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在下张绣,有何贵干?》转载请注明来源:七零文学网70wx.com

丹阳,泾县。

离东门城外二十五里的军寨内,孙策正在与众将谋划下一步打算,就听有人来报,说是太史慈已被押解归来。

孙策这次讨伐泾县主要就是为了捉太史慈,因此听到消息便亲自出营去接他。

当看到太史慈被五花大绑的狼狈模样,孙策立刻喝散左右士卒,又亲自上前替他松绑。

跟着还把自己的锦袍披在太史慈身上,就要请太史慈进寨:“我知子义真丈夫也。刘繇蠢辈,不能用为大将,以致此败。”

孙策的做法顿时让太史慈大生好感。

心中暗道不愧是能够与主公一战的人物,光是这份胸襟气度就令人心折。

此时此刻,太史慈不禁产生了跟当初的甘宁一样的想法:如果没有先遇到张绣的话,肯定就跟着孙策混了。

正思索间,就听孙策问道:

“神亭相战之时,若公获我,还相害否?”

太史慈笑了笑:“未可知也。”

孙策闻言大笑,拉着太史慈的手就把他请入帐内,邀之上坐,设宴款待。

一时间宾主尽欢,孙策看着气氛到了,便说道:“今后之路,我当与卿共闯——我欲拜卿为门下督,待还后授以兵权,拜折冲中郎将,卿意下如何?”

孙策说完这句话就目光炯炯地盯着太史慈,等待着他答复。

其实这话他本来不想这么早说的。

只是先前他亲自出营喝散士卒,又自释其缚,还将自己锦袍衣之,绝对可以说待之甚厚了。

按照以往的经验,太史慈这时应该纳头便拜才对。

然而自己做了这么多,太史慈却并没有表态。

所以他不得不把话说得更明白一些。

听孙策这么说,太史慈也收敛了笑容,神色一正,“慈今日乃是专程替吾主而来,有一言欲告之孙将军。”

孙策原本是怀义校尉,离开寿春之前,袁术以他职位卑微,难掌大权为由,表其为折冲校尉,代行殄寇将军。

所以现在称之为将军倒也合情合理。

这句话一说出口,原本热闹的宴会刹那变得鸦雀无声。

众人不约而同看向太史慈,像陈武、周泰这样脾气暴躁的更是一拍桌子站起身来:

“败军之将,尚敢言勇?”

“太史小儿,安敢与我陈子烈一战?”

太史慈对孙策客气,对其他人可没什么好脸色,冷冷说道,“有何不敢?便是你二人一起上,我也不惧!”

这句话顿时就惹了众怒,眼见帐内就要上演一出全武行,孙策及时开口喝止众人。

他皱着眉头望向太史慈,有些不解地问道,“刘繇有什么话让你带给我?”

孙策好生奇怪。

先前他在神亭夜袭刘繇时,太史慈就跟刘繇走散,独自引十数骑连夜投了泾县。

刘繇则是会合笮融去取牛渚,结果又被打败,就走豫章去投刘表。

自此两人再也没有见过面。

既然如此,刘繇又怎么能让太史慈带话?

正疑惑间,却听太史慈摇了摇头道:

“我主让我问孙将军一句,‘孙伯符,汝可曾记得那日下雉城外的张博超否?’”

“哗啦”一声,听到这话的孙策被蓦地站起身来,衣襟被酒水洒湿却浑然不觉。

他瞪大双眼望着太史慈:“你说甚么?!”

孙策这副模样让太史慈既是惊讶,又觉得爽快。

干脆又一字一句的又重复了一遍:

“汝可曾记得那日下雉城外的张博超否?”

孙策不禁倒吸了一口冷气,“你、你竟投了张绣?”

太史慈微微一笑,自豪地说道:“正是如此!”

孙策还想再说什么,就听到帐外遥遥传来一声长笑:“孙伯符,别来无恙啊!”

熟悉的声音,熟悉的语气,让孙策一下子就想到了当初自己在江上劫道的情形。

这时帐内众将早已站起身来,悉数围到孙策身旁,虎视眈眈地望着太史慈。

太史慈却是自斟自饮,一副云淡风轻的模样。

看到他这副模样,孙策不禁问道,“子义,你不怕死吗?”

现在的形势已经很明显了。

太史慈之前被缚肯定是假象,而张绣能够在帐外叫嚣,显然是此处大寨已经被他控制。

但帐内的太史慈同样身处十数名猛将环绕,一旦双方动手,他肯定第一个死。

所以见太史慈这副模样,孙策心中愈发佩服。

但更让他佩服的还在后面。

只见太史慈微微一笑,面不改色地说道:

“大丈夫生于乱世,当带三尺剑立不世之功,今所志未遂,奈何死乎?”

“说得好!”

随着这个声音,张绣在甘宁和赵凡的陪同下迤迤然迈步走进帐中。

他的目光从孙策及其身旁的众人身上一一扫过,不禁感慨万分。

这个阶段的孙策真的是天命之子。

距离两人上次见面还不到半年,他的身旁就已经聚集了这么多的人才,还都是能在史书上留名的人物,真是太让人羡慕了!

