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科学的指导,长期的刻苦训练外,更多的还是靠个人的身体素质,也就是天赋了。
以敖丁平的经验,凭苏祖现在展现出来的速度,在吴兴县的中学运动会肯定能够取得名次了,稍加训练调整下,或许前三乃至更好的名次也有希望。
吴兴县的体育水平总体落后,尤其是田径这块,一直都是荒漠地带。可能是受水土环境和经济实力等因素的影响,不管长跑短跑的径项或者投掷跳跃的田项,每年的体育特长生都很少。反而是举重和体操运动员有出过几个。
敖丁平现在也不过才三十出头,在这种穷乡镇中学当个体育老师可以说是混日子,几乎没什么进步的空间,但要是能够带出点成绩来,说不定有可能向上进一步。再不济以后申请调动到其他好点的中学时,也多了点成绩和底气。
“苏祖,你下周开始傍晚放学后来大操场,多练练,到时候县运会选人我会推荐你。”
两趟50米跑下来,附近跑道旁的几个学生,都能明显的感觉到敖丁平对苏祖的态度有所变化,尤其是听到敖丁平要让苏祖参加县运会时,一个个眼神更是异样。
毕竟在这群乡镇中学的初中生眼里,去参加县里的中学运动会还是很高大上的。
这种情况到也正常,老师都偏爱学习成绩好的学生,体育老师关注跑得快的学生也是顺理成章的事。
不过,也没有什么莫名其妙的酸话,除了张杰华有点不爽的情绪,大部分人也就惊讶羡慕下,也就那样了。毕竟,在阳信中学这种乡下地方,体育好点有什么用,考不上高中还不是要出去打工。
操场上,初三三班的学生又接着进行50米测试,差不多测试到最后两组的时候,铃铃铃铃清脆的下课铃声从教学区传到了操场上。
上已经测试完的男生女生忍不住左右张望,最后一节体育课下课就周末回家,一个个伸长了脖子,等着敖丁平喊下课。
敖丁平不为所动,依旧按照着进程测试完了最后两组女生的50米成绩,然后才吹哨子集合队伍,拿出花名册对着队伍里的人头一个个点了过去。
不出所料的少了5个人,男生女生都有,迟到早退的情况敖丁平都懒得说什么。在花名册上做了记号,吹哨解散下课。
第六章回家
从宿舍里找到自己的书包,一路跟着走蜂拥而出的人流,苏祖站在阳信中学门口,有种亲切而又陌生的感觉。
嗡嗡的说话声和杂乱的脚步声交汇在一起,间或夹杂着自行车车铃的叮当声,相互打闹的叫骂声。蓝色的校服和其他各种颜色的衣服汇聚成一道道人浪,不断的穿过校门,向外面街道涌去。
“苏祖,要带你一程吗”
身后一阵车铃声的响起,郭文旭背着个大书包,骑着一辆有些年头的凤凰自行车,单脚点地停下。
“不用了,你先回去吧。”
苏祖看了眼郭文旭自行车的后座,笑着拒绝。
“那行,我先走了啊。”
郭文旭露出憨厚的笑容,对苏祖拒绝也不以为意,摇了摇手,蹬着自行车再次往前,拥挤的人潮里一边打着车铃,一边灵活的左右穿梭。
“记得好像我以前也骑过一段时间的自行车吧。”
苏祖带着几分缅怀,看着穿梭在人流中的单车和飞扬的少年少女,想起曾经刚上初一的时候也骑过一段时间自行车,只是刚骑了没几次,就老有人偷偷拔自行车的气门芯,后来就干脆不再骑车,直接走路了。
苏祖家在离阳信镇有五六公里远的阳平村,走路的话沿着大路,也就是县道和乡道差不多要一个小时。
还有条近道,可以省个二十分钟,不过那条路不太好走,要走河坝和田埂小路,路边杂草丛生,运气好的话,还能遇到一两条长虫躺在路中间,被人脚步一惊就哗啦啦的钻进旁边的芦苇荡里。
苏祖离家多年,那条小路只有模模糊糊的印象,也懒得去想,干脆就直接走大路,县道四五公里,乡道一公里。
这个时候路还是黄泥路,大概要再过上两年,吴兴县拿到了拨款,几个乡镇的县道才开始打沥青的柏油路。至于乡道,那得等十年后村村通工程覆盖到。
一路上苏祖也看到不少和他一样走路回家的中小学生,不时还冒出三三两两踩着自行车大声呼喊的,肆意飞扬。也有同村认识的小伙伴,骑着自行车问苏祖要不要捎他一程。
