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父亲东奔西走,家中境况却一年不如一年。他少年求仕,独立支撑,做了很多大事。哪知老境却是如此颓唐!他触目伤怀,自然情不能自己。情郁于中,却不能发之于外”

一个须发半白的中年男子端坐在书房之中,看着早晨送过来的周报。书房典雅大气,处处透露着主人相当不俗的审美观和高雅的情操,种种字画安排的井井有条,书桌上的各种摆设也是相当整洁干净,主人面前摊着几张宣纸,似乎是在早晨刚练完字,毛笔架在山字形的笔架上,墨迹未干。

另一侧则是摆放着成摞的公文,红色和白色的封套显示出公文的不同的重要等级。在公文旁边则是墨水和鹅毛管制成的硬笔,闲暇写字用毛笔,正式的书信,公文用硬笔,这已经是大魏高层的共识。

毛笔字漂亮,馆阁体字更是文武进士考试的一部份,字迹能显示出一个人最基本的操守和能力。如果连潜心练字都做不到,如何叫人相信他有能力安邦定国?

以毛笔取士之后,主要就是硬笔办公,毛笔字写十来个字,硬笔已经快写完一份简短的公文了,这就是差别。

周报被摊开放在桌上,一版一版的翻开,边上用镇纸压着,显示着主人的有条不紊和冷静从容。

但就算这样性格的人也是被徐子先的这一篇文章所打动,情不自禁的吟读出声。

书房内外俱有人在,一时间都忍不住微微点头显然不少人都看过这一篇文章了。

有位客人身份贵重,忍不住说道:“大都督也在看这篇文章?写的真是不错,南安侯世子徐子先,我此前并不知道他,只知道其父是在歧州兵败之后郁郁而终,看来,临终之前,老南安侯郁结于心,委实难过。”

大都督,也就是齐王徐应星,其祖上在开国时曾剿灭西南夷叛乱,斩首五万铸成京观,国初诸王立功者中的佼佼者。

因有大功于国,特许承袭五世,后在第四世齐王时又曾经鼓励福州百姓士气,亲领护卫至军中以统制官身份率部迎击来袭的倭寇,当时官兵屡战屡败,水师尽失,福建路可能全部不保,震动整个东南。

而那一代齐王率部先驱,稳定大军阵脚反败为胜,福州因此保住,给了朝廷征调大军进剿的缓冲时间。

因再立大功,齐王又再得袭五世,到徐应星之后,还能袭爵两次,然后转为国公,再转国侯。

如齐王这样的王爵世家,本朝不过寥寥几家,又是福建路大都督府大都督,名义上福建各军州的驻军均归大都督府管辖,其实各人都是知道,这般机构就是为了亲贵们脸上好看,并没有真正实权,驻军分两部份,少量的精锐驻军是归枢密院训练和管理,打仗也是枢密院调度兵力。

而平时的后勤管理,兵员的征集招募,还有退役的安置,包括军官的升迁晋级,都是兵部的职权。

地方官员也有兼理军政的,比如安抚使又称为帅臣,福建路的本土的驻军就归其管辖,小规模的战事由安抚使自行决断和指挥,只有涉及禁军的大战,需要大都督府向兵部禀报,再奏上两府,由政事堂决断,枢密院负责具体的军务执行。

大都督府真正的职权,就是对本土士兵进行集训,同时监督各级军官的军务,和地方官府协调后勤诸事,也就是这些事了。

就算如此,齐王原本仍是福州城中较有权势的亲王,直到赵王迁至福州,就任副都督之后,局面方大有改变。

“南安侯之事,错踪复杂。”齐王徐应星缓缓道:“其罪难解,其情可悯。”

“然也。”适才说话的客人一脸恭谨的道:“大都督所言极是。”

徐应宾战败之事,原因确实相当复杂,而且齐王也不好当众说什么,又看了看桌案上的周报,齐王道:“徐子先,也是我的侄辈,听人说起过南安侯府贫寒的很,看到他的文章,我心中侧然不安。”

