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的张德邻,见过小姐。”
林幼仪看到他微微挑眉,造纸坊的掌柜竟然是个年轻人,这倒是挺让人意外。
“起来吧。”她把自己手头翻到一半的书递过去,“你能不能看出这本书的纸张出自何处?”
张德邻接过那本书,看到封皮上写着《消魂殿》三个大字,他接着翻开书本,伸出粗砺的手指仔细摩挲。
“小姐,这是常见的白麻纸,却比市面上的更加细腻。这白麻纸便宜,京城各大造纸坊基本都有生产,小的也不曾听闻哪家能将白麻纸造的如此光滑。”
林幼仪又看向他,“我让你带一些店里的纸过来,可有带?”
张德邻连忙把怀里的一沓纸掏出来,纸张颜色质地各有不同,“小姐,最上面一张就是咱们坊造的白麻纸,下面是黄麻纸、桑皮纸、竹纸和宣纸。”
林幼仪将每种纸拿在手中仔细观察,那棋夫人的话本所用的纸材质是白麻,质地却只比竹纸略差。
静安书斋有自己的造纸坊和刻印坊,她那天仔细翻阅对比过,这经过改良的白麻纸只出现在棋夫人的话本上。
很可能是因为改良后的纸成本太高,若是让书斋的其他书也用改良白麻纸,势必要增加书本价格,反而影响销售。
她看着眼前的年轻人若有所思,“你在造纸坊当掌柜多久了,可曾读书习字。”
张德邻连忙回话,“小的去年才担任掌柜,但是从五岁起就在造纸坊当学徒,跟着前任掌柜习了几年字。”
“你可知道静安书斋?他们若是刻印书籍需要哪些步骤?”
张德邻不敢怠慢,“听过的,小的还有个同乡在静安书斋当刻印师傅。虽不知道具体步骤,无外乎先整理文稿,再刻印雕版,后准备纸张,接着用墨即可。”
林幼仪点头,静安书斋的书都是版印,已经无形中比手抄多了很多原料费用,那些科举用书和经典名著还好,反正内容不变,搞一套雕版用个上百年都不是问题。
可是棋夫人的话本,限量两千本,就卖十来天,纵然单本比其余话本略贵,但是刻了雕版只用一次,未免太财大气粗了吧。
还是说,他们已经有了即便版印也不浪费的技术——活字印刷呢?
不过棋夫人既然是穿越者,搞出这些倒也不足为奇。
“张德邻,我有意在京城开一家书斋,合并造纸坊,属意你担任掌柜,你可愿意。”
张德邻听罢连忙跪地叩谢,“小的愿意。”
林幼仪也不废话,让久儿和庆风把东西抬出来,“书坊的位置待会有人领你过去,箱子里是准备售卖的书和初始资金,定价已经写好,你自己酌定刻印数量。”说着她又从一旁的桌子上拿出一张纸。
“这上面画的是书坊的布局,贩书、刻书、造纸的地方以及每个地方需要的人手已经标注出来,你按照数量去招工,下个月我要看到书坊开张。”
“小的明白。”
“可以了,你去忙吧。”
林幼仪挥退了下人,拿出了桌子上的另一张纸。
这张纸的质地色泽跟《消魂殿》的纸张相差无几,是她这几天根据自己小日记本上的内容再结合现在记载的几中造纸方法捣鼓出来的改良白麻纸。
“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窥得棋夫人的庐山真面目呢?”
不等她细想,院子外面突然传来一阵嘈杂之音,竟然还有逐渐扩大的趋势。
“小姐,表少爷会试中了第三名。”久儿气喘吁吁的跑进来。
林幼仪连忙站起来,“当真?”
“庆风和万福去看的榜,看的真真的,错不了。”
赵氏这时也走了过来,脸上的笑容就没下去过,“你表哥中了第三名!”
林幼仪自然也替赵执开心,表哥今年才二十,就已经夺得会试第三,未来的前途不可估量啊。
“快别愣着了,咱们去你表哥府上祝贺。”赵氏看着女儿呆呆的样子,上前点点她的头,“你还没去过吧。”
此时林文昭还在国子监当值,只有赵氏母女去了。
甫一下车,两人都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
怎一个“堵”字了得。
这座宅子本就偏僻,主人又深居简出,这一下子来了这么多人登门,邻居们也都走出来看热闹,等知道宅子的主人得了会试第三名,看热闹的也急哄哄跑回家拿上礼物来凑热闹了。
管他之前认不认识,这次不去下次怎么好意思说跟人人家认识。
林幼仪和赵氏对视一眼,双双把刚踏出来的脚收了回去,转身又上了马车。
“娘,咱们还是在车上等等吧,这里三层外三层,咱们肯定挤不进去的。”
赵氏深有同感,生平第一次赞同女儿不合礼数的想法。
“那就再等等吧。”
本以为至少要等上一个时辰,没想到还不到一炷香,门口的人就少了一圈。。
万福和万安正在门口喊着:“我家少爷此时不在家,诸位莫要等了,日后有空再来就是。”
林幼仪和赵氏自然也听到了这声音,“娘,表哥现在不在家,不然等人走了,咱们先把礼物送了吧。”
赵氏点点头,“也只能如此了,你表哥这几日应该也会到咱家来一趟,咱们还是在家等吧,免得又错过了。”
话音才落,马车外面就想起万安的声音,“夫人,小姐,少爷让小的接你们进去。”
林幼仪扒拉着马车窗探出头看,虽然走了一部分人,但还在等着的人也不少,她小声问了一句“表哥在家?”
