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4章流民四起,压力剧增(第1更)

黄老汉是楚源省一个小村庄的普通农民,家中世代务农,靠着几亩薄田勉强维持生计。

一条鞭法推行后,原本按田亩征收的实物税改为折银征收,黄老汉不得不将辛苦种出的粮食拿到市场上变卖,以换取银两缴税。

然而,市场粮价波动极大,若是遇到丰收年景,粮价低廉,黄老汉卖光了粮食也凑不够税银;何况现在是灾年,粮食歉收,更是雪上加霜。

更让黄老汉痛苦的是,地方官吏借机盘剥。

他们故意压低粮食折银的比例,强迫百姓以高价购买官定的银两。

黄老汉为了缴税,不得不向地主借高利贷,利息越滚越多,最终连田产也被迫抵押。

村里像黄老汉这样的农民不在少数,许多人因无法承受沉重的税赋和债务,甚至不得不背井离乡,沦为流民。

如今正是征税时节,村里一片愁云惨雾。

官吏带着差役挨家挨户催逼税银,稍有拖延便拳打脚踢,甚至抓人关押。

黄老汉的儿子因反抗官吏的暴行,被打成重伤,家中唯一的劳动力也倒下了。

黄老汉望着空荡荡的粮仓和病榻上的儿子,心中充满了绝望。

“无生救世,弥勒净土,真空家乡……”

许多变成流民的失地百姓,头戴白巾,喊出了类似的口号。

这一幕幕,在楚源省,以及相邻省份正在不断上演。

而关中的流民军,也几乎要封锁不住了。

“江南和江南之外,已经是两个世界。”

徐青静静听着苏怜卿送来的情报,心中不由感慨。

如今江南之外,民间百姓的生存压力,只有北直隶的情况好一些。

一条鞭法念歪经的现象,不止其他省份有,其实江南之地也存在,只是有徐青和老皇帝坐镇,其他人不敢太明目张胆。

这些事,要说能倾覆大虞朝,那也不至于。

因为现在凭借一条鞭法收上来许多税,大虞朝现在的官军,战斗力比以往强太多。

历来王朝末年,流民军战斗力提升的关键,往往和溃散的官军等加入有关。

流民四起,最大的危害是破坏原本就有问题的税基,使国朝许多基本运转出现问题甚至停滞。

如人之生病,气血堵塞,从而引其他更可怕的问题……

可以说,从一条鞭法施行开始,土地兼并加剧都是必然的事。

但因为能收上税,反而国力会有一段时间上升期。

而且如果能镇压流民得当,还能凭此削减人口,缓解人口和土地的矛盾。

如果没有徐青,朝廷肯定是要对这些失地流民,举起屠刀,狠狠镇压。

说白了,在朝堂诸公眼中,灾民就不是人,而是杂草,不但没有好处,反而还会危害正常的庄稼。

另一方面,徐青也收到老辅的信。

里面还有老辅自陈一条鞭法错漏的奏疏。

流民的情况虽然严重,但现在还不至于会动荡天下,而且现在的流民,面对官军,根本没有任何反抗的实力。

但各地的奏疏,犹如雪花一样飞到应天府临时内阁。仿佛各地的官员都有默契,将罪魁祸往一条鞭法扯,虽然事实也如此。

老皇帝面对这些消息,再也无法淡定清修。

应天府行宫——延年宫。

大殿里一片肃穆和寂静,众臣工战战兢兢。

老皇帝神色阴沉似水,仿佛在说,朕把天下交给你们治理,你们就是这样治理的。

霍景亦神色凝重。

梁阁老现在是内阁顾问,没有事权,因此心内很是悠然,但面上还是一脸凝重。

“说说,该怎么办?”

老皇帝扫视众臣一眼。

其他人噤若寒蝉,不敢开口。

这时候徐青微微一笑,出列奏道:“陛下,如今正值盛世,人口充实为历代之最,流民四起,倒也不全是一条鞭法的缘故,而更在于盛世人口太多,土地不堪重负。”

他此言一出,老皇帝面色一缓。

其余臣工不得不承认,还是徐六水平高。

当然,徐青也不是空口白话,而是接着引经据典,对比当今和前朝的人口差距,以及粮食产量……

反正各方面对比,本朝的土地人口都来到了历朝历代之最。

可以说是三代以来之最。

三代以降第一朝,绝对是非本朝莫属。

老皇帝听完之后,忍不住一笑:“少拍马屁,徐青,你说说这事到底怎么处理?”

徐青道:“陛下,如今全国清田,不说已经尽数完成,但天下膏腴之地,几乎都完成了清田。

臣以为,陛下是千古圣君,又逢盛世。

不如以陛下的名义昭告天下,盛世之土,永不加赋;盛事之民,永不加役。”

他这话一说完,全场哗然。

虽然知道你徐公明一向做事天马行空,出人意表,但这个主意,未免太离谱了。

朝廷不加赋役,遇到难事怎么办?

难不成你徐公明还能凭空变出钱粮和人丁来?

老皇帝倒是神色平静。

他不懂徐青的用意,但他懂人,徐青这么说,肯定是有把握的,且看看……

徐青又指着霍景,说道:“霍阁老,你觉得在下之意如何?”

霍景自诩当世清流砥柱,若是在朝堂上公然反对这种有利天下百姓的政令,岂不是毁自己一世清名?

