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在我还是小孩子的时候,每一个小镇上都曾经有一家打铁的作坊。我还记得那些风箱和炉子,还有用锤子凿打的声音。但是,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这些作坊不见了。

整个操作过程尽可能地不用刃器,因为那样会将纤维割断。但是,在剥皮之前还有一道工序,就是要先把树从中间刨开(树是空心的),然后展平,这样一来皮就容易剥了。遇到节子多的情况,皮也不太好剥,所以,在它们的成长过程中,一定要经常修剪枝条。

这只是刚做完了第一道工序,下边还有21道呢。

剥下的皮把它卷起来,晒干。树皮一经晒过以后颜色会变得很不好看。

每年我们差不多都要剥7

贯(每贯约3.75公斤)重的树皮,27公斤左右吧,好的树要15棵。

伐倒的树也不会有丝毫的浪费。除了剥下的皮是作为“椴木织”的材料以外,那不能用的部分可以当柴薪来烧,中间其余的木头是冬天取暖的好材料。

另外,现在有些工业实验厂还用那样的木料来雕些装饰品木刻,也有的用它来做杯垫,因为竖着切成圆片儿正好是杯垫的形状。

这些程序都要在梅雨期结束前后完成,等到雨季一过就要开始晾晒了。所以,这个季节我们最关注的就是天气预报,雨季结束前的两星期是关键。

纺丝是女人一生的工作

男人们做完了上面说的几道程序以后,剩下的就都是女人们的事儿了。

剥下来的皮放进铁桶里,再放上树灰就烧起火来煮。最好是用栎树或者山毛样树烧成的灰,但是,也可以用椴树的,因为椴树在冬天用来做取暖的木材,所以,它的灰也可以用来煮皮。树皮经过这么一煮就会变软,再经过用手搓揉,它会分解出几十张的皮,就像是树的年轮一样一层一层的。然后再把这几十张的皮一张张地剥开。

下一步是把这些剥开来的皮泡在米糠里。这大概是古人的智慧,用米糠一泡,用灰煮过的皮在恢复其原色的基础上,还能使米糠的颜色有所体现,出来的皮会更漂亮、更有光泽。

米糠呀树灰都是利用自家现有的东西。过去的人真是有智慧。“椴木织”的过程从头到尾都不需要买任何材料,用的都是自家现有的,现在还是那样。

用米糠浸泡这一程序跟温度有着很大的关系,因此,9

月是最合适的季节。

经树灰煮过的皮已经不是硬邦邦的板状了,所以,就竖着来撕它们的纤维。然后是浸泡,再晒干。

往下就是我的工作了。要先拉丝。拉丝的时候皮一定要保持在湿润的状态下。

宽度在三毫米左右。工具就是自己的指甲。这样一条条地撕拉下来。这样长的丝叫竖丝,它的长度跟树的长度是相同的。所以树养育得好丝也就会很直、很长。把拉好的丝捆成一束一束地就要晒了。晒好后再用水泡,泡后再晒。椴树皮的丝线就是经过这样的泡了晒、晒了泡的过程;颜色才会越来越漂亮。而且,用它织出来的帽子、鱼网也才会结实耐用。

纺线,就是把拉下来的丝纺成一根整线。织出60米长的布至少需要2

万米长的线才够。纺线的时候不能用系来连接,因为那样的话,一上机织布对织出来的布上会出现疙疙瘩瘩的结。所以,在连接的时候要捻着结。在接头的地方,上一根的线头儿如果很细,那么。就把细的一头儿撕开,夹在下一根线头儿里,下一根线的线头儿也劈开,交叉着左一夹右一夹,再用手捻捻就算捻到一起了。接头儿的地方既要让它结实,又不能出现粗细不均,否则,织出来的成品就不美观了。所以,看似简单,真正做起来还要有一段适应的时间呢。这样的活儿一般都是老奶奶们做的,她们会边聊着天,边凭着手的感觉就把线搓上了。冬天,也会一家子围坐在暖炉边上搓。

我们那里,到了冬季,也就是从11月到第二年的4

月,全村的女人们都在搓线。

到邻家去喝茶聊天也要带上手里搓着的线。

总之,这个活儿就是要时间。老奶奶们从早上一起床到晚上睡觉为止,一天都在那儿盘着腿不停地搓。其实搓线也是锻炼手指关节最好的运动。所以,我们关川村就没有一个半身不遂的病人。

