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勉死了?”

朱棣微有些惊讶,看向马和,道:“消息可属实?”

“回殿下的话,消息属实,而且詹大人和蓝还在赵勉府上大吵了一架,最终二人不欢而散。”

马和头脑聪明,将打探到的消息一五一十的说了。

一旁坐着的道衍和尚品着香茗,笑道:“殿下何必惊讶,你与詹徽共同前往,刘氏定会和赵勉诉说,两下一对,赵勉便知道事情败露,如此情况之下,上吊自尽已经是最好的结局。”

朱棣稍一思索,明白过来,道:“你的意思是,赵勉用自己的死,意图将所有事情掩盖下去?”

“赵勉用自己的生命做赌注,赌陛下不会追查。”

道衍放下茶杯,这东宫内的香茗,的确远胜于燕王府,不怪乎天下人都想着这个位子。

“马和,你先下去,没有我的允许,任何人不得入内。”

朱棣将心腹马和差遣出去,才道:“老和尚你这句话不对,老爷子最痛恨的就是贪官污吏,赵勉这一回犯事,可不是什么稀松平常的小案子,即便是赵勉上吊了,也不能打消老爷子心头的怒火,这件事情恐怕没这么简单。”

“殿下可还记得空印案和郭恒案?”

“当然记得。”

空印案和郭恒案株连甚广,几乎使朝堂之上一洗而空。

尤其是发生在洪武十八年的郭恒案,更是恐怖,当时朝堂之上六部左右侍郎以下官员,直接被处死。

因为郭恒案死去的官员,达到数万之多,险些将朝堂清了个干净。

时人有记载,在郭恒案之后,“郡县之官虽居穷山绝塞之地,去京师万余里外,皆悚心震胆,如神明临其庭,不敢少肆。”

可想而知,郭恒案对官场带来了多大的震慑,让无数官员胆战心惊,唯恐明天就掉了脑袋。

正因如此,朱棣才道:“这一回恐怕也会如此。”

对此,道衍持有反对意见,道:“此时非彼时,二者并不相同。郭恒贪污的是朝廷赋税,巧立名目,中饱私囊,这显然是动摇国本,陛下才会如此震怒。”

“现如今,赵勉一案尚且未曾水落石出,就眼下来看,仅仅只是贪污受贿银钱,具体数目也未曾可知。加之赵勉已经畏罪自杀,陛下出于稳定朝堂的考虑,未必会大动干戈。”

“再来一次如郭恒案一般的大案,将官员一扫而空,于国家无益。”

朱棣皱起眉头,并不认同道衍的看法,道:“和尚你想的太简单了,像赵勉这样的贪官,所贪墨的都是民脂民膏,本就该杀,如今自裁,并非悔过,而是出于恐惧。”

“那些与赵勉一同贪墨银两的官员,留着他们有何用?继续鱼肉百姓肆虐乡里吗?不如直接一次性诛杀干净,也让其他官员知晓,敢于贪污者,必杀之!”

道衍:“殿下所说虽有道理,但自从陛下登基以来,一直在肃清贪官,但贪官依旧有如过江之鲫,显然重刑并不能将贪官赶尽杀绝。赵勉既然能够在户部尚书这个位子上坐了六年,就表明他的手法高超,行事缜密,从明面上去查,绝难有收获。

再加之赵勉已经畏罪自杀,其余参与此事的户部官员,只消守口如瓶咬死不认,便可高枕无忧,这并非是临时起意的贪污,而是组织严密的受贿!像赵勉这样的聪明人,绝对不会在明面上露出明显的把柄,想要查找,难度很大。”

朱棣微微沉思,而后点了点头,正如道衍所言,这种组织严密的贪污受贿,随着首要人物的死亡,想要追查下去,绝对不是一件简单地事情。

怀疑这种东西是无用的,还需要一定的证据,胡乱抓人,绝对会引起百官反弹,到时候更加不好收场。

就连锦衣卫抓人,那也是掌握了一定的证据,或者说编造出了一定的证据,可眼下负责处理这案件的并非是锦衣卫,而是凉国公蓝。

以蓝的智慧,大抵是难以和组织严密的文官对,很可能还会被耍得团团转。

这并非鄙视蓝的头脑,实在是术业有专攻,论及带兵打仗,文官们拍马也赶不上蓝。

但是说起这混元太极推手的功夫,文官们可是有话要说,即便是十个蓝,也未必能推得过这些文官。

换做是外地,蓝或许还能够想些办法动用私刑,但这里是应天,皇城脚下,蓝吃了熊心豹子胆也不敢如此行事。

朱棣对蓝并没有太大的信心,他还是有些不甘,道:“难不成就让那些贪赃枉法的畜生,就此逃之夭夭?”