苏祖都笑着摇头拒绝了,就这路况,自行车后座硌屁股不说,好多一些人和事都对不上,也免得说话累。
走出了阳信镇的那一段路,他将书包的两条背带系得紧了些,沿着县道右侧直接开始跑了起来。
这个时候有时间,他很想测试下看看,自己跑步回去能够提升多少潜能值。
十月底是秋天,天气颇为干燥,路面也没有什么泥泞,只是偶尔经过的拖拉机和去县城的中巴车卷起尘土,飞扬一片。
县道两旁是大片的稻田,这个时节正是秋收。路边不少稻田已经收割,露出一片片密密麻麻连在泥地里的茎干。田地上到处都能看到忙活的人,一部分还未曾收割的田地上,金灿灿饱满沉甸的谷穗连绵一片,被风一吹,形成一道道黄色的浪花。
一路沿着路旁奔跑,沿途秋收的气息让他颇为畅快。除了偶然零星经过拖拉机和摩托车外,几乎没有其他机动车。
在上辈子他从去县城读高中后,这个秋收农忙的时候基本就不在家里,已经忘记了这种秋天连绵的金黄色稻田的场景。有限的几次过年回家,开车经过的时候两边都是枯黄光秃秃的,完全没有看头。
十几年后沿路的三四层小楼都还未出现,偶尔的乡间小道路口有的房屋,也依旧不过是低矮的民房。
一路上,苏祖一会加速跑上几十米,一会又慢跑个几百米,跑累了就慢慢走,缓过气来就继续。一路跑跑停停,苏祖满身大汗淋漓,尤其是粘着书包的后背,汗水早已浸透,几乎可以拧出水来。
好在他对系统的潜能值增长也摸索出了点规律,潜能值的增长主要是根据他进行身体锻炼的运动而增长。
他刚慢跑了大概五百多米,不知道是不是有背了七八斤的书包缘故,潜能值增长了03,但是他背着书包全速冲刺了一百多两百米,潜能值就增长了04,而后慢走休息,走了一千多米,潜能值数值仅仅增加了01。
这几次不同的尝试,苏禅大概将各种运动和潜能值获取关联上,他毕竟是一个有不少学习经验和工经历的成年人,对于出现的系统总能够以理性和实践去进行分析。
在这短短的时间内,苏祖大致上将获取潜能值的运动锻炼划分为三种:普通锻炼方式,有效锻炼方式,极限锻炼方式。
普通锻炼方式就是普通人走走路,做个操,舒缓筋骨,这种方式因为对于身体整个的运动效果有限,每次获取的潜能值较少,但却最容易,只要身体处于动态或压力状态下就行。
有效锻炼方式,相对就是慢跑,竞走,负重这些对身体锻炼效果较为明显的方式,苏祖估计着可能其他诸如跳绳、俯卧撑,平板支撑应该都会增长,具体还待去尝试。
极限锻炼方式,这个就是身体每一次以最大负荷,全力以赴的去锻炼,获取的潜能值增长是最多的,只是这种方式一是非常辛苦,二就是每次用尽全力后需要一定的时间来缓和疲劳。
这三种方式,各有优劣,具体潜能值增长和各项属性素质,苏祖还觉得有不少疑问需要慢慢摸索分析,这一趟五六公里的路程差不多就增加了17的潜能值。
不过这会,他一时已经顾不上这个,走过最后一段跨河的石桥,他远远看到自己的家了。
从村口向家方向走的这一段,苏祖脚步突然变得有些迟缓。
人说,近乡情怯。他穿越了时光,回到过去,重新开始这一世的人生,更是有着太多难言的情绪。
在镇里读初中,一周回一次家,在县城读高中,一月回一次家,在外地上大学,半年回一次家,出来工闯荡,更是一年或几年才回一次家。
走在不到两米宽的泥土路上,两边杂草茂盛,占了差不多占据了三分之一,硬实的地面上依稀能看到不少拖拉机、摩托车雨天碾过路边后,干涸留下的轮胎痕迹。
家门口的水井旁,那棵合抱粗的大柳树还没有被推倒,要等到过上几年,拓宽路面的时候才被父亲和领居们砍倒。
路边不远处,几个男男女女的身影正在田里忙着收割,镰刀割稻谷和打谷机的声音交织成一片。已经收割完的田地上,偶尔还有鸡鸭等家禽在田间游弋找食。
苏祖看着眼前低矮的平房,两扇大门紧闭,用锁锁着。这是2001年,家里的房子要等到2012年他赚了一笔钱后,才重新推到重改成三层楼的小洋房。放眼望过去,后来那种一栋栋三四层楼,像是小别墅区似的景象还不见踪影。
“苏祖,你放学了”
家门口的水井旁,一个气色红润的老人正在拎水洗菜,老人只有一条胳膊,看到苏祖回来,热情地向他打招呼。
