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珠之心心相印》转载请注明来源:七零文学网70wx.com

乾隆微微点头,眼中的赞许之色,更浓了几分。

接着,乾隆又出了几道简单的算术题。

永珩眨巴眨巴大眼睛,小脑袋飞速运转,不一会儿,便将答案准确地报了出来。

一旁的萧云瞧着,不禁掩唇轻笑,眼中满是对儿子的骄傲。

要知道,普通阿哥年满六岁才能去上书房启蒙,接受系统的教导。

可年仅三岁的永珩,在乾隆的悉心教导下,已然掌握了不少知识。

这可是他们父子之间的小秘密。

乾隆早就叮嘱过永珩,在外面千万要藏拙,切不可锋芒毕露,让旁人察觉出异样。

在这深宫内苑,风云变幻莫测,各方势力盘根错节。

永珩虽在文武之道上,都已有了不小的进益。

可在众人眼中,他终究只是一个三岁的孩子,粉雕玉琢,天真无邪,还远未到让人视作威胁的年纪。

乾隆深知,过早地展露锋芒,只会为永珩招来无端的祸患,唯有韬光养晦,方能护他周全。

抽查完毕,乾隆轻轻摸了摸永珩的头,柔声道:“不错,不过切不可骄傲,日后还需勤加练习。”

永珩挺直了小小的脊梁,站在一侧,脑袋随着乾隆的话语轻点,脸上满是认真与专注。

见他这副模样,乾隆心中满是欣慰,微微抬手。

将一本古朴的《孙子兵法》从书案一角拿了过来,轻轻翻开,纸张摩挲间,发出细微的沙沙声。

“来,永珩,朕今日便与你讲讲这《孙子兵法》中的精妙之处。”

乾隆的声音低沉而醇厚,在静谧的房间里缓缓流淌。

永珩眼睛一亮,小步凑上前,目光紧紧锁住书页,满是好奇与渴望。

乾隆修长的手指轻点在书页之上,开口道:“此兵法开篇便言‘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你可知其意?”

永珩眨了眨大眼睛,略一思索,脆生生地回道:“皇阿玛,我认为,这是说打仗关乎国家生死存亡,定要慎重对待,不可随意妄为。”

乾隆眼中闪过一丝赞许,轻轻点头,“嗯,所言不差。

这用兵之道,恰似这朝堂局势,风云变幻,牵一发而动全身。”

说着,乾隆抬眼望向殿外沉沉夜色,思绪仿若飘远,“就如今朝,我朝边疆时有蛮夷侵扰,我大清虽兵强马壮,但亦不可贸然出击。

需先探清敌军虚实,如同这兵法所言‘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若不知对方兵力部署、粮草储备,贸然而动,只会损兵折将。”

永珩听得入神,小脑袋跟着不住地点,突然。

他像是想到了什么,眼睛亮晶晶地开口,“皇阿玛,儿臣听闻,上次边疆急报,朝中大臣有的主战,有的主和。

可您却迟迟未下决断,可是在等探马来报,以做到知己知彼?”

乾隆微微一怔,旋即大笑起来,笑声爽朗,在殿内回荡,“朕的永珩,果真是聪慧过人!

正是如此,朝堂之上,众人各执一词,朕若轻易被他人言语左右,未明敌我,这一仗必败无疑。”

乾隆兴致愈发高涨,继续翻着书页,指着“攻其不备,出其不意”一句说道:“这兵家谋略,运用在朝堂之上,亦有奇效。

朕欲推行新政时,诸多守旧势力反对,朕便暗中培植新锐力量,待时机成熟。

一举推出,打他们个措手不及,方能成事。”

永珩小手托着下巴,若有所思,片刻后,他歪着脑袋说道:“皇阿玛,儿臣觉着,这和下棋也有共通之处。

儿臣与太外公下棋,太外公每每落子常规。

儿臣便故意卖个破绽,待他中计,再从他意想不到之处落子,便能反败为胜。

这是不是也是‘攻其不备’?”

乾隆闻言,不禁拍案叫绝,“妙啊!朕的永珩竟能由此及彼。

这般独特又另辟蹊径的见解,当真是聪慧过人!”

乾隆的眼中满是震撼之色,他原以为

三岁的孩子,不过是懵懂听学,却未料到永珩竟能举一反三。

此刻,烛火摇曳,映照着永珩那张稚嫩却充满智慧的小脸,也照亮了乾隆心底深处对这个幼子的厚望。

在这权谋诡谲的深宫之中,永珩仿若一颗璀璨新星,正冉冉升起。

而他所展现出的惊人才华,注定会在这历史的长河中掀起别样的波澜。

刚才探讨完《孙子兵法》,乾隆兴致不减。

他微微侧身,“永珩,朕今日再与你讲讲古之帝王的典故,你可要仔细听了。”

乾隆的声音低沉而醇厚,在静谧的房间里缓缓流淌。

永珩眼睛一亮,小步凑上前,目光紧紧锁住书页,满是好奇与渴望。

乾隆率先讲起了,唐太宗李世民的故事,“你看这唐太宗,以‘玄武门之变’夺得皇位。

虽手段略显狠辣,却在登基之后开创了贞观之治,让大唐国力昌盛,百姓安居乐业。

他深知用人之道,广纳贤才,不论出身,唯才是举。

就如那魏征,本是李建成的谋士,曾多次劝谏李建成除掉李世民。

可太宗登基后,不但不记前仇,反而重用魏征,朝堂之上,常听其谏言,这才有了政治清明之象。”

永珩听得入神,小脑袋跟着不住地点,突然,他像是想到了什么,皱着小眉头问道:“皇阿玛,那李世民弑兄夺位,这等行径若是传出去。

百姓岂不是会觉得他心狠手辣,如何能服众呢?为何还能开创盛世?”

