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万行情书》转载请注明来源:七零文学网70wx.com
十一月末,北京顺义某别墅区,灵墨工室。
谢青在楼道等试稿开始的时候刷了下微博,意外又不太意外地看见自己又挂在热搜第一,后面还挂了个暗红色的“爆”字。
这是两个星期以来的第四次了。
好多人都在调侃,说她一个家圈的人搞出了娱乐圈的流量。
还全是负面流量。
谢青关掉微博,整理心情,准备全神贯注地应对接下来的试稿。
不是她不食人间烟火不在意这些事,而是如果继续在这件事上浪费时间,她又要没钱食人间烟火了。
她的银行卡里总共还有不到500块钱。
生活总得继续,热搜上那一场硬仗她也并不打算当逃兵,所以她来了灵墨工室。
灵墨工室是做代笔的,在圈子内算绝对的灰色产业。而且代笔这一行本身就是欺骗读者的存在,大多数人都对此嗤之以鼻。
可但凡人类的社会结构还在,大概就无法避免有人要靠灰色产业生存。文学圈又有文学圈的特殊性——在这个圈子里,有很多“傻子”即便混不下去也不想退出,自己没有搞独立创的能力,便宁可给人当代笔也要咬牙继续做这一行。
灵墨工室通过一年时间,把自己做成了这个灰色产业中的战斗机。
者间盛传这个工室的负责人是富二代/煤老板/土大款,因为这个工室的运模式实在烧钱。
绝大多数代笔工室都是线上工的,代笔工本身也不需要面对面完成,在线交稿就可以了。
在这样的前提下,灵墨工室依旧有四分之一的代笔是坐班的。
而且,工室还为他们提供包吃住的条件,住的是负责人本人在北京郊区买的别墅,也不知是哪根筋没搭对。
也正因此,其他工室的代笔走走留留,但灵墨工室的工机会需要抢。
熬不下去被迫来做代笔的者大多没什么钱,谁都希望有个包吃住的环境。
写小说嘛,饱暖才能思□□。不用为下一顿饭发愁的时候,才能安心写东西。
9:00,助理准时拿着稿子出现,打开大办公室的门,请试稿的者们进入。
谢青挑了间离门不太远的格子间,接过助理递来的稿子看看,一共三张a4纸。
前两张是一篇古言文的开端,第三张上附着大纲和几个简单的人设,最后有一句言简意赅的试稿要求:续写三千字,中午12:00前完成。
谢青轻轻地吁气,在助理要离开时询问:“请问有纸和笔吗?”
很多者在开始写前都喜欢用纸笔先理一理脑子里的思路,助理没觉得奇怪,告诉她说:“抽屉里就有。”
谢青边道谢边打开抽屉查看,助理就转身离开了。
屋里噼里啪啦的机械键盘很快开始,谢青打开电脑上的播放器找了首轻音乐来听,拔开笔盖闷头开写。但耳机不太隔音,对面两个人的窃窃私语一字字地渗了进来。
“哎,看绮文出版的官博没,篱发封笔退圈的声明了。”
“在热搜上扫了一眼,没细看。她道歉没?”
“没有,就说因为近期的舆论压力太大封笔退圈,别的什么都没说。”
“……”
谢青握笔的手顿了顿,抬头点开播放器把音量稍微调大了一点,又埋头继续自己写自己的。
她知道她们在说那条被转了3万多热搜。
她右侧的两个格子间坐的都是男者,他们时速都很高,三千字的稿子不到一个小时就敲完了,也无所事事地聊起了八卦。
不过男频和女频的八卦一直不太互通,两方也相互不感兴趣,他们说的事跟微博热搜没关系。
谢青听到离得近的这个说:“哎,你知道工室负责人为什么一直没露脸么?”
离得远点的那个说:“不知道。”
“我一朋友在诚书文化上班,说诚书文化的总裁今天在这儿。”
“诚书文化?去年弄出了好几个大ip的那个诚书文化吗?”
听者表现了明显的不信,“他来这种小工室干什么?”
“不知道。”
开始这个话题的人不厚道的扒不出下文了,话题就此终结。
谢青对诚书文化这四个字有点耳熟,但一时没想起为什么,笔下没停,继续写了下去。
她写稿一投入起来就什么都顾不上,八卦左耳进右耳出,更想不起喝水看时间。
等差不多写完了手头的情节,她抬头一看屏幕,才发现都11:48了。
糟了——!
她赶紧打开word开始敲稿子,可手速有限,就算是照着写好的稿子敲也没能多快。屏幕右下角的时间跳到12:00的时候,她才敲出了八百多字。
刚才带她进来的助理出现在门口,礼貌地敲了敲门:“大家可以提交打印了,五分钟内有效哦。”
谢青:“……”
五分钟,再生死时速也打不完了。
在墙边的打印机响起机器开始运的声响时,她放弃了挣扎,犹豫着站起来提问:“那……那个,我没打完,能交手写稿吗?”
屋里十几道目光唰地全扫到了她脸上。
坐在她旁边的男生扑哧一声,匪夷所思道:“这年头还有人手写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