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波不停提示您:看后求收藏(七零文学网70wx.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第315章

凉州城破

高家军拉稀了!

“不曾想、小小的会州城居然聚了两位中丞大人,当是奇谈一件。

天下逢难、此前的不对付咱们暂且放下吧,如今我们当摒弃前嫌、同舟共济。

洛阳失陷、皇室南渡、朝中重臣被俘的被俘、随驾的随驾、还有一部分督军在外,西迁的重臣少之又少,陕地无有主持大局者也。

关中乃兵家重地,万不可落入蒙人之手。关中一失,蒙人便有入蜀之途,一旦蜀地有闪失,半壁江山都守不住。

顾此、宋某想请李中丞以国事为重,入关中主持大局,整合在陕地的各路兵马,力守关中,为大局回转留一份余地。

至于刘中丞这边哪,宋某想请中丞出山,任都督府民政厅北民安抚署专员一职,协助行政部做好流亡到安西境内的北民安置立身之事。同时哪、还要担负起招引失散在蒙人治下的北民入我安西安身之则。

眼下、银州空虚有地无民,若是能招抚些百姓尽快充实地方,定能助力我安西军抗蒙大业。”

在研判完洛阳失陷后的军情后,宋应奎单独留下了李正纲和刘九道两人,给他们两人安排起工作来。

这两人一个是大郑的御史中丞,一个是北项的御史中丞,能聚在一起确实是一件奇葩事。

本来哪、他们都不属于自己的下属,宋应奎是没法给他们安排工作的。但大敌当前,当人尽其才、物尽其用。

李正纲好歹是朝中大员,让他去关中整合郑军余部、建立抗蒙统一阵线,想来他是能够答应的,这对谁来说都是好事一桩。

刘九道的家族是原来北项境内中原人的大族,在北项流民中影响力不小,让他主持安抚流民工作,可用的力量不少,会省去很多麻烦事。对安西军来说,让北项遗民尽快完成融合形成合力是相当重要的一件事。

“节帅、李某一介文官,又无皇命在身,到了关中后如何能统帅诸军?怕是无法胜任所托之事。”见宋应奎要打发自己去关中主持抗蒙大业,李正纲一下急了。这活他可不想揽,也没名份揽啊。

当然、从内心来说,李正纲对入陕主局,还是有点野望的。但是哪,自己手中既没兵、又没令,就是想干也干不成。

“李中丞、事急从权,当便宜行事也。只要陕地的大局稳住,皇命还是难事吗?至于说统合陕地诸军,也不是啥难事,无非就是在当下乱局中让各路兵将明析自己的权责和使命,还有就是给他们将粮饷军械之事保障了,军心便能稳,凭借潼关天险挡住洛阳的蒙军西进难度不大。

据宋某所知,自古以来很少有兵马能正面破防潼关,这样的地利岂能错失?陕北的这路蒙军,有我安西军协助,保住陕地大有可为。”对李正纲的顾虑宋应奎不以为意,只要将这家伙劝到关中去,他自己的野心自会生出来,稍加引导很多事便能水到渠成。

“节帅、难就难在粮饷军械上啊!李某不是在地官,又无皇命,拿什么去给陕地的各路兵马筹措粮饷军械!”大郑的兵头们认钱不认人,尤其是战时更是如此,李正纲对此心知肚明,他不觉得自己凭着身份和一张嘴就能收服西军诸将。

“此事说难办也难办,说好办也好办。军械和饷银,宋某可以给中丞大人资助一些,军粮哪、中丞大人到了陕地后自筹一二,怕是不难吧?”想来想去,宋应奎思路一下子就通了,给李正纲提供一笔启动资金,让他先在陕地拉拢郑军军头,先将局势给稳住,不就能为安西军争取一定的时间吗?

西军能不能靠的住?暂时来说,宋应奎觉得还能行。大郑的这帮军头,作战可能不积极,但保命很积极啊。他们也到了退无可退的境地,短时间内是下不定南迁决心的,这时候只要钱和粮到位,在陕地死战一场的心气应该还是有的。

再一个、安西军拥兵据地,宋节帅封公拜将的成功范例就在身边啊,手底下有兵的人,难道不会有想法?他们就甘心带着兵远离故地当流浪狗?不想着当个真正的军阀?当年宋家军的起点可是要比他们低的多。人家一乡勇守备,都能在乱局中谋得偌大的利益,西军的军头们凭什么不能?榜样就在身边啊!

……

带着拯救天下的使命和宋应奎赞助的四十万块银元,以及一营安西军派的亲兵,李正纲去了关中。

“司令、重大军情,凉州出事了!”刚在会州城门送走李正纲,宋应奎还没回到指挥部,军情处长宋应孝便着急忙慌的找了过来。

“凉州出事了?凉州能出什么事?”宋应奎

历史小说推荐阅读 More+
亮剑

亮剑

都梁
版权信息书名:亮剑作者:都梁出版社: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出版日期:2017-04ISBN:978-7-5502-3495-6
历史 全本 52万字
秦时明月之君子六艺

秦时明月之君子六艺

鱼龙服
儒生其实很纯粹,也很可爱!他们以礼为核心,试图让所有人信服他们的“礼”。所以当你能让儒生们信服,那你就是夫子!当你能让夫子们信服,你就是大儒!当你能让大儒们都信服,你就是文宗!这时候你会发现,儒家已经没有对手了,你只能去找百家诸子,让他们也听你的,最终显圣!
历史 连载 249万字
晋末长剑

晋末长剑

孤独麦客
正如唐代诗人徐夤在《两晋》诗中所写的那般:“三世深谋启帝基,可怜孀妇与孤儿。罪归成济皇天恨,戈犯明君万古悲。”西晋得国不正,犯了太多错误,继承了东汉、三国以来的种种弊端。到了晋末,已经积重难返,亟待重新构建帝国的价值观及统治体系。但是“谁知高鼻能知数,竞向中原簸战旗”,历史没有给他们这个机会。自作孽,不可活。穿越者来到逐渐崩溃的西晋末年,他所能做的是——先活下来。
历史 连载 374万字
我在西伯利亚打地鼠

我在西伯利亚打地鼠

鲇鱼头
来自西伯利亚的北极熊裹挟寒流一路南下。面对全世界的质问,乔治理直气壮:我蛮夷也!
历史 连载 266万字
承汉

承汉

会翻书的笔
当群雄落幕之时,谁来传承强汉之风!207年冬,刘备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卧龙岗。一樵夫突然冲出,众人误以为刺客。自此,匡扶汉室的大业中,梁甫成为那颗闪亮的新星。又名:《那天我和孔明一起出的山》、《开局刺杀刘备》
历史 连载 24万字
抗战之火线精英

抗战之火线精英

九耳猫
小宅男在家通宵玩cf,莫名其妙的来到了抗日战场。分享书籍抗战之火线精英作者:九耳猫
历史 连载 469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