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七零文学网】地址:70wx.com
面对如此残酷的训练,为皇子的戈出人预料的都承受了下来,甚至比起普通人更加严格。
整整三年的时间,神兵利器经过了磨砺,露出耀眼的光芒
戈亲自率领着八百名士兵,带上三千匹驮马,向着草原深处进发,这些年不断有“大胡子”出没的消息,他们已经盘踞了北海附近,势力还在快速向东发展。
父皇说的一点不错,大胡子也拥有了征服蒙古部族的能力,不断有草原部族被征服吞并的消息,那些来去如风的骑兵频频在火器面前吃亏。游戏规则已经改变了,传统的蒙古骑兵不能跟上时代的潮流,只能被无情淘汰。
戈已经不是曾经的冲动青年,他更像一个成熟的猎手,耐心等着猎物出现。
“启禀殿下,有一伙大胡子袭击了外喀尔喀部,杀死部民三百有余,掠走上千马匹,还有大量的粮食。”
戈默默念叨着:“这是两个月间,第四次偷袭了吧,真是够猖狂我就拿你们开刀”
经过一番分析,戈确定了这伙人的下一个目标,八百士兵埋伏在了斡难河畔,这里正是当年成吉思汗即位的地方。
戈的埋伏地点选在了一处山谷,他们足足等了三天,一伙有六七百人的队伍,带着数千匹驮马的战利品,潇洒走来。为首的俄国人叫托儿布津,他的鼻子头通红,手里拿着银质酒壶,不停往嘴里倒着烈酒,食道涌起一阵阵火烧火燎的畅快。
托儿布津是沙俄的军中的小官,依旧保留贵族和农奴制度的俄国,没有任何背景的托儿布津想要升官是绝对不可能的。他不得不选择剑走偏锋,离开被贵族把持的军队,走向更广阔的天地。
自从十几年前,东方的货物突然大量流向了西方,茶叶,丝绸,瓷器,三大拳头商品,无往而不利。
西欧的国家纷纷沦陷,社会的上层无不以拥有中国商品为荣,甚至在画家的笔下,众神手里使用的也是精美的东方器物,穿着轻盈的丝绸。
此时的沙俄还是一片野蛮,贫穷而落后,他们没有出海口分享贸易的暴利,也没有足够的金银换来梦寐以求的商品。
如此刺激之下,结果不难可知,大量的俄国人选择越过乌拉尔山,用手上的武器去征服辽阔的土地,一路打到东方,从那里拿到他们想要的一切。
张恪这只蝴蝶的动,终于引来了庞大的风暴,俄国人比起历史上更早进入西伯利亚,而且规模也更加庞大。
在俄国人的心中,蒙古还是一个噩梦,最初进入西伯利亚的时候,他们还表现的十分克制,可是经过一些战斗,俄国人很快看清了蒙古虚弱的本质。
他们已经没有了成吉思汗时代的勇敢,战术也更加落后,可是俄国却今非昔比,他们轻松抢夺蒙古部族的土地,抢掠财富,俄国人的贪婪自然不用说,西伯利亚的各个部族都遭到了空前的浩劫。
托儿布津满心欢喜,只要再干几次,他就能积攒足够的财富,去雇佣更多的人马,到时候吞并蒙古的部落,向南杀进传说中的天堂,还有什么比这更美好的事情
酒精让他迷迷糊糊,突然砰地一声。
托儿布津瞪圆了眼睛,怒吼道:“哪个蠢货谁让你们开枪的”
话音还没落下,从四面八方响起了枪声,子弹如同雨点一样,向着山谷中的俄国强盗打来,瞬间尸横遍野,肮脏的鲜血染红了山石。
“怎么可能,卑贱的蒙古人怎么会有厉害的火器”托儿布津大声咆哮,一定是哪个无耻的俄国败类,将火枪卖给了蒙古人。他到底知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
要是让我知道,一定要吧他活活烧死
托儿布津在心中不停发誓,突然地面传来惊天动地的怒吼,托儿布津就觉得自己仿佛在大海上一样,身体不停摇晃,猛地被抛上了天空,重重摔下,淹没在了一片硝烟之中
这只是一场小规模的埋伏战,戈并没有看在眼里,解决了俄国人之后,他立刻让手下清理战利品,休整之后,迅速投入下一场战斗。
他不在乎,可是史书却对这场战大书特书,他们认为这是东方征服者向西拓展的开始,是改写世界的时刻。
在其后的二十年时间,皇子戈率领着他为数不多的人马,连续战,前后杀戮俄国人数以万计,并且最终带领着八千人马越过了乌拉尔山。