“殿下何必动怒,若是其他人负责此案,恐怕到赵勉畏罪自杀就已经结束。但眼下是凉国公经办此案,那就大不一定了。”

道衍话说的有些神秘,朱棣不解,难不成蓝还能和这些个文官斗智了?

“老和尚别卖关子,蓝此人你又不是不清楚,生性刚愎,目中无人,他能办成这件事才奇怪。”

“不不不,殿下可别小看蓝,规则之内,他虽然斗不过这些老谋深算的文臣,可他敢掀桌子啊。”

朱棣一听,神色顿时变得有些奇怪,回想起蓝的所所为,他点了点头,深以为然。

如果说天底下还有谁敢于掀桌子,那必定只有蓝,这是一個跳出规则外,不在算计中的莽夫,绝不能用常理去推断。

以詹徽,大理寺卿的本事,大概是无法让蓝乖乖按规矩办事,这个大明朝,能让蓝循规蹈矩的人,只有两个。

一个是自家老爹朱元璋,另外一个就是已故的懿文太子朱标。

其他人?想都别想,蓝一旦轴起来,那绝对不会顾及后果。

不过朱棣还是有些好奇,蓝会从什么地方开始掀桌子,思来想去,他不禁感觉头疼,竟然没有任何头绪。

他看向道衍,没想到道衍也是摇了摇头,道:“凉国公是一个孤僻的天才,老衲无法洞悉他的想法,只不过按照常理而言,应当从户部的账册记录开始查起。”

提起这个,朱棣也不免有些头疼,道:“这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赵勉既然能安然无恙如此久,这账册造假必定精密,很难被发现。”

“如此看来,现在也只能看凉国公的本事了,说不定他会给陛下和殿下,带来意想不到的惊喜。”

……

七零文学网【70wx.com】第一时间更新《穿越朱元璋:朱棣,你来当太子》最新章节。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历史小说推荐阅读 More+
亮剑

亮剑

都梁
版权信息书名:亮剑作者:都梁出版社: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出版日期:2017-04ISBN:978-7-5502-3495-6
历史 全本 52万字
民国投机者

民国投机者

有时糊涂
在中国出生,在美国长大,嗯,好吧,好吧,就是穿越这样的老套故事。这是我的第一部小说,如果您认为写得好,请投我一票,如果您认为写得差,请指正。读者群:黄埔军校第一期55374701(招生中)黄埔军校第二期81036724(已满)黄埔军校第三期33045967(已满)黄埔军校第四期85625983(已满)黄埔军校第五期894
历史 全本 835万字
我在现代留过学

我在现代留过学

要离刺荆轲
所谓天子者,父天母地,为天之子!或曰:天子做民父母,以为天下王!而朕,曾为天子!承六世之余烈,邵述先帝之志。鞭西贼而惩旧党,所能必为,所伐必克,扫皇宋百年之积弊,使天威远畅,丑氐震叠!奈何天不假年,英年早逝!幸上苍哀怜,使朕于九百年后重活,留学于现代之世,经历科学之盛!如今!朕留学归来,重归少年。三尺长剑在手,问尔群臣:何日缚得苍龙?
历史 连载 402万字
非洲创业实录

非洲创业实录

恶的呃呃呃
重生霍亨索伦家族施瓦本支黑兴根王子,眼看欧陆风云,大战将起,这欧陆不待也罢。东非圈地,移民开发,农业立根基,一步一个脚印,借助危机实现工业化。
历史 连载 34万字
秦吏

秦吏

七月新番
战国之末,华夏千年未有之大变局。有人天生世卿。有人贵为公子。他却重生成秦国小卒黑夫,云梦秦简中的小人物。为免死于沟壑,为掌握自己命运,他奋力向上攀爬。好在,他赶上了一个大时代。六王毕,四海一!千年血统,敌不过军功授爵。六国豪贵,皆被秦吏踩在脚下。黑夫只想笑问一句: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南取百越,北却匈奴,氐羌西遁,楼船东渡。六合之内,皇帝之土。在他参与下,历史有何改变?秦始皇固有一
历史 连载 527万字
神话版三国

神话版三国

坟土荒草
历史 连载 3215万字