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春,我为王》转载请注明来源:七零文学网70wx.com

凌烟阁一未供奉开国功臣,二非朝廷敕造。

阁高三层,四柱、飞檐、盔顶、纯木结构。

楼中四根楠木金柱直贯楼顶,周围绕以廊、枋、椽、檩互相榫合,结为整体。

顶覆琉璃明瓦,沧桑肃穆庄严。

凌烟阁为大周开国时圣教数位大儒募集天下读书人出资、历经十年之功建成。

一层、二层为藏书馆,对外免费开放。

凡大周读书人,各地进京赶考士子,均可来此阅览历代经学典籍,或以文会友。

因春闱邻近,所以贾琰抵达时,一二层的藏书馆内外已经聚集了不少各地举子。

贾琰站在凌烟阁下,却是抬头凝望着第三层。

第三层亦名“明伦堂”

,为当代凌烟阁主——大儒邵邕、周霖、张勋的讲经文会之所。

三儒虽无官职,却名动天下,朝中朱紫大员出自三人门下者不乏其人。

此为凌烟阁为天下读书人神往之圣地之关键。

但三儒虽日日来此坐阁,却并非谁都可以见到,遑论指点其经理了。

十年前,三儒来凌烟阁坐镇,与天下读书人约法三章,设立了著名的凌烟阁三问。

说白了,就是三儒各自出一道题,曰:诗、联、理。

凡对答所能入三儒法眼者,皆可登临明伦堂聆听教诲。

但十年来,趋之若鹜的人不知凡几,但真正得偿所愿的却寥寥无几。

……

凌烟阁前,左侧三座小亭依次排列。

亭中案几上,摆放着笔墨纸砚,笔是湖毫,砚是端砚,纸为徽宣。

皆为上乘。

三亭前聚集着三五成群的士子,交头接耳小声议论,却并未有人轻易上前应题。

贾琰缓步而来,直入第一亭。

眼见一个面容清隽身材挺拔的少年入亭,围观士子顿情绪激荡起来。

三十许人、颌下三缕黑须、身穿青衿的凌烟阁“侍讲”

吴默自凌烟阁内走出,站在亭外上下打量贾琰,沉声道:“来者通名!”

贾琰淡然一笑,在亭中长身一揖:“雍熙七年,金陵乡试解元,贾琰,见过仁兄。”

随后,贾琰将自己的乡试头名凭据——南省学政衙门的签文展开示众。

吴默微愕,这么年轻的乡试魁首,他还是初次遇见。围观人群闻言哗然,望向贾琰的各色目光变得非常复杂。

他们中的大多数已经二十开外,有些甚至年近三四旬,苦熬多年、身经百战才从各省乡试中脱颖而出,可面前少年最多也就十五六岁的样子,雍熙七年岂非年龄更幼?

几乎每人心中都不由自主浮起一个复杂的字眼:神童!

吴默定了定神,微笑道:“即来应对,且请听题。”

“古往今来,劝学诗若汗牛充栋数不胜数,其最出彩者非唐颜真卿所莫属。

请贾解元以此为题,五律或七律均可。”

“喏。”

贾珍再次一揖,转身走到了书案前,留给众人一个挺拔清瘦的背影。

他站在案前微微思量,面色平静。

其实不论他还是前身少年,都非哗众取宠人前卖弄之徒。

他来凌烟阁前应此三问,不是为了出风头。

少年母亲李氏为子谋划的“遗泽”

他当然不会舍弃,事实上他已经有所参照,但他并不会完全照搬。

或说他的性格喜欢将命运掌控在自己手上,不习惯按照别人的预设轨迹去按部就班。

他今日要充分利用少年神童的身份、满腹的才学及他这個穿越者的信息优势,让贾琰名满京华,一举成名天下知!

名气越大,贾家就越加忌惮。

而神童贾琰遭遇宁府杀母夺家迫害的现身说法……无疑很容易引发读书人这个阶层的群体性同仇敌忾!

为来自现代社会的穿越者,贾琰明白这是一种比“世言如刀”

更为可怕的高端舆论力量。

至少,贾琰认为如此比官府,比什么大人物的保护更靠谱。

关于劝学诗,贾琰当然有太多的选择。

譬如宋朝皇帝赵恒的励学篇和朱熹的劝学诗,都丝毫不逊色于颜真卿的“三更灯火五更鸡”

贾琰凝神定气,提笔一书而就。

“天子重英豪,文章教尔曹。

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

少小须勤学,文章可立身。

满朝朱紫贵,尽是读书人。”

自有侍从走进亭中将贾琰的《劝学诗》取出交予吴默。

吴默接过打眼一看,眸中便立时泛起浓烈的惊艳色彩。真的是字如其人,笔锋如龙,气韵万千。

吴默忍不住赞道:“贾解元端的好字!

直画如剑,曲笔似藤。

点若危峰坠石,撇如兰叶拂风!”

话音刚落,吴默陡然又眉飞色舞起来,拍手大叫道:“好诗!

