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七零文学网】地址:70wx.com
,忙碌却不喧哗,偶尔传来清扫声,也瞬间被压下。
徐勉的目光转向廊下,只见两名点灯的小太监正低声议论着什么。
“你听说了吗?关掌记今天去含元殿当了御前掌笔!”其中一人低声说道,语气里带着几分兴奋。
“真的吗?”另一人显得有些不敢相信,“一个女子,怎么能入朝堂呢?”
“你还不知道吧!”那人压低了声音,语气却越发得意,“听说关掌记在贵妃珠宝案中帮了柳尚宫的大忙!这才让后宫六局不再受中宫掌权。”
“柳尚宫?那不是……”另一人话未说完,连忙被同伴打断:“嘘!别乱说。”
两人对视一眼,飞快地退下去。
徐勉端坐不动,目光却微微一沉。
就在此时,内侍上前传话:“徐大人,陛下有请。”
徐勉收起思绪,起身整了整衣冠,大步迈进宣政殿。
宣政殿中,皇帝端坐在桌案后,手执毛笔,正缓缓批阅奏折。
见徐勉进来,他放下手中的笔,语气平和道:“徐卿,坐吧。”
徐勉拱手行礼后坐下,寒暄两句便直入正题,从袖中取出一份奏折,递上去道:“陛下,良王负责的边境粮草调拨事宜虽已初见成效,但臣细察各地报来的账目,发现仍有一些可改善之处。粮草运输耗费甚巨,若改走清河道,虽需重新整备船只,但可大幅减少陆路耗损。”
良王是徐家的希望,也是贵妃的依仗。
若边境粮草事务能办得妥当,良王便可在皇帝面前赢得更多信任,为将来的储位之争奠定基础。
可若稍有不慎,不仅良王名声受损,徐家的威望也将受到影响。
皇帝挑了挑眉,示意他继续说下去。
徐勉从袖中取出一份奏折,呈上道:“臣以为,若从周县改走襄河道,虽需重新修整部分河段,但可节省一成的运粮时间。”
皇帝接过奏折翻阅,目光中透着几分审视。
“改走襄河道确实可行,但修整河段的时间与成本你可曾核算过?”他问道。
徐勉早有准备,立刻答道:“臣已派人测算过,修整大约需时月余,成本可控。同时,若能协调地方官员提前筹备,还可加速进程。”
皇帝接过奏折,随手翻了几页,目光中多了几分赞许:“徐卿思虑周全,若能节约粮草耗损,边疆士卒自会得益。只是改走水路,需时几何?”
徐勉拱手道:“最快两月便可彻底开通,且若能调配得当,还可将今年秋收的新粮直接运至边境,不再经由仓储转运。”
皇帝微微颔首,继续询问了些细节,两人一问一答间,已经商定了初步计划。
两人一问一答间,很快便将初步计划定下。
徐勉心中稍定,正欲起身告退时,目光却被偏殿中的身影吸引。
只见那女子低头整理着案几上的笔墨纸砚,动作娴熟利落。
徐勉眉头一挑,不经意问道:“陛下,这位是?”
皇帝闻声抬眼,视线扫过关宁,语气淡淡道:“这是从司记司选来的掌笔,听闻字写得快,又记得准,便让她来试试。”
徐勉一愣,旋即掩去惊讶之色,笑着说道:“陛下善于识人用人,此乃大康之福。”
徐勉走出宣政殿时,阳光洒在石板上,他的步伐虽稳,却略显缓慢,仿佛在权衡着什么。
《女官手札》转载请注明来源:七零文学网70wx.com,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