说了一句,齐王转头对自己府中的长史道:“一会拿我的手谕,去帐房支一百贯,派人送到南安侯府别院,交给徐子先。”

“是,王爷。”长史躬身答应着,齐王府自是不如赵王府豪奢,但世代王爵积累,一百贯是中产之家的全部家产,对齐王府来说也算不得什么。

“我一会写封信,你带给子先。”齐王肃然道:“他有出息,我少不得要点拨他一下,要好生爱惜自己个,将来好为国效力。你去看看,我听人说他在别院很不错,具体怎样,不要饰功讳过,替我好生看一看!”

“是,王爷。”长史再次抱拳,十分恭谨的答应下来。

府城的热闹,周报带来的轰动,包括齐王,赵王,还有福州府城那些大人物们投来的对南安侯府别院的关注,这些李诚父子是一概不知。

他们在这几天就是奔波忙碌一件事,事情办妥了之后,父子二人都是一脸的得意。

李福是年轻后生,一想到秀娘要落在自己手掌心就兴奋的不得了,秀娘的窈窕身姿,那美丽白净的脸庞,还有那种冷艳难犯的傲气,都成了他兴奋的理由。

由于太过兴奋,李福不得不转移了思维,想了一想,他对李诚道:“阿爹,咱们怎么把秀娘弄回去?她那半死男人收了钱,秀娘已经是咱家的人了。”

李福说了一句,又是一脸兴奋的道:“秀娘的役期也要满了,今晚上我趁着天黑把她塞麻袋里头,用骡子一路赶回咱们甲字庄的家里去。”

“你他娘的有点出息。”李诚冷着脸喝斥了一脸淫、荡样的儿子,不过老头子也是一腔火热,只是年龄大了,却是思虑的事情要多些。

“你到甲字庄,把李勇,李彬,李佑,李贵他们都叫上,再到乙字庄,丙字庄,己字庄就说你纳妾,到别院迎亲,叫他们来参参热闹,壮个声势别话不要多说,赶紧走,在午前把人都带过来!”

“阿爹,动静是不是弄大了?”

“大个卵子。”李诚眼中寒芒一闪,说道:“你懂个屁,赶紧照我的吩咐去办。”

李福知道父亲脸色转阴时,最好是照他的说法去办,否则后果难料。

在附近几十个庄子上,几千户人家都知道李诚。这是个精明人,也是个厉害人,不要说一般的庄户人,就算那些管庄的庄头,住在镇上和庄上的吏人和大魏的军人,还有那些地痞无赖们,那些有身家的生意人,或是跑江湖卖解的汉子,那些小商人,小地主,或是什么十里八方闻名的厉害角色,这些人都是知道李诚,也深知他的手腕狠辣,不宜去招惹。

只有秀才相公,举人老爷,还有真正衙门里得势的人,带兵的军官,这个层次的人反而是不怎么知道有李诚这个人,就算知道他这个人的也是将他当成普通的庄官庄提管,一个破落侯爵官庄的管事人。

那些上层的人不会真的关注他,李诚的身份地位,在真正的权力圈里不值一提。不要说一个没品级的侯府官庄提管,就算是七品的典尉,奉常,在真正的权力圈里也什么都不是。宗室勋贵的府邸里的这些官员在大魏的政治生态圈里也是最弱的一环,没有多少实权,只有最没前途的文武官员才会到没实权的宗室府邸里当官,实在太没有前途了。

李诚就象是阴沟里的老鼠,阳光照不进来,他利用手腕,心机,还有狠辣歹毒的心肠慢慢经营自己的力量,在他的族兄弟李石头投了歧山盗,并且成了头目之后,李诚找到了更强有力的靠山,经营起地下人脉来更加顺心如意,最近这几年来,李诚和甲字庄李家在附近方圆几十里已经无人敢于招惹,李诚不仅掌握了侯府的六个官庄,其实附近的一些庄子,包括南安泽镇上的一些商铺都与其合作,毕竟其掌握着歧山盗的走私路线。