乾隆微微一怔,旋即笑道:“永珩,你这问题问得好!

李世民虽手段有亏,可他夺得皇位后,一心为国为民,推行仁政。

百姓最是实在,谁能让他们过上好日子,他们便拥护谁。

他重用贤臣,减免赋税,兴修水利。

百姓的日子越过越好,自然就忘了那些过往的纷争。

这便是为君者,需以大局为重,以百姓之心为心。

百姓如水,君为舟,水可载舟,亦可覆舟!”

接着,乾隆又讲起了汉武帝刘彻的故事,“汉武帝在位时,大汉国力雄厚,可北方匈奴时常侵扰边境,烧杀抢掠,百姓苦不堪言。

刘彻力排众议,决定对匈奴用兵,派卫青、霍去病等名将出征,经数年苦战,终将匈奴击退,保大汉边疆百年安宁。

但这连年征战,也使得国库空虚,民生凋敝,好在后来他及时悔悟。

颁布轮台罪己诏,反省自身,与民休息,才使得大汉,又慢慢恢复元气。”

小说推荐:《锦宫春暖》《伪装大佬那些年》《赛博朋克:2075》《全球降临:带着嫂嫂末世种田》《我在现代留过学》《历史人物的现代生活》【新平凡文学】《长生家族:从开枝散叶开始》《竞选神明》《长央

爱吃酸辣花菜的林子柒提示您:看后求收藏(七零文学网70wx.com),接着再看更方便。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言情小说推荐阅读 More+
探花郎他今天后悔了吗

探花郎他今天后悔了吗

袖侧
简介:殷莳的婚姻人人称羡——婆母是亲姑姑;丈夫是新科及第的探花郎:娘家富庶,夫家清贵。唯一美中不足的就是探花郎还有个红颜知己的小妾。岂不知,当初准备订亲时,探花......
言情 连载 42万字
咸鱼世子妃

咸鱼世子妃

如满月
【正文完结】沈芙是个苟且偷生混吃等死的,能嫁进高门显贵的安王府纯属是捡漏。与世子爷定亲的大姐姐突发恶疾,就让在沈家过得谨小慎微的沈芙赶着了。世子心里没有她,沈芙非常明白。她心里也没有他。这世子爷虽位高权重,却也是京城出了名的暴虐杀神,她才不喜欢呢。世子疏离森冷,新婚夜便离开,婚后更是几乎看不到人影,沈芙一点也不在意。她忙着讨好公婆,忙着享受王府的富贵,根本没有时间管那个对她冷漠无视的丈夫。她的要求
言情 全本 8万字
维持女配的尊严

维持女配的尊严

淅和
温双沐重生后得知自己所在的世界是一本校园甜宠文,书中随便拉出的一个男性角色,都是当下最火晋江风,以至女主身边每天都在上演终极修罗场。譬如清冷校草学神男主苏起言,考前从不复习的他有天突然整理笔记,只为站到女主面前,将笔记递上。譬如骄恣嚣张男二周彧,做事我行我素,却在一日摘下黑色耳钉,换上规整白衬衫,向女主献上一束白色小雏菊。譬如温柔克制男三沈之庭。女主的中考状元成绩,他带的,女主的助学金和生活费,他
言情 全本 95万字
文豪1978

文豪1978

坐望敬亭
社畜林朝阳为了工作忙的连相亲都没时间,穿越后娶了知青点最美的女知青陶玉书。以为是抱上了美娇娘,结果对方考上大学后便断了联系。家里人为此饱受闲言碎语的困扰,林朝阳却满不在乎,改革开放的浪潮正滚滚而来,只争朝夕,时不我待,他哪有空为了一个女知青浪费时间?他本打算利用先奋斗几年赚上几个小目标,然后迅速躺平,从此当一条咸鱼,弥补自己上辈子兢兢业业赚钱却未曾享受过一天自在生活的遗憾。可还没等他实施计划,消失
言情 连载 165万字
神豪他儿孙满堂

神豪他儿孙满堂

冰汽水淼淼
无CP+神豪系统+养崽+渣男变身好爸爸+各种打脸+看前需要存放脑子的无脑爽文。才意识到是双周榜(哭死),扑街作者第一榜很重要(也许是唯一的榜了)所以要控制下字数,班后再日更,等申榜后看数据适当补万更。......
言情 连载 10万字
小侯爷他追悔莫及

小侯爷他追悔莫及

二十天明
姜净春是尚书府千金,从小到大皆是金枝玉叶,她想要什么,便有什么。可独独她的表兄,侯府的那个小侯爷顾淮声,她求而不得。顾淮声出身侯府,如檐上雪,窗前月,他是族中子孙最为出色的后生,高不可攀。他喜欢什么样的人,姜净春便去学,张扬惯了的大小姐在他面前,素来乖顺。可饶是如此,顾淮声仍旧不愿多看她几眼。气急败坏的大小姐听了闺中蜜友的馊点子,趁他不注意之时,想要去亲他的脸,可不料及,顾淮声偏头,两人亲到了一处
言情 全本 20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