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相国》转载请注明来源:七零文学网70wx.com

陈廷敬极目远眺,朗声吟道:“遥望齐州九点烟,一泓海水杯中泻。”

富伦听了,拱手道:“陈大人果然才学过人,出口成章啊”

陈廷敬忙摇摇手说:“巡抚大人谬夸了,这是李贺的名句,写的正是眼下景色。”

富伦顿时红了脸,自嘲道:“富伦虽说读过几句书,但是在陈大人面前,却是个粗人,哪知道这些啊。倒是听说这里是上古龙潜之地。舜帝为民时,曾躬耕千佛山下。我刚来山东时,专门上山祭拜了舜帝,以鼓励百姓重视农耕。”

“全赖巡抚大人勉励,山东百姓才不忘务农根本啊”陈廷敬点点头,突然转了话锋,“今儿您我头上没有官帽,又不在官衙,两个老朋友,说说知心话吧。”

富伦故玩笑,掩饰内心的尴尬:“趵突泉也不是官衙啊钦差大人,今儿要不是我约您来的,我真会疑心这千佛山也暗藏玄机哩。”

陈廷敬哈哈大笑:“巡抚大人开玩笑了。您是被属下蒙骗,我会向皇上如实奏明的。”

富伦拱手道了谢意,又道:“陈大人您可是火眼金睛哪我真是糊涂今年山东有的地方大获丰收,可也有的地方受灾很重,我怎么就轻信了那些小人税赋按人头分摊,救济钱粮按地亩发放,确实有不妥之处。”

陈廷敬笑道:“巡抚大人,折子还是您自己上,我可以代您进呈皇上。您不妨先为捐义粮一事向皇上请罪,再向皇上提出两条疏请,一是今后税赋按地亩平均负担,二是救灾钱粮按受灾人头分发。”

富伦心里明白,陈廷敬就是要他自己拉的屎自己吃掉,可也没有办法了,便道:“正是正是,我已想好了怎么向皇上进折子。”

陈廷敬点头道:“我想全国各地都会有税赋不均和救济钱粮发放不当的弊病,皇上如果依您所奏,并令全国参照执行,您就立了大功您认一个错,立两个功,皇上肯定会嘉奖您的”

两人哈哈大笑,再不谈半句公事,只是指点景色,尽兴方回。入城已是掌灯时分,富伦恭送陈廷敬回到行辕,自己才匆匆回衙里去。进了巡抚衙门,富伦水都顾不上先喝一口,只领着一个亲随,急忙去了大狱。他叫狱卒和亲随远远站着,独自去了孔尚达监舍。

猛然见了富伦,孔尚达两眼放光,扑上来哀求:“巡抚大人,我跟随您这么久,可是忠心耿耿呀您一定要救我啊”

富伦唏嘘半日,叹息着说:“尚达啊,摆在你我面前的,只有两条路,一是我俩都掉脑袋,二是您一个人掉脑袋”

孔尚达听了,脸色大变:“啊哼,对您是两种选择,对我可是没有选择”

孔尚达嚎啕大哭,叫骂不止,只道富伦忘恩负义,落井下石。富伦并不生气,听他哭骂。眼看着孔尚达骂得没有力气了,富伦才说:“不是我不肯救你,是救不了你尚达,假如我俩都死了,你我的妻儿老小怎么办只要我活着,你的妻儿老小,我是不会撒手不管的”

孔尚达凄厉哭号:“我自己都死了,还管什么妻儿老小我不会一个人去死要死我也要拖着你一块儿去死”

富伦跺脚大怒:“你这个糊涂东西我念你随我多年,一心想照顾着你。不然,我这会儿就可以杀了你”富伦说着,凑近孔尚达,悄声儿说,“你不听我的,明日狱卒就会向我报告,说你在牢里自尽了”

孔尚达怒视富伦良久,慢慢低下头去,说:“家有八十老母,我真是不孝啊”

富伦放缓了语气,说:“尚达放心,你的老母,就是我的老母,我会照顾好她老人家的。”

孔尚达不再多说,只是低头垂泪。富伦又说:“尚达不必如此伤心,大丈夫嘛,砍了脑袋碗大个疤。陈廷敬太厉害了他让我在皇上面前认一个错,立两个功,说是以功抵过。可我回头一想,这三条都是让我认错我是吃了哑巴亏,还得感谢他的成全之恩啊”

孔尚达突然抬起头来,说:“巡抚大人,可您想过没有,假如皇上以为您功不抵过,怎么办”

富伦说:“轻则丢官,重则丧命”

孔尚达眼里露着凶光,说:“庸书以为,不如让陈廷敬先丧命”

富伦连连摇头:“不不不,行刺钦差,这事断不可做。”

孔尚达说:“哪能让巡抚大人自己下手”

富伦问:“您有何妙计”孔尚达说:“我反正是要死的人了,也不怕来世不得超生,最后向巡抚大人献上一计”

富伦说:“假如真让陈廷敬回不了京城了,你也许就没事了。快说”

孔尚达神秘道:“德州不是闹土匪吗”

富伦问:“老夫子的意思,是让土匪去杀陈廷敬”

孔尚达点点头,叫富伦俯耳过去,细细密语。

二十六

陈廷敬去巡抚衙门辞行,富伦迎出辕门,两人携手而行,礼让着进了二堂说话。衙役斟上茶来,陈廷敬说:“巡抚大人,这些日子多有打扰,实在抱歉。”

富伦恭敬道:“钦差大人肩负皇差,秉公办事,何来打扰。唉,不是您陈大人真心帮忙,我富伦这回只怕就栽了”

陈廷敬自是客气,直说岂敢。闲话会儿,陈廷敬说:“既然公事已了,我就不再在您这里碍手碍脚了,明日就启程回京。”

