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周公子南提示您:看后求收藏(七零文学网70wx.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你到底是怎么回事!你不是说他肯定是假的吗?”

送走王扬后,薛队主大发脾气,又学着王文书的声调,捏着嗓子道:

“还说什么‘这种事我会开玩笑吗?’结果可好!不光开了个玩笑!还是天大的玩笑!你要是想死也别拉着我啊!”

王文书一脸苦相:“我这不是以为他叔是散骑常侍吗?谁知道是散骑侍郎!我可听说朝廷的散骑侍郎里面有个琅琊王氏,可能就是他二叔。”

想了想又道:“会不会是他在哪听了这个消息,故意在蒙事?”

随即又摇头:“应该不会。‘平流进取,坐致公卿’,还有‘士庶不杂坐’,这话一般人可编不出来啊!”

薛队主敲了敲桌案:“我说,你到底有谱没谱啊!”

王文书又自言自语了几句,揉着太阳穴道:“这个不好说,真不好说。不过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要是真得罪了琅琊王氏,那你我可就......”

薛队主焦躁道:“那你说怎么办?”

王文书来回踱步:“现在有两个选择,一是我们按正常程序上报,二是我们自己验证。”

“那就上报吧。”薛队主一听“验证”就头疼,怕又像刚才那样闹个灰头土脸。

王文书道:“队主可想好了,如果上报的话就是报给黄幢主。到时黄幢主肯定亲自来接人,那我们可就再也沾不上手了!”

薛队主坐直:“沾不上手?你说明白点,什么意思?”

王文书目光灼灼:“这可是琅琊王氏啊!几辈子都碰不上的人物。别说咱们,就是他黄幢主,就是整个阿曲戍的戍主,就算挤破头也是见不到的。你我二人无根无基,混到死也就这模样了。但如果能攀上琅琊王氏这棵大树——”

薛队主听得两眼放光,随即又暗淡下来,“可,可问题是人家能看上咱们吗?”

“若是平常自然看不上,但他现在落了难,正是需要我们相助的时候。”

“助?怎么助?难道送他去建康找他叔?我们哪有这本事啊!”薛队主沮丧道。

王文书摆手:“我们自然没有本事送他去京都寻亲,但去荆州城的本事还是有的。”

薛队主不解:“你说江陵?去江陵有什么用?”

“我这不刚从江陵回来嘛,听说前一阵子城里来了个琅琊王氏,叫王泰,那可是个了不得的大人物!之前在司徒府做高官!父祖都是三公九卿!据说妹夫还是当今天子的弟弟,南徐州刺史、江夏王萧锋!就是咱们王爷,如果按照辈分算,还得叫他一声叔叔哩!”

(注:关于“王爷”称呼的使用说明见第15章尾注)

“是吗?!”薛队主一脸听到什么政治秘闻的表情,“他来荆州做什么官?”

“不是做官,好像是来休养的?要不就是这儿有产业。反正他没住在新城,而是住西北旧城那边。荆州城多少文武官员,士族缙绅,车水马龙地拜访,可全被挡了回去,听说连河东柳氏的公子登门求见都没见到!咱们正好可以带这个小纨绔去,只要进了王家的门,这身价.......嘿嘿。”王文书美滋滋地笑了起来。

薛队主一脸费解:“身价?又不是买奴买婢,说什么身价啊?”

王文书笑道:

“这是比喻啊我的队主!东汉时大名士李膺享盛名,宾客有能升其堂者,皆谓之‘登龙门’,自此身价倍增!咱们如果能‘登王门’,道理也是一样的。倘若王泰感谢咱们救他同宗于危难之中,那就更好了!

到时随便和州府的那些官员打声招呼,那咱们不就一飞冲天了吗?再说咱们不是还要验证真假吗?那正好送到那儿去给那个琅琊王氏验验,是真是假他还能看不出来?也省得咱们费心。”

薛队主乐了:“好好好!读过书的就是不一样!”但很快又想到一件事,为难道:“可这小纨绔如果推托不去怎么办?”

王文书目光一冷:“简单了,既然假僧不敢见真佛,那咱们也就不用去江陵了!”

......

两人商定完毕后便来找王扬,说了江陵城内有琅琊王氏侨居之事,表示天亮后就护送王扬前往江陵。

王扬一听便警觉起来,这个王文书话说得好听,美其名曰“通问亲族”、“访拜戚属”,其实还不是要查证自己身份?若江陵城里那个什么王泰真是琅琊王氏,那见了自己,岂不是要拆穿西洋镜?

他心中虽虚,可面上却一点不露,当下便坦然同意。王文书和薛队主见王扬毫无畏怯之态,不禁对他琅琊王氏的身份更加笃定,想到即将有机会攀附一等高门,心中欢喜。

王文书当场命人送来准备好的笔墨,恭敬说道:“请公子写下名刺。”

名刺又叫名帖,类似于现代的名片。六朝时登门拜访,需先递名刺,也称“投刺”。

王扬自小便学毛笔字,长大后临帖不辍,算起来也有十数年之功,先学唐楷,再学行草,还获过一个不大不小的奖,让他写字是一点不怵。

至于六朝时通行的名刺写法,他也知道,甚至还见过三国时期吴国大将朱然墓中出土的名刺实物,故而对格式并不陌生。

王文书有些激动,早就听说琅琊王氏书法妙绝,代出名家,这次总算有机会见识一下了!

王扬拿起笔,见王文书在一旁拭目而待,当即抖擞精神,挥毫写道:“同宗王扬再拜,问起居;琅琊,字之颜。”

这十几个字他用尽毕生功力,写得是笔力挺劲,古风盈然!

