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朱元璋:朱棣,你来当太子》转载请注明来源:七零文学网70wx.com

阁部架构已经有细致的章程,相当于是骨架完整。

之前对其内部议事所做的设想,还是太过于理想化,赶不上现实的骨感,这才导致如今问题颇多。

这种事情难以避免,为一种新鲜出炉的政策,在实行过程之中有所谬误,实在是正常的事情,一蹴而就的事情本就不多见。

先前已经提及,阁部内官员,不具备有实际权力,只有对政事的建议权,这些建议能否被采纳,实际上还是由皇帝决定。

这样就避免了阁部权力的膨胀,威胁到皇权,让阁部无法成长为实际上的宰相。

现如今阁部存在的效率低下问题,是由于文武官员之间天然的对立引起,虽说达到了制衡的效果,但每一条建议想要出炉,都势必会引起双方的警觉。

这样的阁部,与朱元璋设想中的还是差了不少,故此做出一些调整必不可免。

他先是询问了朱高炽,如今阁部运时的具体流程。

朱高炽对此烂熟于心,毕竟已经有两日时间切身体会,故此回答的很快,道:“奏疏进入阁部之后,由孙儿进行阅览,很多小事情孙儿一人就足以决定。那些孙儿难以处理的事情,则是先交给阁部官员,让他们商讨出一个合适的法子,在交回孙儿这里,孙儿判断其是否可行,再进行决定。”

这些事情本应该是朱元璋来做,但朱元璋不想搭理,之前交给了朱棣,奈何朱棣去了陕西,重担就直接落在了朱高炽身上。

若不是朱高炽聪慧,还未必处理得过来,即便是如此,很多事情他都需要阁部官员帮忙,才能够有效的进行处理。

“大部分事情,阁部处理的都很快,给出的建议的确有可取之处,孙儿将其采纳之后,再交给皇爷爷御览。只不过有一部分事情,阁部官员也吵得很凶,往往一两天时间,都没能给出合适的建议,孙儿对此也是束手无策。”

“那你觉得,他们为什么给不出合适的建议?”

朱元璋并不急着说自己的见解,而是循循善诱的问道,他要培养出一个敢于质疑、敢于思考的承继者。

提起这个,朱高炽显然是早有腹稿,不假思索便道:“这很简单,如今阁部内文武分列,当一件事情不怎么触及到他们的利益时,往往能很快通过;但当一件事情,触及到他们的利益时,就会引发矛盾,从而引起争吵,难以决议。”

“很好,就是这个道理!”

朱元璋拍了拍手,道:“高炽,你要明白,这些臣子们给出的建议,不一定最好,但一定符合他们的利益,否则也不会通过,而臣子的利益,与你我的利益,未必相同。而这些难以决议的事情,他们还没能找到利益平衡点,才会如此争吵,一旦找到,则也会快速通过,无非是谁让步的事情。高炽,你有没有想过,长此以往下去,阁部之中原本对立的文武官员,就会想方设法的开始合流。”

“这……”

朱高炽细细思索,小眼睛悚然一惊,现如今文武官员隔阂颇深,自然难以合流,但是等以后文武之间王八看绿豆对上眼了,合流便是一件不可避免的事情。

到时候在进行议事,这回你吃点亏,满足咱们的要求,下一次咱们吃点亏,满足你们的要求,长此以往,势必会形成一个新的利益集团。

而这個利益集团,在充分的掌握了阁部运行规律之后,势必会极大地威胁到皇帝的权力。

甚至因为文武合流,导致军政在某个层面达成利害一致,改朝换代也只在一念之间。

一瞬间,朱高炽就惊出了一身冷汗,这种事情现在虽然不可能发生,但谁知道以后会不会出现?

这些问题他之前并没有想到,甚至还有几分自得,阁部的成立,他也颇有几分功劳在其中,这种促成新事物的成就感,让他获得了极大地满足。

眼下听皇爷爷这么一说,他才明白过来,心中除去惊骇之外,更是对皇爷爷的敬佩。

这些问题,皇爷爷之前肯定早已经想到,只不过为了提点我,才拖到现在才说。

朱高炽感动不已,道:“孙儿明白了,皇爷爷这可怎么解决?强行挑起他们之间的不睦,也只是权宜之计。”

“用不着那么麻烦。”

朱元璋摆了摆手,现在阁部已成定制,他没什么太多的顾忌,故此说话也直接许多,道:“之前你说的要给阁部官员俸禄官职,咱已经驳了,这回咱还得驳你一条,这阁部官员,为何要固定为那几人呢?大明天下能人无数,莫非只有他们才能入阁部,其他人就不能入了?”

“皇爷爷,恕孙儿愚钝,若是阁部官员并不固定,那要如何选拔?”

朱高炽的观念显然还是固定在选官用官之上,不过这实属正常,人的认知难以超越时代的局限,就好比朱元璋设计的户籍管理制度一般,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对此,朱元璋并不意外,这好胖孙能想到这点,也算是开悟,只不过还差点劲头,需要他在后面再加一把劲。

“为何要选拔,只要咱想,无论是谁,都能入阁部商议军政大事!”