“嗯,放学了,徐三爷。”
苏祖将书包放在水井旁的空地上,看着老人拿着竹竿钩正准备拎水,伸出手准备帮忙道,“徐三爷,我来帮你拎水了。”
老人是苏祖的邻居,农村里远亲不如近邻不是空话,邻里间会有摩擦争执,但更多是互相照应。印象里,苏祖遇到父母不在家,都会跑到徐三爷家蹭饭。
“还要你小孩子来帮忙,你有什么力气。”
老人摇着头拒绝,从井里拎水用的是一根两米长的竹竿,一头有两个发叉倒钩。将水桶提手挂在竹竿钩上,放下井里,单手用力一摇竹竿,一桶水装满,水桶还不脱钩。那只断臂在胸前将竹竿固定着,另一手快速的抓下方的一截竹竿,连续两下,一桶水就拎了上来。整个动行云流水,丝毫没有半分迟滞。
“徐三爷,厉害啊”即便见过不止一次,再次见到苏祖依旧不免为老人娴熟的动赞叹。
“嘿嘿,这算什么。”
老人面不红气不喘,咧着嘴笑了笑,“这算什么,想当初我年轻的时候,一百斤的稻谷可以夹着走二里路呢。对了,你饿了吧,等下先过来吃饭。你爸妈打谷子,估计没那么快回来。年轻小伙子,饿不得嘞。”
“没事,我等会就好了。”
苏祖回头看了眼锁着的大门,有些哭笑不得。
忘了这个时候农忙,大家都在打谷子收割,自家也应该是在忙活这个。想了下要去接下父母,毕竟收完的稻谷装袋是要扛包的重活,却发现早不记得自家的田地在哪里了。
干脆将书包垫在身后,坐在柳树下的一条长凳上休息,上了节体育课,一路跑跑走走的回来,刚好身体也有些疲惫,属性面板里,他的力量和耐力一栏数值都是偏低。
期间,徐三爷也来叫了两次,让苏祖去他家吃完饭。苏祖没有答应,还让老人有些不高兴,后世见多了尔虞我诈、人情冷漠,此时回到少年时期的邻里相处,倍感温暖。
不过,他不是以前那个少不更事的少年,能不麻烦别人尽量不麻烦别人。
等了差不多有半个多小时,天色将暗,不远处的路上一辆堆满了稻谷的手拉板车出现,两个人影一前一后。前面的是个个头不高的中年汉子,衣着脏乱,正大汗淋漓的拉着板车。车后面是个带着草帽的农村妇女,扶着稻谷和草帽后面推车。
苏祖站在柳树下,透过远近的炊烟灯火,望着推拉着板车的两人,眼眶一下就红了。
几步跑了过去,望着两张熟悉而有年轻了许多的脸庞,嘴唇有些颤抖地开口道:“爸,妈,我回来了。”
第七章父母
昏沉的暮色下,母亲叶青梅看着大门还锁着,一开口就朝苏祖带着责怪的关切,“你就在门口傻等又忘了钥匙放在厨房的门槛下面了”
苏祖摸了摸脑袋,转头冲叶青梅傻笑,“也没等多久,我哪里还记得住。”
以前父母经常外出干活,自己上学回来得早没钥匙,母亲就会将锁门的钥匙放在厨房的门槛下面。只是快二十年的时间,后来离家多年,被各种信息资讯冲击得,模糊了不少记忆。
“你就是这么没记性,读书可不能这样。”
叶青梅半是埋怨半是关切地叮嘱着。
“知道了,我和我爸卸车,妈,你先去做饭吧,我饿死了。”
苏祖面对着年轻了许多的母亲,回起话来却没有半丝的犹疑和尴尬,这本来就是发生过的生活,是他的父母。
“嗯,青梅,你去弄饭,我和苏祖来就行。”
一旁的父亲苏元化停下板车,站直身歇了口气,目光在苏祖身上扫了扫,也转头朝叶青梅说道。
叶青梅看了看天色,点了点头,“行,那你两父子来弄,我去做饭。元化,太重的你别让苏祖搬,他还长身体呢。”
因为是刚打下来的稻谷还没有晾晒,都是湿的,分量不轻,一个化肥袋的稻谷小的七八十斤,大的尿素袋有百来斤。
苏祖和父亲苏元化折腾得满头大汗,才将手拉板车上的稻谷卸下来,直接堆在了堂屋里。
父子俩坐在家门口的长凳上歇息,苏祖呼哧呼哧地喘着粗气,这种体力活,他这幅还原远未成年的身体力量耐力都大大不足。
苏元化背半靠在墙上,连续劳一天也感到疲惫,砸吧着嘴点了根烟,“你最近成绩怎么样,下半年就要中考了,有没有把
七零文学网【70wx.com】第一时间更新《跑出我人生》最新章节。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