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七零文学网】地址:70wx.com
心思被看破,杜娘子反而松了口气,有些为难道:“这事是关于我家巧姐嫁衣的。我见夫人针线功夫,竟和城中最好的绣坊不相上下,就存了想让夫人帮忙绣嫁衣的心思。可我知道夫人一家人不过是路过此地,并不打算久留的,就没好意思开口。”
冉樱一家人确实是路过,要不是两姐妹刚到夔州就高烧不止,一家人根本就不会停下来歇脚。而且,绣嫁衣是件相当繁琐的事,没两三个月做不下来。冉夫人要是停下脚来接了这么一个活,就意味着全家至少得在夔州多呆两个月。
冉夫人垂下眼帘,低头做思考状。
杜娘子见她没有立马回绝,就知道此事有戏,趁热打铁道:“夫人,我知道这是个不情之请。工钱方面不会亏待的,十两加上所有人不收房费和伙食费,怎么样?”
这就相当于在这白吃白喝白住,净赚十两银子。冉夫人的心已经动了七分,说道:“这事容我再想想,孩子们该吃药了,得回屋看看。”
杜娘子点点头,把她送到门口,此事差不多可以成了。这笔生意做得一点都不亏,五两银子的红锦就能做一套嫁衣,加上绣花工钱十两,各色丝线差不多二两银子;冉家人一个月的伙食费一两左右,按三个月计算,三两银子。算下来一共是二十两银子,比去锦绣坊便宜了整整十两,省了两个月的纯收入。
冉夫人回房后,本以为会见一副哭天抢地的景象,谁知两个小家伙安安静静的。小宁已经睡着了,冉樱睁着眼睛望着蚊帐顶出神。
难道冉妈妈忘了给两个孩子煎药?不对呀,她去杜娘子房中之前,药就已经煎上了。唯一的解释就是,两位小祖宗已经服过药了。
她伸手摸了摸二人的额头,见体温已经降下来,且没有复发的迹象,心里便安了心。又实在奇怪,昨晚服药的时候二人哭啼别扭着不肯喝,今日怎么就这么听话了?遂问了醒着的大女儿。
“娘,我想了想,反正都是要喝的,又赖不掉,还不如痛快点一口气喝下。我想快点好起来,不想再让娘忧心了。”
冉夫人听得这么一番话,眼中隐隐有了泪花。隔着被子抱住女儿,欣慰道:“我们家的丫头真是长大了。”
晚上,冉妈妈陪着儿子张大牛在另一间房里用饭。大人抵抗力强,和两个病人呆在一起倒不怕。小孩体弱些,过了病气就不好了。何况,张大牛作为唯一一个没有病倒的孩子,更不能冒这个险了。所以,姐弟俩生病后,就没见过张大牛。
每日的早晚饭都由客栈免费提供。早饭一般是面条,晚饭则不定,今日的晚饭就是面条。
冉夫人则坐在床边喂小宁,冉樱的床上放了个小桌子。她半坐在床上吃面,被裹得厚厚实实的,冉夫人生怕女儿做起来受了凉,高烧又复发了。
冉夫人一边喂小宁,一边给冉樱说了下午杜娘子想请她绣嫁衣的事。她倒不是要女儿出主意,只是单纯的说给冉樱听而已。
冉樱花一听,一行人除了冉夫人干活,其他人均可白吃白喝白住,三个月净赚十两,这种好事为何不答应?
“我是想着,太费时间了。何况我们还有十五两银子,去成都路费还是足够的。”冉夫人解释道。
“娘,你有没有想过,万一路上出了点什么状况,又或者到了成都找不到那位堂祖父怎么办?这银子还是多积攒些得好。”
“这,路上应急的银两有预留,娘倒没想过后一种情况。也罢了,娘明天就去回复杜夫人,应下此事。”
冉樱见娘答应了,自家财产重新涨回二十两以上,彻底安了心。又想到这三个月还可以做点吃的去试试水,说不定还能赚点路费。但到底做什么呢,冉樱低头见只剩面汤的碗,心里突然有了主意。
对,就这么办!
第三章
冉夫人应下绣嫁衣的差事,忙着画花样、配丝线,照顾儿女的时间自然就少了。在冉樱的带领下,这几天小宁服药也没再要人哄着,冉妈妈一个人也照看得过来。
冉夫人见此情形,彻底安了心。不过两天时间,就把花样和丝线选配好。杜娘子和杜二姑娘见了,都很满意。
这两天里,冉樱的病也总算好断了根,终于可以不用整日闷在室内。不过小宁就没那么幸运了,他虽然不发烧,头也不晕了。但冉妈妈觉得小宁年纪小,身体不比十三岁的冉樱强,很怕他出门见了风,回头又烧起来了,坚持把小宁拘在屋内。幸好有张大牛陪伴,二人又是同龄,自小是熟识,小宁的被拘着的日子才不无聊。
冉妈妈是个闲不下来的实在人,一天不干活浑身都觉得不舒坦。在杜家白吃白住,又很是过意不去。正巧客栈里有一个浆洗婆子因媳妇生孩子,需要请一个月的假。客栈一时间又难以找到合适的短工,一个婆子又忙不过来。冉妈妈便自高奋勇,要去顶替。冉樱姐弟俩不需要服药后,她就去后院帮着浆洗需要换洗的被褥。
接近中午,冉樱趁着客栈没什么生意的空当,决定采取行动。
她先去后院找到和浆洗婆子有说有笑的冉妈妈,把她拉倒一边,指了指厨房,细细交待了几句。
只见冉妈妈听后拍着胸脯保证:“小姐放心,这活包在妈妈身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