长期的为所欲为,唯我独尊使得李诚谦卑的外表之外是隐藏的暴戾和残忍,徐子先到别院之后,李诚只能收起爪牙潜伏隐忍,到了现在,由于世子对自己的威胁越来越大,他已经有点按捺不住自己了。

报复,只有彻底的报复,将世子心爱的女子从其身边名正言顺的抢走,哪怕是大魏律法也不站在世子一边时,李诚很想看看世子的脸色到底如何,将会是何等的难堪,那将会使他快意非常,哪怕付出代价也是值得的。

李诚现在并不怕世子免了自己提管勾当官庄一职,现在被免正好是名正言顺的脱身。凭他掌握的地下权力,李诚还是能继续勾结,把持免役和隐户等诸事,各个庄的庄头都不敢不服,哪怕是继任者也得看他的眼色行事,正好还能将此前的事洗白,再好不过。

怀着打压世子的快意,凌辱强权者的幻想,李诚的脸色变幻不定,以前的他是一个面色焦黄,身形矮瘦的小老头儿,在这时却是昂着挺胸,似乎无上权力握在手中,江山被其踏在脚下。

小说推荐:《沧澜道》《我还能苟[星际]》《秦时明月之君子六艺》《古代农家养娃种田日常》【创读小说】《要高考了,机甲到底怎么开啊》《教皇请登基》《修仙女配谋长生》《普罗之主》【小粉书

七零文学网【70wx.com】第一时间更新《大魏王侯》最新章节。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小说推荐阅读 More+
CS:才16岁,让我老登逆袭?

CS:才16岁,让我老登逆袭?

地精咖啡
《CS:才16岁,让我老登逆袭?》刚刚考上大学的江阳因选错专业问题而苦恼着,正思考着未来的道路,老登逆袭系统突然就来了。【三十岁,你职业成绩惨淡,被同时期的天才少年打得道心破碎,终日以直播圈米为生。......
言情 连载 188万字
国民法医

国民法医

志鸟村
尸体:请问你礼貌吗?
都市 连载 329万字
山海提灯

山海提灯

跃千愁
女人握着少年的手,手把手教他写出了“师”,于是少年有了姓。山海提灯,与皓月争辉!
其他 连载 134万字
普罗之主

普罗之主

沙拉古斯
他叫李伴峰,山峰的峰,不是发疯的疯,医生说过他没有疯。为了救朋友一条命,他去了96号站台,上了1160蒸汽列车,来到了停留在蒸汽时代的普罗州。他遇到了老唱机里的红颜知己,月份牌里的绝世佳丽,老座钟里的摇摆名姝,酒葫芦里的世外高人。这里有越吃越猛的食修,越抽越强的烟修,越杀越狠的武修,越喝越狂的酒修。这里有哪都想去的旅修,还有哪都不想去的宅修。天下百门,谁与争锋。普罗万修,谁是魁首。伴峰穿上西装,戴
玄幻 连载 311万字
从水猴子开始成神

从水猴子开始成神

甲壳蚁
【已有完结六千均大精品,品质保障,放心阅读。】选择大于努力!武师们为陆地宝树打的头破血流,深水神草却无人问津。穿越成渔民的梁渠得水泽之鼎,炼化水猴子天赋,统御水兽,一路收割,踏上巅峰。【水猴子】→【泽狨】→【水王猿】→【淮涡水君】!从此万里泽涛由我做主!…………岸上,人们跪拜祈福,献上祭品。“求水神大人保佑......”靠,能不能别向我祭祀少女了,我真不是水神啊!
玄幻 连载 302万字
穿越当县令

穿越当县令

桃花白茶
纪楚一朝穿越,穿成即将上任的小县令。他出身耕读人家,全家十几口人供他念书,念到如今已经二十载。不好再给家人添麻烦,原身考上功名便匆匆参与遴选。无根基无人脉的原身被派往匪乱频生的边关任职。本以为此生再也......
言情 连载 6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