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孙山,科举》转载请注明来源:七零文学网70wx.com

因为孙大姑的到来,中午饭也很丰盛,大家吃得满嘴流油。

何书瑜夸张地说:“外婆,舅母做的饭菜太好吃了。”

说完还舔了舔嘴唇,嘴馋地说:“我足足吃了三大碗呢。”

苏氏、姜氏、郑氏听到瑜哥儿的赞美,笑得见牙不见眼。

孙三婶哈哈大笑地回应:“瑜哥儿可要留着肚子,晚饭更好吃。”

其他人听到后,欢乐声一片。

孙大姑白了一眼郑氏,一言不发。

谁叫郑氏不是好的,是孙三叔贪图美色,自己娶的。

结果娶回来,第一年还好,乖巧懂事,温柔贤惠。

等第二年定广出生,自觉有底气,腰杆子直了。

对婆婆黄氏吆吆喝喝,让黄氏洗衣带娃。

还经常哪壶不开提哪壶,暗地里讽刺大房不了儿子。

说二房憨实人生憨傻儿。

婆婆黄氏性子软弱,不想发生争执,忍了下来。

至于大嫂苏氏,连生一串女儿,早就没锐气了。

二嫂姜氏和二叔一样,老实巴交,哪说得过郑氏,默默地忍了下来。

孙家人的忍耐,郑氏更加既无忌惮,更加飞扬跋扈

有一次孙大姑没有预兆回村,踏入家门,看到郑氏竟然指着婆婆黄氏的额头,尖酸刻薄地大骂。

更过分竟然对着婆婆吐口水,什么偏心把钱藏起来给大房,什么老不死,是打算带着银子入棺材等等的话乱说一通。

孙大姑震撼地瞪着“温良恭敬让”

的郑氏,实在想不到她竟然是这样的人。

当场大发雷霆,喊来村长和族老,又喊来郑氏父母。

大骂郑氏教女无方,诅咒婆婆,大逆不道。

甚至扬言休了郑氏。

郑氏自然害怕,孙家明面上婆婆最大,实际一家老小靠孙大姑生活。

孙大姑说的话份量十足,如果真得要休了自己,孙家也只会照做。

父母就算打上门,孙家村也只会帮孙大姑。

赶紧磕头认错,还拉着广哥儿搏同情。广哥儿只不过1岁,哪懂这些,看到阿娘哭,他就哭。

孙三叔看到母子俩哭得凄凄惨惨,心慌得一匹,真心爱慕郑氏的容颜,跟着拼命地磕头,祈求大姐不要休了郑氏,哭哭啼啼地说广哥儿还小,不能没了娘。

孙三叔扑到孙大姑的大腿上,把头磕破地替郑氏求情。

郑氏父母更跪下求孙家村。

这一跪,把孙家村和孙大姑吊起来,站在道德最高点,让孙家和孙大姑休不得郑氏。

孙大姑气难平,最后做主分家,让孙三叔和郑氏有多远滚多远。

分家也很公平,按照村里的规矩分,郑氏父母也不敢有意见。

至于房子郑氏父母更没意见。

孙家旧宅归大房。

二房和三房的房子,孙大姑出银子,分别起了一模一样的6间青砖瓦屋。

分家后,郑氏还欣喜终于摆脱一大家子,不用和大房二房一起住,自由自在。

等住久了,事事要亲力亲为,才发现有苦说不出来。

更让人绝望的是,孙大姑每年的四季礼,三房的比二房大房足足少了一半,单独给郑氏的,更是无。

郑氏父母气得把女儿大骂一顿,孙大姑漏一点,够他们吃三个月,结果把最有钱的得罪,这猪脑子,真得不知道怎么长的。

郑氏也后悔啊,可事情已经发生了,后悔也没用。

所以每次孙大姑回来,郑氏卑躬屈膝,虚溜拍马地伺候。

不过孙大姑无视她的存在,连带孙三叔也不待见。

对郑氏的三个儿子倒一视同仁,孙家孩子有的,他们也有。

孙家人吃过午饭,孙伯民和孙仲礼夫妻忙碌起来,为晚饭做准备。

到隔壁泥土屋捉鹅,捉鸡,捉鸭劏,又向村里种莲藕的买莲藕,准备煲大骨头莲藕汤。

孙大姑把玉娘的年礼,以及自己送给村长的年礼拿出来,放到大箩筐里,安排何二郎拉担,拉上瑜哥儿准备去村长家,看了一眼孙山无聊地蹲在屋檐下,又把他拉上。

瑜哥儿今年14岁,小男子汉,对着孙山说:“山表弟,你走路慢,我背你。”

还未等孙山拒绝,便背起了。

孙大姑拍了拍何书瑜的肩膀,怒笑说:“小心点,别摔倒山子。”

何书瑜嘿嘿笑,挺起胸膛,自信地说:“阿娘,放心,我很大力。”

三人穿过村道,遇到孙家村人,孙大姑一一打招呼,偶尔还停下来聊几句。

何书瑜低声地说:“阿娘话真多,一路走一路聊,天黑也未到村长外公家呢。”

