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农场下凡尘》转载请注明来源:七零文学网70wx.com

即便是缮国公府的庄户,也不是人人都能使用铁制的农具,挖鱼沟时,石仲魁就见过上百人中有7、80个人使用的都是木质锄头和铲子等农具。

生产力低下,才是古代粮食产量低的主要原因,而这就不是某一个人能短时间内解决的问题了。

5月初,稻子已经插秧了一个星期后,在农庄里读书、修炼10来天的石仲魁,忽然听顺儿说,于洪高正在试验田那边。

等带着人来到地头没想到除了于洪高父子俩和石光珠之外,周围居然还站着至少30个身着景袍的乡绅和一百多个随从。

甚至绿袍官服的从六品于洪高身边,还有1个同样绿袍,和两个红袍五品以上的官员在。

越过人群看到一个红袍官身边,站着贾琏和贾宝玉,石仲魁一猜就知道这人肯定是贾政。

另外一个大概率也是工部的官员。

果然,等石仲魁靠近之后,于洪高一番介绍之下,除了从五品的工部员外郎贾政外,另外一个则是正五品的工部屯田司的郎中高永民。

至于那个7品的绿袍官,不出意外就是和缮国公府做邻居,在礼部任七品的给事中杨文钦。

本来还担心姓杨的是来找茬,可看到他和于洪高聊得还不错,不由感叹都是演员。

贾政倒是老好人的样子,在石仲魁对众人行礼之后,又因为和贾琏、贾宝玉交好,主动喊他‘世叔’的原因。

率先开口道,“贤侄此举利国利民,但初次实验只要能把鱼养大就是有功,切莫托大。”

石仲魁行了一礼谢过之后才笑着道,“世叔还请放心,小侄深知这种地一靠天,二靠地肥,三才靠庄户们的精心打理,所以并未自夸,更未想过以此来邀功。”

“不错,这靠天吃饭的说法,自古就有,贤侄如此想,再好不过。”

贾政虽然是世家子弟,也一心沉醉于四书五经中,但他既然在工部任职,十几年下来这点浅显的道理还是明白的。

其他人也跟着点头之后,石仲魁才继续说道,“农家肥有益于庄稼的生长,相信不仅世代庄户的人家明白,古籍上也早有明示。

不过,这堆肥是个讲究伙,稍有不慎农肥过多,或者农肥发酵时处理不当,就容易把庄稼给烧死了。

而田里养鱼不仅能利用鱼吃杂草和害虫,稻田鱼还能为农田提供稳定、长久的鱼肥。

鲤鱼、草鱼还能时常翻动农田中的淤泥,让稻种更容易吸收田里的肥力,可以说百利而无一害。”

几个跟着而来的工部小吏一听,顿时点头起来。

贾政等人见工部的积年老吏都点头,心里也慢慢相信石仲魁起来。

“可一旦田里的水不够了,还如何养鱼?”

石仲魁指着井字形的鱼沟,“一亩地损失5分土地,挖出这个鱼沟,不仅能为稻子蓄水,还能为鱼苗提供生存地。

要是连鱼沟都干了,相信外界其他人家的田,早就也干涸了。这是天灾,非人力可抗衡。”

高永民微微点头,“只是如此一来,此法确实难以全面推广。”

石仲魁听完就皱眉,难道说高永民等人没听说过南方有人早就稻田养鱼了,还是这个世界并没这种模式?

不对,贾宝玉就在古籍上看过。

或许只能用,古人没亲眼见过,没人敢试。

加上信息不畅通,除了走南闯北的行商,古人的见识其实很小的。

很多现代人觉得稀松平常、理所当然的事,在古人眼中就是新奇和无法理解的事。

“大人,学生一开始就没想过推广到全天下。”

高永民和其他人一听,顿时皱眉起来。

石仲魁叹息一声道,“养鱼毕竟是个讲究活,一般农家不会养,也承担不了失败的风险。

而且此法是学生从古籍上看到和做了一些改进而来,不仅需要时间检验是否合理,以免好心做了坏事。

也非是学生不愿尽全功,学生也清贫过,深知对寻常家中只有三五亩田地的农户来说,遵循旧例、按部就班才是最稳妥的做法。

所以学生并未声张,只想着在此地成功了,今后像家中先辈经营有道,留下百亩、千亩家资的士绅者,用几亩地试验一番,即便减产影响也不大。

而且想稻田养鱼,本身就需要充足的水源,此法一开始就排除了北方8成以上的田地。

但一旦此法可行,学生认为天下众多乡绅,会更愿意出钱修缮沟渠,造福乡里。

而最适合推广的南方一旦也盛行起来,每年为朝廷增加几十万石的粮食,还是不难的。”

