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零文学网【70wx.com】第一时间更新《决战第三帝国》最新章节。
是,他们身边就突然出现了五辆“虎式”。
事实上,其实是六辆“虎式”,有一辆发动机出故障被压在里头动弹不得,坦克乘员只能呆在坦克里干瞪眼什么也干不了。
车长在里头气得直跺脚,用他的说法,就是眼前摆着一大堆美食,但我们只能看着别人吃。
车长甚至还想让“虎式”炮坦转几下以挣脱压在上头的伪装物的方式参战,但最终还是放弃了“虎式”可是昂贵的装备,他不敢用这方法冒险,否则这可能就是车长最后一次指挥“虎式”了。
大桥另一面的情况也差不多,正在英军全力朝大桥另一面进攻时,突然几辆坦克带着“咯啦咯啦”的履带声出现在他们面前,而且后头还跟着一大堆步兵。
正文第九百二十一章村庄
慌乱的英军用他们手里所有能用的装备朝这些坦克射击手榴弹、冲锋枪、火箭筒。
但所有的努力都途劳,“虎式”依旧带着步兵慢慢朝他们逼近。
其中火箭筒或许对“虎式”还有些威胁,历史上美军在西西里岛战役中还真有用“巴祖卡”火箭筒击毁“虎式”的战例,只不过后来发现那是火箭筒恰好命中了“虎式”的观察孔。
“撤退”负责指挥部队进攻的史蒂芬上校大喊,他在见到“虎式”时就果断的放弃了任务,因为他知道占领桥梁的任务在“虎式”面前根本就是个笑话。
“这些可恶的情报人员”史蒂芬上校一边带着部队后撤一边骂道:“他们告诉我们这里没有敌人的装甲部队然后把我们丢到这里”
才骂道一半史蒂芬上校就愣住了,因为他看到后方的公路上不知道什么时候已被五辆“虎式”拦着,负责殿后的第11机降营已经被打得惨不忍睹原本史蒂芬还希望第11机降营能利用他们的火力掩护部队撤退。
再看看周围的地形,一片空旷,虽然史蒂芬知道因为地质松软德国人的“虎式”无法追赶,但几乎视线能及的地方都在“虎式”机枪和炮火的射程之内。
想了想,史蒂芬上校就下令道:“投降吧,小伙子们”
“可是上校”
“执行命令”史蒂芬上校说:“如果还想见到你们的家人的话,举起你们的双手,再打下去已经没有任何意义了”
顿了下,史蒂芬上校就叫道:“快,白旗告诉他们我们投降”
史蒂芬上校的行为看起来不符合军人的身份,尤其他还是个上校。
但其实他这个选择才是理智的,因为战局的确像他说的那样,再打下去已没有任何意义了。
雷德里克少将还不甘心。
这一方面是因为他还有逃生的机会这是由他所处的位置相对靠后决定的。
另一方面,雷德里克少将认为他应该将这个消息警告留在原地驻防的第2伞兵旅乃至其它人,否则他们会像第1伞兵旅一样傻呼呼的朝目标进攻,而这些目标其实是一个个陷阱,甚至他们的陷阱都是一样的用倒塌的建筑隐藏坦克。
这一点雷德里克少将猜的没错,德军在各方向设的陷阱的确一样,因为在荷兰这地方除了类似的方法外就没有其它伪装方式了。
但这并不代表这些陷阱不起用,因为盟军在发现这些陷阱之后来不及警告其它人。
雷德里克希望能做到这个,所以他带着部队朝第2伞兵旅的方向撤退。
第1伞师也不愧是英军的精锐部队,虽然他们知道这是没用的,但为了掩护指挥官撤退,依旧用手中的步枪和机枪朝德军坦克射击。
一名警卫员在混乱中开着吉普车停在了雷德里克将军前,在雷德里克上车后猛的一踩油门就朝远离坦克的方向飞驰驾驶吉普车的警卫员车技相当不错,时而左时而右的走着“之”字形使坦克无法瞄准。
但警卫员显然低估了德军坦克乘员的素质能驾驶“虎式”坦克的都是久经战阵的老兵,尤其是第21装甲师,他们当然有对付这种“之”字形逃循的方法。
