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零文学网【70wx.com】第一时间更新《唐时月》最新章节。

太极宫。

李世民的桌案前摆放着一本崭新的《论语》,线装,约一指的厚度。

封面被翻开,第一页“学而篇”: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每一个字都是极为工整漂亮的小楷,字与字之间,行距间距就好像是用尺子标出来的一样,一分不多一分不少,打眼扫去,很是醒目顺眼。

李世民随手翻了几页,发现页页都是如此,工整,漂亮,而且还没有一个错别字。

“抄得不错,显是用了心的。”李世民毫不吝啬自己的赞扬,而后抬起头来向褚遂良看来,问道:“看着不像是登善的字迹,不知是何人所书?”

褚遂良躬身道:“回皇上,这部《论语》是微臣昨日在一个小书贩那里所购,这么一本书,他只收了微臣十文钱。”

“十文?”李世民眉头一挑:“缘何会如此贱卖,莫不是那书贩认出了你的身份?”

寻常一个秀才抄写的《论语》最少也能卖出三五十文的高价,眼前这本《论语》,字字都写得工整大气,不输于任何一位书法大家,岂会只卖十文钱?

所以唯一的解释也就只能是那书贩认出了褚遂良尚书右仆射的身份,在刻意巴结于他。

褚遂良神色不变,昂声回道:“微臣与他素未谋面。当时微臣也觉得奇怪,这《论语》书写工整,字迹一看就像是某个大家亲笔所书,如此贱卖是何道理?所以,微臣就直接向那商贩询问了一句。”

李世民来了兴致,很配合道:“那商贩是如何回复?”

“商贩没有直接回答,而是一口气从书架上拿出了二十余本与之一模一样的《论语》,直言每本都是十文钱,微臣想要多少他都能提供。”

“微臣心下好奇,随即翻看了一下,发现这些书竟然全都是出自一人之手笔,更奇怪的是,每一本书上的字迹与排版全都一模一样,就好像是那些拓印的碑文,从第一个字到最后一个字,竟无一丝出入。”

说着,褚遂良又从袖筒里掏出了另外一本《论语》呈到李世民的跟前:“皇上请过目,这是微臣从那商贩手中购得的第二本。”

“是么?”李世民伸手接过,翻开一看,又与桌面上的那本稍加对比,不由目瞪口呆。

这本《论语》上的字迹形态竟然与第一本真的是一模一样,同样的位置,同样的文字,甚至连一点,一勾都没有分毫变化。

“确实不像是手动抄写,难道真是拓印出来的?”

李世民这个念头刚一出来,就又立刻摇头否定:“这不可能,拓印的字迹怎么会如此干净整洁?这《论语》可不是简单的一页两页,而是整整一册,加起来足有一万五千余字,岂是简单的拓印能够做到?”

李世民不相信,他手中的这部《论语》书面如此整洁,字迹如此工整,怎么看都不像是拓印出来的产物。

“微臣开始的时候也是不信。”褚遂良道:“可是一连二十余册一模一样的《论语》,实在是有些解释不通。就算是同一个人,也不可能会抄写得出两本一模一样的《论语》出来。”

褚遂良本身也是书法大家,他自认自己都做不到能够书写出两幅一模一样的书法作品出来。

因为时间,心情,还有写字时的习惯,都会影响到实际书写时的字迹笔顺。

李世民点头,除非是那些专业做假的字画贩子,否则没有谁会刻意去在意这些书写时的细节,更不会刻意去整出一些一模一样的书册来。

更何况这部《论语》,售价只有区区十文钱,正常情况下,这样的售价注定是要赔钱的买卖,根本就不值得那些制假的贩子如此用心。

“行了,在朕的面前就不要再卖关子了,朕很清楚你的性子,若是没有找到答案,你定不会入宫觐见。”

李世民懒得再去多猜,直接出声向褚遂良询问,他隐隐有一种感觉,也许褚遂良这次带来的消息,可以彻底解决文人读书难抄书难的千古难题。

褚遂良飘然一笑,下巴的胡须也跟着抖了起来:“还是皇上了解微臣。这本不是什么机密,那商贩也没有刻意隐瞒,微臣只是稍一打听,就问出了其中的关键。”

见李世民一直注视着自己,褚遂良不再废话,直声言道:“这一切,都是源自一种名为雕版印刷的东西。出自城郊一家名为承德书坊的工匠作坊。”

“他们用硬木雕刻成字,然后以墨刷之,就如拓碑,如印章,只是他们做得更精致更细腻,印刷出来的书页看上去也更干净更美观。”

“就如皇上眼前这本《论语》,就是他们用雕版一张一张地雕刻出来,听说一张雕版,一日就可印出文章近数千页,比之用手抄写快了不知凡几!”

“所以,他们印刷出来的书册才会如此便宜,只需十文钱,就能购得一部干净完整的《论语》,实在是功德无量!”

褚遂良对这种雕版印刷赞誉不已,他是国子监祭酒,是大唐最高学府的校长,是现今大唐文坛的领头人,面对这样几乎是一定会为大唐文界带来翻天覆地变化的盛事,褚遂良极为敏感。

雕版一出,整个天下的读书人都不会再无书可看,更不会再为购买书籍的高昂花费发愁忧心。

对于天下间所有的读书人,尤其是那些买不起书的寒门子弟来说,这绝对是一件功德无量的大事!

