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虽然客户群体很多,等着他去拯救,但陈凡也明白心急吃不了热豆腐的道理。

就现在自己这体格,走出去说要给人家帮忙,人家还以为他是要去蹭吃蹭喝呢。

不拿扫帚把他往外赶就是好的,还帮忙?想多了。

所以,基于可持续发展的考虑,陈凡觉得自己应该先摸清楚生产队的基本情况,哪家比较困难,更需要帮助,哪家的困难比较低级,更具备可行性。

然后列出一张表格,根据实际情况分出轻重缓急,再徐徐图之。

至于现在?

他想到刚才杨队长说的杀年猪,而且是他家杀年猪?

生产队不都是公家的吗,怎么还有私家猪呢?

带着几分不解,他走到姜丽丽房间门口,还不等他说话,姜丽丽就走了出来,“刚才杨队长来了,是有什么事吗?”

陈凡站在门口,笑着说道,“哦,杨队长说他家后天上午杀年猪,让我们一起去他家帮忙。”

“啊?”

姜丽丽满脸怀疑,“也叫了我去?”

陈凡微微一愣,“啊,他是这么说的。”

看姜丽丽脸色好像不太对,便问道,“怎么啦?”

姜丽丽低下头,“我在这里三年,他从来没有叫过我,只有队里杀年猪才会叫我过去,但那也是所有人都会去。”

陈凡眼珠微转,“可是,刚才他确实是这么说的啊。”

难道是客气话?

姜丽丽也有点茫然,队长他是什么意思啊?

陈凡想了想,“反正他是真说了这个话,要不然我也不敢这么跟你说,不管怎么样,后天你就跟我一起去看看,万一要是真有任务给你,但是你没去,那多不合适,是吧。”

姜丽丽仔细想了想,觉得陈凡说的有道理,便点了点头,“好吧,那后天早上我跟你一起去,如果没事我再回来。”

陈凡笑了笑,又问道,“哎,刚才听你说,还有队里杀年猪,这养猪队里和私人是分开的吗?”

姜丽丽轻轻摇头,说道,“也不算完全分开,还是有点关系。就是国家号召全国的生产队多养猪、养好猪,然后允许社员家里自己养点鸡鸭猪,吃不完的也可以卖给食品站,所以生产队除了有一个养了十几头猪的猪场,还提议每家每户都养两头猪。

生产队的猪每年只留两三头最小的,杀了给全队的社员分肉,肉也是按照工分比例来算,谁挣的工分多,分到手的肉就多,工分少的,可能就只能分点猪头肉,甚至猪下水。

社员家里的两头猪,一头大的必须卖给公社的食品站,不过食品站只收120斤以上的猪,不满120斤的都不要,剩下一头小的可以自己留着吃。”

陈凡一手环抱在胸前,一手捏着下巴,靠在门框上,若有所思地说道,“那还可以啊,村民除了工分,还可以自己养鸡养猪,年底都能得不少肉吧。”

以前看年代文小说,都说农村生产队里一年到头只有过年那天能吃一顿肉,现在看来,也不是所有地方都很穷啊。

姜丽丽抬起头瞟了他一眼,又低下头,轻声说道,“不是的。”

“啊?”

陈凡看着她,“有什么不对吗?”

姜丽丽耐心解释,“养鸡、养鸭、养猪都要饲料,鸡鸭还能自己去地里刨点虫子吃,再加点谷糠和青草,也能养活。养猪就累多了,每天都必须要去打猪草,打猪草还要趁早,要不然就赶不上跟着队里去上工,耽误了上工,不仅要挨批评,还要扣工分。

然后只吃猪草的猪很不容易养壮,身体不壮就容易生病,没等长大就病死了。就算能长大,等到腊月前食品站收猪,也达不到120斤的要求。

有的社员为了凑够120斤,就在当天早上给猪吃很多猪草,但是猪吃多了被吊着抬过去,很容易串、串稀。”

陈凡看着姜丽丽讲到这里,一张脸都红透了,这是有多容易害羞。

同时他也反应过来,现在还是70年代,白条猪没有得到推广,只在少数地方有规模性的养殖。跟经过近百年才改良成功的白条猪不同,本土的黑猪、花猪体量小、生长慢、杂病多,养殖效率非常低。

后来全国各地那些“土猪”,其实都是经过几十年的研究后改良过的,要不然一个病害就能把养猪场亏死,另外体型也增加了许多,能多长不少肉。

而现在全国范围内绝大部分都是养殖未经改良的本地猪,甚至同一个省内就有几个不同的品种,这样一来,养殖效益当然不高,养不大、养不长的情况频频发生,也就不奇怪了。

姜丽丽两耳有些发烫,低着头继续说道,“等猪抬到食品站,上称够重量的话,就能领到30多块钱,和一些票,要是不够重量了,就只能又抬回去。

不够重量的猪也不能随便卖,杀了肉如果不留着自己吃,要卖的话,只能卖给生产队,生产队按照肉量给社员算工分,那些肉要么上缴、补生产队的亏空,要么跟其他实物一起,折算到分红里面,分给社员。”

等她说完,陈凡也明白过来,“所以社员养猪,也不一定都是赚的?也不是所有社员都愿意养?”

