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七零文学网】地址:70wx.com

目睹了全程的李基,看着徐庶那恨不得当场为刘备粉身碎骨的神色,暗中则是感慨了一句:主公的魅力稳定挥。

莫说是徐庶,就连石韬此刻看着刘备的眼神之中都闪烁着崇敬。

死忠+2

不过,李基看着刘备对徐庶的安排,却是出言提醒道。

“中原战乱将至,留下徐庶母亲一人在颍川未必安全,主公何不将徐庶的母亲也一并接到吴郡,如此亦能让徐庶忠孝两全,一边求学,一边也能在母亲膝下尽孝。”

此言一出,无疑是同时惊醒了刘备与徐庶两个梦中人。

看对眼了的两人,刚刚的注意力尽数都只在对方身上,一时还当真没有考虑到此节。

更重要的是,刘备如今在吴郡有着固若金汤的地盘,与其将徐庶母亲留在颍川徒增隐患,还不如直接接到吴郡生活。

惟一让刘备有些犹豫的,那便是将徐庶母亲也接到吴郡,徐庶学成之后碍于母亲的存在,也不可能会再选择其他人效忠了。

这与刘备不欲挟恩图报的本心,颇有些冲突。

犹豫了一阵后,刘备温声地开口道。

“汝若是不嫌江东闷热,亦可如子坤所言将母亲一并接到吴郡,且汝亦无须顾虑其他,遑论汝能否有所学成,随时都可与母亲离开吴郡。”

“吾愿意!”

几乎是在刘备话音刚落的瞬间,徐庶便是毫不犹豫地答应了下来。

“徐庶不必焦急,可先返家与母亲商议一番,且看看老人家的意见再作决定不迟。”

刘备说道。

“不用了。”

徐庶摇了摇头,开口道。“吾母对刘皇叔甚是推崇,且吾忧心于如何筹集路费前往仁德书院求学而不影响老母之时,亦是老母一力推荐前来求助于刘皇叔,言及刘皇叔以仁德为本,必会相助。”

此言一出,刘备既是欣喜又是意外地说道。

“就连老人家亦知刘备之名?”

“然也!”

徐庶点了点头,道。

“故以,若是母亲知悉刘皇叔相邀前往吴郡定居,必不拒绝,反而会大为欣喜也。”

“好好好。”

刘备连赞了几声,心中萌生着几分喜悦。

刘备不为其余诸侯的阿谀奉承而志得意满,却是知悉就连中原一老妇人深知自己以仁德为本而喜悦万分。

这在刘备看来,足以佐证近几年来自己并非是毫无作为的,就连远在中原地区的百姓也在深深地认可着自己。

知备莫若基!

李基如何不知此刻刘备心中的感觉。

甚至刘备大喜之下,亲自前去拜访了徐庶的母亲,言明欲邀其前往吴郡定居。

徐庶母亲亦可称之贤,面临如此重大抉择而没有半分犹豫,当日就选择了变卖家中的田产房屋,以全徐庶南下求学之志。

在与刘备的交谈中,徐庶母亲更是言及早早就有变卖田产以做徐庶求学路费的心思。

只是孝顺的徐庶宁死不受,不愿为了心中之志而苦了母亲生活,所以才迟迟滞留在颍川没有外出游学。

这让李基既感慨徐庶与其母之间的感情,又更深一步地明白了当世学子求学之艰难。

这还是徐庶家中勉勉强强能与寒门沾上一点边,起码比普通百姓要强上许多,如此尚且难以求得学问,其余寒门或平民想要求学的艰难程度可想而知。私学?