李世民心神微动,轻声向激动不已的褚遂良问道:“卿家刚才说什么,承德书坊?可知这书坊的东家是何人?”

褚遂良站直了身形,躬身向李世民拱手一礼,道:“微臣正想要向皇上禀报,承德书坊的东家不是旁人,正是前段时间刚刚向朝廷逞献了玉米、土豆两样农物的安平候——李丰李承德。”

李世民眼睛微眯,果然,朕一猜就是那个逆子在搞事情。

这小子最近这段时间跳得很欢实啊,又是酒肆,又是暖桌,又是火炕,又是煤球,现在更是还搞出了一个雕版印刷出来,竟然连褚遂良这个尚书右仆射与国子监祭酒都给惊动了。

李世民感觉有点儿心塞,想骄傲都骄傲不起来。

当年李承乾还是太子的时候,这也不是那也不是,今天这个师傅参他读书不专,明天那个师傅参他贪玩失礼,搞得堂堂一个太子好像什么都不会,做什么都是错的,整个就是一块扶不上墙的烂泥。

很多时候,就连李世民自己也觉得这个太子越来越不衬自己的心意,不止一次生出要废掉太子的念头。

现在呢,太子确实已经废掉了。

可是被废掉了的李承乾,只用了不到半年的功夫,就开始在朝堂之外发光发热,做出来的事情,创造出来的功绩,照耀得李世民这个皇帝都有些睁不开眼,不敢直视。

这算什么?

是他们有眼无珠,把这孩子的聪明才智给耽误了?还是这孩子的舞台根本就不在朝堂?

“皇上,安平候此举,实乃是利国利民之壮举,亦是我大唐文坛之盛事,这种印刷术的出现,微臣觉得要比黑板比粉笔比《三字经》、《弟子规》都更为重要。”

“所以,微臣想恳请皇上,以朝廷的名义,加速推广这种雕版印刷术,及早地让我大唐的莘莘学子能够花更少的钱,读更多的书。”

褚遂良正色向李世民进谏,李丰满恍惚点头:“就依卿家的意思,不过也不能忽略了安平候的功绩,该有的赏赐还是要给的。”

“嗯,就赐他一个进士出身,在国子监挂一个太学博士的职位。”

“皇上圣明!”褚遂良欣然点头,爽快地拍了一下李世民的马屁。

太学博士挂职在国子监门下,吃着朝廷的俸禄,是一个说大不大说小也不小的官职。不参与朝事,不理政务,只需在国子监用心教导国子监生即可。

若是李世民推举旁人担任这个职位的话,褚遂良可能还要考较一番,但是对于李丰满这个曾写出《三字经》与《弟子规》的大家,褚遂良自是一百个满意。

事实上,早在之前,第一次见到《三字经》时褚遂良就曾动过这样的念头,只是当时李丰满的身份太过特殊,就以所一直给搁置在了一边。

现在,李世民亲开御口,正是合了褚遂良的心意。

天才一秒记住【七零文学网】地址:70wx.com,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历史小说推荐阅读 More+
北齐怪谈

北齐怪谈

历史系之狼
天保十年,英雄天子高洋弹奏起了髀骨琵琶,自弹自唱,伴奏曲响起,怪诞,荒唐,恐怖,绝望且痛苦。这一年,住在漳水边上的刘桃子兜住了些鱼,故事便开始了。
历史 连载 216万字
重生美人手册

重生美人手册

谷扇
她在花骨朵般的年华不小心就挂了,挂便挂吧,十八年后又是一条好汉。可她的好父亲逆天改命,她又活过来了,人生境遇真是爽歪歪!谁说女子不如男,她偏要做那不让须眉的巾帼英雄。勇猛的女汉子也有柔软的一面,梦想着有男子踏着五彩祥云来娶她,不管是阿猫阿狗,她都嫁了。不曾想梦想变成现实,她掷下豪言“嫁鸡随鸡,嫁狗随狗。”乱世中血腥杀戮的故事在男女互诉衷肠中渐行渐远,多了三分柔情、七分缱绻。(本文甜宠,男强女强,联
历史 连载 47万字
抗战之火线精英

抗战之火线精英

九耳猫
小宅男在家通宵玩cf,莫名其妙的来到了抗日战场。分享书籍抗战之火线精英作者:九耳猫
历史 连载 469万字
大将

大将

红色十月
他来自当今,却回到了过去,他十八岁参军开始了他戎马一生,他从普通战士成长为共和国上将,从远征域外到横马东南亚。他“故土未复,军人之耻”为激励他一生的动力,他要亲手打造自己心中的山河,马蹋之处皆为国土。
历史 连载 519万字
最强假太监:从推倒太子妃开始

最强假太监:从推倒太子妃开始

酱爆鱿鱼
李显穿越古代,成为一名假太监,在皇位争夺中初露锋芒,便被当朝太子妃相中……
历史 连载 260万字
明珠娘子

明珠娘子

八宝豆沙包
谁都没想到,骠骑大将军府大娘子顾明珠会在曲江宴上丢了嫁入皇家的赐婚,谁不知道那可是她用尽了心思、使尽了手段才能得来的机会,却偏偏被她自己弄丢了。人人都猜测,依着顾大娘子的性子,只怕要一哭二闹三上吊了……女主很凶残很凶残很凶残,前方高能预警……标签弃妇爽文
历史 连载 199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