傲骨铁心提示您:看后求收藏(七零文学网70wx.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跳出包围圈,去清军防线外围打运动战,而不是继续在清军包围圈内同他们打阵地战、消耗战,是王五这几天反复思考得出的唯一生存办法。

这种战术,也是忠贞营前身大顺军在同明军作战时采用的战术。

俗称流寇战术。

当年李自成以此战术拖垮了几十万明朝中央正规军,并彻底摧毁了明朝统治基础,然而当顺军转变为坚守明祚的明军后反而丢弃了这一战术,在长江三峡地区同清军进行了长达十几年的包围与反包围作战。

之所以没有被清军消灭,不是以顺军为主力的夔东明军有多能打,而是三峡地区复杂的地形为明军的坚守提供了有力条件。

同时,也是因为清军的主力部队被西南明军牵制住了。

西南明军的前身就是张献忠领导的大西军,后为其义子孙可望、李定国等领导。

东南明军主力则是俗称国姓爷的郑成功所领导的海寇部队。

是以明朝最后的坚守者一为流寇、二为海贼。

明朝自己的正规军大部则成了清军的急先锋——绿营。

不得不说是历史的讽刺,也是汉民族的悲哀。

西南明军和东南明军相继失利后,占据三省险要之地的夔东明军自然成了清廷必须要剿灭的存在。

刘体纯、李来亨、郝摇旗、袁宗第等人的坚守固然值得称颂,也令人敬佩,但他们坚守的战略在清军重兵围剿下注定没有任何胜利的机会。

只有一开始就放弃经营十多年的夔东突出去,复明事业才有那么一线机会。

当然,王五知道不是刘体纯他们不愿突出去,实是因为夔东明军自身太过复杂,指挥系统紊乱,有的人肯走,有的人则不想走。

且永历朝廷覆没消息传到后,很多明军将领彻底丧失信心纷纷向清军投降,导致刘体纯他们错过最佳突围时机。

加之清廷用兵太过迅速,根本没有给明军突围的机会。

这一块,不得不说清四川总督李国英是个能人。

正是李的极力推动,才有了今天十几万清军主力重兵云集夔东的局面。

眼下,清军的包围圈已如同箍桶般将明军牢牢围死。

即便如此,王五也认为突围还有一线机会。

大兵团突围基本上不可能,但小股人马的突围未必就没有可能。

现留在吴家垣子的明军总数虽说只千人不到,但胜在人心齐,都有同清军拼到底的决心,所以只要麻思忠、许德义同意跟他一起突出清军包围圈,凭借对地形的熟悉,王五有三成把握能从清军的封锁线中突出去。

而不是撤到其它地方继续被清军围困。

从棋盘的一个死角落跳到另一个死角落。

“突出去?”

麻思忠和许德义对视一眼,二人神情都很凝重。

田文读过书,知困守的确不是长久之策,便问道:“突出去后怎么办?”

王五当下将自己的思路讲了出来。

就是突出去后在清军包围圈外面活动,利用“流寇战术”破坏清军的辎重运输线,袭扰他们的后方,甚至以裹挟之势摧毁清军后方的城镇统治基础,如此纵是不能大量杀伤清军,也足以搅得清军寝食难安、如鲠在喉,也必然会将包围圈的清军调动起来。

“变被动为主动!只要我们能调动包围圈的清军,虎帅同其余各帅就能坚持下去,甚至还有机会带着大队人马冲出来,到时候就是海阔任鱼跃,天高任鸟飞!哪怕咱们还是打不过他鞑子,也要崩掉鞑子几颗牙!”

王五真心希望老顺军能跟他们一起突围,那帮老卒虽然上了年纪,体力和精力不比年轻人,可他们的战斗经验却是年轻人无法相提并论的。

可以说这些老顺军都是现成的教官、士官,突出去后以这些人为基层骨干,短期内就能拉起一支队伍和清军继续干。

形势发展的好,他王五甚至能拉起一支不弱于李来亨的兵马出来,让清廷感受一下汉人复仇的力量!

