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宫娘娘玉灵月提示您:看后求收藏(七零文学网70wx.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浅雪好奇地问道:“童养婿?咱儿子这么可怜吗?”

朱祁钰笑道:“别咱咱的了,到时候这儿子就是人家的了。娶了媳妇儿忘了娘,你没听过这句至理名言吗。”

浅雪继续问道:“那也不对啊,文臣能允许咱儿子娶国公之女?最近的三任皇帝,不都是娶的小门小户家的女儿吗?

弄出个国公之女做未来的皇后,文官们能答应吗?”

朱祁钰一边抱着沐琮来回晃悠,一边笑道:“我登基的时候,就在防着这一天呢。不然我为什么非要在临近当皇帝的时候,将自己由郕王升格为齐王呢。

我早就想好了,即使当了皇帝,也要保留住亲王身份,这样做很多事情,都会有意想不到的便利。

所以我才执意将自己升格为齐王,免得整天用到郕王这种劣等不体面的王号,时不时地恶心自己。”

“那兼任齐王和咱儿子娶国公之女有什么关系?”

“咱长子朱文芳是下任齐王,徐贤是下任安国公。亲王娶国公之女,大明已经有无数先例,文臣凭什么反对?

太子娶国公之女,文臣反对起来,还多少有些理由。

但问题是我说咱的长子是太子,文臣们不承认啊。

那我就爱莫能助了,你们自己不承认他是太子,只承认他是亲王世子,那凭什么不允许他娶国公之女呢?”

浅雪皱着眉头一琢磨:“也是啊,您这是把大臣们绕进去了,大臣不承认朱文芳是太子,那咱就该干什么干什么,好处就是文臣根本没有立场来管咱们齐王府的家事。

就算文臣非说齐王世子定亲需要朝廷参与,那按照朝廷制度,皇亲宗藩嫁娶之事,也应该是由咱们的母妃、执掌太后印玺的宣懿皇贵太妃来做最终决定,这就又绕回去了。

可怜的文臣们啊,怎么摊上夫君这么个走一百步,挖五十个坑的皇帝呢,真是命苦啊。”

朱祁钰笑道:“没那么容易的,他们也会给我挖坑的。现在最大的问题是,效忠于我的文臣根本就不够用。

和文臣的斗争,没你想的那么简单,算了,烦死了,还是先睡午觉吧。”

浅雪从朱祁钰手中接过沐琮:“夫君带着颦儿、凝香去清凉殿睡觉去吧。我和汐儿在这里替夫君拉磨。”

朱祁钰作个大揖,便带着两位小爱妃走了。

却说到了下午,大明门外依旧挤满了人。

就在围观百姓交头接耳,争论不休之际,一队官兵,押着一群太监,来到了大明门前的广场上。

北京新修的外城,与内城之间,有三座城门:崇文门、宣武门,正阳门。

外城的百姓从正阳门进入内城,过了正阳门往北走上一百来步,就是大明门。

不过普通百姓进不了大明门,大明门后面是六部、都督府等官署。百姓只能沿着大明门外的那条大街各奔东西。

正因为大明门外那条名为棋盘街的大街,是连通内外城的交通要道,所以行人络绎不绝,热闹非常。

此时为袁彬请命的杨埙还跪在大明门外。这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一群太监被押过来,刽子手直接砍杀,不多时就只剩了两个太监。

百姓们的全部注意力,都被吸引了过去。

大明门外杀人,太罕见。而且杀一群还好理解,偏偏留下两个,这是为何?

这时监刑官员高声宣布道:“这两个是曾经的内廷大太监金英、兴安,因为鼓动恭让皇帝谋反,意图戕害当今圣上,所以经三法司会审,以谋逆罪,判处凌迟之刑。

行刑过程要持续三天,需要买他们的肉的,可以准备好钱币,最新的规矩,只收景泰朝新铸的银元和铜钱。”

百姓闻言,并没有出现以前观看凌迟时的踊跃情绪,而是愣住了。

这两个大太监的罪名是鼓动恭让皇帝谋反,可是说恭让皇帝谋反?还是让人有些难以接受。

再说百姓也没那么想买两个老太监的肉。

但不管百姓怎样想,行刑立刻就开始了。

杨埙则尴尬地跪在那里,不上不下,进退两难:直接起身回家,明天再来?明天凌迟还会继续,来跪着也没人关注。

后天再来?后天凌迟最后一天,来跪着更没人关注。

一鼓作气,再鼓而衰,三鼓而竭。

一旦起身回家歇两天,这鼓气泄了,再聚起来可就费劲了。

咬了咬牙,杨埙选择硬着头皮,孤零零跪在那里。

直到傍晚,还是李氏过来送饭:“夫君,先吃一点吧,妾做了您最喜欢吃的红烧肉,还有鱼汤。”

杨埙没好气地回道:“什么红烧肉,你看看前面俩太监被割的那一块一块的,现在提红烧肉,我都有些恶心。

再说我是来请愿的,跪地上大吃大喝成什么体统。赶紧拿回去吧,圣上一天不亲自接见,我一天不起身,更不吃饭。”

