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农女种田记》转载请注明来源:七零文学网70wx.com
成了,李老爹把东西都规整好了,背起大竹筐就跟着小二哥去了酒楼。李梅和严掌柜则去采买做香肠用的东西。他们从大叔那里买来肠衣和猪肉,又去药铺买了大料,就回了酒楼。
李梅现场做香肠,严掌柜就跟在旁边学。学怎么洗肠衣,肉要切成多大小,怎么放配料等。幸好酒楼里有个小磨盘,李梅可以用它研磨大料粉,以便调味,不然这活今天就干不完了。就这样,李梅还鼓捣了一上午时间,才做了一部分,剩下的她让严掌柜学着做。
其实,这香肠只要配好料,基本就没什么难的了。把香肠灌好,打好结后,凉到阴凉通风处就行。
李梅交代了一句:“严掌柜,你要是有什么不懂的,再叫人去问我也行,我就住在李家村,去了一打听就知道我家。”
严掌柜自己就是个厨子,早就学个□不离十了,但他还是应了李梅的话:“成,麻烦你了。这都到了吃饭的时候,不如今天你们在我店里吃了饭再回去。”
李梅摇了摇头说:“严掌柜,不用了,家里还有弟弟妹妹等着,怕回去晚了他们会担心。”
严掌柜做成了生意,心情很愉快,乐呵呵地说:“好吧,那就下次来的时候请你吃一顿,看看我这酒楼的饭菜如何?”
“那就谢谢严掌柜了。”李梅在心里感叹自己的运气好,碰上一个像严掌柜这样识货的,不然还得费一番功法才能赚钱。而且严掌柜做生意爽快,一点都不婆婆妈妈,付银子很痛快,她东西卖着也爽快。
两人客套了一番,严掌柜把今天集市上买李梅的吃食钱给付了,李梅和李老爹就拿着钱就走了。
这时候集市差不多都散了,路上只有稀稀两两的人,李梅在街上的店里捡着需要的东西买了一些,就跟老爹回家了。
李老爹和李梅在路上走着,他就问闺女:“小梅,今天集市上总共卖了多少钱啊?”他总盘算着什么时候能换孟瑞山的银子,还了钱的话,就不用如此尴尬了。
李梅看了看周围,还有几个稀稀拉拉赶完集回家的人,就说:“爹,我们回家再说,免得让人听了去。”
李老爹往四周一看,觉得是自己茹莽了,不如闺女细心。这里说话不方便,以防被人听了去,惦记上他家。
回到家后,李香和李成文围上来,看大姐又给他们买了好吃的。
李梅把买来的吃食递给妹妹,就让李老爹去另一个屋里说话。
“爹,咱们去你那屋里说话。”三十两银子可不是小数,李梅怕弟弟妹妹年纪小,要是说露了嘴,被人惦记上咋办,他们家还不得天天招贼啊。这破房子可没什么防盗措施,放哪都不安全。
等李梅把三十两银子装作从布袋里掏出来以后,李老爹的眼都直了,眨了好几下,确定这银子是不是真的,他这辈子还没见过这么多银子呢。
也是,李老爹一直没存下银子,年年种的粮食除了上缴,仅够自家吃的,平时做点零工攒不下多少钱,他上哪儿见这么多银子去。
李老爹用他那粗糙的双手颤微微地摸过去,问闺女:“小梅,这是真的,这都是咱的了?”
“当然是真的,这三十两都是咱家的了。”李梅再次肯定了一句,又解释道“爹,我把做香肠的方子卖给了严掌柜,得了三十两。爹,这钱你拿去再置办两亩好地也行,剩下的银子留着,等明年开春的时候,我想让弟弟去学堂读书。”
李老爹听了闺女的话,眼里不禁噙满老泪。他闺女赚了这么多银子,都没想着自己花点,还要送弟弟去读书,真是他的好闺女啊!要不是小梅,说不定这个家就散了。
这话倒是有点道理,要是李成文病去了,李老爹一受打击,还不定怎么样呢,要是那样,家里的日子只怕更难过。不管咋样,现在全家人能平安过日子,这才是正经事。
李梅又想起一件事,“爹,抽空你先去把孟大哥的银子还了,老是欠着人家的银子不好。”
李老爹这会心情很激动,不知道说什么好了,听了闺女的话,满口答应:“成,都听你的,都听你的……你比爹可强多了,我这辈子都没见过这么多银子……”
李梅看出老爹的激动,劝说道:“爹,这算什么啊,以后咱能赚更多的钱,可以让弟弟去学堂,还可以盖个新院子,还能让家里人吃好穿好。”
李老爹无话可说了,只是“嗯嗯”应着。
李梅看老爹这样,就问:“爹,要不你把银子藏好了?”
李老爹使劲把眼泪憋回去,这才说:“小梅,家里的银子你管着就行,爹用的时候再找你拿。我也不知道藏到哪里好,咱家连个院墙也没有,不知道藏起来会不会被人找到?”
李梅失笑了,说:“爹,你不用担心,没人知道咱家有银子,我把银子藏起来,保管没一个人能找到,你就放心吧。”
她把银子分成两部分,她自己放起二十五两,那五两等等吃过饭让老爹还了去。
“爹,这五两我先拿出来了,等吃过饭就找孟大哥还上,顺便给他家带点香肠过去,算是谢谢他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