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奇捷的消息,虽然没有被正式公布,有心人却都知道了。

他们惊叹于这次大捷,更惊讶于朱燮元被调任兵部尚书、督师长城边务。

一个外出的督师,按理说在朝堂上引起不了多少注意。就像孙承宗这个大学士出任辽东督师后,在朝堂上面就基本没有多少影响力。

但是朱燮元这个督师却不同,他是被皇帝允许每月回京的。

而且长城督师的驻地密云距离京城并不远,完全能很快往返。

这让很多官员认识到,朱燮元的兵部尚书身份,会对袁可立这个兵部尚书,带来很大冲击。

很多人都期待袁可立的反应,认为面对韩爌的步步紧逼,这个曾经拥有首辅权力的人,不会轻易忍耐。

没让群臣失望,刚刚进入十月,袁可立就上了一份奏疏,请求设立枢密院。

在这份奏疏之中,袁可立阐述了重设枢密院的必要性,并且建议把枢密院和兵部份立,分掌军令军政。

这桩在京城流传已久的传闻,如今终于落地。

韩爌作为大学士,是最早看到这份奏疏的人之一。

看到奏疏之后,他就敏锐感觉到,这里面有皇帝的手笔。

袁可立为枢密院设置的各个部门,非常有皇帝的风格。凭袁可立的脑子,根本想不出这些。

想必是皇帝和袁可立商议已久,如今正式提出来。

作为东林领袖,又在内阁中担任次辅,韩爌就任之后,已经渐渐掌握了次辅的权力。甚至因为独立票拟权,在侵蚀原本属于首辅的权力。

不过他也没有做得太过,因为黄立极这个首辅,正处于躺平阶段

早在去年,黄立极就在朝堂上承诺,最多再干两年。

也因此换来了东林党默认,没有下死力弹劾他这个阉党留下来的首辅。

韩爌作为东林党现阶段的领袖,自然不会在黄立极的任期还剩下一年时,和他起大争端。

再加上黄立极为人颇为识趣,除了皇帝规定的必须由首辅承担的责任外,他是能推就推,丝毫不在乎首辅权力流失,图谋独揽大权

对他来说,不争不抢的话,紫阁贤臣席位已经基本确定。

反而是争权夺利的话,有可能引来皇帝和群臣厌恶,失去名列紫阁的机会。

黄立极自知没有成为紫阁功臣的可能,多做事反而出错,所以他现在完全是躺平,当一个摆在台面上的工具人。

韩爌面对这样一个几乎无欲无求的黄立极,真不敢轻易和他起争端。只是暗戳戳地争夺一些权力,提高自己的影响力。

现在,他的做法引来黄立极小小的反击,袁可立的请设枢密院疏,就被黄立极安排他写票拟。

面对这份奏疏,韩爌真有些为难。因为他已经把下一任首辅视为囊中之物,当然不愿意枢密院这样分出去。

毕竟按袁可立的设置,枢密院完全是独立衙门,能和政事堂并称,可以和现在的内阁六部并列。

但是这份奏疏,又明显有皇帝的手笔。

他是打着“以威福还主上”的旗号上台,如果对皇帝的想法置之不理,明显会失去圣心。

再加上枢密院的设置,符合他喊出的“以政务还诸司”。这让他在反对时,根本没有底气。

所以,韩爌斟酌之后,写了一个模棱两可的票拟。大概意思是这件事关系太大,臣子不敢擅专,需要皇帝圣裁。

其他大学士的意见,大体也是如此。他们都不想内阁在军事上的权力被剥夺,但是又不敢明确表示反对。

朱由检登极一年多,已经在朝堂上树立了权威。不断被削权的内阁,根本没有底气反对。

但是他也没有专断,对这样的事情,决定举行廷议。

廷议之前,他还召集大学士、九卿、小九卿、四辅大臣、资政大臣等官员,让他们在武英殿中,畅所欲言讨论。

徐光启是大学士中仅有的支持枢密院创立者,但他同样认为按照袁可立的设置,枢密院权力太大,必须有其它衙门牵制:

“臣观前宋之制,与枢密院对掌大政、并称东西二府者,为政事堂。”

“臣以为要建枢密院,则必须建政事堂。”

“否则枢密院一家独大,朝堂有失衡之危。”

这个提法,是在冒着风险的。因为政事堂的名字,其实是中书门下。执掌的大臣被称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参知政事。

这两个职位,都是所谓的宰相,是太祖明令不许设立的。

如果是在朝会上提出,一定会有科道官员弹劾,让徐光启只能谢罪。

好在今日是朝堂大臣讨论,皇帝又明令畅所欲言。徐光启这个说法,并没有引来责难。

但是设立政事堂的提议,仍旧让其他大学士不满。

因为这样是能和枢密院并立了,但是内阁和六部,也彻底失去了插手枢密院的权力。

所以韩爌说道:

“臣以为设立政事堂不妥,不当违背祖训重设中书门下。”

“以臣之见,枢密院能够设立,但是品级不应太高,应当等同都察院。”

“都察院由左右都御史掌管,枢密院可设左右枢密使。”

“其下枢密同知、枢密佥事、枢密同佥等官,同样降低品级。”

这是他想出的办法,把枢密院级别降低,让内阁仍旧有插手的权力。

毕竟都察院虽然是独立衙门,但是左右都御史的地位,明显不如六部尚书。

如果枢密院和都察院级别相当,那就对内阁构不成威胁。

甚至枢密使的地位,可能还不如兵部尚书。

面对这种情况,袁可立道:

“五军都督府是由大都督府而来,大都督府则是源自枢密院。”

“如今左右都督是正一品,都督同知是从一品,都督佥事是正二品。”

“其官职来源,是国初枢密院的知枢密院事、同知枢密院事、佥枢密院事、同佥枢密院事。”

“故而袁某提议设立的枢密使,为正一品。枢密同知从一品、枢密佥事正二品、枢密同佥从二品。”

“韩学士将枢密使品级降低,让枢密院如何面对五军都督府?”