搓好的线团儿差不多有一只手能握住那么大,要搓18个这样的线团儿才够2

万米长。

线团的形状有点儿像烟台梨吧。这是为了能让线团儿站立得住才绕成下大上小的形状的。绕线团儿也得让线在湿润的状态下进行。线团儿绕好后还要再捻一遍,是为了织布的时候好织。捻的时候,把线团儿放在捻线机上,捻线机是由一个大圈和一个小圈组成的,线在两个圈当中来回转几圈就捻均匀了。

捻过以后,把它们缠在麻秆儿上,我们用的麻秆儿是芒麻的茎。

在秆儿心插上一根铁棍,但要让铁棒的粗细正好是插在麻秆儿心里掉不下来。

捻线是第14道工序,一圈一圈地捻,得捻几百圈才行。

用捻线的次数来分竖线和横线。捻的次数多的用做竖线,横线捻上几圈就可以了。这样的活儿在过去都是集体共同操作的。说好今天在谁家,那么,就去五六个人到那家里去捻。

线捻好了以后,就该往织机上架了。也就是把线分别架在横线和竖线的框子里。

整理一下就可以开始织了。

“椴木织”跟季节有着密切的关系。跟农耕期忙闲的衔接也很恰当。这也是“椴木织”能延续至今的一个理由吧。

每年的4

月,当冰雪融化了以后,就是采第一茬山野菜的时候。采完了农耕也该开始了。等种完了田,第二茬山野菜,像槭菜、竹笋这样的又可以采了,这个也完了以后,就该到了砍伐椴树的时候了。伐了树,剥了皮,就到了盛夏时节,休息一段时间以后,一进入9

月就可以煮树皮了。接下来,等割完了稻子,女人们就该真正开始“椴木织”的作业了。

现在,为了来观光的游客,我们的“椴木织中心”一年都在不停地织呀、捻呀,进行着一系列的加工作业。

托大家的福,“椴木织”的需求有了很大的增长,这是既难得又值得高兴的事,但是,目前的生产量却跟不上。这是一个难办的问题,主要是因为没有继承人。

过去,嫁到关川来的新媳妇,第一件事就是要先学会这门手艺,否则会被人看不起。所以,她们都很认真也很用心地学,当然也吃了不少苦。现在的年轻人,到底是时代不同了,绝不会做委屈自己的事。继承人的问题也许就出在这里吧。

“椴木织”是我们关川的骄傲,它能让各年龄层的人都能找到用武之地。已经延续了这么多年的工艺,真想让它作为村子的一种代表工艺再延续得更长远。

柳编手艺人田中荣一/丸冈正子(1934年3

月7

日/1923年3

月13日生)

盐野米松:有一种装行李用的柳条包,就是在旅行或搬家的时候把衣服等日用品装进去,然后用绳子捆好,或搬运或邮寄就可以了。除此之外,还有比柳条包小很多的被用做饭盒的小柳条包。现在这些东西都看不到了,因为它们都被别的材料所替代了。

技术是因为有用才能保留得住,也才能流传下去。

具有制作柳条包和旅行包技术的人倒是还有,但是,现在没有人用这种东西了,所以他们也就拿不到订货了。又因为没有人制作这种东西了,所以,也就没有人再卖为生产它的原材料了。杞柳工艺的材料是一种叫做行李柳(学名

salix

horiganagikimura)的植物,它曾经是在日本的各地都能找到的植物。材料很多的时候,可以从那众多的材料当中挑选出最好的,然后来编出最好的物件。在博物馆的展室里,我们所看到的那些做工精细的作品,虽然已经历了很长的岁月磨难,但还是那么漂亮。这样的东西并不是因时代的进步而得到发展,尤其是手工艺,倒是相反的情况更多。

日常生活用品的销量是靠着消费者来维持的。如果有一个地方的齿轮脱了轨,那它就像是陷进了不能自拔的沼泽地,并且会慢慢消失掉。

技术好的手艺人皆年事已高,但他们还在为保存这门手艺而倾注心力。杞柳工艺就是这样。编制花笼,还有买东西用的筐,只是作为一种土特产或工艺品,要让它再辉煌一朝恐怕不那么容易了。