私学所招收的除了有关系、有背景的学子外,想要加入私学就得充分展现天资与能力。

可这在某种程度上,又会陷入到一个类似于招聘有多年工作经验的应届毕业生的逻辑怪圈之中。

随后,李基也特意考究了一下徐庶,现徐庶的思维敏锐,但也确实如他所说的一般,才疏学浅。

有天赋,但是还没有开……

反而是徐庶的武力值相当不凡,与夏侯兰切磋居然能够不分胜负。

莫看夏侯兰似乎在刘备集团之中就是个文武计量单位,随便一个有名有姓的将领都干不过,但那也得看夏侯兰的对手都是谁。

赵、关、张先不提了,其余的也都是甘宁、蒋钦、徐盛之流……

所以夏侯兰或许觉得自己的武力很弱,但李基感觉夏侯兰的武力水平,放眼整个大汉应该也能算得上是个二流顶尖的水准。

可立志要成为谋士的徐庶拥有这等武力,这就让李基的内心颇有些复杂起来。

以徐庶所展现的天资,只要用心培养一段时间,恐怕徐庶会成为谋士里武力最强的。

武力比徐庶强的,恐怕也将没有徐庶的脑子好用。

而将徐庶的事情都大体安排妥当后,颇为看重徐庶的刘备,还特意亲自请求李基行军途中指点一下徐庶。

对此,李基自然不会拒绝,且抱着教两个也是教的想法,就连石韬都被李基一并收入到临时小课堂之中教导。

尽管经过李基的检验,石韬的天资比徐庶要差上一筹,但亦算是一良才。

且徐庶的出现,也让李基开始设想的“英才班”

有了最早的一批学员。

再加上徐庶的心性上佳,对于刘备也可谓是肝脑涂地般的忠心耿耿。

所以李基对于徐庶的教导可谓是相当的用心,打的就是一个准备让徐庶到时候充当一下“英才班”班长,压制一下后续其余笼络而来的英才幼苗的主意。

而在刘备离开颍川郡后,并没有直接前往青州,反倒在李基的建议下往着豫州沛国谯县的方向而去。

这也是曹操的老家所在。

不过李基自然不是去偷曹操老家,而是在锦衣司的打探之下,终于是确认了许褚的所在。

唯一让李基有些意外的是,许褚居然与曹操是同乡……

这让李基有种明明不是去偷曹操的家,但又有种趁曹操外出去挖曹操墙脚的感觉。

这种感觉相当之微妙,但又莫名的……愉悦……

……

而在刘备率军在豫州之中小小绕了一个圈之时。

经由仁德书院的宣扬,再加上赠予了大量世家一本《以德服人》书册。

在极短的时间内,改良纸张与印刷术却是在这一时期在吴郡掀起了一场风暴,甚至卷席到了整个扬州地区。

无数士子为之狂喜高呼,认为全新的文化盛世即将到来。

与沉重且臃肿的竹简不同,书册的轻便以及那整齐的字体,让无数见过了书册的士子都如获至宝一般。

只是与士子们的欣喜不同,书册的出现就宛如是一记重锤敲在了江东世家的心中。

书册的出现,无疑是对世家们的文化垄断的一个沉重打击。

尤其是刘备之势在扬州已有称霸之迹,可书册的出现,却仿佛是在明晃晃地告诉着世家。

即便不需要世家的帮助,有着书册的帮助,刘备同样可以在极短的时间内迅培养出相当一批小吏来维系统治。

世家,不再被刘备所需要!

这一结论,不亚于掘了江东世家的根!在某种意义上,这也就意味着刘备一统扬州之日,便是江东世家开始走向没落之时。

起码,江东世家不可能再如过去那样可以直接坐上去分蛋糕!

一时间,不管是吴郡与会稽郡之内的世家,还是扬州其余各郡的世家人心浮动不已,大量的书信在世家之间不断流转交流。

直至,一份吴郡、会稽郡的布防图不知从哪个渠道流传了出来,落入到了豫章郡朱氏的手中。

很快,在豫章郡朱氏的串联下……

整个吴郡驻守兵力不足两万,会稽郡驻守兵力不足一万的消息迅地流传了开来。

结合着那详细的布防图,吴郡、会稽郡兵力空虚的事实迅被大量的世家所知晓。

世家的异动,同样也给了那些早就对吴郡的富沃觊觎已久的郡守们底气。

四郡郡守与世家的联合度快得吓人,又似乎是在多股势力共同推动之下变得合情合理……

其中,九江郡、庐江郡、丹阳郡、豫章郡过八成以上的世家迅响应,主动招募当地乡勇与家丁组建成军。

四郡郡守们亦是迅地抽调各城郡兵进行集结……

让贾诩感到几分喜剧的,却是这四郡所组成的联盟,居然私下以“讨吴联盟”