好一个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

实在是妙哉,妙极!”

一干士子围拢过来,纷纷传阅,惊叹声不绝于耳。

……

吴默手持贾琰的《劝学诗》飞奔进阁。

不多时,他又飞奔出来,凝望着贾琰神色兴奋道:“尹川先生云,贾解元诗才可追先贤,书法亦是大家风范,堪为当世神童。

此首劝学,当名垂青史矣。

不知贾解元可要继续应题?”

大儒邵邕自号尹川先生。

为儒林的德高望,邵邕如此评价其实已经可让贾琰一诗成名,以常人之心态,多半见好就收。

但贾琰有备而来岂能半途而废。

他躬身一礼谦逊道:“微末之,实不敢当尹川先生赞誉。

请继续出题。”

吴默缓缓点头:“好。

请仍以治学为题,为凌烟阁楹联一幅。”

此时,贾琰已在众目睽睽之下,径自走进第二亭。

人声鼎沸中,贾琰伏案疾书。

“上联: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下联: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此为明代东林党人顾宪成所撰,东林书院的楹联,贾琰拿来用在此处,自然是恰到好处。

关键是政治正确,也符合时下读书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道德高标。

吴默阅后,面色像打了鸡血一般涨红,情绪也更亢奋。

此联饱含深意,又颇具诗意,实乃旷世之。

吴默小心翼翼卷起手中的宣纸,高举在头顶,神态肃然,走入阁去。

而在周遭士子此起彼伏的叫好声中,不断有人开始吟诵出声,而随着某君激动得捶胸顿足继而恸哭流涕,众人的情绪在瞬间被燃爆扩散。

小说推荐:《柯学世界里的柯研人》《大将》《重回千禧当学霸》《从机械师开始无限转职》《欢迎来到我的地狱》《普罗之主》《赛博朋克:2075》《古代农家养娃种田日常》《吞噬星空2起源大陆我吃西红柿》《官场:救了女领导后,我一路飞升

格鱼提示您:看后求收藏(七零文学网70wx.com),接着再看更方便。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历史小说推荐阅读 More+
太子妃养成手册

太子妃养成手册

柳绪琬
晋江vip2017-10-27完结总书评数155当前被收藏数1453傅采蘩家遇不幸,被淑妃娘娘接入宫中。本想好好养大,给一岁的小儿子做媳妇,哪料到长大后却被大儿子给截了胡。傅采蘩三哥哥,今天太子哥哥欺负我。当日,太子被揍。傅采蘩三哥哥,今天公主姐姐抢走了我的漂亮裙子。当日,公主被揍。傅采蘩三哥哥,今天先生布置的功课好难。赵恪嗯,那三哥哥帮你写。没有什么是三哥哥搞不定的,除了一个太子之位。直到有一天
历史 连载 32万字
飞扬跋扈,从唐人街开始

飞扬跋扈,从唐人街开始

不吃葱花
19世纪末,华工在美沦落为三等人。民间对华工的歧视与冲突越演越烈,袭击也逐渐增多。在旧金山的唐人街,大烟馆、赌档林立,堂口、会馆,鱼龙混杂。直到这一天,陈正威从船上下来,脸上洋溢着灿烂的笑容。“我喜欢这里空气中弥漫的火药味。”“我跨过半个世界来这里,可不是为了来挖矿的。”
历史 连载 178万字
泰昌大明

泰昌大明

魔法龟Revo
万历四十八年,大明朝已存续252年了。252年不仅是帝国的国祚,更是体制性土地兼并的持续时间。神宗以“倒张、倒冯”为始,以“三大争”为继,以“妖书、梃击”为末,一手开创出明末两党对立的局面。又在集权于己身之后怠政三十余年。在神宗的催化下,两百多年几乎一成不变的官僚系统和治理体系进入了全面腐朽的最后阶段。阶级对抗、官民冲突、女真入寇。内外交困之下,帝国终于走到了灭亡的边缘。7月21日,朱翊钧晏驾,朱
历史 连载 37万字
世子你别乱来

世子你别乱来

柠檬213
大宁王朝百年,天子病重,太子监国,朝中宦官当道,把持朝政。江湖动荡,南北藩王并立,威胁皇权,虎视眈眈。恰逢临王世子外出巡游,遭埋伏身死!林江年从破庙中醒来,便有神秘红衣女子逼他假冒刚遇害的临王世子。为了活命,林江年不得不深入临王府,装世子,娶公主,打皇子……小心翼翼,如履薄冰的伪装成一名合格的纨绔世子!——————————非权谋,披着武侠架空背景下的轻松日常感情文
历史 连载 254万字
亮剑

亮剑

都梁
版权信息书名:亮剑作者:都梁出版社: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出版日期:2017-04ISBN:978-7-5502-3495-6
历史 全本 52万字
我在西伯利亚打地鼠

我在西伯利亚打地鼠

鲇鱼头
来自西伯利亚的北极熊裹挟寒流一路南下。面对全世界的质问,乔治理直气壮:我蛮夷也!
历史 连载 266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