孙山伏在表哥的身上,咯咯地笑。何家四兄弟,瑜表哥性子最活泼,样子最像何姑父。

听大姑说,他已经不读书了,跟在何姑父身后学厨艺。

何家不是没钱没机会让他读书,而是他脑子跟何家人一样,没有读书的天赋。

只要提到读书,何姑父和瑜哥儿头都大了,读几个字,就会迷迷糊糊地睡觉。

村家长离孙山家很近,200米不到,但孙大姑足足走了一炷香时间。

何姑父性子好,耐心地跟在她身后,对孙家村人微笑点头,没有一点府城人的高傲。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刚踏入村长家的势力范围,坐在门口闲聊的村长夫人惊喜地说:“哎呦,春兰来了。”

这一声,轰动了村家长,几秒钟,乌泱泱一群人跑了出来,惊喜又好奇地看着孙山四人。

村长急速地跑过来,笑呵呵地说:“春兰,来了,快进来。”

对着旁边的大儿媳妇说:“快去倒杯茶水。”

孙大姑落落大方地走进院子,跟着村长来到堂屋。

何二郎把两大箩筐的东西放下。

立即引起村长一家的眼光,大家不约而同地看向箩筐的东西。

心里在呐喊:“嫁到府城就是不一样,送礼也比人强。”

村长看到一堆人看着箩筐,实在不像样,咳嗽一声说:“你们有事的去忙,我和春兰说说话。”

意思是有事没事都要离开,一窝蜂堆在这,太碍眼了。

一家之主的话,谁敢不听,很快一屋子人散去,只留下村长,村长夫人,以及村长的三个儿子。

何书瑜一进门,对着一群不认识的人,大舅父大舅母一番乱喊

有点口渴,喝了一口茶水,太烫,把舌头烫麻了。

村长夫人急切地说:“哎呦,可烫着瑜哥儿了。”

又走到门外喊人倒一杯凉开水。

何书瑜不好意思地吐了吐舌头,想阻止,但无能为力。

笑着地接过凉开水,道了一声谢,咕噜咕噜地喝起来。

孙山挨着孙大姑坐,孙大姑摆了摆手说:“大伯,大伯娘,不要理他,性子急,连喝口水也急。”

这话引得大家哈哈笑。

喜欢我,孙山,科举()我,孙山,科举。

西门七仔提示您:看后求收藏(七零文学网70wx.com),接着再看更方便。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历史小说推荐阅读 More+
万亿军火之王

万亿军火之王

柯基丶
被大学死党拉来非洲搞军火创业,周正要面临的头一个重大考验是“如何不让公司破产”。凭着销售出身的三寸不烂之舌,以及满满当当7仓库的军火,直奔“万亿销售额”而去的周正,在动荡不安的世界慢慢改变着目标。待到一切尘埃落定,坐拥防务承包、军火销售、情报支持,一切与之相关配套产业的周正这才想起。自己最初的目标,好像也只是“混出人样”而已。——————————硬核向装备与现代战争文,有军火买卖更有拉开架势干仗,
历史 连载 24万字
回到过去做财阀

回到过去做财阀

小鱼的命运
这是一个大洗牌的时代,旧霸主已经退位,新霸主尚未上位!这是一个回到过去,在这个大洗牌的时代,最终成为当世第一财阀的故事。国家拥有财阀?分明是财阀拥有国家好吧!本书又名《回到二战财阀立国传》,《南洋财阀立国传》,《开局欧洲,立国南洋》,《开局财阀,截胡小日子》……————书友群:739209015欢迎大家加入,一起讨论剧情
历史 连载 537万字
泰昌大明

泰昌大明

魔法龟Revo
万历四十八年,大明朝已存续252年了。252年不仅是帝国的国祚,更是体制性土地兼并的持续时间。神宗以“倒张、倒冯”为始,以“三大争”为继,以“妖书、梃击”为末,一手开创出明末两党对立的局面。又在集权于己身之后怠政三十余年。在神宗的催化下,两百多年几乎一成不变的官僚系统和治理体系进入了全面腐朽的最后阶段。阶级对抗、官民冲突、女真入寇。内外交困之下,帝国终于走到了灭亡的边缘。7月21日,朱翊钧晏驾,朱
历史 连载 37万字
北齐怪谈

北齐怪谈

历史系之狼
天保十年,英雄天子高洋弹奏起了髀骨琵琶,自弹自唱,伴奏曲响起,怪诞,荒唐,恐怖,绝望且痛苦。这一年,住在漳水边上的刘桃子兜住了些鱼,故事便开始了。
历史 连载 216万字
蝉动

蝉动

江苏棹子
私家侦探左重回到过去,战斗在敌人的心脏,外号笑面虎,擅长背后一刀,精通玉座金佛原理,斯蒂庞克定式。
历史 连载 613万字
临安不夜侯

临安不夜侯

月关
“杨沅请秦相赴死!”“你有什么凭据指称本相有罪?”“莫须有!”有求传媒的杨沅误入南宋临安。本想重操旧业,做古代危机公关第一人,却不想竟开疆拓土,并夏融金,弄潮天下,我为天子!
历史 连载 197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