这种柳条包的产地在兵库县丰冈市的附近。由于流注日本海的元山江经常泛滥,使这一带的生态环境很适合柳的生长。于是,那里一片片种的都是柳。现在,种植还在继续着。丰冈有一个“杞柳制品协同组合”,在那里生产一些供观光用的土特产和工艺品。田中荣一是“协同组合”的理事长。同时,他自己还有一个专门收藏柳编物的博物馆。

他给我们讲关于柳树的年代推移,讲他们栽培柳树的经验和杞柳工艺的特征。

丸冈正子给我们演示了编制小柳条饭盒的过程。这种由麻丝跟柳条的组合而编成的盒子有着不可思议的外形。

田中荣一口述:

我居住的兵库县丰冈市但马镇是一个地处山中的小镇。“但马”的方言发音跟“谷间”的发音差不多,正好体现了我们那里的地理特点,周围满视野都是山。志贺直哉(日本近代著名的小说家——译者注)那篇闻名的小说《在城崎之上》中出现的城崎温泉就在我们那儿附近,还有一条注入日本海的元山江从镇上流过。

这条江在过去经常泛滥、发洪水,有时还会一连多日呈现出一片广阔的湖泊状,稻子都会因此烂掉。尽管是这样的地方,但杞柳却能顽强地生存,而且长得很好。

也许正因为如此,才会有了杞柳的编制工艺吧。

我们带来了编柳条包的原材料——柳。本想给你们看看的,可是它们已经干枯了(笑)。杞柳的种类有700

多。今天带来的这种是叫做行李柳的专门用来编笼子呀筐一类东西的柳。

在我们当地会把柳分成大叶、中叶和细叶三种,根据它们的大小不同而决定了用途也木同。

过去,全日本各地的柳材都集中到我们丰冈地区,那数量有三十七八万公斤之多。那时候,编得最多的是大家都熟悉的柳条行李筐。大正年间(1911一1925年)

叫“大正筐”,在当时很盛行的。过了不久,新开发了用人造纤维制造的“纤维包”,现在,我们那里已经从行李的“筐镇”变成了“包镇”。另外,比如把筐都编成手包的形状或是购物篮子,总之,给予老式的筐以新的变化,以使它能保留下来。

这就是我们那里的现状吧。在我们“杞柳制品协同组合”挂名登记的有百十来人,但实际上真正技术好的工艺师却并不多。甚至少得有数。

这些工艺师们大多都到了丸冈这样的年纪了。我们的柳艺在被认定为传统工艺以后,我们也开始把培养继承人作为一项重要的事业来抓,现在,有不少三四十岁左右的家庭主妇都说想学学看,人数挺多,她们还真努力用心地学呢。

但是,这种柳艺作为职业又怎么样呢?当然以前是能靠它吃饱肚子了,可现在,在跟国外的进口商品竞争当中,就不好说了。

我们那里的杞柳工艺据说是在1552年前后开始的。当时是作为一项产业来发展的。丰臣秀吉平定全国以后,就在丰冈建立了自己的城池,这项产业也就从那时开始了。

过去曾经把“杞柳”称做“骨柳”,到了近代,日本有了法律,同时又有了“协同组合法”,从这个时期开始一些学者就研究来研究去这种东西的叫法,最后决定把“骨柳”叫“杞柳”了。现在要查“杞柳”的语源,会发现“行李柳”在有的地方就被写成“杞柳”。过去,每当战争的时候,丰冈就会承接很多制作大行李筐、将校用的行李筐和各种军用行李筐的任务,这样的东西在当时都是作为特需品来生产的。包括西南战争(1877年)日清战争(1894年)和日德战争(1914年)时,这种行李筐都是很畅销的东西。据说还出现过抢购的现象,但现在,这种大筐类的东西已经基本上不生产了。

最高级的是土佐柳

我们编制柳艺用的柳是种植在田地里的,它是一种生命力很强的植物。到了秋天叶子都落了以后,把它们收割起来,系成一捆一捆地立在田圃里,经过了一个冬季,到了第二年的春天,再把它们两三根一组地插在地里,过不了多久它还会生出根来呢,随之新芽也跟着长出来了。这时,树液开始活跃地穿行于皮和茎之间,所以,皮剥起来就很容易,而且也只有这个时候皮才是最容易剥的。如果错过了这个时机,要么茎秆中的养分流失殆尽,茎秆变得很轻;要么就是时候太早,皮剥不下来。这剥皮的时机真是短如一瞬。