沿着当年成吉思汗的足迹,重新征服欧洲,他的人马向西攻击,一路杀戮,一路征服,最终越过了多瑙河,杀到了莱茵河,征服距离之远,甚至超出了当年的成吉思汗。
即匈奴,突厥,蒙古之后,戈的远征被称为第四次黄祸,西方的噩梦
第六百三十二章马六甲事件
皇极殿之中,威严肃穆,高大的卫兵紧握枪支,用坚定的目光望着他们的最高统帅。张恪穿着三军大元帅的礼服,在内阁,枢密院,御史台的高官,以及制宪会议议长洪敷敎,副议长高贵方等人的簇拥之下,缓慢而坚定地步入大殿。
在大殿的中间,桌案上面摆放着象征无上权力的传国玺,在玺的旁边,则是刚刚制定出来的帝国约法。
终于走到了这一步,对于张恪来说,过往的日子简直就像是一场梦,如今的梦到了最美好的时候。
当他颤抖着手抓住玺的时候,身体不由的颤动起来,眼角止不住湿润。负责仪式的官员见张恪双肩颤抖,急忙小声呼唤:“陛下,陛下”
张恪缓缓抬起头,将玺毅然放在旁边,走到了帝国约法前面,用力抓起约法,猛地转身。
“皇帝的权威不在一块石头,哪怕是和氏璧民为重,社稷次之,君为轻。代表万民的约法就是朕一生恪守的最高准则,普天之下,法大,民更大”
这恐怕是世界上最剪短的登基宣言,当张恪说完的一刹那,所有人都一阵沉默,接着爆发出疯狂的掌声。有些年老的代表激动地想要跪下,旁边的人急忙拉住他们。
“没听陛下说,百姓最大,我们代表着百姓,可不能下跪。”
不能跪,那就用力拍巴掌吧
如同潮水一般的掌声一浪接着一浪,好像要把皇极殿的盖儿都鼓起来。
终于张恪坐在了龙椅上面。王化贞率领着文武百官对新君行鞠躬礼,然后又对约法行礼,发誓要效忠陛下。遵守约法,亲民爱民。
短暂的仪式结束之后,张恪再度率领着大家来到了承天门上,按照西洋的钟点,差不多是十点左右,礼炮相继响起,一共103声。
紧接着声势浩大的阅兵仪式开始。一共有六十多个方阵,两万多名士兵,在张恪的瞩目之下。缓缓走过了承天门。
张恪手下的士兵全都是百战精锐,刚从战场上下来,一身的血腥气还没有散去,从远处走来。队伍并不是一丝不苟。粗犷之中透着剽悍和傲气,让所有人都忍不住胆寒。
早就知道有阅兵的大热闹,京城的百姓早就扶老携幼,全家出动,一起观看。在京城住得久了,眼界就高了。
皇帝如何,不过就是个暴发户而已尚书侍郎,也就是蚁子官。老子看过多少阁老砍了脑袋
能让京城百姓眼前一亮的东西不多,而今天的阅兵恰恰就是其中之一。
走在队伍最前面的是数十匹战马拉得庞大马车。每一架马车上面都有彩绘的图画,从守卫大清堡开始,到奉集堡之战,广宁之战,鏖战浑河,光复辽沈,再到跨海击倭,收复台湾,抢占吕宋
画家用高超的技术,将战场的残酷展现出来,浓烈沧桑的色彩,奋勇无敌的士兵,高高飘扬的战旗,构成了最震撼人心的画卷。
在最后一驾马车上面,用木制雕刻,将中华现有的疆域都展现出来。
除了原有各个省份,奴儿干都司被重新恢复,长城以外万里草原,倭国的九州岛,琉球,南海诸岛,还包括最新发现的大洋洲等地,无不让人惊叹。
实际上,参加阅兵之前,大家手里就得到了一份印刷的帝国疆域全图,背面则是世界帝国。
拿到了这张纸,百姓们多数都吓傻了,一直以来的天朝上国,竟然只是小小的一块,外面的世界这么广阔
还有人赞叹,陛下雄才伟略,已经让帝国面积扩充了一倍不止,圣明天纵,远超汉唐
当阅兵方阵出现在大家面前的时候,引来一阵阵的欢呼,承天门外,就是一片欢乐的海洋。
士兵也着实争气,高大的战马,昂首阔步,笔挺的军装,透着英姿飒爽,各种火炮黝黑的金属光泽,显示战争之神的威严。尤其是当海军穿着整齐的白色军服出现,全场陷入短暂的宁静,接着爆发出排山倒海的惊呼。
那么干净,那么整洁
一尘不染,比天上的云彩还亮眼。年轻的女孩们一个个脸蛋通红,偷偷地看着,一颗芳心都要跳了出来,要是这辈子能嫁给这些白衣神兵,死了都值了
