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大法官》转载请注明来源:七零文学网70wx.com

熙州。

这新得一年开始了,但熙州边境却是更乱了。

基于大庭长的判决,以及王韶的鼓励,基本上熙河的商人,是想去就去,想回就回,商人就更加有恃无恐,走私的话,更加赚钱。

但是政事堂的政令,却引发另一个问题。

根据政事堂的政令,熙河地区的百姓,就是当初拥有临时户籍的,是自动获得大宋户籍,百姓当然是很开心,而外来商人也很满意,因为只要在这里住上几年,缴几年住税,就可以获得大宋户籍。

虽然这个住税,是熙河官府第一次对本土百姓征税,但是他们都非常乐意,因为王韶颁布行政命令,这收上来所有的钱,全部用于保护商人贸易。

但是熙河皇庭却判定,那些后来归附大宋的吐蕃、羌人、党项的小部族,都不在其列。

那些酋长、寨主就跑来找王韶。

我们不是归降了吗?

我们的领地里面,现在全都是皇家警察在管,为什么我们没法获得户籍。

我们算什么?

孤儿?

他们很紧张,因为现在完全依靠大宋的保护。

王韶对此也是很恼火,于是跑去找吕大均和范镇。

“人家都已经归附,而且他们还带来领土和人口,为什么就不能算在里面?”

王韶此生最恨见他们两个,就没法沟通。

吕大均道:“这是王宣抚使的责任,你的奏章并没有提到他们,朝廷的诏令只包括王宣抚使先前收复的六州。

这户籍和领土之事,是必须遵守法律,可不是王宣抚使想发给谁,就发给谁。”

王韶道:“他们是陆陆续续归附,我这也不好写,我会马上上奏说明这个问题,但可以先给他们,以免他们心生芥蒂,凡事得以大局为重。”

吕大均、范镇一语不发地看着王韶。

意思很明显,免谈。

“行行行!”

王韶恼怒道:“老子不求你们。”

说罢,他便愤怒地离开了。

不过这点小事,也难不倒王韶,他立刻向那些酋长解释清楚,这都是我的疏忽,忘记将你们写了进去,他现在马上就写,而在此之前,我可以动用行政权力,先与你们签订一份归附协议。

只要你们受到攻击,无论对方是谁,我们是一定出兵保护,我们就是一家人,你们的事,就是我的事。

而契约在熙河地区,有着无与伦比的地位,人人都非常遵从,因为这里的商人,要不遵守这个,那就是谁的势力强,谁说了算,如今这里最强的是大宋,他们可是异族,他们比汉人是拥护公检法。

如此才安抚住这些人。

刚刚送走这些寨主和酋长,那马天豪和鲁斌突然到来。

“二位有何事?”

王韶非常热情地问道。

虽然他也是文官出身,但他宁可跟马天豪、鲁斌秉烛夜谈到天明,也不愿意跟范镇、吕大均相处一秒。

马天豪和鲁斌互视一眼。马天豪呵呵道:“王宣抚使,我们刚刚得知一个消息。”

王韶问道:“什么消息?”

马天豪道:“那西夏不是关闭了贸易,这引得他们境内的凉州、甘州、肃州等地的一些商人、贵族非常不满。到底大多数往那边走的西域商人,都还是想跟我们大宋贸易,所以现在那些西域商人都走更南边的路线,而这也影响到那些地方的财政。”

王韶问道:“你们是想借机挑拨他们之间的关系?”

马天豪呵呵道:“可没有这么简单,我们可以通过我们在西夏的细作,向凉州、甘州等地献策,让他们从凉州等地出兵,破坏西域与我们的贸易?大家都别想好,甚至可以迫使商人继续走他们那条道路。”

王韶一惊,“你们想干什么?”

鲁斌忙道:“王宣抚使千万别误会,其实这种策略,并不难想,但是为什么凉州、甘州等地暂时没有这么干?”