高永民、贾政、于洪高和杨文钦,还有几个工部的小吏互相对视一眼,都看到了对方眼里的狂喜之色。

要是真能增加2成粮食,就不是几十万石,而是几百万石的问题了。

朝廷收田税虽然南北不一样,各省也有不同,但平均起来差不多是十抽一。

按照此时一石米一两银子算,等于为天下创造几百万两银子。

不说功德无量,至少也有功于朝廷。

而且按照石仲魁的说法,此举获利最多的,肯定是他们这些官绅集团。

高永民作为专职屯田的郎中,当然最高兴了。

一旦北方的屯田工作有大功,那等着自己的必然是升官。

直接越过于洪高对石仲魁说道,“本官要奏请朝廷为你立功。”

“不敢”,石仲魁忙行礼道,“此法古已有之,学生只是改进者。而且一则还没成功,二则托两位圣人的宏福,天下国泰民安,才有学生施展的机会。

三则,此事还需要众位大人援手和看护一番。

最后没有恩师的信任和教导,缮国公府的资助,学生的想法再多,也只是空中楼阁而已。”

“哈哈哈”,高永民等人见石仲魁摆明了送功劳给大家,不由大笑和满意起来。

至于他拍皇帝和太上皇的马屁,大部分人不仅觉得没问题,还暗叹他才20岁就深知为官的道理。

高永民看着拂须微笑的于洪高说道,“如松贤弟,为兄都羡慕你收了好弟子。”

夜天下提示您:看后求收藏(七零文学网70wx.com),接着再看更方便。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玄幻小说推荐阅读 More+
龙族4奥丁之渊

龙族4奥丁之渊

江南
通往世界尽头的航路北纬72°,格陵兰海。漆黑的夜幕下,赤红色的大船冲开了碎冰,后面留下20米宽蓝黑色水道。这里已经是北极圈内了,而且正值严冬,海面虽然没有完全封冻,但浮冰遍布整个海面,也只有这种的怪兽级破冰船才敢在这个时候继续向若北极点突进。YAMAL号,全世界最大的破冰船,隶属于俄罗斯,两台重水式核反应炉给它提供了几乎无尽的动力,坚厚的装甲舰艏能够轻易地撞碎6米级别的冰山。全世界的破冰船中,除了
玄幻 连载 39万字
这个反派有点良心,但是不多!

这个反派有点良心,但是不多!

家养了只肥兔
秦风穿越荒古成为秦家大少爷,双胞胎二弟还是传说中的天选之子,更是拥有一块万中无一至尊骨。本以为能抱着二弟的大腿走上人生巅峰,偏偏遇到个不正经系统跟他说做反派有前途。“叮咚,挖出弟弟至尊骨,获得无敌重瞳!”………秦风:开什么玩笑,那可是我的挚爱亲朋,手足兄弟啊……桀桀桀桀,我愚蠢的欧豆豆,你感受到绝望了吗?从此整个荒古都在唾弃他为了力量不择手段,可当真相曝光的那天,无数人被感动流泪,秦风这些年太不容
玄幻 连载 520万字
武炼巅峰

武炼巅峰

莫默
武之巅峰,是孤独,是寂寞,是漫漫求索,是高处不胜寒逆境中成长,绝地里求生,不屈不饶,才能堪破武之极道。凌霄阁试炼弟子兼扫地小厮杨开偶获一本无字黑书,从此踏上漫漫武道。新书《人道大圣》已发,求支援!!
玄幻 连载 2882万字
天人图谱

天人图谱

误道者
如果人类的生命可以一直强大下去,无限拔高,那终有一日能与天相接!…………《天人图谱》书友群,群号:(535311175)
玄幻 连载 379万字
我在大夏窃神权

我在大夏窃神权

码字手痛
大夏太和元年,这天下繁华到了极致,也热闹到了极点。玉京的圣上修长生,宫里的天后拜佛陀。鲁家才造个蛛楼能翻山,墨家又造个飞鹏压一头。上九流里,出了位心圣继绝学。下九流中,来了名剑客开新天。兵家刀戈屠百万,名家言语能杀人。阴阳秘术逆乾坤,纵横捭阖乱山河。北边的蛮夷要南下,旧里的古神欲开海。庙堂上,多是名利客,江湖里,不乏侠义辈。成王败寇争一时,微言大义传百代。天下纷争起名利,世间公道在人心。·····
玄幻 连载 178万字
故障乌托邦

故障乌托邦

狐尾的笔
改装金属义体,AI女友,脑内神经网络,赛博空间,这是一个拥有超高科技的世界,各种科技可以如同魔法般改变你的生活。虽然过去的绝症癌症在纳米医疗机器人面前不值一提,然而新的科技水平也会衍生各种各样的新问题,新麻烦,和新的…赛博精神病。“什么是资本主义啊?”孙杰克双手叉腰,身体后仰。
玄幻 连载 127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