谁也想不到,一场阅兵直接促使婚礼发生了变化,象征纯洁美好的白色渐渐取代了热闹喜庆的红色,怕是所有人都始料未及。
张恪站在高处,接受士兵的致敬,他频频招手,直到胳膊差点断了,阅兵仪式总算结束。接着还有盛大的歌舞杂技表演。
能在登基大典上露脸,是多少艺人求之不得的事情,早在几个月之前,天南海北的都聚集过来,争相献艺。经过选拔,各省都有表演人员。
从舞龙舞狮,到昆曲大鼓,再到喷火碎石。每一个表演队伍都在最短的时间内,展示出最精彩的内容,欢庆一直持续到了半夜三更,还有人不愿散去。这一场别开生面的登基仪式更是让百姓们津津乐道,经久不息。
相对于百姓们的欢呼,张恪并不算轻松,在阅兵结束之后,张恪就将百官召集到了中极殿,召开了第一次临时御前会议。
负责藩务的崔呈秀战战兢兢,向着张恪介绍。
“陛下,此番大典,来的属国包括朝鲜,琉球,安南国,真腊国、显罗国、占城国、苏门答腊国、白花国、三弗齐国、渤泥国等十余国,加上蒙古诸部,和西南的土司,人数约在”
“行了”
张恪不耐烦地摆摆手:“我只想知道,是不是西洋诸国一个都没来”
“嗯。”
崔呈秀苦笑着点头。“陛下,臣以为他们距离遥远,或许来不及请旨。所以”
“不用给自己脸上抓肉”张恪不客气地说道:“我三年前就说过登基的事情,更何况他们在东方都设有贸易公司,连一点专断之权都没有吗情况很明白,就是西洋人已经联起手了,他们想要和我们掰掰手腕”
首相王化贞脸色发苦,他虽然知道张恪说的不假,可是国家草创。实在是经不起折腾。再有他觉得西洋诸国远隔千山万水,根本无力东向,张恪纯粹是没事找事。
“陛下。臣因为西洋诸国诚然失礼,只要派遣一二舌辩之士,带着圣旨去谴责他们也就足够了。”
张恪没吱声,不过脸色阴沉。显然不同意。执掌枢密院的卢象升立刻站了起来。
“首相大人。如今和明朝的时候不同,处理外务要讲究实际,西洋人会在乎几句骂吗他们看重的是利益,要想让他们得到教训,就必须亮出拳头,给他们点颜色看看。”
王化贞摇头道:“枢密使,老夫非是不懂,只是陛下刚刚登基。百废待兴,民众急需休养生息。如果随便开启战斗,只恐怕会伤损国力,得不偿失。”
为商业利益派的代表,包士卿急忙反驳道:“首相,打仗也不光是消耗,如今国内流民问题还没有完全解决,说到底还是人多地少,急需扩张疆土。更何况西洋诸国窃据的南洋土地,本来就是天朝的势力范围,上面生活着数以百万计的中华子民。以往的历朝历代都把他们视天朝弃民,不闻不问。可是如今陛下登基,万象更新,收回这些土地是迟早的事情,与其晚些动手,让西洋人做大,不如先下手为强”
看着手下两派的争论,张恪心中还有些高兴,他可不想过早失去权柄。更何况朝政就像是一辆车,要有油门,也要有刹车,两派相争,皇帝居中调停,才能天下太平。
“朕意已决,首先要加强调查,弄清楚西洋诸国的态度。再有海军方面要加大投资,多造舰船,尤其是军民两用的商船。就算不打仗,向澳洲移民,两地往来,就需要大量的船只。首相,这可不是劳民伤财,还能解决不少百姓的就业,一举两得。”
王化贞急忙笑道:“既然陛下都这么说了,老臣一定大力支持,今年的财政编制五百万两白银,另外再发行一千万两债券,用于海军发展。”
“好,建斗,告诉明汝新还有毛承禄他们,立刻拟一个海军发展的折子上来。”
“明白”
第一场御前会议,就讨论海外问题,可见张恪对此的热衷。正如他和戈说的那样,打仗就要算计得失,古代中国就困在东亚的一隅,不是不想扩张,而是四周除了海洋,就是贫瘠之地,打下来就赔钱,多厚的家底儿都承受不住。
英国
小说推荐:《落崖三载后》【抖音小说】《空想具现的大贵族》【八一中文网】《转生哥布林,但母亲是白毛精灵?》《噩梦使徒》《下乡妹妹高考回城[七零]》《欢迎来到我的地狱》《你们修仙,我种田》《神话:灵性支配者》
《辽东钉子户》转载请注明来源:七零文学网70wx.com,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