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将去抗日》转载请注明来源:七零文学网70wx.com

只听得冯楚继续说道:“石牌要塞保卫战打得非常艰苦,一方志在必得,一方拼命死守。5月29日,胡琏对团长们发令:“从明天起,我们将与敌人短兵相接……战至最后一个,将敌人枯骨埋葬于此,将我们的英名与血肉涂写在石牌的岩石上。”自日军进入我石牌外围主阵地后,由于这一带丛山峻岭,其步兵仅能携山炮配合作战,抵挡不住我军之打击。于是便用飞机轰炸以代替炮击,每天保持9架飞机低飞助战。到了5月30日,越来越多的日军突破外围防御,开始强攻石牌要塞。敌在空军掩护下,分成若干小股向我阵地猛攻,只要有一点空隙,日军即以密集队伍冲锋,作锥形深入。当敌我双方都以不惜生命为代价摧夺着石牌前沿的阵地时,战区总司令陈诚上将曾给胡琏打过电话:“守住要塞有无把握?"胡琏斩钉截铁地回答:“成功虽无把握,成仁确有决心!”其英雄气概可见一斑。几个小时之内,国家的命运就要被决定,而胜利的天平似乎又在向日本方向倾斜。越来越多的中日两军士兵开始上刺刀——他们已经近到能够清晰地看到彼此的面庞了。在这个时候,成千上万中日两军的士兵正端着刺刀冲向彼此。我十一师官兵在胡琏指挥下奋勇作战,在曹家畈附近的大小高家岭上曾有3个小时听不到枪声,这不是双方停战,更不是休息,而是仗已经打到无法开枪的程度了,敌我两军扭作一团展开肉搏战,他们在拼刺刀,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规模最大的白刃战就此爆发。攻击三角岩、四方湾之敌1000余人,为争夺制高点黔驴技穷,一度施放催泪瓦斯弹。我军无防化准备,用血肉之躯与敌相拼,竟奇迹般将敌歼灭殆尽。八斗方之争夺,是这次战斗最为激烈的地方。敌每一寸土地之进展,必须付出同等血肉之代价。两军在此弹丸之地反复冲杀,日月为之黯然失色。我军浴血奋战,击毙日军近2000人,阵地前沿敌军尸体呈金字塔形。中央社向全国播发消息称:“宜昌西岸全线战斗已达激烈.每一据点均必拼死争夺。”这是当时战役的真实写照。那时候,中国农民家的孩子营养普遍不好,十六七岁的小兵,大多还没有上了刺刀的步枪高。他们就端着比自己还长的枪上阵拼命。如果他们活着,都已成年人了。他们也会在自家的橘园里吸着小口的香茶,悠闲地看着亲人的忙碌,温暖地颐养天年。可他们为了别的中国人能有这一切,死掉了。”在那个残酷的午后,无数壮士的鲜血浸透了长江南岸的土地。三个小时没有枪声的拼杀后,白刃战落下了帐幕,15000名中国士兵静静地躺在中国最美的江山中。他们曾英勇地战斗,此时却安静、腼腆,犹如他们短暂生命中的大多数时间那样。中国军队的阵地没有丢失,败退的是日本人。在石牌外围拼搏战中,日军一度钻隙绕过石牌,冲到距三斗坪仅60里的伏牛山。第十一师师长胡琏立即命其属下将国旗插到最高峰上,并严令守军不得后退一步。他用电话告诫将士:“打仗要打硬仗,这一次一定要使日军领教中国军队的作战精神!”在石牌保卫战的日日夜夜,我军就是凭这股精神与敌搏杀。为配合陆军作战,我空军和美国盟军战机频频出动,在战场或战场附近对日军进行攻击,断敌增援和补给。5月29日,我空军攻击了宜昌城,炸死、炸伤日军30余人;30日又攻击了宜昌东之日军土门垭机场,炸死日军2人,炸毁飞机1架;5月31日,在石牌大战的最后时刻,我空军与地面部队联合作战,同日军飞机展开激烈的空战,击落敌机6架。空军出动,大振了我军士气。石牌要塞的海军官兵,除不断向长江江面布放漂流水雷,阻止日军舰船溯江西上与陆军协同外,他们坚守炮台战斗岗位,沉着应战,任凭日军飞机、大炮猛烈轰击,临危不惧,决心与炮台共存亡。由于守军意志坚决,日军久攻石牌不下,损兵折将惨重,士气和信心完全丧失。到了5月31日夜晚,战场上的枪炮声突然沉寂下来,进犯石牌之敌纷纷掉头东逃。石牌要塞虽历经烽火,但仍屹立在西陵峡之滨,固若金汤,如同一座铜墙铁壁。此次石牌大战,我军打死打伤日军达7000人,缴获器械无数。石牌保卫战从1939年3月设立江防军开始,到1943年6月石牌决战取得胜利止,历时5年,经历了战争防御、决战和相持三个漫长的阶段,中间发生不下百场的战斗,战线铺漫到了整个鄂西宜昌辖区。尤其是1943年5月5日至6月18日决战期间,中国军队以第六战区司令长官陈诚为指挥,率形成石牌三条重要防线,于5月5日,与日军第十一军军长横山勇率日军第3、第13、第39师团展开殊死决战。战至6月2日,中国军队全线反攻,日军溃不成军,节节改退,取得了以“太史桥大捷”为标志的石牌保卫战主战场的彻底胜利。

