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灵吼提示您:看后求收藏(七零文学网70wx.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在北街口自然形成的“人市”转了转,刘升很快又选中了三户卖身的人家。

第一户夫妻俱在,看着三十多岁的样子,带两个男孩,但妻子及小儿子病重,男子欲与大儿子一起卖身为奴仆。

第二户亦是夫妻俱在,要年轻些,带着一个小女孩及一个老头。小女孩、老头皆病。女子卖身,男子是石匠,低价求雇。

第三户是兄弟俩光棍,看着都三四十岁的样子,带着老父母。老母病重,老父也饿得奄奄一息。兄弟俩一人木匠,一人瓦匠。木匠求雇,瓦匠愿卖身为奴仆。

这三户人家不论是卖身还是求雇,都是一二两银子就能解决的事。

刘升带着立契之人,先将前两户或买或雇,都全家打包,最后停在那兄弟俩面前。

“这位木匠师傅怎么称呼?”

“柳大川。”

刘升拱了下手道:“刚才多亏柳师傅出言,那毛三爷才没了敲诈我的机会,多谢了?”

柳大川忙拘谨地避开,道:“刘老爷不必谢,我们与那邹氏母女是同乡,方才不敢明着相助,也只能暗中出声提醒下了。”

刘升一笑道:“我想买下你兄弟,并长期雇佣你,随我到山里去做事,没问题吧?”

山里?

听了这话,再看看刘升高大强壮的身躯,柳大川下意识便以为是要到山里匪寨去。

早上三五年,即便落魄到卖身,兄弟俩也不会考虑投匪的。

可如今···想想南下以来一路见到的景象,再看看病饿到奄奄一息的老父母,柳大川与弟弟柳二河交流了下眼神,便一咬牙道:“只要能让一家人活命,我们愿意随刘老爷进山!”

打包了这三户人家,又跟李香云立了契,刘升便买了四两板车,让他们拉着病人、孩子,先去集镇上的医馆看病。

经大夫诊断,五个病人中三个都是饿出来的,只需喝几副汤剂,慢慢调养几日就能好。

唯有柳家兄弟的老母栾氏、李香兰的母亲邹氏病情较重。刘升那大夫说了会儿,倒是觉得栾氏似乎得了肺炎,邹氏则像是重感冒。

若是两人后面没好转,他或许可以拿出后世的药物给她们吃试试。

在看病期间,刘升带人去附近食铺买了些粥让众人吃。

连买带雇全家打包,给看病,给饭吃,一套操下来,四户人家十几口基本都心怀感激,视刘升为恩人了。

等看完病、吃过饭,刘升便在集镇上找了家“民宿”小院,带着众人歇了一夜。

次日一早,刘升又采买了些物资,买了第五辆板车,这才带着众人往天目山赶。

为了威慑路上的难民,及可能存在的宵小之徒,刘升给柳家兄弟和另外两家的男人都配了一把砍刀,既能砍人,又能开路。

二十里左右的路,刘升来时仅用了三個多小时。回去走到天目山内小李村附近,却用了七个多小时。

“停下来休息吧。”

刘升招呼了一声,让五辆板车都停了下来。

“到目的地还有五六里的山路要走,兴许还要开路,恐怕得好几个时辰,今晚就在这小李村边扎营吧。你们先歇着,我去村里办点事。”

刘升说了一句,就往村里去了。

他并不怕这些人逃走。

一则每家都有人身契在他手里捏着——大明朝廷本不允许蓄奴,然“上有政策,下有对策”,自洪武朝之后,民间就多有以义子、义女之名蓄养奴仆的。

到了如今这礼崩乐坏的王朝末世,朝廷对地方掌控力更低,对蓄奴这种事自然管控更松,甚至有地方官府承认私有奴仆合法的。

所以,刘升手中的身契对几家来讲是具备一定威慑力的。

最后,即便有人逃跑,以刘升的本事也很容易追踪到。

邹润娘看刘升离开,便从板车上支起虚弱的身子。

一旁李香云见了,忙将她扶稳。

邹润娘的病相较柳家兄弟母亲栾老太要轻一些,昨夜便清醒过来,到今天身体已经恢复了些。

得知女儿为救他卖身为奴,她既心痛又无奈,最后也只能认命。

不过,如今见刘升一副要带他们深入天目山中的样子,她便又有了些疑虑。

“香云,你可知这刘老爷要带我们进山做什么?”

