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零文学网【70wx.com】第一时间更新《苟出一个盛唐》最新章节。

回凤翔的途中,李晔仍是心绪难宁。

他隐隐约约感觉重振大唐似乎不是一句口号。

关中、陇右、河西、西域,一条脉络在他脑海里时隐时现。

“张钧恐怕观察我军良久,埋伏阿史那将军,也是试探我军的实力。”李巨川目光一闪,尽管他对两人的谈话充满好奇,但李晔不提,他也不能问。

试探是正常的,唐廷若实力太弱,张钧也不会开那个口。

只不过唐廷有那个实力吗?

关中有那个实力吗?

“下己,你说大唐能恢复西域吗?”李晔突然来了一句。

李巨川愣了一下,他是传统文人,目光也集中在中原地区。

得中原者得天下的思想在他们脑中牢不可破。

“以现在关中的实力,恐怕力不从心。”李巨川实话实说。

李晔心中一叹,还是实力不足,若自己早穿越个三五年,手上十万神策军,或许不必如此艰难了。

不过机会还是有的,既然要用兵陇右,那边的情况总要摸清楚。

“下己知道陇右嗢末人吗?”李晔问道。

一听“嗢末”两字,李巨川小眼睛亮起来,“嗢末人当年是吐蕃的军奴、农奴,议潮公沙洲举义,振臂一呼,陇右河西之地纷纷响应,驱赶吐蕃贵人,投归议潮公,不过此时朝廷担心归义军尾大不掉,出兵驱赶了凉州归义军,后来先有庞勋之乱,后有黄巢之乱,朝廷自顾不暇,陇右逐渐空虚,嗢末人趁势攻陷陇右诸州。”

李晔听完,连连叹息,唐廷这么对张议潮实在有些不地道。

要说唐朝的皇帝基本还算及格,但到了唐末,接连出了懿宗、僖宗两个昏君,本来就江河日下的大唐,终于到了黄昏落日的地步。

“军奴、农奴?中间会不会有唐人?”

“陇右河西本就是我华夏故地,自然唐人不在少数,吐蕃人分而治之,笼络当地大姓,以为爪牙,奴役平民百姓,丁壮者沦为奴婢,种田放牧,年老体弱者肆意屠戮,禁止境内百姓穿唐衣说唐言,一律改用吐蕃服饰言语,故一百年来,不少唐民已然蕃化。”

“也就是说还有没吐蕃化的唐民?”

李巨川微微一笑,皇帝的心思他如何不知,傲然道:“我中土风华岂是那么容易改变的,当地之人不过慑于吐蕃人之残酷刑罚,不得已为之,大唐若是强盛,何愁他们不恢复衣冠?”

李晔也笑了起来,别的自信没有,文化自信还是有的,恰好唐宋之际正是中华文化最璀璨之时。

“陛下,嗢末人并非一个整体,而是松散各部,互相之间亦有攻伐,朝廷不一定要用武力征服,可分化瓦解,招降纳叛,不可使其中任何一部坐大,两三年之后,关中恢复一些生气,大军一到,嗢末人自然不敢抵抗。”

李晔眼神一亮,“下己何以如此了解嗢末之事?”

“当年黄巢攻陷长安,关东关中战火连天,关中之人不是随僖宗奔蜀中,就是西逃凤翔、陇右,臣在陇右待过一段时日,故对陇右局势有所了解。”说到往事,李巨川眼神黯淡起来。

李晔一时沉默不语,看着沿途的大好河山,千百年来,掩埋了多少华夏先烈的尸骸,才换来的这片土地。

“下己,陇右之局,朕想让你来主持!”李晔在战马上望着李巨川。

李巨川全身一震,却并没有推脱,向李晔拱手施礼:“臣必肝脑涂地,以报陛下知遇之恩!”

“肝脑涂地就免了,你我君臣协力,何愁大唐不能再兴?”

如今关中除了泾原,还有朔方、鄜坊、夏绥等镇,对唐廷没有什么逾礼之举,甚至历次节度使更换都禀明朝廷,等待朝廷的册封。

上次李思孝出兵渭北,顿兵细柳城下,没有造成任何破坏。

现在李晔也没心思去招惹他们。

党项人和自己面临的困境也是一样的,缺人。

凤翔城恢复了大半活力,不过百姓对穿着盔甲的士卒仍有畏惧之心,不似陇州那般拥戴,见了士卒都是绕着走。

短时间里,恐怕无法改变百姓和士卒的关系。

两日之后,阿史那真延回到凤翔。

阿史那真延满脸惭愧,虽说张钧并没有为难他,但身为将领,被敌人擒住,已经是最大的侮辱,在军中已是笑柄,见了李晔,当下满脸热泪跪在地上,“末将、末将对不起陛下的栽培。”

李晔赶忙扶起他,其实自己也有问题,把他分到了高行周的天策军,人生地不熟,加上他断了一只手,肯定会受到士卒另类的眼光。

“朕没有放弃你,难道你自己放弃自己了吗?”

“末将、末将没有放弃自己,只怕辜负陛下的期望。”

李晔对他满心的愧疚,他的这只手也是因为自己丢掉的。

不过眼下的情况,让他继续留在天策军中肯定不合适,兵败被擒,更加抬不起头,也指挥不动手下士卒。

#送888现金红包#关注vx公众号看热门神作抽888现金红包!