毕竟你们这些士大夫成天说不要与民争利,现在徐六直接让利天下之民,你跑来反对。

合着你们士大夫说的民,还是别的“民”

纵然事实如此,也不能直接说出来嘛!

霍景神色变幻数次,心里不太摸得准徐青的意图,但此事好像没什么反对的必要,吃亏也是朝廷的事。何况眼下没有边患,真出事,那也是以后。

毕竟他可太清楚,现在这些流民是成不了气候的。

他随即附和起来。

有了霍景带头,其他人也不好反对。

其实现在朝堂唯一能反对徐青的是玉亲王和吏部尚书王巩,不过现在玉亲王在京师监国,由王巩这等老臣辅佐。

稍微能妨碍徐青的霍景,更是被徐青拿捏得死死的。

所以在南直隶这边,徐青说话,比以前老辅还好使。

徐青的话得到众人支持,随即才是切入正题。

永不加赋役的关键,就是借助清田的黄册,对各省州府的赋役确定一个总额。

如果是灾年,可以由朝廷核实,酌情削减甚至免除,至于丰年,也不会加赋役。

等于老辅制定的那些条条框框全砍了,直接精简政令。

这有点像前朝的包税制,但内核又不一样。

前朝包税制是没有清田的,对于地方的赋役征收只能依赖于地方豪绅。

现在大虞朝刚清田不久,对于底层不是没有影响力,而且还有报纸以及绣衣卫、内厂培训的说书人这些。

总归是能将上面的声音传到下面去。

这也是徐青对绣衣卫和内厂的改造,不再只是监察机构,而且要挥出朝廷中枢的喉舌作用。

不说有多好,至少开了一个口子出来。

若是以往,朝廷有什么好政策,底层根本没有了解的渠道,只能任由官吏盘剥欺负,最后好处归下,怨归于上。

小说推荐:《优俊高手转生到了赛马娘世界》《皇长孙的团宠日常》《从1979开始的文艺时代》《我在古代搞文娱》《在北宋当陪房》【三零中文网】《天人图谱》《宝珠也想不到[重生]》《全民求生,但我血条不见了》《穿书后成了狼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言情小说推荐阅读 More+
重生之长孙皇后

重生之长孙皇后

风曾
已完结文:重生之富察皇后,重生之卫子夫,康熙重生追后记,扶小苏的日常,有兴趣的小伙伴都来看看吧。昔年花开花落,从隋到唐,她这一生算不得长,三十八载岁月,幼年丧父,与兄相依为命,稍年长嫁秦王,掌一府之责,却是看着他大风大浪,刀枪剑雨中走来,他带回了一个又一个的女子,直至兄弟阋墙,武德斡旋,玄武政变,他成为了至高无上的帝王,母仪天下,她亦是一跃成为了这世间最为隆宠的女子。她原以为这一生可以互爱互信,相
言情 连载 42万字
替嫁高门

替嫁高门

白月轻舟
简介:【高冷世子追妻火葬场】永安侯府的世子贺知煜和新皇演了一出君臣失和的戏,只为在他与孟氏的婚宴上拿下反贼。不知情的孟家怕侯府落难嫡女受委屈,慌忙推了养女孟云芍替嫁。大事落定,......
言情 连载 8万字
穿进九零嫁给年代文大佬

穿进九零嫁给年代文大佬

荔枝雨
简介:一觉醒来,孟箬发现自己穿书了。身为书中的作精女配,她会疯狂嫉妒女主,作天作地,下场凄惨。而书中女主,她的继妹郑婉,只需等着家里的安排,就能拥有一份好工作,嫁给一个老实好男人,过上......
言情 连载 27万字
龙藏

龙藏

烟雨江南
卫渊本无大志,但在时代洪流中不得不走上征战四方、开疆辟土之路,直至关山踏尽,未曾白头。不正经的简介一:仙人也怕工业化!这是一个发生在玄幻世界的工业革命的故事。
言情 连载 210万字
五皇决定携挚友登基

五皇决定携挚友登基

温水煮书
【文案】五条君一不小心看到了未来。从认识挚友夏油,到被冒牌的夏油关进狱门疆,未来十几年的剧情都被剧透了个遍。五条君得出了一个结论——做正面人物是没有前途的,要做,就要做《咒术○战》的第一大暴君!……夏油君崩溃地跟在五条后面。“悟,你疯了?”“悟,我不理解你为什么要这么做,再怎么样我们也是高专的学生!”“住手,悟,你的大好前途都不要了吗?!”五条君笑得意味深长:“杰,我们的未来,哪有什么大好前途啊。
言情 全本 6万字
修仙女配谋长生

修仙女配谋长生

杨李涛涛
【各位小伙伴,近几天更新时间都会在晚上十点之后,小伙伴们等不上咱就转天一早看了,么么哒】【薇薇悄悄话:有CP哟!】【大长篇,故事娓娓道来,请君慢慢点评!进展慢,小伙伴们可以按需跳着读哟!】文案如下:修道十年,一次梦回,鱼采薇才发现自己是一本书里的女配。她哦了一声表示知道了,默默调整路线,继续砥砺前行。是女配又如何?她只管谱写属于自己的篇章。重蹈覆辙又怎样?她一脚踏平,重铸康庄大道。誓要谋出一条无上
言情 连载 31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