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零文学网【70wx.com】第一时间更新《家父隋炀帝》最新章节。

宫内很快恢复正常,被果毅郎将庞犇撞烂的墙壁,也在工匠的日夜赶工下修补完毕,一点看不出破损痕迹。

宇文女贼,哦不对,应该叫陈淑仪,她被送往了宫女培训中心掖庭宫,接受为期十天的培训,培训结束之后就可以来月华殿上岗了。

到那个时候,她就会是一名合格的女官,名义上归内侍省的宦官管辖,实际上和宫女差不多,都是个伺候人的。

在大兴宫,除了姓杨的以及和姓杨的有亲属关系的人之外,其他都是伺候人的。

之所以独孤后会留下陈淑仪的小命,当然是因为她的出身特殊。

这一点,那晚上独孤后已经给杨铭解释的非常详细了。

要知道陈淑仪到底有多特殊?这得从九年前说起。

开皇八年腊月,隋朝三路大军渡江,隔年一月二十日,陈朝灭亡,隋灭陈之战,仅仅历时两个月。

陈朝当时的国土面积相当于三国时期的东吴,地盘不算小了,但却非常的不堪一击。

究其原因,陈叔宝,也就历史上大名鼎鼎的陈后主,功劳占了一多半。

但是到了开皇十年,也就是隋灭陈刚刚过去一年,

由于杨坚这一年来对江南士族集团的过度打压,导致原陈朝旧地,各路反王揭竿而起,而这些反贼背后大多由江南士族集团支持操纵。

这时候,冒出一文一武两个大人物。

武的呢是如今的尚书右仆射,也就是百官中的二把手杨素,率领大军平叛,很快就将各路反贼消灭,

但这并不是长久之计,毕竟江南士族集团还在,他们私底下还憋着坏呢,随时都能再拉出几个傀儡造反。

直到老爹杨广被任命为扬州总管坐镇江都,短短一年之内,就把整個江南士族给安抚下来。

为什么老爹有这个本事?

很大原因在于杨铭的亲娘,晋王妃萧氏。

萧氏出身于兰陵萧氏,兰陵萧在整个华夏历史上,都是顶尖的门阀,直到现在很多南方姓萧的,都是从这一支繁衍而来,包括姓肖的,肖源自于萧。

萧妃是梁武帝的嫡系后代,而梁朝在陈朝之前,疆土面积更广,几乎涵盖了整个长江以南地区。

换句话说,萧妃也是一位亡国公主。

杨铭做为亡国公主之子,那晚替陈淑仪说话,其实在独孤后看来完全是情理之中。

萧氏在江南有着极大的影响力,老爹正是靠着这层关系,再以怀柔政策才能在短时间内将整个江南安抚下来。

而陈淑仪做为陈朝的亡国公主,在江南也是拥有很大的影响力,陈后主虽然被杨坚掳到了大兴,但是陈家在江南的基本盘还在。

陈淑仪的亲娘叫做沈婺华,是陈朝开国君主陈霸先的外孙女,而陈叔宝是陈霸先侄子陈宣帝陈顼的儿子,所以他俩的结合基本也有点擦边乱伦。

重点来了,陈叔宝的妈叫柳敬言,是梁朝开国君主梁武帝萧衍的外孙女,而杨铭的妈萧氏,是梁武帝萧衍的曾曾孙女。

看出来了没?杨铭和陈淑仪多少还扯着点稀薄的血缘关系呢。

江南士族集团之间,各种联姻,关系错综复杂,平时就算勾心斗角,但面对北方关陇集团的的时候非常团结。

所以陈淑仪是不能杀的,让她干什么都行,就是不能杀。

这关系到了整个江南士族集团被关陇集团常年打压之后,所剩无几的自尊心。

说起来非常复杂,总之,老爹杨广现在是整个江南门阀的代言人,而且他非常喜欢江南那个地方,

就连口音都变了,一口地道的吴侬软语,上次见面,杨铭和他交流非常费劲。

你能想象到杨广说“乖乖隆地咚”是什么感觉吗?