自称,仿佛是与中原的“讨董联盟”

相互呼应似的。

唯一让贾诩略有些惊讶的,则是那些世家们倾尽底蕴,抽调大量的家丁奴仆之下。

据锦衣司各地反馈回来的情报预估,世家联合扬州其余四郡的郡兵,居然能够组建出一支近过十万之数的大军。

尽管这一支大军在贾诩看来大多都是些杂兵,也就是黄巾军一般的水准,但不可否认的是数量之庞大令人惊讶。

(本章完)

《三国:我的计谋模拟器》转载请注明来源:七零文学网70wx.com,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历史小说推荐阅读 More+
护心

护心

九鹭非香
周也、侯明昊主演《护心》影视原著,《苍兰诀》之后,晋江人气大神九鹭非香又一暖萌救赎仙侠力作!暴躁仗义吃货侠女VS又强又惨痴情妖龙,末路穷途,他心我命,拼残骨,温冷魂。她想保护他,像个英雄!被心爱之人抽筋剥骨封印于四方的千年妖龙天曜,逃出封印,附上一夭折男童之身,伺机取回龙骨。心中怀有他护心麟的雁回的出现,让天曜看见了希望,决心利用她,寻残骨。他被她数次拼死相救的义气所感动,她也在不断被牵扯出的事件
历史 全本 59万字
黜龙

黜龙

榴弹怕水
此方天地有龙。龙形百态,不一而足,或游于江海,或翔于高山,或藏于九幽,或腾于云间。一旦奋起,便可吞风降雪,引江划河,落雷喷火,分山避海。此处人间也有龙。人中之龙,胸怀大志,腹有良谋,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一时机发,便可翻云覆雨,决势分野,定鼎问道,证位成龙。作为一个迷路的穿越者,张行一开始也想成龙,但后来,他发现这个行当卷的太厉害了,就决定改行,去黜落群龙。所谓行尽天下路,使天地处处通,黜
历史 连载 497万字
那年,那雪,那个醉酒书生

那年,那雪,那个醉酒书生

一只小冻离
关于那年,那雪,那个醉酒书生:“顾川,你要造反吗!”“陛下,臣冤枉啊!”“那为何玄月军统领、白莲教圣女、影衣密卫、珈蓝女王、道宗行走……都在你这里!”顾川发誓,一开始他只想躺平。可躺着躺着,身边跟随的人就越来越多了。没办法,他只好提枪上马,安定天下!武凰元年,女帝登基。金銮殿上,女帝质问:“顾川,你这是要以下犯上吗!”“陛下,臣不敢!”“你敢!”
历史 连载 118万字
亮剑:团长你给我留点

亮剑:团长你给我留点

浮云里的风
李晋重生亮剑世界,成为新一团的一名小排长,并获得了战备系统,只要打鬼子,就可以获得贡献点兑换武器和粮食。面对如此诱惑,他果断带着手下去打鬼子,武器换了一批又一批,当李云龙知道后,直接跑过来打劫。“团长
历史 连载 496万字
蝉动

蝉动

江苏棹子
私家侦探左重回到过去,战斗在敌人的心脏,外号笑面虎,擅长背后一刀,精通玉座金佛原理,斯蒂庞克定式。
历史 连载 613万字
泰昌大明

泰昌大明

魔法龟Revo
万历四十八年,大明朝已存续252年了。252年不仅是帝国的国祚,更是体制性土地兼并的持续时间。神宗以“倒张、倒冯”为始,以“三大争”为继,以“妖书、梃击”为末,一手开创出明末两党对立的局面。又在集权于己身之后怠政三十余年。在神宗的催化下,两百多年几乎一成不变的官僚系统和治理体系进入了全面腐朽的最后阶段。阶级对抗、官民冲突、女真入寇。内外交困之下,帝国终于走到了灭亡的边缘。7月21日,朱翊钧晏驾,朱
历史 连载 37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