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宗明和朱舜水听了李中山的话都是一愣。

其实大将军府,尚书省和国人议政会都没有讨论过战后如何处置日本国的问题——这个问题在西班牙无敌舰队被击败前讨论似乎言之过早,而西班牙无敌舰队的失败又是来得如此突然。这大概就是海军主力决战的魅力吧?有时候几天甚至几个小时的主力舰队之间的决斗,就能决定一大片海洋,甚至是整个大洋的归属!

而日本又是一个有着悠久闭关锁国传统的岛国——岛国的国防安全往往系于海军,所以有一定实力的岛国通常会非常重视发展海军。譬如英国和丹麦(丹麦在欧洲大陆上有地盘,但是这个国家的中心依旧在西兰岛上),而日本却是个例外,她的实力虽然不弱,但是因为长期实行闭关锁国政策,因而缺乏发展海军的基础。

哪怕这几年得到了西班牙、荷兰、英格兰这些西方海军强国的帮助,但是由于基础太差,日本全国都找不到几个会建造载重500石以上的“大船”的工匠,一切都得从零开始,所以进步依旧非常缓慢。

到目前为止,德川幕府的海军奉行所只建造了几条轻载排水量不到200吨的炮艇,还是在西洋工程师和技工手把手地指导下造出来的。

幕府海军的进步同样也是龟速的,搞了好几年,才搞了一些武装盖伦船和西班牙大帆船来撑场面,连一条正儿八经的五级巡防舰都没有。

而这两年日本国的对外交流就全指着西班牙无敌舰队来维护了,可现在无敌舰队已经“被无敌了”,日本国对外交流的生命线,一下子就被大明捏住了!

虽然日本国内的经济自成一体,也不太指望进出口,顶天就是买点中国的生丝和棉花什么的,中国也不会禁运这些东西。但是日本要进步,要走军国主义不归路,就必须得输入中华和西洋的先进技术,要进口铁料制造武器,要进口硝石制造火药。

而大明只要卡住日本的对外贸易,那日本国就别想再发展了,甚至还会发生倒退!

日本的武力一旦倒退,那大明宰割日本的机会不就到了?

想到这些,郑宗明和朱舜水可就来精神了。

李中山先瞧着那个喜欢鼓吹“大义名分”的朱舜水。

朱舜水拈着雪白的胡须说,“日本如今虽然是将军治世,但是日本将军毕竟不能一手遮天,国中还存在不少疏远幕府的强藩。另外,日本的幕府将军名义上受命天皇治理天下这天皇现在虽然为将军所制,但其终究是名义上的天下主,大义名分还在天皇手里啊。

咱们可以设法挑拨一批疏远幕府的强藩拥立天皇反对将军,如此日本必将重回所谓战国乱世。到了那时,我大明再想宰割日本可就容易了!”

老爷子果然是个知日派,果然是幕府大老德川光国的好老师!这出的点子,一看就是知道是研究过日本历史的专治日本啊!

不过朱老爷子年纪太大了,第一任“五星天皇”他是干不了的。

于是李中山又瞅瞅郑宗明。

郑宗明说:“大将军,下官以为,唯欲宰割日本,必先征服九州,唯欲征服九州,必先掌控朝鲜!现在朝鲜已经被隋国公所掌握,而九州也有部分在隋国公手里。咱们接下去应该一边挑动日本国内的内乱,一边设法征服整个九州.最好能将灵元天皇救出京都御所带到九州,让他在九州建立朝廷对抗幕府。”

这个郑宗明果然是旅日爱国华侨的好榜样啊!都琢磨出“伪九州国”了!

不过这个郑宗明看着有点和气生财,不够凶,看着比“麦皇”差多了,镇得住场子吗?

“二位果然都是足智多谋的能臣,且又熟悉日本国的内情!”李中山先是用赞许的语气给郑宗明和朱舜水送上两顶高帽子,接着又话锋一转,“不过我大明乃是天朝上国,素来讲究以德服人,怎么能宰割山川异域,风月同天的日本国呢?”