李香云低声道:“我听柳家大叔说,多半是要在天目山当匪。”

听此,邹润娘眉头紧皱,气道:“香云,你糊涂啊。李家是世代耕读的清白人家,你爹更是考中举人,为一县之丞,与流寇战死,你怎能从匪?”

李香云虽然不过豆蔻年华,可从河南府卢氏一路逃难到南阳桐柏的经历,却让她成熟很多,变得颇有主见。

闻言,她道:“娘,昨日遭遇女儿都说过了,那般情况,若非刘老爷,女儿不是被卖进窑子里,便是只能看着您病死。

你挂记着我李家的清白家世,念着父亲的忠良秉性,可朝廷不仅不抚恤,反而给父亲定了失城之罪。朝廷如此对待我家,我便是从匪又如何?

何况女儿瞧着,刘老爷进山未必就是要当匪。

他若是要当匪,流民那么多,掳掠一些便是,何必花钱买人雇人?”

听了这番话,邹润娘想起朝廷为,确实失望透顶。

她想了想,道:“这刘老爷看着确实不像恶人,但他带着我们深入这天目山做什么?”

李香云往往其他板车,道:“他今天买了许多种田的物事,看样子像是准备在这山里种田。”

“在天目山里种田?”

邹润娘一听眉头皱得更紧了。

···

李长根在家门口第三次见到刘升,终于不再像前两次那么害怕。

“不知好汉爷这次来是有什么事?”

刘升道:“什么好汉爷,这称呼不好听。我姓刘,名升,升官发财的升,以后就叫我刘先生吧。”

李长根听了不禁再次上下打量刘升,见宽大的道袍都无法遮掩刘升那高大魁梧的身材,只觉得实在无法将眼前人和“先生”一词相联系。

刘升接着道:“我这次来,是想雇佣你们村里人帮个忙。你介绍个在村里有威望、说话算话的人,我跟他谈。”

李长根想了下,道:“俺们小李村有三十三户人家,大多数都姓李,要说有威望,自然是我李氏宗老和村老。

这宗老李老爷贪财,还喜欢斤斤计较,不太好说话。

村老李夫子却是个读书人,有学问,人也和善,村里人更喜欢听他的。”

刘升笑道:“这好办,我两个都拜访就是了。”

随即让李长根带路,先去拜访村东头的李夫子。

因为疏通关系一般都是先易后难——把容易搞定的人搞定,再让其牵线搭桥,后面的人也就没那么难搞定了。

李夫子家是村里屈指可数的砖瓦房之一,足有三大间,还用青砖围建了个小院子,且院子东西两边各有一间厢房。

只是房屋、围墙、院门看年头都有些久了,略显破败。

李长根过来敲了敲门,便喊道:“李夫子,有个客人想见你!”

“来了。”

有人应了声,院门很快被打开,一个穿着短打、光着脚、小腿上还有泥的中年人就出现在刘升面前。

这人面相略显斯文,却皮肤粗糙偏黑,再加上这副打扮,跟刘升想象中的李夫子形象差距很大。

李长根明显习以为常,介绍道:“李夫子,这位就是那位用饼换我衣裳的好···刘先生,他说想从俺们村子雇人做些事。”

刘升跟着一拱手道:“在下刘升,李夫子有礼。”

李夫子好奇地打量了刘生一番后,拱手回礼,“刘朋友有礼,在下李长文。”

却是李长文听到李长根对刘升的称呼,再看刘升穿着道袍,便以为他是个读书人,这才以朋友称之。

刘升也不解释,直接道:“如今外面太乱,我想在这山里开荒种田,前面需要些人手帮工。

这周边数里以小李村最近,就想从贵村雇几个人,不知李夫子可否做个中人?”