又过了片刻,六部等署衙的官吏们,陆陆续续走出大明门。

此情此景,百官也甚为无奈。一个小小漆匠,跪在那里执意要面见圣上;两个曾经风光无限的大太监,在那里接受凌迟之刑。

唯一的共同点,就是都与恭让皇帝兵变谋反的后续处理有关。

没人知道皇帝到底要处理到什么程度才肯罢休。

文臣们大多对兵变参与的不深,甚至干脆就没有参与,所以危机感并不大。武将与勋贵们就不一样了。

以镇远侯顾兴祖、西平侯宋杰这些在兵变中侥幸活下来的旧勋贵为代表,可谓是纠结异常。

现在旧勋贵面临最大的问题,就是没办法和皇帝达成和解。

在兵变之后,一个月时间里,皇帝从没表达过任何想要和旧勋贵和解的意思。

至于武将,原来的北京上直卫更是全部被赶去南京坐冷板凳了,别说和解了,皇帝的意思非常明白:就是要裁你们,有本事你们就造反吧。

皇帝这样就有些难为人了,上直卫将士去了南京,但是家属还没有完全移过去,导致这反不大好造。

而且之前石亨带着兵变的那一万五千京营将士,自己全部被杀也就算了,家人还统统被流放于奴儿干都司,那可不是什么好地方。

皇帝发起狠来,如此凶悍,导致更没人敢反抗了。

顾兴祖与宋杰这两位侯爵最后悔,当初皇帝刚掌权时,曾经亲自登门拉拢,但是两人都没有珍惜。

哎,看看人家徐永宁,当时才十岁,却眼光独到,又是拍马屁,又是装可怜的,哄的皇帝大加关爱,哄的三位王妃同情心泛滥,现在人家根本没到朝廷规定的袭爵年龄,却早已将定国公之位坐的稳稳的。

更可气的是李璇,直接平步青云,从一个无官无职的年轻后生,一跃成为了执掌一方军镇的曹国公。

顾兴祖与宋杰面面相觑一下,互相看一看,瞧一瞧,大家都是皇帝的眼中钉、肉中刺。

无奈之下,顾兴祖拉着宋杰去接天楼借酒消愁去了。

……

八月初三,南京守备衙门。

由于裁军迟迟达不成共识,徐琦也干不了正事,只能和袁诚继续扯皮。

对于吵到什么时候才是个头,徐琦心中也没有底。

没有别的办法,只能蒙着头吵下去。

但是吵到接近午时,外面却有小太监进来,凑在袁诚耳边一顿嘀咕。

袁诚听得是连连点头,喜上眉梢。

待小太监下去,徐琦连忙问道:“袁公,可是圣上有什么谕示吗?”

袁诚笑道:“圣上又派来了两位文臣、两位勋贵,与你我协同守备南京。他们来时,圣上肯定已经作了详细安排,这下我们不用争了。”

徐琦闻言,眉头紧皱:难怪袁诚如此高兴呢,皇帝派了两位文臣、两位勋贵,独独没有派太监来,这就表明了对袁诚的信任和倚重。

自己这边就倒霉了,也不知道来的两位文臣是何人,两位勋贵又是何人。

如果是皇帝嫡系中的嫡系,那就等着遭罪吧。

(本章完)

历史小说推荐阅读 More+
绍宋

绍宋

榴弹怕水
绍者,一曰继;二曰导。公元1127年,北宋灭亡。旋即,皇九子赵构在万众期待中于商丘登基,继承宋统,改元建炎。然而,三个月内,李纲罢相,陈东被杀,岳...
历史 连载 417万字
泰昌大明

泰昌大明

魔法龟Revo
万历四十八年,大明朝已存续252年了。252年不仅是帝国的国祚,更是体制性土地兼并的持续时间。神宗以“倒张、倒冯”为始,以“三大争”为继,以“妖书、梃击”为末,一手开创出明末两党对立的局面。又在集权于己身之后怠政三十余年。在神宗的催化下,两百多年几乎一成不变的官僚系统和治理体系进入了全面腐朽的最后阶段。阶级对抗、官民冲突、女真入寇。内外交困之下,帝国终于走到了灭亡的边缘。7月21日,朱翊钧晏驾,朱
历史 连载 37万字
我在现代留过学

我在现代留过学

要离刺荆轲
所谓天子者,父天母地,为天之子!或曰:天子做民父母,以为天下王!而朕,曾为天子!承六世之余烈,邵述先帝之志。鞭西贼而惩旧党,所能必为,所伐必克,扫皇宋百年之积弊,使天威远畅,丑氐震叠!奈何天不假年,英年早逝!幸上苍哀怜,使朕于九百年后重活,留学于现代之世,经历科学之盛!如今!朕留学归来,重归少年。三尺长剑在手,问尔群臣:何日缚得苍龙?
历史 连载 402万字
谍影:命令与征服

谍影:命令与征服

拉丁海十三郎
……特务处小萌新。庸人一个。啥都不懂。抓日谍就是开盲盒。雷达扫描。抓到谁就是谁。没事就搞钱……泡制假情报……搅动风云,幕后黑手,世界乱不乱,由我说了算。搞建设不行。但是搞破坏很行。打闷棍技术Lv99……于是……一个奇葩游走在黑暗中……有人趋之若鹜,有人恨之入骨……走着走着,路好像走歪了?……
历史 连载 775万字
穿越之富甲天下

穿越之富甲天下

大篷车
好吧,这是一个关于发财和美女的故事。嗯,确切点说,是在古代捞银子和泡MM的故事........
历史 连载 172万字
红楼之平阳赋

红楼之平阳赋

东辰缘修
本以平安一世,没想还是风起云涌,风起了,心动了,最后散落红尘!离奇而又平淡的穿越,张瑾瑜这个蓝星历史系高材生,穿越到平行世界的一个封建王朝大武帝国,成为边境平阳郡城的一个守备将军,阴错阳差的主宰了北方的战局。封侯拜爵贵不可言,本想着一辈子就这么过去了,偶然一次回京述职的时候,遇到工部主事秦业带着工匠给自己修缮圣上在京城赐给自己的大宅院,说是工部员外郎贾政特意嘱托的,张瑾瑜听到熟悉的名字,这才猛然知
历史 连载 399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