寂寞剑客提示您:看后求收藏(七零文学网70wx.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兴庆宫花萼相辉楼。

高力士来到御榻前,叉手说道:“圣人,该起驾了。”

起驾去哪里?自然是去承天门,封常清押解着吐蕃赞普尺带珠丹等千余战俘已经到了长安城外,很快就要从明德门进城了,为献俘阙下仪式的主角,为至高无上的圣人,李隆基当然必须肯定要出现在承天门上,接受安西军的献俘。

献俘仪式后,还要顺应民意宣布对尺带珠丹等战俘的处罚。

大唐自从立国以来,经常会有献俘仪式,但是像尺带珠丹这样重量级的战俘敬献,有朝一朝也只有两次,上次有这种重量级战俘还是一百二十多年前,那就是卫国公李靖从漠北抓回来的东突厥颉利可汗。

唐太宗最终饶了颉利可汗一命,且将其敕封为右卫大将军。

这样的盛事,李隆基为大唐圣人,当然是要亲自出席的。

但是身为李隆基枕边人的杨太真却看出来李隆基有些犹豫。

当下杨太真便对高力士说:“高阿翁,圣人昨日夜间受了凉,身子似有些不适,不如就让太子代圣人前往承天门受献?”

高力士闻言便一愣,让太子代为受献?

这样的盛事,圣人当真舍得让与太子?

这可与圣人一贯风有些不太相符啊。

再说圣人一贯只拿太子当成一颗棋子,之前用来制衡右相李林甫,李林甫死后,太子便又成了制衡现任右相杨国忠的棋子,正是出于制衡的考虑,前往逻些宣读圣旨的差使才落在东宫出身的李辅国身上,却不曾想,竟惹怒了陆天师并招来杀身之祸。

想到这,高力士忽然就明白了,圣人这是担心陆天师会在献俘仪式上给他难堪?

高力士清楚,李隆基也很清楚,陆天师心向大唐这是毫无疑问的,要不然也不会襄助安西军将吐蕃灭掉,然而陆天师也是真的不把大唐圣人的权威放在眼里,先是在赛吕堡大捷之后斩杀了边令诚,而这次又在平灭吐蕃之后杀斩了李辅国。

边令诚还有李辅国,一个是圣人派去安西的监军太监,一个则是圣人派去逻些宣读封赏圣旨的钦差天使,结果却都被陆天师斩杀,陆天师这是有多藐视圣人?他是真没把大唐圣人的权威放在眼里,对圣人的亲信动辄斩杀。

所以圣人必然担心,承天门献俘之时,陆天师会不会又给他难堪?

彼时聚集天街观礼的长安百姓就算没有一百万,也至少有五十万,如果当着五十万长安百姓的面被陆天师教训,圣人的威严何在?

高力士小声问道:“圣人,那就让太子去承天门?”

让太子李亨代替圣人前往承天门受献,高力士其实是乐见其成的。

原因很简单,圣人是真的已经年迈了,体力精力已经不比年轻时,不仅处理政务懈怠了许多,而且不像年轻时英明了,经常犯偏听偏信的错。

而太子李亨不仅年富力强,更难得的是文武全才。

正因此,高力士是乐见由太子李亨代圣人理政的。

高力士觉得,圣人早就应该把政务交给太子李亨,他自己就带着杨太真在兴庆宫中颐养天年,若在兴庆宫中住得烦了,就去骊山温泉宫或者东都洛阳散散心,这样一来既不受政务羁绊,也不用再时刻提防太子。

而且太子纯孝,断然不会苛待了圣人。

只可惜,圣人习惯了大权独揽的生活,不肯放权。

不过今天无疑是个好机会,高力士就尝试着稍稍劝了一下。

然而,高力士的好意劝说,却只招来了李隆基冷冷的一瞥。

显然,李隆基已经看出高力士的用意,不过他并没有接茬。

李隆基直接就把话题岔开:“你个狗奴,既然这般善于揣摩人心,今日便与朕揣摩一下陆天师先后两次斩杀朕的钦差,究竟是何意?”

“陆天师乃是天界之仙人,老奴实不敢妄加揣测。”

高力士躬身。

高力士其实完全能揣摩出陆天师的用意,但是他不能说,不敢说。

“是不敢妄加揣测,还是猜到了不敢说?”

李隆基怒道,“照实说!”

“喏。”

高力士叉手唱声喏,无奈的说道,“陆天师所争无非话事权。”

“哼,他一个天界仙人要话事权又有何用?”

李隆基坐实心中所想,越发生气,“难不成他还想要代朕临朝坐这江山不成?”

李隆基此刻的心情真的有些复杂。

一方面他迫切的想要见到陆天师,请教修仙长生之道。

可另一方面,李辅国的被杀却让他不自觉的心生警惕,陆天师他到底想要什么?只是单纯的帮助大唐呢,还是另有其他目的?

“陆天师的那個后人,叫什么陆温的这次也来长安了?”

李隆基皱着眉头问道。

“是的,也一并来了长安。”

高力士叉着手恭敬的答道,“不过,陆温目前的职衔仅只是小小的从五品下游击将军而已。”

“从五品下?”

李隆基道,“若是陆天师在献俘仪式上提出陆温于大唐有殊勋,要求朕敕封这个陆温为骠骑大将军甚至郡王,你说朕是允还是不允?”

高力士叉着手说道:“圣人,陆天师当不至于提出此等过分要求。”

“过分要求?”

