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这样边赶路边做工,走了两个多月,李三水等人不知道何时才会结束这段路程时,忽听带领他们宋应昇大声道:

“到了!”

“前面就是沧州的移民营。”

“待会儿男女分开,先去里面沐浴。”

让李三水等保长甲长把麾下男女分开,由甲长、副甲长带头,进入营中沐浴。

同时告诉他们,沐浴后每人会发一套衣服。原有的衣物和行李要集中存放,并安排人看管。

李三水等人听到抵达沧州,大声欢呼起来。

一路之上,他们虽然不知道目的是哪,哪里才是他们迁移去的军民卫。

每次迁移一千户,还需要三十七次。

李三水用手巾擦干身子,换上这套对他来说,颇显肥大的衣物。

宋应昇因为带来的户数排在前列,人口损失也不多,成功得到一年功,甚至受到表彰。

可以说,他们都没有在乎衣服合不合身,只在乎用料多少,能不能裁出布来。

“本官已经查过了,你祖上在洪武年就从军,还曾立下功勋。”

朝廷需要的是他们带到沧州一千户,然后迁移海外。

“这里有瘟疫吗?”

“从此以后,你这个军户就要成为世袭军士了,子弟进入军中,都会有军士身份。”

相比于他来说,还要更加简单:

我是带领千户的文官,户数要求是李三水这样的军户十倍。

再加上冬天不方便迁移,意味着宋应昇竭尽全力,每年也只能迁徙两次,三十七次那就需要十九年。

也就是说,就是天启七年从军、愿意当军户的,都会被授予三十一亩土地。

当即就要改口,跪在地上称宋应昇为老爷。

一次迁徙就是两个多月,即使快马加鞭回去,需要的时间估计也要四个月。

“到了东宁好好干,朝廷不会亏待有功将士。”

毕竟皇帝对军户实在太大方,给洪武年间从军的军户三百亩土地,永乐年间从军的军户二百六十亩。其他军户从祖上从军那年开始,按年份每年授予一亩,最后再额外加上三十亩土地。

如今抵达沧州,就有新衣服可穿。这让他们更是觉得,沧州是一个富饶的地方,能让他们吃饱饭。

宋应昇想招揽李三水当下属,没想到李三水只是想打短工挣土地。在思索相关的政策后,忽然眼前一亮,肯定道:

“本官给你记功,以后会多分地。”

李三水等获得土地赏赐的军户,向麾下的流民极力讲解海外的丰饶,告诉他们海外的土地也是地。

“按照陛下的命令,洪武年从军的军户,到海外一律赐田三百亩。”

喝开水、撒石灰、防蚊虫等,在册子里被重点强调。让他们到了东宁,小心感染疟疾。

“我怎么就没多带二十户人?”

宋应昇夸了他之后,取出一件袍子,说道:

宋应昇不知道自己能不能坚持这样干下去,但是按照皇帝的预测,这次旱灾会持续十几年。

对于这些陕西人来说,也更容易适应。

“军中不兴这个,称我宋上尉即可。”

“加上你祖上杀鞑子和参加战斗的功勋,又被赏赐四百亩。”

李三水挠了挠头,从来没想过这件事。询问道:

即使这些地远在海外,需要他去开垦。

“如果你能做得好,说不定还能当上世袭爵士,就像以前的张百户。”

“要不是其他人干得更差,我早就把他们换了。”

李三水作为军户,另有一些优待。那就是他被发了一套马甲,前胸后背上都写着“兵”字。

可以说他这十天,一直紧张兮兮。

不过他这时候,顾不上问东宁在哪里,而是问宋应昇道:

“明年帮上尉带移民,也是一户一亩地吗?”

这让他颇为后悔,没有多带些人。

然后,他带着一个绘制成图像的册子,让麾下人一起看。

“要是给俺多分地,俺就帮上尉带移民!”

