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从杀人亡命开始》转载请注明来源:七零文学网70wx.com

袁术身穿胡服,按剑而跽(激)(仍旧跪坐,但直起上身),指点江山,臧否人物,神采飞扬,顾盼自雄:

“我与董仲颖交情不浅。那时其因得罪权贵,被免去戊己校尉之职,我三叔时任司徒,辟其为掾吏。

其人性情粗豪,出手大方,熟羌胡,知兵法。那时我便对他说,君日后必成大器。

可惜不精技击,疏于防备,竟死于匹夫之手,为人所笑,惜哉!”

在座大都是洛阳侠少、河南豪杰,家世远低于袁氏,对豪门公子袁术能折节下交,欢喜还来不及,就算听出他话中不尽不实之处,岂会不懂世故的当面戳破?纷纷出言恭维。

虽然言语粗鄙,不通文采,袁术却捻须微笑,甘之若饴。

当今天下,家世能胜过袁氏的豪门,一个也无。就算弘农杨氏,也不过三世三公(杨震,杨秉,杨赐),而袁氏则是四世三公(袁安,袁敞,袁汤,袁隗)。

百年经营,袁氏姻亲盘根错节,门生故吏遍于州郡,名高天下,因此以十常侍之威,也只是讽刺、逼迫,而不敢直接加害袁氏。

一旦悍然对袁氏下手,那就是满朝皆敌,万众非之。

袁术的姑姑,嫁给太常杨赐之子杨彪。杨彪现年四十一岁,曾任京兆尹,四年前助阳球捕杀大宦官王甫,现为五官中郎将。京兆尹为二千石,五官中郎将则为比二千石,也没什么权力,属于降职。

袁术的堂姐,嫁给陈留高躬。高家也是名门。高躬之祖高慎,东莱太守,父高赐,南阳太守,高躬现任蜀郡太守。高躬之子高干,年未弱冠,已有名声,“才志弘邈,文武秀出”。

袁术属于汝南袁氏。袁氏的另一支陈郡袁氏也是名门。

袁滂于公元178年任司徒,次年免职,现任执金吾。袁滂之妹嫁给陈留蔡棱。

蔡棱只做到新蔡县长,职位不高,但其弟蔡质却官至九卿之一的卫尉。蔡棱之子蔡邕,博学多才,名满天下,因得罪宦官,逃命江海,远走吴会。

各种姻亲,举不胜举。

一片奉承声中,有一人口吻与他人大不相同。

那人三十多岁,留着不甚茂密的龇须,身材肥胖,两眼细小,大声道:

“董仲颖文武双全,豪爽大度,能得人死力,乃是个难得的豪杰。

不慎死于宵小之手,我等当为他惋惜,岂可取笑?

听说他死后,其部曲饱受阉宦欺压,资财多见侵夺,壮士亦被抢掠。

公子既然与董仲颖有旧,何不振穷救急,对其部曲好生抚慰?

若能用心结纳,未尝不能将这些壮士收归己用啊!”

正是南阳人许攸。

袁术沉吟道:“我与董仲颖虽有旧,但已是陈年旧事。其部曲多为西州鄙人,性情粗野,无甚干才。

为了他们而花费金财,又得罪郭常侍,恐非良策。”

说白了对董卓手下的李傕等人不太看得上。

袁术现在结交的大都是郭解之类的游侠,“武断乡曲”,“以武犯禁”,对李傕这类行伍军士无感。

还有一点,与董卓有旧,不过是吹嘘,也就见了几面,那时袁术年方弱冠,正是横行跋扈之时,与董卓两看生厌。后来被父亲袁逢狠狠教训了一次,才有所改变,举孝廉,步入仕途,初任郎中,有父辈照拂和培养,在朝中内外各职进行历练。

袁术现任五官郎中,秩三百石,顶头上司就是担任五官中郎将的姑父杨彪。日常工作是“更直执戟,宿卫诸殿门,出充车骑”,大受约束,只有休沐之日才能聚集一众朋友纵情饮宴。

袁术有点担心李傕等不识抬举,驳了自己的面子。万一自己招徕而他们不来,岂不是大大的打脸?

河南大侠史阿反驳许攸:“关东多豪杰,河南壮士如过江之鲫,何必舍近求远,去招揽穷乡僻壤之人?”

在座的大都是河南或南阳、颍川、陈留、汝南诸郡豪杰,纷纷出言赞同史阿,反驳许攸。

许攸生气道:“竖子不足为谋!”从席中站起身来,出屋穿了鞋子,拂袖而去。

袁术大怒,按剑而起,要去追杀许攸。

汝南豪杰龚都劝袁术道:“许子远狂悖无礼,本应惩戒。但他毕竟小有名声,不如暂且宽恕,以彰显公子之气度。”

袁术就坡下驴,将出鞘半截的长剑推回鞘中,重新入席,道:“若非龚君为之求情,我必然一剑将这狂徒斩于当场。什么东西,也敢给我甩脸色!”

众人皆恭维袁术度量宽宏。

袁术回嗔作喜,大家再次痛饮美酒,谈论时事,吹嘘自己侠义之行。

许攸出了袁术院子后,气仍未消,骂道:“真是草包一个!虽说这些轻侠之流,不是完全无用,也能沙里淘金,寻到那么几個豪杰。但大多数都是欺软怕硬之徒。

论战力,怎比得上经历过战阵的真正勇士?那董卓屡破羌胡,威震西州,岂是浪得虚名之辈?他培养出来的精兵,不比那些轻侠高明十倍?”