李隆基幽幽说道,“人家可是天师,下界的仙人,无论提出什么样的求都不算过分,朕都只有乖乖答允的份。”

说到这,李隆基却反而下定了决心。

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这个陆天师终究还是要面对的,既然躲不过,那就不如索性早些见面,且看究竟想要什么?

当下李隆基朗声道:“替朕更衣。”

杨太真便赶紧上前替李隆基更衣。

……

李白、杜甫、崔颢、薛据等十数人相携来到了明德门城头。

大唐文风极其鼎盛,因此诗人在民间的地位也是非常之高。

当然,民间的地位是民间的地位,官场上则是另外一回事,这些个大诗人在官场上其实一个比一个失意,要不给一个县尉这样的小官,要不当个小吏,像李白这样给个清闲的翰林待诏已经是天大的恩宠,不过李白已经辞官了。

见是李白等诗人至,原先占据城头的百姓当即让出好位置。

李白、杜甫及崔颢等也没有客气,大大咧咧的占了好位置。

站在明德门城头往南看去,可以看到朱雀大街一直延伸到南山之下。

顺便说一句,朱雀大街并不是到明德门就截止了,出了明德门还有朱雀大街的延伸,而且也叫朱雀大街,宽度也一样是十丈。

“来了来了,封节帅他们过来了!”

“错了,如今已经不是封节帅了,而是封大总管。”

“封王爵者当以王爵为尊,应该称之为安西郡王。”

“我对安西郡王不感兴趣,就只想看看吐蕃的那个鸟赞普。”

“对对,大伙的鸡蛋准备好没有?待会就专往这个鸟赞普头上招呼,非砸他个满头包不可,该死的吐蕃老狗,害死我大唐那么多的大好男儿。”

看到安西军过来,城头上还有城头下的百姓顿时骚动起来。

李白、杜甫等人也是伸长了脖子,眼巴巴的向着南边张望。

杜甫一边张望一边问身边的李白:“太白兄,你说陆天师长什么样?”

李白摇摇头说道:“这你得问仙州,仙州应该见过陆天师,我又没有见过他。”

“岑参?”

旁边的崔颢摇摇头说道,“人家现在已经是逻些军大使,今晚也要在花萼相辉楼上参加盛世晚宴,从此再也不与我等为伍喽。”

历史小说推荐阅读 More+
黜龙

黜龙

榴弹怕水
此方天地有龙。龙形百态,不一而足,或游于江海,或翔于高山,或藏于九幽,或腾于云间。一旦奋起,便可吞风降雪,引江划河,落雷喷火,分山避海。此处人间也有龙。人中之龙,胸怀大志,腹有良谋,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一时机发,便可翻云覆雨,决势分野,定鼎问道,证位成龙。作为一个迷路的穿越者,张行一开始也想成龙,但后来,他发现这个行当卷的太厉害了,就决定改行,去黜落群龙。所谓行尽天下路,使天地处处通,黜
历史 连载 497万字
万亿军火之王

万亿军火之王

柯基丶
被大学死党拉来非洲搞军火创业,周正要面临的头一个重大考验是“如何不让公司破产”。凭着销售出身的三寸不烂之舌,以及满满当当7仓库的军火,直奔“万亿销售额”而去的周正,在动荡不安的世界慢慢改变着目标。待到一切尘埃落定,坐拥防务承包、军火销售、情报支持,一切与之相关配套产业的周正这才想起。自己最初的目标,好像也只是“混出人样”而已。——————————硬核向装备与现代战争文,有军火买卖更有拉开架势干仗,
历史 连载 24万字
汉风烈烈起南洋

汉风烈烈起南洋

人到中年纸老虎
1765年,周子布来到大幕将要拉开的南洋,他穿越成了河仙鄚家的子弟。在这风云激荡的前夜,他该如何整合纷乱的华人势力、对抗欧洲殖民者的压榨?甚至北望故国,神州陆沉的悲剧何时结束。嗯,不如定个小目标,先从娶华人英雄吞武里大帝郑信的女儿开始吧!
历史 连载 117万字
泰昌大明

泰昌大明

魔法龟Revo
万历四十八年,大明朝已存续252年了。252年不仅是帝国的国祚,更是体制性土地兼并的持续时间。神宗以“倒张、倒冯”为始,以“三大争”为继,以“妖书、梃击”为末,一手开创出明末两党对立的局面。又在集权于己身之后怠政三十余年。在神宗的催化下,两百多年几乎一成不变的官僚系统和治理体系进入了全面腐朽的最后阶段。阶级对抗、官民冲突、女真入寇。内外交困之下,帝国终于走到了灭亡的边缘。7月21日,朱翊钧晏驾,朱
历史 连载 37万字
我在西伯利亚打地鼠

我在西伯利亚打地鼠

鲇鱼头
来自西伯利亚的北极熊裹挟寒流一路南下。面对全世界的质问,乔治理直气壮:我蛮夷也!
历史 连载 266万字
世子你别乱来

世子你别乱来

柠檬213
大宁王朝百年,天子病重,太子监国,朝中宦官当道,把持朝政。江湖动荡,南北藩王并立,威胁皇权,虎视眈眈。恰逢临王世子外出巡游,遭埋伏身死!林江年从破庙中醒来,便有神秘红衣女子逼他假冒刚遇害的临王世子。为了活命,林江年不得不深入临王府,装世子,娶公主,打皇子……小心翼翼,如履薄冰的伪装成一名合格的纨绔世子!——————————非权谋,披着武侠架空背景下的轻松日常感情文
历史 连载 254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