到过去做财阀

回到过去做财阀

小鱼的命运
这是一个大洗牌的时代,旧霸主已经退位,新霸主尚未上位!这是一个回到过去,在这个大洗牌的时代,最终成为当世第一财阀的故事。国家拥有财阀?分明是财阀拥有国家好吧!本书又名《回到二战财阀立国传》,《南洋财阀立国传》,《开局欧洲,立国南洋》,《开局财阀,截胡小日子》……————书友群:739209015欢迎大家加入,一起讨论剧情
历史 连载 537万字
谍影:命令与征服

谍影:命令与征服

拉丁海十三郎
……特务处小萌新。庸人一个。啥都不懂。抓日谍就是开盲盒。雷达扫描。抓到谁就是谁。没事就搞钱……泡制假情报……搅动风云,幕后黑手,世界乱不乱,由我说了算。搞建设不行。但是搞破坏很行。打闷棍技术Lv99……于是……一个奇葩游走在黑暗中……有人趋之若鹜,有人恨之入骨……走着走着,路好像走歪了?……
历史 连载 775万字
神话版三国

神话版三国

坟土荒草
历史 连载 3215万字
我在西伯利亚打地鼠

我在西伯利亚打地鼠

鲇鱼头
来自西伯利亚的北极熊裹挟寒流一路南下。面对全世界的质问,乔治理直气壮:我蛮夷也!
历史 连载 266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