麻思忠沉思片刻,有些担忧道:“突出去肯定是好事,但咱们外围的清军有两万多人,他们不仅控制了各处交通要地,还占据了出入山的各处险峻隘口,凭咱们这些人硬冲怕是不成。”

许德义没说话,但眼神告诉王五,他不认为凭现在这点人手能突出去。

上个月锁彦龙指挥八千多明军都没能撕开清军防线的口子,已然说明突围有多难。

对此,王五自是有准备,忙道:“我手下有个叫赵进忠的是本地人,对这一片山区非常熟悉,只要咱们行动隐密,分批突围是有可能冲出去的。”

“噢?!”

许德义闻言精神不由一振,很是兴奋道:“若是这样的话,倒是能试一试!”

未想麻思忠却摇头道:“纵是能出去,咱们现在也不能走!”

王五为之一愣:“为何?”

“因为我们要去救刘帅!”

麻思忠起身说老木崆生乱,刘帅生死未知,他们现在要做的是马上回老木崆援救刘帅,而不是只顾自己突围。

田文有些惊讶:“不是说刘帅已经遇难了吗?”

“消息只是说田横和万和作乱,并没有说刘帅已死!”

麻思忠说他们这些人跟随刘帅都快二十多年了,在没有证实刘帅已经遇难的情况下,哪怕他肯同王五一起突围,手底下的老卒们也不肯。

“对,咱们是得先救刘帅!”

回过神来的许德义竟是有些自责起来。

“这...”

田文不知如何表态,只是看向队长。

王五亦在思考,锁彦龙通报消息时没有明确说刘体纯已经遇害,那么他还真不敢说刘体纯现在已经死了。

故而,他没法以刘体纯已死为理由阻止老顺军回援老木崆。

可没有这些顺军老卒帮助,他就是把那四百多人带出去也起不到多大作用。

再者,他虽是田守一部下,但曾在刘体纯的孩儿营生活过三四年,是刘体纯安排他到田守一这里当的把总。

因此,不管是从道义上还是从良心上,他王五都没有理由不去救援刘体纯。

真见死不救,手底下这帮愿意随他牺牲的官兵又当如何看他?

当下这局面,最重要的就是人心!

念及于此,王五不再犹豫,拿定主意对麻、许二人道:“既然如此,我同二位大哥一起去老木崆救刘帅!”

“好!”

麻、许二人自是高兴,有王五带人帮忙救援肯定胜算更大。

“事不宜迟,请二位大哥速去准备,我这边也让人收拾一下,此地物资能带走的全带走,带不走的一把火烧了也不能留给清军!”

“成!”

麻、许二人当下就去召集老顺军准备回援的事。

王五则准备去粮仓、武库查看一下,这时身后的田文忽然开口道:“队长,万一刘帅已死,老木崆被清军占据,我们怎么办?”

“走一步看一步,总之,无论如何我们要想办法突出去!”

王五的回答斩钉截铁。

田文听后,却是迟疑了一下,继而低声道:“队长,我觉得就算我们突出去也没什么意义,正如你昨夜所说大明已经亡了,咱们这些人姥姥不疼、舅舅不爱的,为一个已经亡了的大明坚持下去有什么意义?李晋王和国姓爷那么厉害的人物都败了,咱们又哪里有机会中兴大明...

不瞒队长,要是真能突出去,这官我也不当了,我想回乡种地,下半辈子做个农夫便足矣。不过队长放心,不管能否突出去,我田文都不会背叛你,也绝不会给鞑子当狗!”