“在天目山中开荒种田?”

李夫子听了眉头微皱,“刘朋友难道没到山中查看?这天目山土层浅,多裸露岩石,本就地力稀薄。

地势多为险山深谷——有少许溪河谷地,却早就为各村寨占据,刘朋友进山又哪里能寻到合适地方呢?

若没有合适土地,恐怕开荒种田所得都难以养活种田之人。

何况近几年天目中贼匪越来越多,进山开荒很容易遭到劫掠,还望刘朋友谨慎思之。”

【求追读!】

小说推荐:《犯罪专家在恋综杀疯了》《剑阁闻铃》【段子园】《诸天:从九龙拉棺开始无敌》《天命之上》《长生从御兽师开始》【爱去小说网】《谁让他修仙的!》《秦时明月之君子六艺》《少女的野犬

历史小说推荐阅读 More+
抗战之中国远征军

抗战之中国远征军

远征士兵
历史没有如果。但是如果历史有如果……如果中国的第一次远征没有失败,那将会发生什么?缅甸、中途岛、瓜...
历史 连载 388万字
太子妃养成手册

太子妃养成手册

柳绪琬
晋江vip2017-10-27完结总书评数155当前被收藏数1453傅采蘩家遇不幸,被淑妃娘娘接入宫中。本想好好养大,给一岁的小儿子做媳妇,哪料到长大后却被大儿子给截了胡。傅采蘩三哥哥,今天太子哥哥欺负我。当日,太子被揍。傅采蘩三哥哥,今天公主姐姐抢走了我的漂亮裙子。当日,公主被揍。傅采蘩三哥哥,今天先生布置的功课好难。赵恪嗯,那三哥哥帮你写。没有什么是三哥哥搞不定的,除了一个太子之位。直到有一天
历史 连载 32万字
秦吏

秦吏

七月新番
战国之末,华夏千年未有之大变局。有人天生世卿。有人贵为公子。他却重生成秦国小卒黑夫,云梦秦简中的小人物。为免死于沟壑,为掌握自己命运,他奋力向上攀爬。好在,他赶上了一个大时代。六王毕,四海一!千年血统,敌不过军功授爵。六国豪贵,皆被秦吏踩在脚下。黑夫只想笑问一句: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南取百越,北却匈奴,氐羌西遁,楼船东渡。六合之内,皇帝之土。在他参与下,历史有何改变?秦始皇固有一
历史 连载 527万字
万亿军火之王

万亿军火之王

柯基丶
被大学死党拉来非洲搞军火创业,周正要面临的头一个重大考验是“如何不让公司破产”。凭着销售出身的三寸不烂之舌,以及满满当当7仓库的军火,直奔“万亿销售额”而去的周正,在动荡不安的世界慢慢改变着目标。待到一切尘埃落定,坐拥防务承包、军火销售、情报支持,一切与之相关配套产业的周正这才想起。自己最初的目标,好像也只是“混出人样”而已。——————————硬核向装备与现代战争文,有军火买卖更有拉开架势干仗,
历史 连载 24万字
晚明海枭

晚明海枭

朱楼醉茶
明末什么最重要?钱财!有钱才能爆兵,有兵才能争霸。所以林海早早就确立了目标,先垄断马六甲海峡以东的海贸,再殄灭建虏、扫清流寇,捎带手在东瀛南洋搞搞殖民。当然,还要把半截入土的大明埋了,新的帝国就建立在晚明的坟场上,充分吸收这具腐朽躯体中所蕴含的养分。商帮行会、市镇经济、侈丽风俗、市井文化……当晚明社会的这一切和具有海洋基因的新生政权相结合,这将是一个不一样的帝国。
历史 连载 42万字
亮剑:团长你给我留点

亮剑:团长你给我留点

浮云里的风
李晋重生亮剑世界,成为新一团的一名小排长,并获得了战备系统,只要打鬼子,就可以获得贡献点兑换武器和粮食。面对如此诱惑,他果断带着手下去打鬼子,武器换了一批又一批,当李云龙知道后,直接跑过来打劫。“团长
历史 连载 496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