一个正一品的衙门,和正二品的衙门地位截然不同。

袁可立想成为真正的枢辅,就不会任由韩爌压低枢密院级别。

但是正一品的衙门,级别实在太高了。可以说已经到顶,没有衙门能压过它。

如果枢密使真被设为正一品,除了首辅之外,就没有官员能压过他。

甚至弱一点的首辅,都可能不如枢密使。

所以内阁那边,纷纷反对把枢密使定为正一品。

六部尚书,对此也不大乐意。

面对这种情况,朱由检决定折中,向群臣道:

“既然如此,朕决定左右枢密使空置,枢密院由枢密同知管辖。”

“兵部尚书加枢密同知或枢密佥事衔,参与枢密院事。”

小说推荐:《[足球]安东绿茵日记》《趋吉避凶,从天师府开始》《从流浪地球开始的位面战争》《游戏搞到一个亿》《晋末长剑》《我的师妹不可能是傻白甜》《魔道祖师》《剑阁闻铃》《大道朝天》《撞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历史小说推荐阅读 More+
回到过去做财阀

回到过去做财阀

小鱼的命运
这是一个大洗牌的时代,旧霸主已经退位,新霸主尚未上位!这是一个回到过去,在这个大洗牌的时代,最终成为当世第一财阀的故事。国家拥有财阀?分明是财阀拥有国家好吧!本书又名《回到二战财阀立国传》,《南洋财阀立国传》,《开局欧洲,立国南洋》,《开局财阀,截胡小日子》……————书友群:739209015欢迎大家加入,一起讨论剧情
历史 连载 537万字
覆汉

覆汉

榴弹怕水
负大任,回千年,群雄并起三国乱,逞义气,斗江山,逐鹿中原起烽烟,狂风起,旌旗卷,刀关剑影月光寒,图天下,留美谈,万里山河碧血染。一个古汉语专业大学生坑爹穿...
历史 连载 503万字
我在法兰西当王太子

我在法兰西当王太子

天海山
【架空历史爽文,尽量贴合原时空】人在法兰西,刚进凡尔赛,身份王太子。唯一的问题是,现任国王是路易十六,两年后就会被咔嚓……既然老爹和大臣们都靠不住,只好自己动手整顿法兰西了!先随便赚点小钱,解决困扰国家上百年的财政危机。再狠狠敲打心怀不轨、谋图夺权的贵族们。然后抄了占据大量土地不劳而获的教会。工业、科技、农业、商业齐头并进,我,就是法兰西最伟大的王太子!那一年,小英子纠结同盟大军压境,我直接端了他
历史 连载 182万字
秦吏

秦吏

七月新番
战国之末,华夏千年未有之大变局。有人天生世卿。有人贵为公子。他却重生成秦国小卒黑夫,云梦秦简中的小人物。为免死于沟壑,为掌握自己命运,他奋力向上攀爬。好在,他赶上了一个大时代。六王毕,四海一!千年血统,敌不过军功授爵。六国豪贵,皆被秦吏踩在脚下。黑夫只想笑问一句: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南取百越,北却匈奴,氐羌西遁,楼船东渡。六合之内,皇帝之土。在他参与下,历史有何改变?秦始皇固有一
历史 连载 527万字
红楼之平阳赋

红楼之平阳赋

东辰缘修
本以平安一世,没想还是风起云涌,风起了,心动了,最后散落红尘!离奇而又平淡的穿越,张瑾瑜这个蓝星历史系高材生,穿越到平行世界的一个封建王朝大武帝国,成为边境平阳郡城的一个守备将军,阴错阳差的主宰了北方的战局。封侯拜爵贵不可言,本想着一辈子就这么过去了,偶然一次回京述职的时候,遇到工部主事秦业带着工匠给自己修缮圣上在京城赐给自己的大宅院,说是工部员外郎贾政特意嘱托的,张瑾瑜听到熟悉的名字,这才猛然知
历史 连载 399万字
湛二姑娘的幸福生活

湛二姑娘的幸福生活

温一言
湛二姑娘出身于一般官宦之家,但是耐不住有个当娘娘的姐姐,一家自此得道升天举家扎根在了大周帝都。好在爹娘给力,哥哥也厉害,家族地位稳步上升!她自己更是凭着细致体贴,聪慧能干俘获了一个天之骄子的心,让他认定了非她不可!祁王给我做个荷包。湛允好!祁王给我做件袍子。湛允好!祁王给我做盘点心。湛允好!祁王给我生个孩子。湛允你确定只要一个???这就是一个美貌姑娘凭着生活智慧赢取幸福生活的故事!本文甜宠文属性,
历史 连载 31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