以德服人?是以武德服人吧?

“大将军果然仁德!”朱舜水捋着白胡子笑道,“老夫唐突了……不过咱们辅助天皇,打倒不守臣节,不行仁义的德川幕府,就是以德服人!”

郑宗明笑道:“大将军有所不知,日本乃武士之国,素来最重武德。我国虽实心相助,但也必须先以武德服之,尔后才能教化倭人,使之躬行仁义,自蛮夷而入华夏。”

不错,仁义道德那是一套一套的!

李中山满意的点点头,笑道:“二位说得没错……对付倭人,必须先用武德,再行仁德,方能使之心服口服!”

说着话,他又瞧

了瞧自己的大军师周昌:“培公,依你之见,咱们需要多少武德才能让倭人臣服?”

“十万足矣!”周昌说。

十万……吨?李中山心说:十万吨当量倒是够了,可现在没有那么多啊!

周昌又说:“三爷用计困住了数万倭寇,他们应该已经知道三爷的武德了!

如果三爷能将这些倭兵收为己用,十万之数就相差不多了……再加上萨摩、长州、土佐等藩,十万倒幕大军不就有了!”

李三爷李中正……

李中山眼前一亮:中正他当第一任“五星天皇”正合适!

“郑尚书,舜水先生,二位以为如何?”李中山心里虽然拿定了主意,但还是要征询一下两个知日派的意见。

“三将军的确武德充沛,如果能破降数万武士,当可以之德服日本。”朱舜水接着又提出个问题,“不过大将军想过没有,德服日本之后,又当如何治理之?”

“大将军,”郑宗明也说,“日本毕竟有两千万人口……大将军是想将日本分成几个国,然后分别以德服人之,还是想维持日本国的统一,以方便布施仁德?”

“分而治之当然是最好的!”李中山说,“两千万人口治理起来的确很不方便……可是又该如何分日本而治之呢?

这分而治之的事情,单纯依靠武德恐怕也很难成事吧?”

“倒也不是很难,”郑宗明摇头道,“而是很贵……可能会得不偿失!如果大将军只是想推翻德川幕府,再换一个听话的日本国幕府上台,倒是没有太大的难度。”

推翻德川换岛津或毛利?李中山心里琢磨:仿佛也没太大的意思吧?

日本终究还是要分成几块来治理为好!

朱舜水思考了一会儿,缓缓道:“其实也不是没有巧办法……”

“舜水先生有何高见?”李中山赶紧请教。

“高见不敢,”朱舜水笑道,“只是一点想法……”

李中山见他欲言又止,便赶紧催促道:”“先生,别卖关子了,快快到来吧!”

“将军莫急,老朽这就知无不言,”朱老爷子斟酌着说,“日本国所谓的将军治世,其实就是一种变相的分邦建国之法,将军之下的藩主大名,其实就是一个个诸侯国的国主!

这套体制本来就极容易造成分裂!早年的室町幕府就因此难以控制地方大名,最后整个国家都分崩离析,日本也因此进入所谓战国乱世。

如果不是出了织田姓长,丰臣秀吉,德川家康这样的英雄,一步步将日本重新统一起来……这个国可能就真的散了。

而德川家康在压服群雄,一统日本之后,实际上采取了一种类似于汉朝郡国并行制的办法来治理国家。

虽然日本国内的异姓诸侯极多,郡县,或曰天领所占份额始终没有办法压服地方大名的地盘。

但德川幕府又采取了交代参觐之法,使各地大名不是奔忙于道中,就是常居于江户,没有多少时间去治理地方。

久而久之,诸侯就和地方疏远,和幕府亲近了……”