这也就是为什么,独孤后将陈淑仪留在了杨铭身边,因为朝廷需要江南,江南需要安抚,安抚需要杨广,杨铭是杨广的好三儿。

这天清晨,楼嬷嬷又来了,说是独孤后召见。

事实上,就算楼嬷嬷不来,杨铭也会去永安宫请安,但是这一次,早饭也是到永安宫去吃。

祖孙俩吃着浓粥就着几叠酱菜,看着大殿内七八个宦官宫女忙前忙后,将一张大隋王朝全图铺在大殿中央。

杨铭瞬间就明白是怎么回事了。

这是要给自己挑封地了。

果然,独孤后拿手帕擦了擦嘴,立即便有宫女递来一个托盘,托盘上面放着一把尺子。

尺子当然就是一尺长了,大概30厘米左右。

好嘛,独孤后是真心疼他啊,前几年杨勇的好大儿杨俨封了长宁王,封地的时候也就拿了一柄小锥子,自己这可是大尺子啊。

独孤伽罗就是这么赤果果的区别对待,嫡的就是嫡的,庶的就是小狗崽子。

独孤后将尺子递给杨铭,笑道:“自己瞧去吧,尽量离祖母近点,这样一来回大兴看望我和你祖父也方便。”

嗯?不是随便挑的吗?为什么到我就只能近点了?

说实话,杨铭也是希望去南方的,因为隋末的大乱斗大多发生在北方,李渊、王世充、梁师都、刘武周、窦建德、王薄、瓦岗寨这都是在北方打。

而南方那时候有个大反贼头子叫萧铣的,也是出身兰陵萧氏,得管自己亲娘叫姑妈,看在这层关系上,自己待在那里应该没啥事。

直到现在,杨铭都没有想过自己能够改变历史,因为他只是个王子。

别太把王子当回事了,他是左右不了任何事情的。

杨广三个儿子,长子杨昭,次子杨暕(激an),老三杨铭,论资排辈也轮不到他当接班人。

人家那俩可是一直跟在爹妈身边呢,亲近关系杨铭这边也不占优。

何况也不用接班,老爹这一代就把大隋祸祸完了。

更不要妄想着能去改变杨广,一个大学本科一学期挂四门,常年坐在后三排休闲区打瞌睡的货色,想去改变一个历史上和夏桀、商纣齐名的暴君,你这不是做梦吗?

杨铭拿过尺子,脱掉靴子,踩在地图上,径直来到了京城大兴所在的位置蹲下。

这地图他熟,不就是华夏古代地图吗?

大兴城不就是以后的唐朝首都长安,华夏的西安吗?

西安人的城墙上是西安人的火车.......说的就是这。

大兴城,名字听起来真土。

开皇二年六月份,杨坚在汉长安旧址南部兴建新都,取名为大兴,原因是杨坚年轻时候的第一个爵位就叫大兴郡公。

而大隋之所以叫大隋,是因为杨坚的爹杨忠在北周时期的封爵是随国公,杨坚成年后也袭了这个爵位,最后改随为隋,定下的国号。

首都名,国号,都带着杨坚鲜明的个人特征。

从这一点就可以看出,杨坚是一个非常自我、唯我独尊的霸道人物。

话题扯远了,到底该选哪呢?杨铭以大兴城为中心辐射周边区域,开始挑选自己的封地。

首先,不能离开关中平原。

在古代缺什么都行,不能缺水和粮。

关中平原土地肥沃,交通便利,四周有山河之险,

渭河由西向东横贯整个关中平原,干流及支流泾河、北洛河灌溉两岸田地,主要产小麦和铜矿。

关中平原往北是黄土高原,这时候的黄土高原还是千里沃野之地,不过杨铭不想选,因为离突厥太近了,

往西是河西走廊更不能选了,兵荒马乱的太危险。

南边是四川,路不好走又太远,还是杨老四蜀王杨秀的地盘,杨秀可不简单,老杨家武功最高的一个,猛的很,还是躲远点好。

往东?开玩笑,隋末大乱斗河南就是主战场,打死都不能去。

又仔细打量一阵后,杨铭眼睛一亮。

有了。

河东郡,也就是华夏的运城永济市,大兴往东过了黄河就是河东郡,两地相距不足两百公里。

看过河东狮吼吧?女主柳氏就是出身于当地大族河东柳氏,柳宗元也是出自河东柳。

这离的足够近了吧?地处关中平原东北部,又靠着黄河,好地方啊。

而且杨铭知道,历史上李渊这个龟孙攻打大兴,刚开始就是走的这条线,打了半天打不下河东郡,才绕道壶口方向攻打大兴。

要是封在这里,自己将来难免要和世民小儿干一仗啊?

