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顾惜朝提示您:看后求收藏(七零文学网70wx.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廖立这时候还是要先看过李承的夏粮收成如何,才能对李承所说的那几样东西予以确定真实性,李承点点头,“如此极好,寒舍虽然简陋,但必然洁净,请太守再来就是。”

廖立珍而重之的将自己所写的资料放入了一个红漆的盒子里,“此法若是有用,那么必然就是要推行天下的,依你之见,该如何推广?”

“且不着急推广出去,”李承仔细想了想,还是要承认现在荆州的力量不算行,“若是真的要推广,还是应该先在蜀中,蜀中天气湿热,风调雨顺,又无冰雪之灾,恰好可以采用此法。荆州地带,如今却也不必着急——万一传到了东边地面去,那边也要多收粮食了。”

东面,自然就是江东地界了,廖立和习珍对视一眼,廖立点点头,“这话不错,”

廖立和习珍身为荆楚士人,既然是在此地出仕,那就必然是已经依靠了西边,而不是东边,故此,李承对于东边的提防颇让人喜欢,特别是让廖立觉得,这是忠诚可靠之人,“这法子有效的话,还需要保密谨慎—只是你如今又使出来,左右邻舍之人均知了,如何是好?”

“小子人微言轻,就算是偶有提高产量之法,世人也绝不会觉得是法,在小子这里如此年纪种了好庄稼,一定认为还只是幸;”李承对着廖立拱手笑道,“而太守乃是我荆楚良才,一言既出,天下皆知。以太守之身份,若是到了蜀中玄德公驾前,只要有所进言,必然会在蜀中推广。这才是托付给君之必用也!”

李承绝对不是藏私之辈,实际上这些种稻的经验,只要一旦被人仔细揣摩研究,也是很容易被看穿的,他来这个时代,可以做很多事情,但绝对不会只种田,在满足自家温饱的情况下,将先进的技术传递出去,这是李承乐见的。

在改善自己生活条件的同时,又能兼济天下,何乐而不为呢?

而且正如李承所言,自己的传播力度和速度,绝对是和廖立无法相提并论的。

要知道廖立不仅是被诸葛亮看重,刘备更是十分仰仗,建安二十年,就拜时年还未满三十岁的廖立为长沙太守,而荆州一州,也只有九郡而已,如此无论是真心看重廖立还是千金市马骨,廖立的名声一直很大。肥田增收,这個事情如果真的能让廖立来推广,效率一定会非常高。

这个时代的农民真的太苦了,苦到李承都不得不掩面而不敢直视,老薛头为什么要无条件将薛四娘送给李家为奴婢?因为起码在李家能够保证薛四娘吃得饱,如果不是因为需要薛大牛在家里承担壮劳力的干活和承担劳役,他也一定会把薛大牛卖给李家。

还有一个叫做张图的逃难之人,从北边逃难而来,一路乞讨到了飞鸟庄,李承看着可怜,也收留了他,张图更好打发,只需要在片瓦可以容身,李家能够给一些饭食饿不死,其余的什么事儿,张图都肯做。

这就是这个时代最普通人的际遇,豪门大户那是万里无一,而李家这样能够衣食自足的人家,也是人人羡慕的中产阶级了。

不是圣母心,而是作为一个有文化有理想有追求的现代人,不会吝啬对旁人力所能及的帮助。李承最需要有人去推广这个事儿,一来是帮助世人,二来,也要以此作为进步之资。

虽然李承不预备着用种田这样的事儿来追求进步,但是瞎猫碰上死耗子,遇到了廖立,怎么可能不用上他的势?

廖立如此说,李承自然是要答应,而且答应的非常爽快。

对于李承的识趣廖立十分满意,抚掌叹息,他对着习珍点点头,“李郎君心中有大丘壑,非常人可比,的确是咱们荆州人士的后起之秀!”习珍十分赞同,他虽然不通农事,但是见到廖立不断发问李承能对答如流,显然是有真才实学的,绝非是纸上谈兵之辈。

不过习珍为人谨慎,虽然看好李承此人,但怕少年人颇有言过其实之事,欲出言分说,但他又是知道廖立的性子,故此也就没有多说什么。

“只是这法子若是我进献给玄德公,只怕埋没了你!”

这话就算是说到点子上了,廖立还算是有节操之人了,若是换做是做官黑了心之人,早就贪功于己身,将李承远远抛开了,“无妨,无妨,只要于国有益,又有何妨呢?且我这良作、肥田之事,还需要太守费心确认之,适才小子所言,绝非是假话,若是太守出面,蜀中诸位才能听进去,这个事儿才能办的干脆漂亮!若是小子我来做这个事儿,只怕几年之间,都无法将此事儿广而告之,让大家伙都知道此事儿。”

不过是几句话之间,就将这个事儿给敲定了

,廖立大喜过望,不曾想今日只是入江陵城之前,随处瞎看热闹而已,竟然得了如此大的机缘,“既然如此,吾也不能亏待了汝,李郎君且说一说,我必助之!”