小说推荐:《炮灰男配的人生(快穿)》《重开吧!蜘蛛侠!》《独悦你[带球跑]》《从1979开始的文艺时代》《我的法宝能无限升级》《我有一个修仙世界》《重生成阴鸷太子的心尖宠》《四合院之车门已焊死》《又逢君》《动物世界四处流传我的传说[快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历史小说推荐阅读 More+
我在现代留过学

我在现代留过学

要离刺荆轲
所谓天子者,父天母地,为天之子!或曰:天子做民父母,以为天下王!而朕,曾为天子!承六世之余烈,邵述先帝之志。鞭西贼而惩旧党,所能必为,所伐必克,扫皇宋百年之积弊,使天威远畅,丑氐震叠!奈何天不假年,英年早逝!幸上苍哀怜,使朕于九百年后重活,留学于现代之世,经历科学之盛!如今!朕留学归来,重归少年。三尺长剑在手,问尔群臣:何日缚得苍龙?
历史 连载 402万字
谍影:命令与征服

谍影:命令与征服

拉丁海十三郎
……特务处小萌新。庸人一个。啥都不懂。抓日谍就是开盲盒。雷达扫描。抓到谁就是谁。没事就搞钱……泡制假情报……搅动风云,幕后黑手,世界乱不乱,由我说了算。搞建设不行。但是搞破坏很行。打闷棍技术Lv99……于是……一个奇葩游走在黑暗中……有人趋之若鹜,有人恨之入骨……走着走着,路好像走歪了?……
历史 连载 775万字
护心

护心

九鹭非香
周也、侯明昊主演《护心》影视原著,《苍兰诀》之后,晋江人气大神九鹭非香又一暖萌救赎仙侠力作!暴躁仗义吃货侠女VS又强又惨痴情妖龙,末路穷途,他心我命,拼残骨,温冷魂。她想保护他,像个英雄!被心爱之人抽筋剥骨封印于四方的千年妖龙天曜,逃出封印,附上一夭折男童之身,伺机取回龙骨。心中怀有他护心麟的雁回的出现,让天曜看见了希望,决心利用她,寻残骨。他被她数次拼死相救的义气所感动,她也在不断被牵扯出的事件
历史 全本 59万字
晚明海枭

晚明海枭

朱楼醉茶
明末什么最重要?钱财!有钱才能爆兵,有兵才能争霸。所以林海早早就确立了目标,先垄断马六甲海峡以东的海贸,再殄灭建虏、扫清流寇,捎带手在东瀛南洋搞搞殖民。当然,还要把半截入土的大明埋了,新的帝国就建立在晚明的坟场上,充分吸收这具腐朽躯体中所蕴含的养分。商帮行会、市镇经济、侈丽风俗、市井文化……当晚明社会的这一切和具有海洋基因的新生政权相结合,这将是一个不一样的帝国。
历史 连载 42万字
飞扬跋扈,从唐人街开始

飞扬跋扈,从唐人街开始

不吃葱花
19世纪末,华工在美沦落为三等人。民间对华工的歧视与冲突越演越烈,袭击也逐渐增多。在旧金山的唐人街,大烟馆、赌档林立,堂口、会馆,鱼龙混杂。直到这一天,陈正威从船上下来,脸上洋溢着灿烂的笑容。“我喜欢这里空气中弥漫的火药味。”“我跨过半个世界来这里,可不是为了来挖矿的。”
历史 连载 178万字
泰昌大明

泰昌大明

魔法龟Revo
万历四十八年,大明朝已存续252年了。252年不仅是帝国的国祚,更是体制性土地兼并的持续时间。神宗以“倒张、倒冯”为始,以“三大争”为继,以“妖书、梃击”为末,一手开创出明末两党对立的局面。又在集权于己身之后怠政三十余年。在神宗的催化下,两百多年几乎一成不变的官僚系统和治理体系进入了全面腐朽的最后阶段。阶级对抗、官民冲突、女真入寇。内外交困之下,帝国终于走到了灭亡的边缘。7月21日,朱翊钧晏驾,朱
历史 连载 37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