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此时,对这些一无所知的汤小米母女和村里众人,正走在徐州沛县河口镇渡口前的集市上。

一行人大清早从村口出发,步速飞快,赶到这里的时候太阳才刚冒出来。

为了跟上众人,汤小米只感觉自己的小短腿迈得像风火轮一样,都快摩擦得冒出火星子了。

搞不明白为什么一个个能做到步速那么快,明明她们还背着有东西啊。

有早收的新鲜花生、毛豆、蚕豆、烟叶等,都是要拿去集市上卖的。

看着就沉得很,竟然还能走这么快,陶秋菊和汤小米暗叹不如。

果然古代版的生活没那么好适应,看来还得从心理上、生理上加紧跟上步伐才行。

河口镇整个镇子不大,因为临河有一个渡口,可以运送一些木材、石料、粮食和特产出去售卖,转运之下,才在此处聚集一些人形成了小镇。

平常镇上平静得很,只在逢五的时候才会热闹一些,附近村里的人都赶到这里来,或卖或买,在渡口前形成了自发的集市。

今天是八月十五,据说会格外热闹,一路上没少听大娘们激动地形容往年的场景。

可当汤小米站在其中的时候,四顾打量,只感觉是置身一个乡间小集市罢了,离热闹远着呢。

全镇只有一条从里面伸出来的石板主街,街两边是数得着的几家铺子,粗略看上去一家粮铺、一家药铺、一家杂货铺,进进出出有一些人。

再往前靠近渡口码头处是一个小广场,上面则或坐或蹲着不少来卖货的人,形成了一个散集。

看着同村大娘们兴奋的样子,俨然眼前的场面在她们预期之内。

这让汤小米对她们一路上形容的热闹非凡的沛县庙会,都没有什么期待了。

也对,她可是来自于泱泱十四亿人口的后世,随便去个景点就能人山人海,那是见惯了人头攒动的大场面。

而如今整个国家人口加起来估计还不到两千万,还不如后世一个城市的人多。

这么点人散落到全国各地,汤小米大致算了下,整个徐州可能也就20万人,其中沛县可能就2万人口。

而沛县下设五个镇,估摸着每个镇也就三四千人。

今天能来赶集的,算上十个人里来一个的话,那全部到齐后也就三四百人。

想想三四百人分散到街头巷尾各处,自然显得零零落落不是特别人多的样子。

想到这些,汤小米瞬间对逛集市的热情消了下去,只老老实实跟在她娘身后做采买,一边观察着自己粗略计算的情况对不对。

而陶秋菊才没心思计较到底热闹不热闹,只一心盘算着兜里的钱该如何花在刀刃上。

如今家里的米只够吃几天的了,家里人多,每日消耗比较大,尤其是她不愿意亏了孩子们肚子,早上吃了稀的,中午和晚上的话则必然要吃干的。

这样操之下,无论如何往里面加多野菜,一天五斤米怎么都少不了。

通过这几天和隔壁陈氏的交流,加上记忆中的一些做法,今天她首先要买的便是一些粗粮。

如今不比以往,还是要省着点过,她便决定学着村里其他人家一样,准备做杂粮饭吃。

如今整个徐州主食都是“五谷杂粮”,包括小麦、稻米、高粱、粟、豆等,他们一家也得入乡随俗是吧。

能填饱肚子最重要,再说适当多吃一些粗粮可以补充人体所需的微量元素及膳食纤维,而且还可以起到润肠通便的效果,只要配比不要太失衡就好。

因此她毫不犹豫地找蹲在路边的一个大叔买了五十斤高粱米,2文钱一斤,只稻米一半不到的价格,泡软后混着稻米一起煮着吃,又能多吃几天了。

然后便在心里默默进行资产盘点:大米25斤、高粱米+50斤、铜钱-100文余400文、野菜若干。

创业成功后管了多年公司财务部门的她,做得最多的就是资产负债盘点,进进出出都是上千万的资金流水,实在是没盘过这么穷的家当,实在是有点杀蚊子用宰牛刀了。

“哟,这是找牛湾村买的高粱米呀,那你可买对了,就他们村高粱米好吃!”