富伦挽留说:“钦差大人何必如此匆忙不妨多住几日,我陪您在山东好好走走。”

陈廷敬叹道:“唉,没这个福气啊杜工部有诗道,海右此亭古,济南名士多。他说的那个亭子,应在大明湖吧我这次看不了啦,只好留下遗憾。”

富伦脸上微露尴尬,说:“那个亭子,正是孔尚达关押您亲家张汧的地方。唉,既然钦差大人急着回京复命,我也不好相留了。”

富伦执意要送上程仪两千两银子,这些早已是惯例了,陈廷敬略客气,吩咐大顺收下。却又有衙役抬出两个大箱子,陈廷敬惊疑道:“巡抚大人这是为何”

富伦哈哈大笑,说:“钦差大人是怕我行贿吧我富伦哪有这么大的胆子要不是您到山东辛苦一趟,我富伦迟早会沦为罪人哪为了聊表谢意,我送钦差大人两块石头。这不为过吧打开让钦差大人瞧瞧。钦差大人,请吧。”

衙役小心打开箱子,只看得见大红绸缎。揭开红绸缎布,原是两块奇石。富伦说:“这是山东所产泰山石,号称天下第一奇石。”

陈廷敬摩挲着奇石,赞不绝口:“真是绝世佳品呀巡抚大人,这太珍贵了吧廷敬消受不起啊”

富伦说:“钦差大人说到哪里去了再怎么着,它也只是两块石头”

陈廷敬点头道:“好好,巡抚大人的美意,廷敬领受了”

次日大早,陈廷敬启程回京。富伦本来说要送出城去,陈廷敬推辞再三,两人就只在辕门外别过了。辞罢富伦,陈廷敬上了马车,一路出城。街上观者如堵,有说这回来的钦差是青天大老爷的,有说照例是官官相护的,有说那骡背上的大箱子装满了金银财宝的。七嘴八舌,陈廷敬他们通通都没听见。

走了十几日,又回到了德州境内。大顺笑道:“老爷,这儿正是您来的时候,百姓跪道迎接您的地方,是吧”

陈廷敬也笑了起来,说:“百姓耳朵真有那么尖,又该赶来相送了。”

说话间,恰听得忽然喧哗震天。只见山上冲下百多号青壮汉子,个个手持刀棍。刘景、马明等见势不妙,飞快地抽刀持棍,护着陈廷敬的马车。大顺嘴里直嚷嚷:“乖乖,这可不像是来送行的啊”

刘景喝道:“你们什么人”

有人回道:“我们要杀贪官,替天行道”

刘景怒道:“大胆,车里坐的可是钦差”

那人叫道:“我们要杀的正是钦差。兄弟们,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历史小说推荐阅读 More+
抗战之火线精英

抗战之火线精英

九耳猫
小宅男在家通宵玩cf,莫名其妙的来到了抗日战场。分享书籍抗战之火线精英作者:九耳猫
历史 连载 469万字
护心

护心

九鹭非香
周也、侯明昊主演《护心》影视原著,《苍兰诀》之后,晋江人气大神九鹭非香又一暖萌救赎仙侠力作!暴躁仗义吃货侠女VS又强又惨痴情妖龙,末路穷途,他心我命,拼残骨,温冷魂。她想保护他,像个英雄!被心爱之人抽筋剥骨封印于四方的千年妖龙天曜,逃出封印,附上一夭折男童之身,伺机取回龙骨。心中怀有他护心麟的雁回的出现,让天曜看见了希望,决心利用她,寻残骨。他被她数次拼死相救的义气所感动,她也在不断被牵扯出的事件
历史 全本 59万字
飞扬跋扈,从唐人街开始

飞扬跋扈,从唐人街开始

不吃葱花
19世纪末,华工在美沦落为三等人。民间对华工的歧视与冲突越演越烈,袭击也逐渐增多。在旧金山的唐人街,大烟馆、赌档林立,堂口、会馆,鱼龙混杂。直到这一天,陈正威从船上下来,脸上洋溢着灿烂的笑容。“我喜欢这里空气中弥漫的火药味。”“我跨过半个世界来这里,可不是为了来挖矿的。”
历史 连载 178万字
晚明海枭

晚明海枭

朱楼醉茶
明末什么最重要?钱财!有钱才能爆兵,有兵才能争霸。所以林海早早就确立了目标,先垄断马六甲海峡以东的海贸,再殄灭建虏、扫清流寇,捎带手在东瀛南洋搞搞殖民。当然,还要把半截入土的大明埋了,新的帝国就建立在晚明的坟场上,充分吸收这具腐朽躯体中所蕴含的养分。商帮行会、市镇经济、侈丽风俗、市井文化……当晚明社会的这一切和具有海洋基因的新生政权相结合,这将是一个不一样的帝国。
历史 连载 42万字
晋末长剑

晋末长剑

孤独麦客
正如唐代诗人徐夤在《两晋》诗中所写的那般:“三世深谋启帝基,可怜孀妇与孤儿。罪归成济皇天恨,戈犯明君万古悲。”西晋得国不正,犯了太多错误,继承了东汉、三国以来的种种弊端。到了晋末,已经积重难返,亟待重新构建帝国的价值观及统治体系。但是“谁知高鼻能知数,竞向中原簸战旗”,历史没有给他们这个机会。自作孽,不可活。穿越者来到逐渐崩溃的西晋末年,他所能做的是——先活下来。
历史 连载 374万字
大将

大将

红色十月
他来自当今,却回到了过去,他十八岁参军开始了他戎马一生,他从普通战士成长为共和国上将,从远征域外到横马东南亚。他“故土未复,军人之耻”为激励他一生的动力,他要亲手打造自己心中的山河,马蹋之处皆为国土。
历史 连载 519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