王韶道:“因为那边部族是依附他们的。”

鲁斌点点头道:“可是之前经过王宣抚使与那些部族的谈判,西北那些部族在贸易上,是配合咱们的,毕竟他们是占得好处,以往很多商人都不往那边走,如果西夏出兵的话,必然会使得那些部族倒向我们,到时王宣抚使打着保护贸易通商的名义,将西边部族也联合起来,这样不但能够削弱西夏,还能够迫使西夏在西边也要部署重兵,从而减轻咱们这边的压力。”

马天豪道:“此后我们还可以借此离间甘州、肃州与他们朝廷的关系,那边商人的也都是求财啊!”

王韶目光急闪,过得一会儿,他哈哈笑道:“你们这主意不错。哈哈。好好好,就这么干。”

说着,他忽然想起什么似得,“你们先等会。”

他转身去到里屋,很快就拿出几篇文章来,“你们拿着去印刷,然后让商人送去西夏境内。”

马天豪一听,就知道是宣传公检法的,他们已经在借着走私,并且与一些西夏商人在暗中宣传。

到底商人都喜欢这个制度。

王韶到底文人出身,这比较喜欢这种策略,没事的时候,自己也写几篇。

......

大名府。

刚刚抵达这里的苏轼和范纯仁,首先会见了在这里整顿兵马的殿前司指挥使宋守约。

“殿帅应该知晓,户部刚刚颁布政令,要改换新得户籍。”范纯仁道。

宋守约点点头,但眼中透着困惑,这跟他有什么关系?

范纯仁又道:“我们检察院会是借此之名,针对河北各路禁军进行普查。”

宋守约微微皱眉,又道:“这是你们的职责,为何要与我说?”

苏轼笑道:“这是为了避免误会,自张...咳咳,当今的大庭长在河中府担任庭长时,就立下一个不成文的原则,就是新法不理旧事。

我们非常清楚军营里面的情况,故此我们希望殿帅事先跟那些将军解释一下,我们只是进行重新普查,至于之前的事,我们都不会去追究的。”

这指得就是空饷。

范纯仁道:“但是往后再犯,我们一定会追究到底的。”

宋守约点点头,心里却想,这两个检察长果真如传言一般,不是好惹的呀,刚来这里就打算拿禁军立威。

但其实这里面是有他的功劳,范纯仁、苏轼也都不傻,如果不是宋守约将许多禁军转为皇家警察,他们也不敢去查啊!

这回出问题的。

......

虽然朝廷连续颁布数道有关军事方面的安排,尤其是要求在河北地区加强军备,但也谈不上改变了国家的总体战略方针。

因为这全都是以防御为主,而不是为出兵做准备。

不过,在宰相们看来,从今年开始,要内外并重,到底树欲静而风不止。

有道是,一回生,二回熟,经过一年与大庭长的磨合,文彦博他们也很快就适应这新制度,就是要主动出击,而且政事堂的权力,其实比他们自己想象的还要大。

今日文彦博突然来到韩府,拜访韩琦。

“韩公身体可还好?”

“还是老样子啊!”

韩琦望着跟自己差不多年纪,却精神矍铄的文彦博,心里满满都是羡慕,又问道:“不知宽夫今儿是为何事而来?”

“辽国。”

文彦博只直截了当道。

韩琦并不觉意外,他虽然是深居简出,但对朝中的事,还是知晓的,道:“我的御辽之策,还是一样,整顿军备,加强防御,但同时要尽量维护与辽国友好关系。”

文彦博问道:“如今也是如此吗?”

韩琦点点头道:“虽然国力蒸蒸日上,而且我也知道,官家安排殿帅借皇家警察之名,在整顿河北军纪。但是我认为,依旧没有能力,消灭辽国,亦或者收复燕云十六州。

要组织这么大规模的战争,是需要一名能征善战的统帅,而目前我朝并无此人。另外,我们没有战马,想要进攻的话,风险极大,稍不留神,可能就要重蹈覆辙,我大宋已经经受不起这样的损失。

虽然进攻不足,但如果加强士兵训练,整顿军纪,防守辽国南下,也是绰绰有余。故此,与辽国开战,最终的结果就是两败俱伤,这又是何苦呢。”

文彦博道:“韩公可还记得,当年范公在对抗西夏时,曾提出一个战略,并且取得不俗的效果?”

韩琦稍一沉吟,“修建要塞,积极防御,以防御灭敌?”

