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历十二年农历七月底,宋应奎移驻瓦州城。

之所以从会州移到瓦州,是因为在经历了紧张的三个多月战事后,天下大局,暂时平稳下来。

蔑蒙人难耐中原的酷暑,自六月底以来攻势放缓,到了七月后基本上处于就地休整的状态。

郑军总算是迎来了缓口气的机会,处于瘫痪状态的中枢机构再行运转起来。

滞留在关中的李正纲转任枢密副使、川陕宣抚讨招使,总督川陕一应军民政事。想来是因为这老小子在回到关中后的一系列作为,得到了大郑朝堂的重视和肯定,才能有此安排。

战局得缓,还有两个因素,一个是潼关东侧的重城陕州在守将徐国清的带领下,硬抗住了蒙军西进的攻势。再一个、在洛阳之战中溃逃的兵将有一部份没来得及跟着郑皇往江南逃,而是向南进入了襄阳境内,在襄樊一线建立了防线。

如此一来、蒙军继续攻郑的路线,就只有江淮了,而江淮一线,由于山东守军的南撤,郑军已集结了超过三十万兵马,凭着这些兵马暂时阻止住蒙军继续追击还是可以做到的。

局面没有继续崩溃下去,宋应奎判断、蒙军应该会休整到九月中旬以后,才有可能继续进一步的军事行动。正好趁这个机会到瓦州,理一理政务方面的事宜,好应对秋后的战局。

移驻瓦州后,宋应奎干的第一件事,便是在瓦州设立了一个干部培训班。凡是在大郑有举人及以上功名的,皆可入班经培训后委任官职!除了收凑大郑流亡过来的人员外,在北项那边有过正式任命的官员,同样可以入干部培训班接受选招。

着急忙慌的弄这事,还真不是宋应奎求贤若渴,主要是为了安抚人心。

原来有很多是以前没工作的人,见有机可乘跑过来钻空子了,怪不得会有这么多人。想想也是,大郑的读书人就业环境其实并不怎么好。

“干部培训班的主事由李俊豪和秦可安两人共同担任,凡是有资格入班者,不论其此前的出身,一律以普通学员视之,培训周期是三至六个月,学满三月后、组织一轮考试。

至于说那些不动心思,看不到安西军前途的人,也不令人遗憾,都到了这般时候,脑子还不清楚的人,能指望他们干成啥大事?他们也很难是人才。

“舅爷、洛阳那边到底有多少官员?据我估计洛阳失散后,最少有三分之一的官员是随驾南逃了,还有三分之一的官员被蔑蒙人所俘。剩下的四成,想来咱安西的,至多有一半。也就是说大郑京师会有五六千以上的官员?这也有点太过离谱吧?”培训班的规模远超预估,宋应奎赶紧请教二舅爷到底是怎么回事。

第二等的以正镇级待遇安排到各州县相应岗位试用,试用合格后转正。第三等的分配到各级衙门和相应级别的厂务担任普通文职官员。第四等的留校学习,学满六月仍然不合格的,按其意愿要吗到官产系统听用,要吗自行归民。

考试成绩分优良可劣四等,第一等的以副县级待遇,安排到行政部各厅处做政务助理或者是到各州县任相关级别的主管差事。

听说还有大批的人,得知了消息后,正在从关中往过来赶,后续很可能还会有好几百人。

北项覆灭、中原大乱,唯有安西境内还算安稳,宋应奎估计、最近流入境内的人物中,应该是有比较上台面的人才了。

所以宋应奎估计,应该会有一部分动了心思的官员不想去江南,转而到安西军政府谋份前程。能来多少、并不确定,但有甚于无。

……

一下子涌进来了这么多所谓的人才,行政厅这边又犯起了难!一时之间、好像提供不了如此多的岗位用以安置这么多官员。

此外、凡是在都督府主办的期刊中发布过文章或者是出版过专著的,若是进入培训班,一律免于学习,直接报给云谷大学,可优先录入大学任教。如果云谷大学那边暂无符合的教职,则报给吏务厅和官产部,视才授于相应官职。”

期刊这个招揽人才的后手,现在就可以了光明正大的放到台面上来了。能在期刊上发表文章的,一般在大郑朝中所处的位置不会太高,不可能是朝中的栋梁之臣。顾此在皇室南逃时,他们没多少机会随驾南逃,只能自己想办法。

转眼之间、干部培训班的招生工作已过去了十来天时间,据李俊豪等人的汇报,已登记招生的人数很是喜人,足足有五六百人,其中从大郑境内过来的就有近五百人。

蔑蒙人攻洛阳速度很快,洛阳城破后又将大部分精力放到了南追

小说推荐:《离婚后,我被烂片女王觊觎了》《仗剑独行斩鬼神》【森趣阁】《寐姝色》《独家报道》《从卖盒饭到中华名厨》《灵能者不死于枪火》《被首座抛弃之后》《道爷要飞升》《江医生他怀了死对头的崽

七零文学网【70wx.com】第一时间更新《丝路大枭雄,从农家种田郎开始》最新章节。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历史小说推荐阅读 More+
覆汉

覆汉

榴弹怕水
负大任,回千年,群雄并起三国乱,逞义气,斗江山,逐鹿中原起烽烟,狂风起,旌旗卷,刀关剑影月光寒,图天下,留美谈,万里山河碧血染。一个古汉语专业大学生坑爹穿...
历史 连载 503万字
苟在明末当宗室

苟在明末当宗室

夜深
朱慎锥来到大明成了宗室宗室实在不好混,俸禄克扣还要拖欠,家里吃了上顿没下顿更要命萨尔浒明军大败,万历也没多少活头了,乱世将至,躺平就是死,总得搏一搏吧?
历史 连载 255万字
崇祯重振大明

崇祯重振大明

凤凰北斗
一个现代人穿越成为大明崇祯皇帝,重振大明朝的努力。以《崇祯长编》《崇祯实录》《酌中志》等为准,前期按真实历史上的时间线写。
历史 连载 138万字
民国投机者

民国投机者

有时糊涂
在中国出生,在美国长大,嗯,好吧,好吧,就是穿越这样的老套故事。这是我的第一部小说,如果您认为写得好,请投我一票,如果您认为写得差,请指正。读者群:黄埔军校第一期55374701(招生中)黄埔军校第二期81036724(已满)黄埔军校第三期33045967(已满)黄埔军校第四期85625983(已满)黄埔军校第五期894
历史 全本 835万字
绍宋

绍宋

榴弹怕水
绍者,一曰继;二曰导。公元1127年,北宋灭亡。旋即,皇九子赵构在万众期待中于商丘登基,继承宋统,改元建炎。然而,三个月内,李纲罢相,陈东被杀,岳...
历史 连载 417万字
我在现代留过学

我在现代留过学

要离刺荆轲
所谓天子者,父天母地,为天之子!或曰:天子做民父母,以为天下王!而朕,曾为天子!承六世之余烈,邵述先帝之志。鞭西贼而惩旧党,所能必为,所伐必克,扫皇宋百年之积弊,使天威远畅,丑氐震叠!奈何天不假年,英年早逝!幸上苍哀怜,使朕于九百年后重活,留学于现代之世,经历科学之盛!如今!朕留学归来,重归少年。三尺长剑在手,问尔群臣:何日缚得苍龙?
历史 连载 402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