万安点头,“小姐,少爷知道你和夫人来了,让小的们带你们从后门进去。”
果然大部分人都在正门堵着,后门空无一人,林幼仪和赵氏一路畅通无阻来到正厅。
赵执已经坐在那了,看到她们过来连忙起身迎接。
“姑母。”接着又转向林幼仪,浅浅看了她一眼,“表妹。”
“好孩子,你爹娘要是知道了这个消息指不定多高兴呢。”赵氏看着这个他们家族的未来心中感慨万分。
赵执苦笑着摇了摇头,“姑母,我还差得远呢。”
一旁的林幼仪注视着他的神情,想到那天在定慧寺时再见时的场景,不知从何时开始那个意气风发的表哥的身上笼罩着一层挥之不去的忧愁。
表哥少有才名,又在科举之路上走的顺畅无比,如今这般真的是因为会试没有考得第一名吗?
她真的越来越看不懂这个自幼相伴着长大表哥了。
赵氏看着侄子的自惭叹一口气,来的路上她就一直在担心,这个侄子从来没有在考场上得过除了第一以外的名次,恐怕在别人眼中已经无比荣耀的第三名是他无法接受的“失败”。
“来参加会试的学子不知凡几,其中的解元少说也有一百人,第一次参加会试能考得第三名已经是少有的大才了。”
赵执神色一僵,沉默片刻,“侄子明白。”
可是,明白,不等于释然。
顺风顺水了二十年,不仅感情受挫,自己一直以来引以为傲的才学也只是井底之蛙、一叶障目罢了,让他一时间如何能接受得了?又如何能调整的过来?
“姑母相信你,接下来的殿试你也不要太逼着自己了,姑母实在担心你的身体。”赵氏握着他的手,本就削瘦的身体经过会试的折腾更显单薄了。
赵执点点头,“让姑母担心了,侄子会好好调理身体的。”
听到他的保证赵氏逐渐放下心来,她想起来外面那些人,“为何不见那些来道喜的人?虽不依靠他们助你仕途高升,但早晚都要入朝为官,请他们进来喝杯茶也不耽误事儿。”
“府上就我一个主子,来来往往的,侄子恐怕几天都不能得闲,殿试又迫在眉睫,还是等殿试有了名次再说吧。”
赵氏一顿,是了,他这宅子里也没个女主人,可不什么都要他出面操持吗?
“那也好,左右你人在这里又跑不了,该见的早晚能见着。”
姑侄二人一问一答,又都有意无意降低林幼仪的存在感,她呆了一会就觉得无聊了,实在是插不上嘴啊。
好不容易熬到吃午饭的时间,林大人又趁着午休急急忙忙赶过来跟他这个得意门生好生寒暄一番。
会元正是那日斗诗宴夺魁的荆州闻元禄,时年四十又一;第二名是永州的举子张必中,名声不显,今年四十四岁,倒是名字起的不错。
林大人有十七位学生下场,九位国子监监生中有四位在榜,但名次都不高,剩下六位贫家子弟反而都在榜上。
除了赵执以外,名次稍高的有第十名的元溪,第十九名的赵存瑞,第三十三名的柏青,这几位也是林大人早就看好的种子选手,这次考试取得这样的名次也算是在意料之中。
要不说寇伯惹人眼红呢,自己出身高门,自管入了那国子学,等到毕业参加考试之后给授官职,顺顺当当的去了官场多好。
非得跟普通监生和举子一样参加科举,你倒是证明了自己,可把同届的其他人打击到不行。
天道何公?怎么就他一个寇伯温哪儿哪儿都顶了天的优秀。
林幼仪突然想到一句话:既生瑜何生亮?
卢宣,寇伯温加上他表哥,这三个人分开放在哪个朝代都是耀眼的明珠。有道是乱世出英雄,如今太平盛世的,怎么就就把他们三人生在了一个世道?
卢温就不说了,那寇伯温打击了他那届举人还不够,现在又要来打击她表哥这届了。
小说推荐:《真灵九转》《无限公路就业指南》【盘锦大有小说】《苟道修仙,从种田开始》《伪装大佬那些年》《我在古代搞文娱》《我有一枚命运魔骰》《公路求生,神级宝箱开局》《朕就是万历帝》《华娱之别和我谈艺术》
七零文学网【70wx.com】第一时间更新《高台见喜》最新章节。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