小村石牌在当年一战成名,在这场被称为“中国的斯大林格勒保卫战”之前,日本陆军所向之处,虽然也大多遇到过顽强的抵抗,但在日本军队一浪一浪的强攻之下,都是以中国军队的最后退却为结局。然而就在石牌,中日陆军并无天险阻隔,面对面厮杀,贴身肉搏,喋血拼刺,中国军队在数量超出自己的日本王牌陆军面前像钉死在石头上一样,一步也没有后退。恰在三峡,中国军队神话般止住了败绩,是三峡成就了这支忠勇之师。”

雷子明听着冯楚的描述,感慨地说道:“可惜啊,我没能在石牌镇参加那场战役,否则,也不允许小鬼子那么嚣张。”

“兄弟,你也杀了不少的鬼子吧?”冯楚随口问道。

“嗯,几百个有了。”雷子明大言不惭地说道,事实上,他亲手杀掉的鬼子多达三四百人,如果计算上他领导下的部队杀死的鬼子数量,还在几千人往外。

“什么?”冯楚感觉到雷子明身上的凛凛杀气,却想不到他能够杀死那么多的鬼子,呆了呆之后,笑着说道:“你就吹牛吧,能杀死十个鬼子就是大英雄了。”

雷子明笑了笑,也不分辨,让人知道他杀人如麻也不是什么值得炫耀的事情,即使是杀了该杀的人,也不是成就,尤其是后来,他在日军的营地里看到的伤兵,跟中国人一样,承受着痛苦,他们以前都是农夫渔夫之类的人,是政府发动的战争,才让他们来到了中国,做了疯狂的军国主义者的炮灰,因此,后来他回到了桃园县城之后,才没有把那些俘虏赶尽杀绝,而是把他们交给了林恒奇,让他去处理,他恨不得杀了所有的鬼子,却知道,鬼子是杀不胜杀的。

到了昆明之后,雷子明找到了张通送邓雨萱之后记下来的地址,这个地址被他背记下来,现在写在纸上,递给当地人看,很快,在七家村找到了邓雨萱的住址,但是那里却已经是废墟了,问了问当地的邻居,却说从安康来的那家人早在解放前的1943年就去了香港,并没有死于战火,雷子明听到这个消息,总算是放下了心事,只要邓雨萱一家人没死就好,这一次来,他还准备了六根金条给邓雨萱一家,没想到他们早就搬走了,大概是自己死在长沙的消息传了过来的缘故,邓雨萱这才觉得无望了,事实上,就是自己没死,又能给她什么呢?邓雨萱是一个很有见识的女人,不会有事的,让他觉得奇怪的是,梅子却始终没有任何消息传过来。