“啊?”

朱高炽被朱元璋这一句话惊得说不出话来,他从未想过这一点,倒不是他愚笨,而是思维的局限。

他一直觉得,这选官用官需要谨慎,不能全凭喜恶去做决定,但朱元璋这一句,就是明明白白的告诉他,只要你喜欢,谁都行。

当然,他也明白,这是一种较为通俗的说法,并不是任何阿猫阿狗都能进阁部。

毕竟这天下还是老朱家的天下,皇帝就相当于大家长,总不会希望天下崩坏,改朝换代。

故此,被选出来的人,自然也是拥有真才实学,否则哪里能入得了皇帝的眼?

如此一来,阁部官员并不固定,全凭皇帝旨意,就不可能存在文武合流之说。

而且,由于人员的不确定,阁部之内,也不会形成所谓的利益小团体,谁知道明天皇帝会换谁参与军政大事。

甚至于,只要皇帝愿意,随时都可以掀起朝堂争斗,将所有官员,都牢牢地把控在自己手中。

朱高炽细细思索,越发觉得皇爷爷深不可测,在他眼中无法解决的难题,到了皇爷爷手里,竟然谈笑间就完美谢幕。

可随之而来的疑惑,并没有减少,反而愈发多了起来,朱高炽稍梳理,敏锐的找到了其中问题,道:“皇爷爷,按照这个方法,确实能够避免文武合流威胁皇权,但是万一遇到棘手的问题,长时间得不出解决办法,该如何去做?总不能中途换人,那岂不是徒劳无功,白白浪费了时间?”

……

银楼吃糖提示您:看后求收藏(七零文学网70wx.com),接着再看更方便。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历史小说推荐阅读 More+
红楼:这庶子太听劝了

红楼:这庶子太听劝了

三吃糖豆
贾琂穿越红楼,成为贾家庶子。觉醒听劝系统,凡是听从带着恶意的建议,都会触发一次良性逆转。王夫人:“我就让他多抄佛经,他怎么就成了书法大家了?”贾母:“我只是说身为庶子不能继承家业,要有一技之长,没让他发明曲辕犁,得圣上封赏啊!”贾赦:“我真是逗他玩儿啊,我贾家虽然是武将世家,也没让你成为天下第一高手啊,你用不着这么听劝吧。”贾珍:“我让他娶秦可卿是为了我自己啊,谁知道我怎么就中风瘫痪了呢。”贾敬:
历史 连载 184万字
晚明海枭

晚明海枭

朱楼醉茶
明末什么最重要?钱财!有钱才能爆兵,有兵才能争霸。所以林海早早就确立了目标,先垄断马六甲海峡以东的海贸,再殄灭建虏、扫清流寇,捎带手在东瀛南洋搞搞殖民。当然,还要把半截入土的大明埋了,新的帝国就建立在晚明的坟场上,充分吸收这具腐朽躯体中所蕴含的养分。商帮行会、市镇经济、侈丽风俗、市井文化……当晚明社会的这一切和具有海洋基因的新生政权相结合,这将是一个不一样的帝国。
历史 连载 42万字
我在西伯利亚打地鼠

我在西伯利亚打地鼠

鲇鱼头
来自西伯利亚的北极熊裹挟寒流一路南下。面对全世界的质问,乔治理直气壮:我蛮夷也!
历史 连载 266万字
红楼之平阳赋

红楼之平阳赋

东辰缘修
本以平安一世,没想还是风起云涌,风起了,心动了,最后散落红尘!离奇而又平淡的穿越,张瑾瑜这个蓝星历史系高材生,穿越到平行世界的一个封建王朝大武帝国,成为边境平阳郡城的一个守备将军,阴错阳差的主宰了北方的战局。封侯拜爵贵不可言,本想着一辈子就这么过去了,偶然一次回京述职的时候,遇到工部主事秦业带着工匠给自己修缮圣上在京城赐给自己的大宅院,说是工部员外郎贾政特意嘱托的,张瑾瑜听到熟悉的名字,这才猛然知
历史 连载 399万字
回到过去做财阀

回到过去做财阀

小鱼的命运
这是一个大洗牌的时代,旧霸主已经退位,新霸主尚未上位!这是一个回到过去,在这个大洗牌的时代,最终成为当世第一财阀的故事。国家拥有财阀?分明是财阀拥有国家好吧!本书又名《回到二战财阀立国传》,《南洋财阀立国传》,《开局欧洲,立国南洋》,《开局财阀,截胡小日子》……————书友群:739209015欢迎大家加入,一起讨论剧情
历史 连载 541万字
汉风烈烈起南洋

汉风烈烈起南洋

人到中年纸老虎
1765年,周子布来到大幕将要拉开的南洋,他穿越成了河仙鄚家的子弟。在这风云激荡的前夜,他该如何整合纷乱的华人势力、对抗欧洲殖民者的压榨?甚至北望故国,神州陆沉的悲剧何时结束。嗯,不如定个小目标,先从娶华人英雄吞武里大帝郑信的女儿开始吧!
历史 连载 117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