想了想,决定去找袁绍。

袁绍与袁术乃是同父异母的亲兄弟,但两人性情大不相同。

桓帝时名臣袁汤有嫡子三人。

老大袁成,人称“事不谐,问文开”。

老二袁逢,公元179年因年老卸任司空。

老三袁隗,现任司徒。

袁逢生了三个儿子,嫡长子袁基,庶长子袁绍(母为婢女),嫡次子袁术。由于袁成无子,袁逢在袁绍一出生便将他过继给袁成。刚过继不久,袁成就去世了。

袁绍年方弱冠担任濮阳县长,任上有清廉能干的美名,后遭母丧(袁成妻)而去职,服丧三年。服完母丧,追感幼孤,又为父亲(袁成)服丧三年。汉代重孝道。自此袁绍名声远播。

服完六年丧后,袁绍搬至洛阳居住。为人仁爱,注重名声。倾心结交豪杰,来投之人不论身份贵贱,袁绍都以平等礼仪相待,归者如云。

党锢之祸起,袁绍号称隐居,暗中扶危济困,救援或藏匿了许多党人,在士林中更是成为一时之望。其名声甚至到了中常侍都不敢直接打压的地步。

许攸与袁绍也认识。他开始不投袁绍而投袁术,主要因为袁绍穷而袁术富。

袁氏三兄弟分家而居,袁成早死,没给袁绍留下多少资产。加上他倾家救济党人,早已赤贫,要不是何颙、张邈等帮着出钱,袁绍说不定就饿了肚子。袁绍也不得不保持着俭朴清苦的生活。

而袁逢刚刚退休致仕,攒下了好大的家业,这都是要留给袁基与袁术两兄弟的。因此袁术豪富。袁术虽然有些贪财,但对他看上的豪杰,出手很是大方。许攸跟着袁术也打了不少的秋风。

人不能不吃饭,但不能光想着吃饭。

年轻的许攸还是有追求的,见袁术不听自己献计,一怒之下便去投袁绍。

袁绍见了许攸,大喜。

小说推荐:《[足球]安东绿茵日记》《苟成圣人,仙官召我养马》《欢迎来到我的地狱》《过天门》《贼天子》《肝到厨神才算开始》《捞尸人》《魔道祖师》【知乎小说网】《我跟他不熟

长歌入汉关提示您:看后求收藏(七零文学网70wx.com),接着再看更方便。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历史小说推荐阅读 More+
抗战之中国远征军

抗战之中国远征军

远征士兵
历史没有如果。但是如果历史有如果……如果中国的第一次远征没有失败,那将会发生什么?缅甸、中途岛、瓜...
历史 连载 388万字
北齐怪谈

北齐怪谈

历史系之狼
天保十年,英雄天子高洋弹奏起了髀骨琵琶,自弹自唱,伴奏曲响起,怪诞,荒唐,恐怖,绝望且痛苦。这一年,住在漳水边上的刘桃子兜住了些鱼,故事便开始了。
历史 连载 216万字
晋末长剑

晋末长剑

孤独麦客
正如唐代诗人徐夤在《两晋》诗中所写的那般:“三世深谋启帝基,可怜孀妇与孤儿。罪归成济皇天恨,戈犯明君万古悲。”西晋得国不正,犯了太多错误,继承了东汉、三国以来的种种弊端。到了晋末,已经积重难返,亟待重新构建帝国的价值观及统治体系。但是“谁知高鼻能知数,竞向中原簸战旗”,历史没有给他们这个机会。自作孽,不可活。穿越者来到逐渐崩溃的西晋末年,他所能做的是——先活下来。
历史 连载 374万字
秦时明月之君子六艺

秦时明月之君子六艺

鱼龙服
儒生其实很纯粹,也很可爱!他们以礼为核心,试图让所有人信服他们的“礼”。所以当你能让儒生们信服,那你就是夫子!当你能让夫子们信服,你就是大儒!当你能让大儒们都信服,你就是文宗!这时候你会发现,儒家已经没有对手了,你只能去找百家诸子,让他们也听你的,最终显圣!
历史 连载 249万字
秦吏

秦吏

七月新番
战国之末,华夏千年未有之大变局。有人天生世卿。有人贵为公子。他却重生成秦国小卒黑夫,云梦秦简中的小人物。为免死于沟壑,为掌握自己命运,他奋力向上攀爬。好在,他赶上了一个大时代。六王毕,四海一!千年血统,敌不过军功授爵。六国豪贵,皆被秦吏踩在脚下。黑夫只想笑问一句: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南取百越,北却匈奴,氐羌西遁,楼船东渡。六合之内,皇帝之土。在他参与下,历史有何改变?秦始皇固有一
历史 连载 527万字
黜龙

黜龙

榴弹怕水
此方天地有龙。龙形百态,不一而足,或游于江海,或翔于高山,或藏于九幽,或腾于云间。一旦奋起,便可吞风降雪,引江划河,落雷喷火,分山避海。此处人间也有龙。人中之龙,胸怀大志,腹有良谋,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一时机发,便可翻云覆雨,决势分野,定鼎问道,证位成龙。作为一个迷路的穿越者,张行一开始也想成龙,但后来,他发现这个行当卷的太厉害了,就决定改行,去黜落群龙。所谓行尽天下路,使天地处处通,黜
历史 连载 497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