把剥了皮的柳茎放在江水中洗去附着在上面的粘液,在荫凉的地方晒干,一定要晒得干透了才行。等一过了伏天就可以拿出来用了。如果用刚刚割下的柳茎来编东西的话,那么,过不了多久编好的物件上就会出现缝隙,所以,在准备原材料的阶段,这些也都要预想进去。并且,在栽培阶段,当柳长出新芽的时候,要将所有多余的新芽全都去掉,只留一根最直最好的,这样柳才能长得好。

小说推荐:《好感度拉满后我成了黑月光》《我有一枚命运魔骰》《从泰坦尼克号开始》《炮灰男配的人生(快穿)》《仗剑独行斩鬼神》《年代:我有一扇两界门》《长生家族:从开枝散叶开始》《我跟他不熟》《少女的野犬》《捞尸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言情小说推荐阅读 More+
夫君,给我贴贴

夫君,给我贴贴

998
上辈子陆遥只活到三十五岁,因为家庭压力一直没办法出柜,直到死都是孤零零的一个人。再一睁眼居然穿越到了古代,不但年轻了十多岁,还多了个肩宽腰窄八块腹肌的夫君。天底下竟然有这般好事?正当陆遥激动不已时,发现夫君看自己的眼神似乎格外冷淡,还想跟他和离……*赵北川父母双亡,为了照顾两个年幼的弟妹,托媒婆给自己说了门亲事。不需要对方长的多好,只要心地善良勤俭持家就行。媒婆嘴上夸的天花乱坠,结果转头就给他找了
言情 全本 9万字
我,班主任,被迫营业

我,班主任,被迫营业

linnay
【本文文案】运夏市三中高一(10)班,是老师们避之不及的存在。高中毕业就要继承家业的富二代、父母离婚各有新家的没人管的孩子、大脑发育障碍的问题少年……全塞进了10班。平均成绩常年垫底不说,家里有背景的......
言情 连载 10万字
高武纪元

高武纪元

烽仙
从南洋深海中飞起的黑龙,掀起灭世海啸……火焰魔灵毁灭一座座钢筋水泥城市,于核爆中心安然离去……域外神明试图统治整片星海……这是人类科技高度发达的未来世界。也是掀起生命进化狂潮的高武纪元。即将高考的武道学生李源,心怀能观想星海的奇异神宫,在这个世界艰难前行。多年以后。“我现在的飞行速度是122682米/每秒,力量爆发是……”李源在距蓝星表层约180公里的大气层中极速飞行,冰冷眸子盯着昏暗虚空尽头那条
言情 连载 90万字
O变A后攻了龙傲天

O变A后攻了龙傲天

山川千野
温柔(?)漂亮的腹黑攻x只对攻低头的龙傲天受晚十二点日更,封面是捏人,已购买商用权,画手@Dd简介:宋礼玉作为一个omega,主要有三大爱好:织毛衣、插花、煲汤。十八岁,突如其来的二次分化,他变成了一......
言情 连载 10万字
重生之长孙皇后

重生之长孙皇后

风曾
已完结文:重生之富察皇后,重生之卫子夫,康熙重生追后记,扶小苏的日常,有兴趣的小伙伴都来看看吧。昔年花开花落,从隋到唐,她这一生算不得长,三十八载岁月,幼年丧父,与兄相依为命,稍年长嫁秦王,掌一府之责,却是看着他大风大浪,刀枪剑雨中走来,他带回了一个又一个的女子,直至兄弟阋墙,武德斡旋,玄武政变,他成为了至高无上的帝王,母仪天下,她亦是一跃成为了这世间最为隆宠的女子。她原以为这一生可以互爱互信,相
言情 连载 42万字
我夫郎是恶毒男配

我夫郎是恶毒男配

端瑜
郑山辞穿书了,他穿成了恶毒男配虞澜意的炮灰丈夫。原主因缘巧合和恶毒男配虞澜意成亲,在奔赴小县城后虞澜意处处讽刺看不起丈夫,丈夫最后受不了联合蓝颜知己把虞澜意杀了。现在他在宴会上被人抓住和虞澜意同处一室,在大庭广众之下私会,虞澜意本想让男主和自己关在一起结果关错人了,现在他用袖子遮挡着脸,对着郑山辞怒目而视。面对众人的指责,郑山辞咬牙:“我娶。”郑山辞嘴里发苦,这人完全就是一个作精,侯府娇养的嫡哥儿
言情 全本 8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