雷子明带着失望回到了家里,刘青青看到他回来了,很是高兴,指着猪栏里的肥猪说道:“今年啊,咱们家养的三头猪可以卖一个了,给雷铁买几本书,给小燕子(他们的女儿)换身衣裳就好了。”

雷子明看着她身上已经穿了三年的衣服,都是缝缝补补接着穿的,说道:“你也应该换一身衣服了,看看,这布料都快要腐烂了。”

刘青青说道:“还行啊,我也不出门,在家里穿什么样的衣服都成的,可惜了,我们还有放在刘家坪的衣服,那么多,都是鬼子的军服。”

雷子明说道:“拿回来一些也成,把原来的衣服拆了,改成褥子就行了,扔了也实在可惜的,转过天我就去拿回来一些。”他们现在用的被褥都是缴获日军的,很结实,部队上的东西大部分都是很耐实的,比买来的那些布料结实很多,能够用得上十几年的了,那个时候不知道这些东西后来都能卖上大价钱的,没有放置下来。

本部小说来自看書網

小说推荐:《真灵九转》《我有一本进化图鉴[御兽]》《文豪1978》《天命在我》【盘锦大有小说】《少女的野犬》《重生之贵妇》《我在西伯利亚打地鼠》《离婚后,我能听到未来的声音》【梦幻文学

江湖老叟提示您:看后求收藏(七零文学网70wx.com),接着再看更方便。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历史小说推荐阅读 More+
临安不夜侯

临安不夜侯

月关
“杨沅请秦相赴死!”“你有什么凭据指称本相有罪?”“莫须有!”有求传媒的杨沅误入南宋临安。本想重操旧业,做古代危机公关第一人,却不想竟开疆拓土,并夏融金,弄潮天下,我为天子!
历史 连载 197万字
我在现代留过学

我在现代留过学

要离刺荆轲
所谓天子者,父天母地,为天之子!或曰:天子做民父母,以为天下王!而朕,曾为天子!承六世之余烈,邵述先帝之志。鞭西贼而惩旧党,所能必为,所伐必克,扫皇宋百年之积弊,使天威远畅,丑氐震叠!奈何天不假年,英年早逝!幸上苍哀怜,使朕于九百年后重活,留学于现代之世,经历科学之盛!如今!朕留学归来,重归少年。三尺长剑在手,问尔群臣:何日缚得苍龙?
历史 连载 402万字
绍宋

绍宋

榴弹怕水
绍者,一曰继;二曰导。公元1127年,北宋灭亡。旋即,皇九子赵构在万众期待中于商丘登基,继承宋统,改元建炎。然而,三个月内,李纲罢相,陈东被杀,岳...
历史 连载 417万字
黜龙

黜龙

榴弹怕水
此方天地有龙。龙形百态,不一而足,或游于江海,或翔于高山,或藏于九幽,或腾于云间。一旦奋起,便可吞风降雪,引江划河,落雷喷火,分山避海。此处人间也有龙。人中之龙,胸怀大志,腹有良谋,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一时机发,便可翻云覆雨,决势分野,定鼎问道,证位成龙。作为一个迷路的穿越者,张行一开始也想成龙,但后来,他发现这个行当卷的太厉害了,就决定改行,去黜落群龙。所谓行尽天下路,使天地处处通,黜
历史 连载 497万字
风起1936

风起1936

陈氏刀客
我叫陈世襄,代号“鱼鹰”,记住,如果我叛变了,一定要干掉我!!!
历史 连载 64万字
大将

大将

红色十月
他来自当今,却回到了过去,他十八岁参军开始了他戎马一生,他从普通战士成长为共和国上将,从远征域外到横马东南亚。他“故土未复,军人之耻”为激励他一生的动力,他要亲手打造自己心中的山河,马蹋之处皆为国土。
历史 连载 519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