想了想,脑中灵光一闪,“朕对你另有重用!”

阿史那真延眼泪都忘了擦,看着李晔。

“朕要重振大唐,必要恢复陇右,眼下陇右诸州皆在嗢末人手中,朕欲派你前去,你可敢去?”

阿史那真延慨然道:“就算是粉身碎骨,也没有末将不敢去的!只是陛下要臣做些什么?”

“做什么是你的事,占山为王,攻城拔寨,收拢流民,发展势力,随你去做,不要以朝廷名义,以免引起各方警觉,凤翔会全力支持你,也许两年,也许三年,朕引军东来之时,希望看到你能有一番天地!”

阿史那真延脸都涨红了,“末将遵命!”

既然是渗透,肯定少不了细作,李晔干脆派人去长安召张行瑾。

细作营加上阿史那真延部,还有李巨川坐镇凤翔,一盘散沙的陇右怎么着飞不出自己手心。

张行瑾还没赶到凤翔,蜀中战报先来了,王建引六万大军出剑阁,吞并山南西道以南十数州。

不过王建的胃口显然不止于此,居然引大军直扑兴州而来。

兴州杨鉴已经向凤翔发来求援急报。

自古得陇望蜀,现在反过来了,王建得蜀望陇。

李晔一阵窝火,也不知道王建脑子被门夹了还是怎么回事,东川顾彦晖不打,兴元李继岌不打,反而直接来找自己。

难道自己看起来好欺负一些?

“陛下不必惊慌,王建不过虚张声势而已!”李巨川谏道。

“他为何要虚张声势?”李晔甚至怀疑王建的目标就是凤翔。

凤翔若是失手,陇右战略就别想了。

李巨川道:“兴元未下,王建不敢拥兵北上,此举一石二鸟,试探朝廷和李继岌的反应,陛下静观其变即可。”

李晔心中稍安,凤翔只有两万多的兵力,真打起来,李晔有些发虚。

王建向来跟唐廷关系不错,现在还是盟友关系,山南诸州就是自己留给他的。

出来混,总要讲点规矩吧?

唐廷再怎么衰微,也是你王建名义上的老大。

小说推荐:《重回1958,打造世纪豪门》【混混中文网】《规则类怪谈扮演指南[无限]》【泡书吧】《我娘四嫁》《下乡妹妹高考回城[七零]》《这个武神太极端了》【都来读小说】《穿成科举文里的嫡长孙》《人渣反派自救系统

天才一秒记住【七零文学网】地址:70wx.com,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历史小说推荐阅读 More+
晚明海枭

晚明海枭

朱楼醉茶
明末什么最重要?钱财!有钱才能爆兵,有兵才能争霸。所以林海早早就确立了目标,先垄断马六甲海峡以东的海贸,再殄灭建虏、扫清流寇,捎带手在东瀛南洋搞搞殖民。当然,还要把半截入土的大明埋了,新的帝国就建立在晚明的坟场上,充分吸收这具腐朽躯体中所蕴含的养分。商帮行会、市镇经济、侈丽风俗、市井文化……当晚明社会的这一切和具有海洋基因的新生政权相结合,这将是一个不一样的帝国。
历史 连载 42万字
覆汉

覆汉

榴弹怕水
负大任,回千年,群雄并起三国乱,逞义气,斗江山,逐鹿中原起烽烟,狂风起,旌旗卷,刀关剑影月光寒,图天下,留美谈,万里山河碧血染。一个古汉语专业大学生坑爹穿...
历史 连载 503万字
红楼之平阳赋

红楼之平阳赋

东辰缘修
本以平安一世,没想还是风起云涌,风起了,心动了,最后散落红尘!离奇而又平淡的穿越,张瑾瑜这个蓝星历史系高材生,穿越到平行世界的一个封建王朝大武帝国,成为边境平阳郡城的一个守备将军,阴错阳差的主宰了北方的战局。封侯拜爵贵不可言,本想着一辈子就这么过去了,偶然一次回京述职的时候,遇到工部主事秦业带着工匠给自己修缮圣上在京城赐给自己的大宅院,说是工部员外郎贾政特意嘱托的,张瑾瑜听到熟悉的名字,这才猛然知
历史 连载 399万字
玄天宗修行记事

玄天宗修行记事

枯泽
生在修真界玄门第一大宗玄天宗领地父母都是宗门弟子这算什么?这不就是相当于投胎清华学区房,爹妈还是校职工?Easy模式开启,人生还不随她浪!
历史 连载 10万字
晋末长剑

晋末长剑

孤独麦客
正如唐代诗人徐夤在《两晋》诗中所写的那般:“三世深谋启帝基,可怜孀妇与孤儿。罪归成济皇天恨,戈犯明君万古悲。”西晋得国不正,犯了太多错误,继承了东汉、三国以来的种种弊端。到了晋末,已经积重难返,亟待重新构建帝国的价值观及统治体系。但是“谁知高鼻能知数,竞向中原簸战旗”,历史没有给他们这个机会。自作孽,不可活。穿越者来到逐渐崩溃的西晋末年,他所能做的是——先活下来。
历史 连载 374万字
崇祯重振大明

崇祯重振大明

凤凰北斗
一个现代人穿越成为大明崇祯皇帝,重振大明朝的努力。以《崇祯长编》《崇祯实录》《酌中志》等为准,前期按真实历史上的时间线写。
历史 连载 138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