说出自己的心理话后,田文心中好受得多。

对抗清事业,他真的失去了信心。

看着这个比自己年长的部下吐露心声,王五没说什么,只是朝对方肩膀拍了下,轻声道:“不管你怎么想,先活下去。”

田文点了点头,重整了下情绪,同赵进忠等人一起去整编队伍。

能不能回乡种地,先得看他能不能活下来,再看他能不能冲出去。

望着对方远去的背影,王五莫名一阵心酸,继而心痛的很。

田文的话或许是此时所有仍在坚持抗清将士的共同心声。

对未来,他们感到绝望,只因他们看不到任何中兴大明的机会。

是啊,机会在哪?

王五轻吐了一口气,身子缓缓转向西南方向。

眼神一点点聚焦,随之变得无比犀利。

透过丛山峻岭,似乎,他能看到千里之外!

那里,有明室重振的机会?

历史小说推荐阅读 More+
我在三国骑砍无双

我在三国骑砍无双

剑从天降
这是一个内测玩家带着角色数据乱入现实东汉末年的故事。开局中平五年大乱中的并州,这一年董卓还未进京,丁原还在路上,吕布尚未崛起,貂蝉正待长成。首先第一步,走吕布的路,让吕布无路可走。
历史 连载 210万字
泰昌大明

泰昌大明

魔法龟Revo
万历四十八年,大明朝已存续252年了。252年不仅是帝国的国祚,更是体制性土地兼并的持续时间。神宗以“倒张、倒冯”为始,以“三大争”为继,以“妖书、梃击”为末,一手开创出明末两党对立的局面。又在集权于己身之后怠政三十余年。在神宗的催化下,两百多年几乎一成不变的官僚系统和治理体系进入了全面腐朽的最后阶段。阶级对抗、官民冲突、女真入寇。内外交困之下,帝国终于走到了灭亡的边缘。7月21日,朱翊钧晏驾,朱
历史 连载 37万字
苟在明末当宗室

苟在明末当宗室

夜深
朱慎锥来到大明成了宗室宗室实在不好混,俸禄克扣还要拖欠,家里吃了上顿没下顿更要命萨尔浒明军大败,万历也没多少活头了,乱世将至,躺平就是死,总得搏一搏吧?
历史 连载 255万字
红楼之平阳赋

红楼之平阳赋

东辰缘修
本以平安一世,没想还是风起云涌,风起了,心动了,最后散落红尘!离奇而又平淡的穿越,张瑾瑜这个蓝星历史系高材生,穿越到平行世界的一个封建王朝大武帝国,成为边境平阳郡城的一个守备将军,阴错阳差的主宰了北方的战局。封侯拜爵贵不可言,本想着一辈子就这么过去了,偶然一次回京述职的时候,遇到工部主事秦业带着工匠给自己修缮圣上在京城赐给自己的大宅院,说是工部员外郎贾政特意嘱托的,张瑾瑜听到熟悉的名字,这才猛然知
历史 连载 399万字
将军的小公主

将军的小公主

插柳成荫
宴国皇家子嗣单薄,皇帝膝下目前只有一位长公主赵安玥。赵安玥受尽宠爱,顺风顺水的长到十五岁,正值及笄前后,大宴和大祁迎来战事,大宴连连败退,无奈投降。最终割三城,并忍痛将唯一的公主嫁给大祁将军顾淮景。*成婚当日,顾淮景回到洞房中,看到的就是一地狼藉。小公主身穿红嫁衣,站在洞房中,抬起下巴,朝他哼了一声“这个房间以后就是我的了,这里不欢迎你。”他笑了笑。*又横又怂不作死就不会死但明知会死还是要作死的小
历史 连载 90万字
民国投机者

民国投机者

有时糊涂
在中国出生,在美国长大,嗯,好吧,好吧,就是穿越这样的老套故事。这是我的第一部小说,如果您认为写得好,请投我一票,如果您认为写得差,请指正。读者群:黄埔军校第一期55374701(招生中)黄埔军校第二期81036724(已满)黄埔军校第三期33045967(已满)黄埔军校第四期85625983(已满)黄埔军校第五期894
历史 全本 835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