宋应昇沉吟了一会儿,说道:

“马上就要入冬,今年不会再迁徙。”

这些人都是海边卫所的士兵,被海军衙门收编,经过训练后安排来做这些事。

相比于他来说,只需要迁移二十九次、大约十五年的李三水,封爵的机会还大些。

可以说,在用卫所迁移后留下的土地买断世官功勋后,皇帝又用海外的土地,买断军户功勋。

让李三水带人去烧热水,把衣服放在里面煮洗。

有几个保则是一直生事,甚至逼得他把保甲重新编排。

灾民们传说之中,沧州是一个粮食满仓的地方。否则不可能有那么多粮食,一路上这么多人都吃不完。

听到瘟疫两字,李三水吓了一跳,问道:

这让他颇为欢喜,知道自己不但不会受罚,还会多分到一百零一亩地。

那些士兵在看到穿上马甲的他时,态度也更温和了一些。嘱咐他要带人清洗原来的衣物,避免带来瘟疫。

但是这只是个约数,多几十户少几十户也不算什么,没有人会在意。

不枉他这一路上,辛辛苦苦照顾他们。

“其中还有一些出自贵人之手,发给将士御寒。”

也就是说,十几年后旱灾停止,他就没办法再靠着移民立功。十九年对他来说,是一个颇为危险的数字。

以后,这些军户优秀的会转为世袭军士,成为军民卫中,介于军官和军户、民户的阶层,未来基层军官的主力。

此时他心中想的,就是自己成地主了,一定要多生几个孩子,把这份家业传下去。

他是从来没有想过,自己能分到这么多土地。

“天气将寒,这是圣上特意从草原上采购皮毛,让宫女太监制作的。”

其他人暂时记半年功,直到以后把户数补上。

“总之好好听话,朝廷不会害你们!”

那个海军衙门的士兵道:

这也是他想招揽李三水,让李三水跟着自己的原因。

“一方里是375亩,801亩比二方里还多些,按照陛下的旨意,授予二级军士。”

“俺就跟着上尉干了!”

“你可不知道有几个保长,一直给我添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历史小说推荐阅读 More+
飞扬跋扈,从唐人街开始

飞扬跋扈,从唐人街开始

不吃葱花
19世纪末,华工在美沦落为三等人。民间对华工的歧视与冲突越演越烈,袭击也逐渐增多。在旧金山的唐人街,大烟馆、赌档林立,堂口、会馆,鱼龙混杂。直到这一天,陈正威从船上下来,脸上洋溢着灿烂的笑容。“我喜欢这里空气中弥漫的火药味。”“我跨过半个世界来这里,可不是为了来挖矿的。”
历史 连载 178万字
秦吏

秦吏

七月新番
战国之末,华夏千年未有之大变局。有人天生世卿。有人贵为公子。他却重生成秦国小卒黑夫,云梦秦简中的小人物。为免死于沟壑,为掌握自己命运,他奋力向上攀爬。好在,他赶上了一个大时代。六王毕,四海一!千年血统,敌不过军功授爵。六国豪贵,皆被秦吏踩在脚下。黑夫只想笑问一句: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南取百越,北却匈奴,氐羌西遁,楼船东渡。六合之内,皇帝之土。在他参与下,历史有何改变?秦始皇固有一
历史 连载 527万字
红楼之平阳赋

红楼之平阳赋

东辰缘修
本以平安一世,没想还是风起云涌,风起了,心动了,最后散落红尘!离奇而又平淡的穿越,张瑾瑜这个蓝星历史系高材生,穿越到平行世界的一个封建王朝大武帝国,成为边境平阳郡城的一个守备将军,阴错阳差的主宰了北方的战局。封侯拜爵贵不可言,本想着一辈子就这么过去了,偶然一次回京述职的时候,遇到工部主事秦业带着工匠给自己修缮圣上在京城赐给自己的大宅院,说是工部员外郎贾政特意嘱托的,张瑾瑜听到熟悉的名字,这才猛然知
历史 连载 399万字
风起1936

风起1936

陈氏刀客
我叫陈世襄,代号“鱼鹰”,记住,如果我叛变了,一定要干掉我!!!
历史 连载 64万字
北齐怪谈

北齐怪谈

历史系之狼
天保十年,英雄天子高洋弹奏起了髀骨琵琶,自弹自唱,伴奏曲响起,怪诞,荒唐,恐怖,绝望且痛苦。这一年,住在漳水边上的刘桃子兜住了些鱼,故事便开始了。
历史 连载 216万字
世子你别乱来

世子你别乱来

柠檬213
大宁王朝百年,天子病重,太子监国,朝中宦官当道,把持朝政。江湖动荡,南北藩王并立,威胁皇权,虎视眈眈。恰逢临王世子外出巡游,遭埋伏身死!林江年从破庙中醒来,便有神秘红衣女子逼他假冒刚遇害的临王世子。为了活命,林江年不得不深入临王府,装世子,娶公主,打皇子……小心翼翼,如履薄冰的伪装成一名合格的纨绔世子!——————————非权谋,披着武侠架空背景下的轻松日常感情文
历史 连载 254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