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零文学网【70wx.com】第一时间更新《苟出一个盛唐》最新章节。

韩偓最后才把这件事拿出来讲,意思很明确。

就是希望朝廷不要太激动。

看热闹就行,千万别头脑发热,又整出什么幺蛾子。

前次征伐河东,朱温叫的最凶,却是出工不出力,集中主力攻伐时溥。

而这次李克用背叛,更给了朱温时间消化时溥势力的时间,中原之地,只剩下山东一隅朱谨朱宣兄弟,被吞并已是时间问题。

这才是闷声发大财的典范。

朱温势力的暴涨,给唐廷和李克用结盟提供了前提条件。

从朱温一系列的战略来看,他身边应该有个非常厉害的谋士,李晔以前记得这个人好像叫敬翔。

目前看,这个韩偓谋略也不差。

“晚上我们三人在大明宫武英殿碰个头。”李晔沉吟良久才道,这么重大的事,还是当面谈的好。

说完这些,天色大亮,已到了用早餐的时间。

韩偓告退。

宫中庖人送来食物,大桶大桶的粟米粥。

李晔也不挑剔,跟小伙们一起吃。

吃完继续站队列,很多人觉得这么站着像大傻子,只有李晔知道,一支军队的起始就是培养整体意识。

不得不说,长安城子弟素质还是比较高的,今天就比昨天有样子多了,一个个笔挺挺的,精气神比昨天强多了。

李晔为人随和,但在训练的时候特别严格。

做不好可以理解,只要努力就行,但如果不服从命令,那就是态度问题,这两天又被他赶走七人。

一天的队列站下来,还是比较辛苦的,李晔也是累的不行。

昭宗的身体基础不是很好,这也是李晔坚持跟着一起训练的原因。

身体是一切的基础,唐末好几位有作为的皇帝,都是因为身体不行才人亡政息的。

司马懿身体好,熬死了所有牛人,才能笑到最后。

所以身体是李晔伟大苟且计划的重要一环。

晚上照例是猪肉,不过唐朝的猪肉没有后世做的好吃,基本就是大肉片子煮莼菜。

经过后世美食轰炸的李晔实在吃不下去。

没办法,这是大唐,东坡肉要等到宋朝才出来。

小伙子们吃的津津有味,寻常人家,一年到头也吃不到一次荤腥。

其实唐人是吃不惯猪肉的,达官贵人喜食羊肉,但到了唐末,到处都是吃人肉的野兽军队,有猪肉吃就不错了。

李晔还寻思着有机会做一两顿红烧肉吃吃,可惜没有酱油,糖更是奢侈之物,只能作罢。

今天大家都比较累了,李晔也就没再讲故事,而是让他们早些休息。

明天他还准备着给他们一个大大的“惊喜”。

武英殿在太宗朝时,算得上数一数二的大殿,经历黄巢之乱,朱玫之乱后,基本成了废墟,只是架子没倒,跟如今的大唐一样,在风雨中飘摇。

天黑,李晔赶到的时候,张承业、韩偓穿着黑衣等候多时。

他们见李晔一副短衣打扮,像个刚从农田干完活的农人,不禁都看着他,旋即,张承业泪流满面,“奴婢无能,让大家委屈了。”

韩偓也黯然神伤。

堂堂大唐皇帝,沦落成这个样子。

李晔心中暗笑,他身为现代人,最受不了的就是皇帝各种礼服和繁文缛节,所以图省事,跟小伙子们穿一样的衣服,没想到让两人心酸起来。

李晔扶起张承业:“不必感伤,眼下大唐危如累卵,正是我等奋起用命之时,何必拘泥于小节?”

张承业比李晔大了整整二十岁,人很精神,满脸正气,就是在李晔面前太谦卑了。

“大家折杀奴婢了。”

李晔最烦的就是奴婢奴婢的,搞得就像他是一个奴隶主,“我们都不是外人,以后不用这么多礼。”

李晔发话了,两人心中感激。

见面不容易,所以没用的废话都省了。

听完韩偓的谋略,张承业点头道:“致光此略大妙,结盟河东势在必行,不过,一个河东恐怕还压制不了朱全忠,还需联络杨行密,南北牵制,让朱温无暇西故,我们才有时间从容收拾关中。”

“张将军所言甚是。”韩偓佩服道。

李晔也佩服张承业思维的缜密,“何人可出使河东淮南蜀中?”

张承业道:“奴……臣昔日跟晋王有过照面,知其脾性,不如由臣以河北观察使的身份去行事。”

韩偓道:“臣昔日游历江南,在江淮也有些人缘,臣去联络杨行密,然后转至蜀中,与王建结盟。”

李晔有百分之八十的把握结盟成功。

毕竟能成为一方大佬,眼界绝对是没问题的。

和朝廷结盟,对付朱温,不仅在大义上站的住脚,而且符合李克用杨行密的利益。

对付李茂贞,争夺蜀中门户兴元,也符合王建的利益。

利益才是最稳定的基础。

不过两员心腹全都离京,李晔顿时有些心慌,而且这一去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回来,万一李茂贞发起神经起来,又来兴兵犯阙,没有张承业坐镇,李晔没信心神策军能像上次一样守住长安,更何况还有韩全诲这个卧底,“你们若是不在,朝中若是有什么变故……”

张承业道:“陛下不必担心,臣在神策军中提拔忠心之人上位,孙德昭等人就是投靠李茂贞,也带不走人!”