姜丽丽点了点头,又摇了摇头,“如果有条件的话,社员还是很想养猪的,因为只靠工分的话,可能一年到头都吃不饱饭,更别说吃上肉。如果养了猪,到年底一头猪能换30多块钱和一些票,可以补贴很大一部分家用,自家也能吃几顿肉。

但是养猪很费时费工,壮劳力要挣工分,没有那么多的时间去伺候,有些家庭才不乐意养猪,或者就养一头应付要求,如果能养满120斤,就卖了换钱和票,如果养不满,也能稍微补贴一点,就是自己可能没有肉吃。

也就只有家里小孩多的家庭,才会养两头甚至三头,自己可以留一头,其他的卖给食品站。小孩出工也挣不了多少工分,就专门出去打猪草、煮猪食,而且猪粪交给队里,也能换工分。”

陈凡听在耳里,先是觉得有趣,后来只感觉心酸。

连小孩子的劳动力都算计得这么清楚,公社生活不易啊。

沉默了一会儿,他才摇了摇头,转身看了看,问道,“知青点没有养鸡养猪吗?”

这话一出,姜丽丽却没有立刻回答,而是沉默了好几秒。

陈凡眼珠微转,是不是自己说错话了?

这时姜丽丽才说道,“本来知青点养了几只鸡,不过他们回家之前,都杀了炖了一大锅吃了。养猪太累,还有很大的气味,有些人不乐意养,养了也不乐意伺候,久而久之,知青点的猪圈就空了。”

陈凡恍然地点点头,原来如此。

随即又是一愣,转头看向姜丽丽,想到她刚才的话。

回家前都吃了?

一只都没给她留???

七零文学网【70wx.com】第一时间更新《穿在1977》最新章节。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都市小说推荐阅读 More+
那年花开1981

那年花开1981

风随流云
这是一个考上大学就能鱼跃龙门的时代,这是一个处处风口飞上天的时代,这也是一个还有纯洁不渝、真挚感情的时代;只不过李野刚刚来到这个时代,却被劝着放弃高考进厂打螺丝;“反正你也考不上,就死了这条心吧!”“我堂堂二本冲刺型选手会考不上?那岂不是辜负了那么多年体育老师的教导?”群号:QQ905492509
都市 连载 245万字
华娱之2000

华娱之2000

河狸的米饭
“受顶包案影响,港岛小天王黯然退场!”“双周一孙,三分天下,华语乐坛新势力!”“新时代华语乐坛的领军人:内地才子周易!”“南周北周,小天王之争愈演愈烈!”“南北双周,谁才是新时代的王?!”“魅力无限,两岸三地女星大多倾心周易,南北双周或已分高下!”………………………………………………………………千禧年初,华语乐坛正式开启新一代诸神混战模式。刚学完粤语,与朋友交流切磋完球技的周易看着手头上这几份由经
都市 连载 138万字
重回1958,打造世纪豪门

重回1958,打造世纪豪门

水下野鱼
时代周刊曾经对一人有过这样的评价:杨先生是一位伟大的发明家,他发明出来的各种商品改变了数以亿计人们家居生活、工作、出行方式。同时,这些发明创造也带动了成百上千万的工作岗位,为地区经济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万万没想到,事业有成的杨文东,意外穿越回到了50年代。重活一次,他要再来一次白手起家,走上这个时代最巅峰,开创一个属于华人的百年世纪豪门。……已有精品完本老书【重生之实业巨头】,有兴趣的可以去看看
都市 连载 143万字
全球高武

全球高武

老鹰吃小鸡
关于全球高武:地窟入侵,武道崛起。小人物也有大情怀,为生存而战,为守护而战。且看小人物方平,一步步崛起,拯救(忽悠)全世界的故事!(一群群号555700424已满,二群群号931250725)
都市 连载 1343万字
那年华娱

那年华娱

做梦的木头
都说这个圈儿里水深火热。林楠也想进去看看,林子有多大,水有多深。没想到才刚进来,就被套牢了……
都市 连载 485万字
从卖盒饭到中华名厨

从卖盒饭到中华名厨

旁墨
网络云厨师冯正明回到了90年代。拜在百年老字号酒楼的一位名厨门下。本以为凭借前世各路名厨云徒弟的经验,加上两年时间学了一手好厨艺,自己接下来应该走上一条逐步成为中华名厨的康庄大道。没想到学徒的酒楼竟然倒闭了。送心灰意冷退休回乡师父走后,冯正明决定要先赚钱。要赚钱,先从火车站前卖盒饭开始吧。凭借前世今生从各大名厨那里学到的手艺。冯正明一步一个脚印赚到一桶又一桶金。当终于把昔日学徒的百年酒楼盘回来,把
都市 连载 314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