一辆坦克缓缓调整炮塔,这是炮手在估计吉普车下一步要经过的大慨位置,然后事先将炮口对准这个位置等待目标闯入自己的射界。
人总是会有一种惯性,他们在潜意识中会做着相同的重复的动,尤其是在战场紧张情况下。
这使吉普车的走向并非无迹可寻。
果然,几秒钟后,吉普车就撞进坦克炮的视线中,坦克“嘭”的一声射出炮弹炮弹高速旋转着直奔吉普车方向,随着一声剧烈的爆炸,吉普车在被炸上天之前就已经四分五裂。
英军士兵们望着那辆化为一团火焰接着重重的从空中摔下来的吉普车,很快就陷入了绝望。
英第1伞兵旅,因为头戴红色贝雷帽战英勇而被称为“红魔”的第1伞兵师的主力部队,在不到一小时的战斗中就全线崩溃。
阿纳姆桥北岸到处都是英军士兵的尸体,还有一堆堆举手投降的以及抱着断手断脚惨叫的伤兵全旅三千余人,除了一小部份成为散兵逃走外,绝大多数都在阿纳姆桥被打死或是成为俘虏。
然而,这仅仅只是开始。
塞尔特上校第2伞兵旅的指挥官,他受命阿纳姆大桥以北10公里处驻防,他们的任务是接应第二批空降的物资以及集结后续赶来的伞兵。
但是
“去他妈的”塞尔特上校在挖了几个散兵坑后就对着坑里的积水骂了起来:“没有人告诉我们会出现这种状况”
这是个不该犯的错误,因为只要任何一个荷兰人甚至是到过荷兰的人都知道这一点。
但蒙哥马利发动这次进攻的心太迫切了,就像他说的,“必须迅速,否则机会就会从手中溜掉”。
蒙哥马利更担心的是德军的装甲部队会进驻荷兰,这样一来整个计划都无法实施,于是英国也会失去了这个进攻德国的机会。
所以,他们甚至不知道这里的地形不适合构筑工事。
“我们或许应该找到一个高一点的地方”塞尔特上校对参谋说道:“至少不用在这里否则的话,我们就不得不在水里与敌人战了”
参谋对此表示同意:“水会使我们的行动变缓慢,这的确不是个理想的阵地”
“上校”这时有士兵朝塞尔特大叫:“德国人,他们来了”
塞尔特赶忙弯着腰跑了一段,趴低身子举起望远镜朝士兵喊的方向望去
“该死”塞尔特骂道:“至少有两个营的德国人,更糟糕的还是他们有装甲车”
伞兵只装备轻武器,他们很难打穿装甲车的装甲。
看了看德军的方向,塞尔特就问道:“我们后方有什么可以防御的地方吗”
“一个村庄,上校”参谋回答:“距离我们两里”
正文第九百二十二章埋伏
塞尔特上校没有多想,当即命令道:“往村庄撤退”
英军士兵应了声,马上就进入了撤退程序让工兵部队在后方埋雷阻滞敌人,同时安排一支小部队在后方掩护。
这些动是必须的,否则英第2伞兵旅根本就无法逃脱德机械化步兵师的追击。
由此也可以看出英军伞兵的素质虽然英军在二战中的表现只能说一般,但伞兵却绝对是精锐。
然而,即便是精锐,在错误的战略和指挥下,他们的战斗力也完全无法发挥。
十几分钟后,背着满身装备的英第2伞兵旅就上气不接下气的跑到了这个叫奥斯特的村庄。
塞尔特上校在部队前进时就用望远镜观察了下周围的地形,果然是个适合防御的地方村庄建筑在一片山丘上,周围还有许多树木,十分适合伞兵部队与敌人机械化部队战。
“干得好,中校”塞尔特上校对参谋说:“你救了我们”
“这是我应该做的,上校”参谋回答。
这其实是个常识,如果说这里的土地到处都是水的话,那么村庄就必定是建设在高处,原因是他们的房子需要地基地处的水会让地基不稳而且建房子也很不方便。
于是,拥有制高点和各式房屋的村庄,肯定就能成为第2伞兵旅绝好的防守阵地。
后方传来几声炮弹的呼啸声,几发炮弹在附近炸开掀起一片泥土到处飞射德国机械化部队追上来了。
塞尔特一边猫下腰躲避一边大声命令:“马上进村组织防御”