这特么的!

杨铭沉默半天后,猛一咬牙,干他丫的,就这里了!

天才一秒记住【七零文学网】地址:70wx.com,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历史小说推荐阅读 More+
秦吏

秦吏

七月新番
战国之末,华夏千年未有之大变局。有人天生世卿。有人贵为公子。他却重生成秦国小卒黑夫,云梦秦简中的小人物。为免死于沟壑,为掌握自己命运,他奋力向上攀爬。好在,他赶上了一个大时代。六王毕,四海一!千年血统,敌不过军功授爵。六国豪贵,皆被秦吏踩在脚下。黑夫只想笑问一句: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南取百越,北却匈奴,氐羌西遁,楼船东渡。六合之内,皇帝之土。在他参与下,历史有何改变?秦始皇固有一
历史 连载 527万字
将军的小公主

将军的小公主

插柳成荫
宴国皇家子嗣单薄,皇帝膝下目前只有一位长公主赵安玥。赵安玥受尽宠爱,顺风顺水的长到十五岁,正值及笄前后,大宴和大祁迎来战事,大宴连连败退,无奈投降。最终割三城,并忍痛将唯一的公主嫁给大祁将军顾淮景。*成婚当日,顾淮景回到洞房中,看到的就是一地狼藉。小公主身穿红嫁衣,站在洞房中,抬起下巴,朝他哼了一声“这个房间以后就是我的了,这里不欢迎你。”他笑了笑。*又横又怂不作死就不会死但明知会死还是要作死的小
历史 连载 90万字
飞扬跋扈,从唐人街开始

飞扬跋扈,从唐人街开始

不吃葱花
19世纪末,华工在美沦落为三等人。民间对华工的歧视与冲突越演越烈,袭击也逐渐增多。在旧金山的唐人街,大烟馆、赌档林立,堂口、会馆,鱼龙混杂。直到这一天,陈正威从船上下来,脸上洋溢着灿烂的笑容。“我喜欢这里空气中弥漫的火药味。”“我跨过半个世界来这里,可不是为了来挖矿的。”
历史 连载 178万字
回到过去做财阀

回到过去做财阀

小鱼的命运
这是一个大洗牌的时代,旧霸主已经退位,新霸主尚未上位!这是一个回到过去,在这个大洗牌的时代,最终成为当世第一财阀的故事。国家拥有财阀?分明是财阀拥有国家好吧!本书又名《回到二战财阀立国传》,《南洋财阀立国传》,《开局欧洲,立国南洋》,《开局财阀,截胡小日子》……————书友群:739209015欢迎大家加入,一起讨论剧情
历史 连载 537万字
抗战之火线精英

抗战之火线精英

九耳猫
小宅男在家通宵玩cf,莫名其妙的来到了抗日战场。分享书籍抗战之火线精英作者:九耳猫
历史 连载 469万字
泰昌大明

泰昌大明

魔法龟Revo
万历四十八年,大明朝已存续252年了。252年不仅是帝国的国祚,更是体制性土地兼并的持续时间。神宗以“倒张、倒冯”为始,以“三大争”为继,以“妖书、梃击”为末,一手开创出明末两党对立的局面。又在集权于己身之后怠政三十余年。在神宗的催化下,两百多年几乎一成不变的官僚系统和治理体系进入了全面腐朽的最后阶段。阶级对抗、官民冲突、女真入寇。内外交困之下,帝国终于走到了灭亡的边缘。7月21日,朱翊钧晏驾,朱
历史 连载 37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