反观自己……就连现在身旁这三个人原本也应该跟着孙策才对。

真的好酸……

人类的三大本质这一刻在张绣的身上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张博超,你不在庐江对付刘勋,跑来江东做甚?”

眼见张绣进了大帐,孙策反倒是不惊讶了。

看到孙策这么快就恢复了冷静,张绣也暗暗点头,不愧是自己看好的对手。

“子义为了请援专程西渡来到庐江,我自然要过来一趟。”

这时太史慈早把上坐让给张绣,看着众人一副如临大敌的模样,张绣笑了笑,落座后对孙策说道,“怎么,老朋友见面,不打算好好招待吗?”

孙策虽然疑惑,但也见状重新坐了下来,同时招来一名亲兵嘱咐了几句。

“原来子义去了庐江。”

眼见张绣并没有阻止自己的小动,孙策心中稍安。

虽然不知他葫芦里卖的什么药,但还是顺着张绣的意思继续说道:“未想阁下竟是这般仁义?”

“你以为呢?”

张绣端起酒抿了一口,觉得味道有些淡。

他也不以为意,“先前曹贼率十五万大军进犯宛城,我都能为了跟刘表的约定和他大战一场,更不用说现在。”

张绣一边说一边把目光投向帐内众人,笑道:“一段时间不见,你身边多了不少能人志士啊,怎么,不打算给我介绍介绍吗?”

烈日吹冰提示您:看后求收藏(七零文学网70wx.com),接着再看更方便。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历史小说推荐阅读 More+
秦时明月之君子六艺

秦时明月之君子六艺

鱼龙服
儒生其实很纯粹,也很可爱!他们以礼为核心,试图让所有人信服他们的“礼”。所以当你能让儒生们信服,那你就是夫子!当你能让夫子们信服,你就是大儒!当你能让大儒们都信服,你就是文宗!这时候你会发现,儒家已经没有对手了,你只能去找百家诸子,让他们也听你的,最终显圣!
历史 连载 249万字
秦吏

秦吏

七月新番
战国之末,华夏千年未有之大变局。有人天生世卿。有人贵为公子。他却重生成秦国小卒黑夫,云梦秦简中的小人物。为免死于沟壑,为掌握自己命运,他奋力向上攀爬。好在,他赶上了一个大时代。六王毕,四海一!千年血统,敌不过军功授爵。六国豪贵,皆被秦吏踩在脚下。黑夫只想笑问一句: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南取百越,北却匈奴,氐羌西遁,楼船东渡。六合之内,皇帝之土。在他参与下,历史有何改变?秦始皇固有一
历史 连载 527万字
泰昌大明

泰昌大明

魔法龟Revo
万历四十八年,大明朝已存续252年了。252年不仅是帝国的国祚,更是体制性土地兼并的持续时间。神宗以“倒张、倒冯”为始,以“三大争”为继,以“妖书、梃击”为末,一手开创出明末两党对立的局面。又在集权于己身之后怠政三十余年。在神宗的催化下,两百多年几乎一成不变的官僚系统和治理体系进入了全面腐朽的最后阶段。阶级对抗、官民冲突、女真入寇。内外交困之下,帝国终于走到了灭亡的边缘。7月21日,朱翊钧晏驾,朱
历史 连载 37万字
我在现代留过学

我在现代留过学

要离刺荆轲
所谓天子者,父天母地,为天之子!或曰:天子做民父母,以为天下王!而朕,曾为天子!承六世之余烈,邵述先帝之志。鞭西贼而惩旧党,所能必为,所伐必克,扫皇宋百年之积弊,使天威远畅,丑氐震叠!奈何天不假年,英年早逝!幸上苍哀怜,使朕于九百年后重活,留学于现代之世,经历科学之盛!如今!朕留学归来,重归少年。三尺长剑在手,问尔群臣:何日缚得苍龙?
历史 连载 402万字
晚明海枭

晚明海枭

朱楼醉茶
明末什么最重要?钱财!有钱才能爆兵,有兵才能争霸。所以林海早早就确立了目标,先垄断马六甲海峡以东的海贸,再殄灭建虏、扫清流寇,捎带手在东瀛南洋搞搞殖民。当然,还要把半截入土的大明埋了,新的帝国就建立在晚明的坟场上,充分吸收这具腐朽躯体中所蕴含的养分。商帮行会、市镇经济、侈丽风俗、市井文化……当晚明社会的这一切和具有海洋基因的新生政权相结合,这将是一个不一样的帝国。
历史 连载 42万字
崇祯重振大明

崇祯重振大明

凤凰北斗
一个现代人穿越成为大明崇祯皇帝,重振大明朝的努力。以《崇祯长编》《崇祯实录》《酌中志》等为准,前期按真实历史上的时间线写。
历史 连载 138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