“是,上校”英士兵用吃奶的力气背着装备朝村庄飞奔,他们知道这时候只要慢半步,就有可能永远也到不了那个村庄。
但他们完全没想到的是,适合防御的村庄也适合隐藏坦克。
所以,真正的死神其实是在他们面前,此时正轻轻的挥舞起收割生命的镰刀
就在英军士兵要涌入村庄的那一刻,突然一扇扇窗户“叭”的一下打开。
事实上不是打开,而是整个自上而下的掉落,然后就露出窗口中一门门黑洞洞的炮口。
“上帝,这是个陷阱”塞尔特惊叫起来。
还没等塞尔特来得及下令撤退,炮口就冒出一阵火光,几发炮弹“轰”的一声就在英军士兵中炸开,打得英军士兵一阵惨叫。
塞尔特上校回头望了望,再望望前方,就咬了咬牙下令道:“继续前进,这可能只是德国人的小部队,消灭他们占领这个村”
还没等塞尔特上校说完,他就惊讶的发现上眼前的根本就不是什么小部队,因为已经有一辆辆“豹式”坦克从房屋中破墙而出威风凛凛的坦克他们逼来,粗略一数至少有三十辆。
“上校,你的命令是什么”有士兵大声问:“还是占领这个村庄吗”
“不,撤退”塞尔特上校几乎是歇斯底里的大叫起来:“撤退,退到任何可以藏起来的地方”
其实这个命令完全是无效的,因为在那一刻英军士兵已经四散逃跑了这不是撤退,而是溃败。
但即便是这样,英军士兵也很难从德军手里逃出去,因为德机械化部队已经从另一面包围了他们的侧翼。
同时,“豹式”坦克在德军士兵的掩护下冲进英军队伍中乱杀一气,炮轰、机枪打、履带辗。
英军就算是装甲部队也无法抵挡这种仅次于“虎式”的新式坦克的进攻,更何况还是只装备轻武器的空降兵。
成片成片的英空降兵在德军的火力下倒在血泊中,村外的坡地上很快就到处都是英军士兵的鲜血和尸体。
与第1伞兵旅有些不同的是,第2伞兵旅并没有在被发现处于劣势之后就选择投降。
其原因或许是投降有一个条件“迫不得已”或者也可以说是“继续战毫无意义”。
这个度很难把握如果有些指挥官胆怯或是临阵退缩,就可以用“继续战没有意义”这个借口选择投降,到底是不是“没有意义”很大一部份取决于主观判断。
但英空降部队显然没有以这个为借口。
第1伞兵旅,是在空旷地形上遭遇敌人装甲部队的包围,在那种情况下的确是迫不得已,选择投降是没有问题的。
第2伞兵旅则是山地,附近有丛林,丛林可以成为他们隐藏和继续抵抗的地方。
至于被敌人包围伞兵没有被敌人包围才不正常。
所以,塞尔特上校并没有命令士兵投降,而是让士兵们化整为零分散到丛林中与德军打游击。
这种做法是正确的,原因是“豹式”坦克虽然前装甲与“虎式”差不多的厚度达到100,但炮塔两侧只有45,车体两侧甚至只有40英军装备的“巴祖卡”火箭筒能轻易将其击穿。
同时,丛林又很适合英军隐藏。
于是,德军在朝英军进攻的过程中竟然被他们藏在高地上的一队英军打退了两次损失了三辆“豹式”坦克。
德军并不是攻不下这个高地,而是不愿意让“豹式”坦克承受损失,而且还是为几个散兵,于是彼此之间一直僵持不下。
或许是因为对英军这种战精神和战斗意志的敬佩,其间还发生了一件颇为耐人寻味的事:
德军向英军喊话,让他们把伤员送出来投降。
英军还真这么做了,他们让没有携带武器的士兵抬着二十几名伤员,并把伤员放在德军面前然后再返回从始至终德军都没有开枪,而且当着英军的面救治伤员接着将他们抬到后方去。
完了后两军再次展开生死搏杀,就像刚才暖心的一幕根
天才一秒记住【七零文学网】地址:70wx.com,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