王扬颇为满意地收了最后一笔,看了一眼有些发愣的王文书,心道:看来是自己的书法给他震住了!不错不错,这十几年的字帖果然没有白临。

回看名刺时他突然想到,这名刺写得固然符合当时习惯,但问题是自己身份是假的。别说琅琊王氏的谱牒里肯定找不到自己,就是见面交谈这关都未必能过得了。

不如在名刺上玩点花样儿?

既给对方留个好印象,又为之后解释身份埋下伏笔。

想到这儿,他挥笔续了一首小诗:“故园路漫漫,双袖泪不干。相逢何须问,凭君报平安。”

王扬知道,岑参的这首《逢入京使》被他这么一改可谓“精气神全无”,但他为了伪装身份而做铺垫,也只好让诗学的艺术标准做些牺牲。

王文书离开后,还是有些愣神。薛队主问道:“老王,你看了他写的名刺之后就一直这样,怎么,他写得很好吗?”

见王文书不答,薛队主抬高声音叫道:“老王!”

王文书被吓了一跳,这才缓过神来。

“你到底是怎么了?!”

王文书神色费解道:“这小公子看起来也是个通晓文义之士,只是这字......”

“字怎么了?”薛队主着急地追问道。

“这字写得也太一般了!”

“啊?!”薛队主显然没料到会是这么个回答。

王文书连连摇头,仿佛自言自语:“一般一般,非常之一般!一般的不得了!实在是太一般了!难道,难道是我不会欣赏?”

————————————

注:江陵西北为旧城区,西南为关羽所建新城区。这个格局到了唐代也没太变。《元和郡县图志》:“城本有中阁,以北为旧城也,以南为关羽所筑。”有趣的是,某省文物局的官网上引《通典》说:“汉故城即旧城,偏在西北,迤逦向东南。关羽筑城偏在西南,桓温筑城包括为一。”官网上这么引就罢了,居然还有不止一篇的论文也这么引,也不知道始作俑者是谁,结果是又形成一则学术谣言被广泛引用,更有甚者居然标注了出于《通典》里的具体卷数,也是厉害......

《通典》里肯定是没这一句的。此言应该本于黄盛璋先生在《江陵凤凰山汉墓出土称钱衡、告地策与历史地理问题》中的论述,收于《历史地理与考古论丛》一书中。估计是最先引用者是把黄氏议论和《通典》原文搞混了。

另,关于“东汉”一词的使用,南北朝时已经流行。当时做文章时兴骈偶,所以常用“东汉”一词为对句,比如徐陵为天子草诏云“东汉西平之初,西朝永嘉之乱”,刘孝绰序《昭明太子集》曰:“入侍四公,西京见美;长寿一察,东汉流名。”江淹《为萧太尉上便宜表》“源起西秦,波被东汉”等等,皆此类。

言情小说推荐阅读 More+
咬樱

咬樱

郁七月
「小妖精x老干部/年龄差7/将高岭拉下神坛」大三暑假,岁樱因脚伤被叔叔托付给他好友照顾。当时她脚刚打了石膏,对方问她要不要帮忙。那天,岁樱除了知道他的名字,还在他肩膀闻到了淡淡的柚子香。陆霁尘,哲学系......
言情 连载 31万字
CS:才16岁,让我老登逆袭?

CS:才16岁,让我老登逆袭?

地精咖啡
《CS:才16岁,让我老登逆袭?》刚刚考上大学的江阳因选错专业问题而苦恼着,正思考着未来的道路,老登逆袭系统突然就来了。【三十岁,你职业成绩惨淡,被同时期的天才少年打得道心破碎,终日以直播圈米为生。......
言情 连载 33万字
探花郎他今天后悔了吗

探花郎他今天后悔了吗

袖侧
简介:殷莳的婚姻人人称羡——婆母是亲姑姑;丈夫是新科及第的探花郎:娘家富庶,夫家清贵。唯一美中不足的就是探花郎还有个红颜知己的小妾。岂不知,当初准备订亲时,探花......
言情 连载 42万字
宫斗从选秀开始

宫斗从选秀开始

折秋簪花
简介:姜羲从五岁起便一直在做一个梦,梦里她十三岁失孤,家产被远房叔叔霸占,竹马一家退避三舍,她为了安葬爹娘只能当街卖身。适逢德安侯世子当街打马而过,一眼认出她那张与生母分外肖似的脸,将她带......
言情 连载 8万字
我行让我来[电竞]

我行让我来[电竞]

酱子贝
LOL某场比赛,某知名气人主播正在解说并转播。主播:这辅助,真下饭。主播:打野如果是我队友,我现在已经挂在泉水为他弹钢琴了。主播:我建议这位选手回去好好练练他的补兵。观众:口嗨个p!你行你上啊!主播:你爹我还真行。观众:嗯嗯嗯:)你行我头砍下来给你踢。几个月后,LPL老牌战队TTC公布新中单选手,染着张扬蓝发的男生出现在观众的视野里,一手劫玩得出神入化,谁见谁死,女粉们纷纷在爬墙的边缘试探。MVP
言情 连载 95万字
奥特宿敌,但白月光万人迷

奥特宿敌,但白月光万人迷

安静喝茶
《奥特宿敌,但白月光万人迷》【本文将于12月1日入v,当天掉落万字更新,谢谢大家的支持!】沙蔓是攻略局的合同工,只要干完最后一票就能顺利退休。然后,她就接到了号称史上最难的任务——成为光之巨人的宿敌......
言情 连载 23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