韩偓道:“臣保举一人,赵崇凝,现为户部员外郎,其人忠心可鉴,劲正雅重,可以准绳中外,朝中之事,都在他眼鼻之下。”

李晔这才放心下来。

张承业又道:“河北动荡,必有豪杰应命而出,臣此去,必为陛下招揽人才!”

李晔现在最大的问题就是缺人。

纵观整个大唐,人才如过江之鲫,但从宪宗朝牛李党政开始,大唐的人才选拔机制被严重破坏,朝廷取士不公,科举形同虚设,朝中要职基本被世家大族把持。

范阳卢氏、陇西李氏、赵郡李氏、清河崔氏、博陵崔氏、太原王氏、荥阳郑氏、京兆韦氏、河东裴氏、兰陵萧氏。

大量底层人才报国无门,只能投奔各地藩镇,使藩镇日益强大。

就是目前朝中,也可以窥见一二,崔昭纬、崔胤,清河崔家,韦昭度,京兆韦氏,裴澈、裴贽、裴枢,河东裴氏。

而黄巢就是几次科举落第,死了心,才开始他伟大的造反事业。

唐末大乱,实际上就是代表世家大族利益的朝廷,和代表底层力量的藩镇互撕。

结果很明显,历史上大唐的命运说明了一切。

李晔若想成事,就必须挪挪屁股,重新站队。

不然大唐就得跟这些世家大族一起沉没。

他李晔也得跟着一起淹没在历史的大潮之中。

张承业不知道李晔心中所想,咳嗽一声,“陛下还有什么忧虑?”

李晔还真想起一事来,要跟李克用、杨行密、王建结盟,朝廷总的拿出些诚意来。

但目前唐廷只剩下个空壳子,除了名义,基本没什么东西拿的出手,想了想,道:“封杨行密为吴王,王建为蜀王如何?”

张承业、韩偓两人同时沉默。

李晔知道历史脉络,这两人迟早要封王的,肉已经被他们吞到肚子里面去了,承不承认又能如何?不如大方一点。

难道让他们向李茂贞学习,带兵到长安来取?

他看得开,他们两人却看不开。

这等于是在挖唐廷的墙角。

韩偓道:“陛下……”

李晔制止了他的劝谏,“不必劝了,朝廷局势如此,我们唯有务实,抛弃一切不必要的虚名。”

大义名分是一把双刃剑,实力够的时候,所向披靡,实力不够,反而会伤了自己。

他甚至想过局势危险的时候,退皇帝位,只称唐王。

天才一秒记住【七零文学网】地址:70wx.com,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历史小说推荐阅读 More+
崇祯重振大明

崇祯重振大明

凤凰北斗
一个现代人穿越成为大明崇祯皇帝,重振大明朝的努力。以《崇祯长编》《崇祯实录》《酌中志》等为准,前期按真实历史上的时间线写。
历史 连载 138万字
民国投机者

民国投机者

有时糊涂
在中国出生,在美国长大,嗯,好吧,好吧,就是穿越这样的老套故事。这是我的第一部小说,如果您认为写得好,请投我一票,如果您认为写得差,请指正。读者群:黄埔军校第一期55374701(招生中)黄埔军校第二期81036724(已满)黄埔军校第三期33045967(已满)黄埔军校第四期85625983(已满)黄埔军校第五期894
历史 全本 835万字
亮剑:团长你给我留点

亮剑:团长你给我留点

浮云里的风
李晋重生亮剑世界,成为新一团的一名小排长,并获得了战备系统,只要打鬼子,就可以获得贡献点兑换武器和粮食。面对如此诱惑,他果断带着手下去打鬼子,武器换了一批又一批,当李云龙知道后,直接跑过来打劫。“团长
历史 连载 496万字
佣兵1929

佣兵1929

山有意
现代佣兵周文意外魂穿到民国学生周文身上。他利用穿越带来的一颗佛珠的神奇功能,再加上后世带来的经验、知识和技能。打造了一只武功高强、军事技术顶尖的佣兵团队。他带领这支佣兵团,历经中原大战、淞沪抗战、称雄上海滩。装备了当世最先进的各种武器,最后投身于伟大的抗日战争中。带着兄弟们杀鬼子......
历史 连载 541万字
秦吏

秦吏

七月新番
战国之末,华夏千年未有之大变局。有人天生世卿。有人贵为公子。他却重生成秦国小卒黑夫,云梦秦简中的小人物。为免死于沟壑,为掌握自己命运,他奋力向上攀爬。好在,他赶上了一个大时代。六王毕,四海一!千年血统,敌不过军功授爵。六国豪贵,皆被秦吏踩在脚下。黑夫只想笑问一句: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南取百越,北却匈奴,氐羌西遁,楼船东渡。六合之内,皇帝之土。在他参与下,历史有何改变?秦始皇固有一
历史 连载 527万字
抗战之火线精英

抗战之火线精英

九耳猫
小宅男在家通宵玩cf,莫名其妙的来到了抗日战场。分享书籍抗战之火线精英作者:九耳猫
历史 连载 469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