文彦博点点头,“不错,如今辽国国内是动荡不安,而我国国力蒸蒸日上,吏治清明,如果是两败俱伤,但只要我们最后承受得住,而他们承受不住,那他们就会灭亡。”

韩琦道:“但范公此策,也只是削弱了西夏,而未使西夏灭亡。此外,在西北能够凭借地形,修筑防御工事,而在河北是一马平川,想要挡住辽军的骑兵入境,是不可能的,即便我们能够守住关键要塞,这也会对河北百姓造成很大的伤害。”

文彦博道:“未能灭亡西夏,也是因为范公的战略,执行的不彻底,至于河北百姓,如果不收复燕云十六州,河北百姓是永远不得安宁,而且,如今我们可以用全国的财力来支持河北。”

韩琦道:“我觉得现在还不是时候。”

文彦博道:“但是我们得为此做好准备,辽国屡屡得寸进尺,增加岁币,蚕食我国领土,如此关系,我认为维持不了太久的,得另做打算。”

韩琦捋了捋胡须,“但这只是中策。”

文彦博道:“如果能够拖垮辽国,这就是上策。”

......

从韩府出来后,文彦博又去到政事堂,而下面的官员,将王韶上书递给文彦博。

文彦博看罢,思索半响,“你去把户部尚书和三司使请来。”

“是。”

......

最高皇庭。

“想不到这大庭长恁地轻松,这一日的工作,不到一个时辰就完成了。”

许芷倩放下笔来,伸了一个懒腰。

一旁磨墨的张大庭长,“轻松一点不好么?”

许芷倩道:“那还不如回家待着。”

“好啊!”

张斐放下手头上的工具,“下班,回家看儿子。”

许芷倩瞪他是一眼:“你这样如何能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历史小说推荐阅读 More+
晋末长剑

晋末长剑

孤独麦客
正如唐代诗人徐夤在《两晋》诗中所写的那般:“三世深谋启帝基,可怜孀妇与孤儿。罪归成济皇天恨,戈犯明君万古悲。”西晋得国不正,犯了太多错误,继承了东汉、三国以来的种种弊端。到了晋末,已经积重难返,亟待重新构建帝国的价值观及统治体系。但是“谁知高鼻能知数,竞向中原簸战旗”,历史没有给他们这个机会。自作孽,不可活。穿越者来到逐渐崩溃的西晋末年,他所能做的是——先活下来。
历史 连载 374万字
汉风烈烈起南洋

汉风烈烈起南洋

人到中年纸老虎
1765年,周子布来到大幕将要拉开的南洋,他穿越成了河仙鄚家的子弟。在这风云激荡的前夜,他该如何整合纷乱的华人势力、对抗欧洲殖民者的压榨?甚至北望故国,神州陆沉的悲剧何时结束。嗯,不如定个小目标,先从娶华人英雄吞武里大帝郑信的女儿开始吧!
历史 连载 117万字
我在三国骑砍无双

我在三国骑砍无双

剑从天降
这是一个内测玩家带着角色数据乱入现实东汉末年的故事。开局中平五年大乱中的并州,这一年董卓还未进京,丁原还在路上,吕布尚未崛起,貂蝉正待长成。首先第一步,走吕布的路,让吕布无路可走。
历史 连载 210万字
大将

大将

红色十月
他来自当今,却回到了过去,他十八岁参军开始了他戎马一生,他从普通战士成长为共和国上将,从远征域外到横马东南亚。他“故土未复,军人之耻”为激励他一生的动力,他要亲手打造自己心中的山河,马蹋之处皆为国土。
历史 连载 519万字
崇祯重振大明

崇祯重振大明

凤凰北斗
一个现代人穿越成为大明崇祯皇帝,重振大明朝的努力。以《崇祯长编》《崇祯实录》《酌中志》等为准,前期按真实历史上的时间线写。
历史 连载 138万字
非洲创业实录

非洲创业实录

恶的呃呃呃
重生霍亨索伦家族施瓦本支黑兴根王子,眼看欧陆风云,大战将起,这欧陆不待也罢。东非圈地,移民开发,农业立根基,一步一个脚印,借助危机实现工业化。
历史 连载 34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