孟大娘凑上来说道。

“是的呀,本来想找我们村买的,问了一圈,大家家里都没有余的,这才跑到这里买,待会儿还得背回去呢。”

陶秋菊解释说道。

她也不想费工夫跑到集市买粮食,奈何如今正是青黄不接的时候,村里各家的余粮都不多,所以只得来这里看看。

摆在外面卖的要比镇上唯一那间粮铺便宜一点点,为了省下这十多文钱,她只得早早买下,然后一路背着。

一边后悔没有把老大汤承武带来,那一身的力气,好歹能帮忙扛一扛。

另一边则惦记着省下来的钱,刚好给孩子们去买上次承诺的花生糖。

几个孩子馋花生糖很久了,之前袁氏买过一次,可一直藏得死死的,不给大房几个孩子吃,害得他们只闻得到香味却吃不到嘴里。

花生糖一斤十文钱,其实也不贵,但对他们这种家庭来说,十文钱都够买两斤大米了,原身就怎么都舍不得买给孩子们吃,只得心痛地看着孩子们犯馋。

陶秋菊回忆起原身那种心酸和不舍的心情,想到孩子们当时那个可怜样,咬咬牙决定第一次赶集就满足孩子们这个点,大不了少买两斤米嘛。

一斤花生糖够几个孩子吃好久的呢,为了孩子们这么多天的快乐,值得的!

几个人闻着香气就往杂货铺走去。

只见挨着集市第一间就是杂货铺,两个门面打通,场地还算颇为宽阔,里面摆着高高低低的货架,上面则陈列着各式各样的油盐酱醋茶糖、针线布头、锅碗瓢盆等等。

有点像现代小县城里常见的两元店,主打一个种类繁多。

此时铺子里面进进出出的人不少,店老板索性把前面的挡板都拆开了,方便大家看清并挑选。

陶秋菊率先走进去,边转圈边在心里对比衡量,终于下定决心最终买了30文钱一小壶油、30文钱一小包盐、50文钱一把剪刀、10文钱一根针、20文钱一卷麻线和10文钱两斤花生糖。

“承惠150文!”

店老板打着算盘报出价格。

陶秋菊一脸肉疼地付钱,一小串10文,足足拿出来十五小串。

每给出去一串不由得心疼一下,实在是这钱太不经花了啊!

她不由得忧伤起来,多少年没这么为钱为难过了,再次体会到一文钱难倒英雄汉的感觉。

看来之前还是把一切都想得太简单了,总以为车到山前必有路,可如今才发现这路不知道在何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言情小说推荐阅读 More+
我,班主任,被迫营业

我,班主任,被迫营业

linnay
【本文文案】运夏市三中高一(10)班,是老师们避之不及的存在。高中毕业就要继承家业的富二代、父母离婚各有新家的没人管的孩子、大脑发育障碍的问题少年……全塞进了10班。平均成绩常年垫底不说,家里有背景的......
言情 连载 10万字
都重生了谁考公务员啊

都重生了谁考公务员啊

柳岸花又明
省直公务员陈着意外重生自己高三的那一年。于是,一个木讷腼腆、和女生说话都会脸红、只知道学习的高中生;突然变得通晓人情世故,说话做事总是恰到好处,不仅改变了人生轨迹,也越来越吸引女孩子的关注。女生:陈着你有什么优点?陈着:人老实,话不多。发小:我觉得骗人是不对的,你现在一点都不老实。陈着:没骗!人老,实话不多。(首先声明,绝对不是作者真实经历)
言情 连载 151万字
六零之走失的妹妹回来了

六零之走失的妹妹回来了

半疏
简介:文案:许小华穿到了一本年代文里,成为里头上一世五岁走失,始终未能归家的边缘女配许勉如!原书主要讲述女主许呦呦生父早逝,跟随改嫁的母亲到了许家,成为许家上下皆护在心尖尖上的女儿,倾注诸多心......
言情 连载 161万字
咸鱼世子妃

咸鱼世子妃

如满月
【正文完结】沈芙是个苟且偷生混吃等死的,能嫁进高门显贵的安王府纯属是捡漏。与世子爷定亲的大姐姐突发恶疾,就让在沈家过得谨小慎微的沈芙赶着了。世子心里没有她,沈芙非常明白。她心里也没有他。这世子爷虽位高权重,却也是京城出了名的暴虐杀神,她才不喜欢呢。世子疏离森冷,新婚夜便离开,婚后更是几乎看不到人影,沈芙一点也不在意。她忙着讨好公婆,忙着享受王府的富贵,根本没有时间管那个对她冷漠无视的丈夫。她的要求
言情 全本 8万字
我有一家动物民宿

我有一家动物民宿

赵今
简介:【复健期,手速很慢,作者身弱,且家中康复期病人需照顾,初步定为每周更1~2章】【下本开《(美娱)好莱坞女王》或者《重生华娱做女导》,以创作感觉为主,什么有感觉写什么,重点一提,可能换书名......
言情 连载 5万字
CS:才16岁,让我老登逆袭?

CS:才16岁,让我老登逆袭?

地精咖啡
《CS:才16岁,让我老登逆袭?》刚刚考上大学的江阳因选错专业问题而苦恼着,正思考着未来的道路,老登逆袭系统突然就来了。【三十岁,你职业成绩惨淡,被同时期的天才少年打得道心破碎,终日以直播圈米为生。......
言情 连载 33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