廖立起身朝着李承作揖,李承忙让开,贵人的承诺是很难得的,李承很兴奋,自己母亲昨夜才要为自己去寻机缘,没想到今日就到了!

他正欲张嘴,求廖立给自己一个差遣,有了官差的身份,李家起码可以免了徭役,但随即看到边上的习珍似乎看穿了自己的心思,朝着自己微微一摇头,李承一思索,就知道了习珍的用意,如果是现在就提要求,岂不是就把这个机缘、贵人的好感,一下子就用完了?

他朝着廖立微微一笑,随即指向了放在廖立身侧的一叠纸张:“太守若是方便,不如把适才还未用之纸赐给小子如何?”

李承在这一辈子中,还没有见过现实中的纸张,根据历史的结论,东汉蔡伦造纸成功后,到处都应该有纸张了吧?

奈何自己个从未见过,家中母亲所训导自己的经书知识,也只是记录在简陋削成的木板上,就连正儿八经的竹简都没有,问母亲之前家中是否有竹简,母亲说是有的,只是南渡而来,这些不要紧的都已经丢掉了。

刚才见到廖立拿出来了纸张来写字,李承可是心痒痒极了,若是有了纸,那以后自己母亲也不会太逼迫自己要背那么多经文了,可以抄下来慢慢看。

廖立一愣,“李郎君只要这个吗?”

车马队伍又出发了,李承拿着一叠纸张,心满意足地望着习珍和廖立离开,这些纸虽然质量较差,泛黄不平整,且十分脆弱,稍微一用力就要撕裂,但是只有纸,才能承载住自己前世所学的内容。

“今天算是没有白和他们瞎扯淡,”李承喜滋滋的自言自语,“认识了一位太守,一位都尉,算是结交了大人物,又拿了纸来。”

能够和贵人见面就是很不容易了,又能谈一些不是废话的话儿,更难得,而要通过短暂的谈话,让贵人对你有深刻的印象,这才是最难的。今天成效很好,李承得意洋洋,一下子认识了两位两千石的大佬,这可真是意外的大喜事。

看来这个双季稻的事儿,要快着点做,还要做好……李承正在想着,薛四娘拉了拉他的袖子,“大郎,梁老丈又来了。”

李承抬起头来,果然看到两个大汉又簇拥着梁老丈来了,大概是来了一会看到了李承聊天的现场,他的脸上有些迷惑。

李承咳嗽一声,“老丈实在是关心小子啊!”

历史小说推荐阅读 More+
大将

大将

红色十月
他来自当今,却回到了过去,他十八岁参军开始了他戎马一生,他从普通战士成长为共和国上将,从远征域外到横马东南亚。他“故土未复,军人之耻”为激励他一生的动力,他要亲手打造自己心中的山河,马蹋之处皆为国土。
历史 连载 519万字
晋末长剑

晋末长剑

孤独麦客
正如唐代诗人徐夤在《两晋》诗中所写的那般:“三世深谋启帝基,可怜孀妇与孤儿。罪归成济皇天恨,戈犯明君万古悲。”西晋得国不正,犯了太多错误,继承了东汉、三国以来的种种弊端。到了晋末,已经积重难返,亟待重新构建帝国的价值观及统治体系。但是“谁知高鼻能知数,竞向中原簸战旗”,历史没有给他们这个机会。自作孽,不可活。穿越者来到逐渐崩溃的西晋末年,他所能做的是——先活下来。
历史 连载 374万字
泰昌大明

泰昌大明

魔法龟Revo
万历四十八年,大明朝已存续252年了。252年不仅是帝国的国祚,更是体制性土地兼并的持续时间。神宗以“倒张、倒冯”为始,以“三大争”为继,以“妖书、梃击”为末,一手开创出明末两党对立的局面。又在集权于己身之后怠政三十余年。在神宗的催化下,两百多年几乎一成不变的官僚系统和治理体系进入了全面腐朽的最后阶段。阶级对抗、官民冲突、女真入寇。内外交困之下,帝国终于走到了灭亡的边缘。7月21日,朱翊钧晏驾,朱
历史 连载 37万字
蝉动

蝉动

江苏棹子
私家侦探左重回到过去,战斗在敌人的心脏,外号笑面虎,擅长背后一刀,精通玉座金佛原理,斯蒂庞克定式。
历史 连载 613万字
我在现代留过学

我在现代留过学

要离刺荆轲
所谓天子者,父天母地,为天之子!或曰:天子做民父母,以为天下王!而朕,曾为天子!承六世之余烈,邵述先帝之志。鞭西贼而惩旧党,所能必为,所伐必克,扫皇宋百年之积弊,使天威远畅,丑氐震叠!奈何天不假年,英年早逝!幸上苍哀怜,使朕于九百年后重活,留学于现代之世,经历科学之盛!如今!朕留学归来,重归少年。三尺长剑在手,问尔群臣:何日缚得苍龙?
历史 连载 402万字
亮剑

亮剑

都梁
版权信息书名:亮剑作者:都梁出版社: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出版日期:2017-04ISBN:978-7-5502-3495-6
历史 全本 52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